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凡不爱好写作甚至厌恶写作的学生,一提到作文就头疼,但慑于语文老师的“天威”,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完成”任务,结果常常是文不对题、辞不达意的大段拼凑文字。语文教师对此往往摇头叹息。其实,学生并非先天欠缺“写作细胞”,如果在他们内心深处荡起情感的涟漪,拨动思维的琴弦,仍可翻起惊涛巨浪,弹奏天籁华章。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心实感。”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对不爱好写作甚至厌写作的学生,关键是落实一个字——“乐”。实践证明,以下几种做法是可行的。
一、感动心灵法
《诗》云:“情动于中而行于言。”情有所动,就会产生表达的欲望,此时加以启发诱导,可以达到欲罢不能的效果。“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可以感动心灵的素材很多,如: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的典型事迹、舍身救人的义士、名垂青史的英雄、媒体报道的动人故事、发生在身边的感人场面等等。教师可以针对特定的话题,搜集相关资料,选择典型材料,采用讲故事、看录像、听报告等形式打动学生的情感,点燃学生的激情,达到诱发写作冲动的目的。
下面是我的一堂写作训练课的部分实录:
师:同学看过汶川地震的电视报道吗?
生:(齐)看过。
师:在这场特大地震的救援行动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下面,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去看看好不好?
生:(精神振奋)好!
(播放汶川特大地震救援现场剪辑画面。学生静得出奇。五分钟后,画面定格在温家宝总理面对一群灾区的孤儿,声音哽咽、老泪纵横的镜头上。)
师:(声音低沉、略带颤抖)面对温总理,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仍沉浸于画面中,有三个学生在擦拭眼泪,无人回答。)
师:(关掉画面)我知道,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同学们现在一定有许多话想说,请同学们立刻把想说的话写下来好吗。
(学生陆续动笔,教师走下讲台,辅导学生写草稿,学生个个文思如潮)
……
三十分钟后,学生停笔。我开始点评这次习作的精彩片段,其中有两段出自平时讨厌写作的学生之手:
(苟江):“温总理啊,你的那两行热泪,融化了世界上最硬的钢铁,凝聚了全中国人的心,让冷血动物也会热血沸腾。什么是父母官,什么是大爱,我在你的身上找到了答案。”
(邱迪):“总理的眼泪,空降兵的遗书,失去亲人却只顾救人的那个政委和局长,无数志愿者的血和汗,筑起了中国人民无坚不摧的长城。”
这两段话虽不通顺,语言也欠精炼,却掩饰不住两颗善良的心燃烧的激情。
二、趣味思辨法
“兴趣是第一位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对某一点感兴趣,教师立即因势利导,学生就可能产生写作的热情和欲望。
我在教学鲁迅小说《故乡》时,发生了这样一幕:
我正在组织学生讨论文中杨二嫂的形象,一向很活泼的苟涛涛同学向我发难:“老师,埋在灰堆里的碗到底是不是闰土偷的?”我一听就知道“麻烦”来了,课前我还真没思考过这个问题。学生见我露出窘态,越发“来劲”了,七嘴八舌炸开了锅。
我镇定下来,坦白自己也不知道,然后鼓励学生就这个问题分组讨论。五分钟后,我让各小组推选代表陈述观点和理由。结果仍是各执一端,难见输赢。这时我说:你们的分析和见解很精辟,简直超乎我的想象,我一时也听不了这么多,请把你的观点和理由写下来让我慢慢欣赏,题目就定为“谁是贼”。
二十分钟后,学生交上来一篇篇稚嫩的“评论”。下面是一个平时不喜欢完成“任务”的学生(曾婵)的习作片段:
“闰土像根木头一样,只知道吸旱烟,拜老祖宗,还生那么多孩子,我就不信他能想出这个偷碗的好办法。倒是那个像圆规的泼妇,才有这种阴险。”
尽管词汇匮乏,也不能阻止她想说的话。我的教学计划被打乱,却从中得到了补偿。
三、就地取材法
