郭应禄:大道无涯

来源 :中国报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99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文/苏 林 品 子
  听他操着山西人特有的软糯口音,轻声细语地与人交谈时,你会觉得他是一位忠厚长者。但只要涉及医学,尤其是泌尿领域的大事小情,你会立刻觉察到这位长者的果决、刚毅,思路的明细,判断的准确和不随波逐流的睿智。
   虽年逾古稀却精神矍铄,凭着敬业的精神,人格的魅力,创新的胆识和不懈的拼搏享誉海内外医学界……他就是我国泌尿外科专家、在医学界兢兢业业埋头工作了50年的郭应禄教授。 追赶与超越 郭应禄出身在山西定襄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由于母亲在战争中与父亲失散,他很小的时候就随母亲在衣食难继、生计无着的生活中艰苦度日。等到他几经流离辗转后,与在天津第二医院任外科主任的父亲相聚的时候,他已经12岁了。 对于他来说,生活的艰难还是小事,开始读小学的难度和窘迫才是更富有挑战的开始。一个人高马大的山西娃子,操着一口难以听懂的山西口音,与一群年龄小得多,学识却“高”得多的小孩在一起就读,受欺负,遭嘲讽已是家常便饭。在层出不穷的恶作剧中,在茫茫的学识海洋里,郭应禄靠着质朴、坚韧、谦和与忍耐,一步步地挺过来。 此时的他,不能算是聪明,更谈不上是超常儿童。由于起步晚和不连贯的课程学习,直至初中毕业,还有两门功课不及格。但这并没有影响他的发展,出身贫苦的他在潜意识里就有一种不服气,不服输,要赶要超的意识。同时,他也明白,要出人头地,他就要付出常人无法比拟的汗水和精力去拼搏。 用9年的时间读完中、小学课程,22岁的郭应禄考入父亲曾经就读过的母校——北京大学医学院。在校期间,除了努力汲取更多更丰富的专业知识,他还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为抗美援朝作宣传,为“反贪污、反浪费”展览做讲解……1956年,大学毕业后的他,顺利成了一名医生。紧接着,为了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积累更丰富的医学经验,1959年,他考取了当时任中华医学院院长的著名医学专家吴阶平教授的研究生。从此,郭应禄走进了泌尿外科神圣而神秘的领域。
  
  厚积薄发
  
  在研究生学习的临床实践里,作为一名普通医生,郭应禄从导师身上,从一个个具体患者的病历中,点点滴滴积聚着经验、知识。他使出当年读书的韧劲,默默地、一丝不苟地履行着一名人民医生的职责,同时默默地在医学领域钻研、探索,也在静静地等待着机遇。 1978年,卫生部要成立中国第一个泌尿外科研究所。郭应禄内心充满了惊喜,他开始上下奔走,四处呼吁,研究所终于顺利创建,很快负责起了多项国家科研课题。他还帮助挖来一笔资金,调来一批科研骨干,开始了很多重点医学项目的研究。跑财政部,跑海关,跑卫生部……为了引进国外先进医疗设备,为了使研究顺利开展,郭应禄调动一切关系,利用各种渠道,想尽一切办法,很快,北大医院泌尿外科发展成国内顶尖研究所。郭应禄带领研究所人员在尿道手术、肾镜、输尿管镜和前列腺增生的热疗技术,以及碎石机临床适用技术等方面开创了我国医学界的先河。
  上世纪80年代初,郭应禄主编了我国第一部泌尿科专著《腔内泌尿外科学》。还组织全球泌尿外科华人学术交流会。90年代,郭应禄为了学习借鉴国外先进医学经验,提高国内医师水平,开始策划行业的高难度培训项目。看几乎最尖端的手术录像和各类教材,听国际专家和名流的医学讲座,在很短的时间内,学员们的水平都有了很明显的提高。有些学员还将所学宝贵经验编写成书,这些著作成了泌尿外科界的经典作品。 此后,郭应禄又尝试举办了“博士生导师培训班”,打破了传统的经院式教学模式,使国际泌尿学科的新动态和信息得到了更快的传播,新的泌尿学人才得以更快的成长。
  郭应禄用自己的行为攀登着医学界的高峰,诠释着中国医师的伟大。正如美国霍普斯学院的Walsh教授见到他时,用几个“没想到”来形容的:没想到中国医师有如此好的英语水平,没想到中国医师如此敬业,没想到中国医师探讨问题的深度和提问水平如此高,没想到中国医学骨干如此和睦共济。 四爱精神 郭应禄教导学生时常说的一句话是,“做学问也好,当医生也好,一定要先做一个好人。”他在泌尿所提出的四爱精神,“爱祖国,爱集体,爱专业,爱病人”,激励着每一位医护人员。
  他确实也在身体力行并以之影响着周围的每一个人。 在带领研究所完成泌尿科项目的时候,郭应禄首创了用俯卧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成果,这一成果震惊了德国泌尿外科学会的教授和专家们。其实,说白了就是由“躺着”治改成“趴着”治。郭大夫没有为此骄傲,而是平静地对学员说:“我们这次是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人是聪明的,中国人有能力赶上并超过任何对手。”
  在培养尖端泌尿科专业人才方面,郭应禄更是费尽苦心。在当时,国家还拿不出那么多资金送那么多医师出国深造的情况下,除了组织培训班让学生学习外,他还默不作声地把自己的专利奖学金拿出来,送贫困上进的学生到美国著名大学霍普金斯大学深造。在他的感召下,台湾阳明大学的张心湜校长为泌尿专科研究生设“光华教育”奖助金。自1995年至今,该资金已发放百余万元。 1995年,北京大学泌尿外科培训中心成立,1997年,“泌尿外科人才工程”啟动,郭应禄教授为全国培养专业骨干3000余人,长期培训班培养学科带头人19名。郭教授本人带出50名博士研究生,4名博士后,在读博士研究生5名。
  还在十年动乱的时候,就有内蒙古的一对夫妇,带着患肾病的儿子前来就诊。几万元花掉,已然家徒四壁,绝望中找到了郭应禄,说如果孩子无法治疗只能待其死掉后卖掉遗体还债。 就在此时,郭应禄发现有患儿一孪生兄弟相随,就主动询问愿否让同胞兄弟换肾?而且费用较低。 喜出望外的父母高兴地流下了眼泪。为了减少手术费用,他动用私人关系替患者做透析等治疗,终于,经过手术,孩子健康地活了下来。 有容乃大 寻常人家,年逾古稀的老人,早已应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也有那么一些人,“莫道桑榆晚,余霞尚满天”,焕发着年轻人的活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余热。
  郭应禄正是后者,已经76岁高龄的他在经过风风雨雨的人生路后依然精神矍铄。 郭应禄的求索路是艰难的,十年动乱中,他的母亲去世,父亲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后身患绝症;妹妹、妹夫相继早逝。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在责任和困难面前,他坚持下来了。扭曲的历史,变幻的时世,可以毁掉一批人,也可以造就一批人。 在事业有所成的时候,郭应禄在名利面前坦然漠视,他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依然切切实实地“传道、授业、解惑”,为救死扶伤鞠躬尽瘁,劳神奔波。
  正如吴阶平导师谈到郭应禄时说的:他热爱祖国,品德高尚,不争名利,重视团结,德才兼备…… 现郭应禄教授正与科研部门合作,研发新一代机械手、机器人。为临床手术取得进一步发展和突破,他还正在从有关方面入手,对肿瘤治疗做进一步的研究。 50年的风雨、坎坷,50年的奋斗、拼搏,50年的攀登、求索,50年的追赶超越,郭应禄教授用他的一生诠释着一名伟大医师的神圣职责。大道无涯,我们祝愿他在泌尿外科事业上的探索路更上层楼。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可塑性微型角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的掌指骨髁间、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01年12月至2005年12月我科收治的136例(187个部位)掌指骨髁间、髁上骨折患者分成可塑性微型角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芬太尼麻醉诱发呛咳反应的预防作用和安全性。方法40例先天性心脏病择期手术患儿,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年龄5d~6岁,体重2.6
1984年12月,斯坦福大学的两位科学家——列昂纳德·波萨克和桑德拉·勒纳夫妇创建了一个名为思科(Cisco)的小公司。该公司的名字源自于通往太平洋的重要门户——SanFr
期刊
唐双宁,1954年生人,满族,曾担任中国人民银行分行行长、信贷管理司司长、银行监管一司司长、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现任中国银监会副主席。 记者:您提出国
期刊
国学大师的排序,功利性的取向颇为明显。谁的来头大,谁就是国学大师。在这里,选国学大师俨然变成了选“敲门砖”了。  日前,由国学网、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百度国学频道等联合牵头投票“评选国学大师”一事,煞是热闹,成为媒介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  有人撰文提出,国学大师是客观存在的,不是靠选出来的,更不可能刚巧就是“十个国学大师”。此种观点,强调的是评先进不该有“指标”。这种论调理论上成立,却缺乏“可操作
期刊
6月15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台办交流局副局长贺之军表示,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工作,有关进一步简化台胞入出境手续、放宽台胞就业条件的措施已基本成熟。关于
期刊
目的 了解影响肥胖儿童减肥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 对本所47例肥胖儿童进行2年的综合治疗(包括饮食控制、行为疗法和运动训练),并对其治疗效果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肥胖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所有骨折的16.7%。传统的保守治疗易导致畸形愈合、桡腕关节炎、Sudeck骨萎缩及手指僵硬等并发症。切开复位内固定常因骨质疏松和骨缺
去年过“热”、今年偏“冷”,中国经济体温的每一丝变化都牵动着全世界的心。把脉中国经济走向并寻找应对之策成为全球共识。
期刊
目的对比丁丙诺啡与芬太尼应用于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将40例择期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丁丙诺啡组(D组)和芬太尼组(F组)。分别在术后予0.003%丁丙诺啡或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