发生在身边的事,最贴近生活。学生对亲耳所闻、亲眼所见得来的素材,往往津津乐道,情有独钟。教师如果合理利用这些材料引导学生作文,避免命题或规定话题,在高度自由的空间里,即使平时对作文不感兴趣的学生,也能超越自我,创造奇迹。
我校八年级一班一男生用拳头同女老师对话,家长反而找上门来讨说法,弄得全校沸沸扬扬。对此,我特意安排了一次诱发写作冲动的训练。首先,我详细陈述事情真相,让学生明白“热点问题”的来龙去脉,然后提出训练要求:假如你是这个学生,或学生家长,或我校校长,或社会人士,或主管教育的县长……你对这件事持什么态度,能看出什么问题、悟出什么道理,请自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四十分钟里,全体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完成了习作,下面是一个平时不喜欢写作的学生(刘耀风)的习作片段:
(题目:假如我是乡长)
“王念(材料中的学生)不是男子汉,要打就打那些真正让我讨厌的男老师,因为‘好男不跟女斗’。不过随便和老师动手就是素质差,因为他爸的素质差,传染到了他身上。要避免这种事情,必须要先教育好我乡的全部家长。”
这段话的逻辑会令人哑然失笑,但她毕竟写出了自己的心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成灵光”,尽量设法诱发学生的写作冲动,还学生一个高度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在尝试中走向成功,从成功中找到喜悦,从而葆有不衰的写作兴趣,或许是作文教学的通幽曲径。
丁月飞,教师,现居贵州桐梓。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心实感。”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对不爱好写作甚至厌写作的学生,关键是落实一个字——“乐”。实践证明,以下几种做法是可行的。
一、感动心灵法
《诗》云:“情动于中而行于言。”情有所动,就会产生表达的欲望,此时加以启发诱导,可以达到欲罢不能的效果。“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可以感动心灵的素材很多,如: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的典型事迹、舍身救人的义士、名垂青史的英雄、媒体报道的动人故事、发生在身边的感人场面等等。教师可以针对特定的话题,搜集相关资料,选择典型材料,采用讲故事、看录像、听报告等形式打动学生的情感,点燃学生的激情,达到诱发写作冲动的目的。
下面是我的一堂写作训练课的部分实录:
师:同学看过汶川地震的电视报道吗?
生:(齐)看过。
师:在这场特大地震的救援行动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下面,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去看看好不好?
生:(精神振奋)好!
(播放汶川特大地震救援现场剪辑画面。学生静得出奇。五分钟后,画面定格在温家宝总理面对一群灾区的孤儿,声音哽咽、老泪纵横的镜头上。)
师:(声音低沉、略带颤抖)面对温总理,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仍沉浸于画面中,有三个学生在擦拭眼泪,无人回答。)
师:(关掉画面)我知道,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同学们现在一定有许多话想说,请同学们立刻把想说的话写下来好吗。
(学生陆续动笔,教师走下讲台,辅导学生写草稿,学生个个文思如潮)
……
三十分钟后,学生停笔。我开始点评这次习作的精彩片段,其中有两段出自平时讨厌写作的学生之手:
(苟江):“温总理啊,你的那两行热泪,融化了世界上最硬的钢铁,凝聚了全中国人的心,让冷血动物也会热血沸腾。什么是父母官,什么是大爱,我在你的身上找到了答案。”
(邱迪):“总理的眼泪,空降兵的遗书,失去亲人却只顾救人的那个政委和局长,无数志愿者的血和汗,筑起了中国人民无坚不摧的长城。”
这两段话虽不通顺,语言也欠精炼,却掩饰不住两颗善良的心燃烧的激情。
二、趣味思辨法
“兴趣是第一位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对某一点感兴趣,教师立即因势利导,学生就可能产生写作的热情和欲望。
我在教学鲁迅小说《故乡》时,发生了这样一幕:
我正在组织学生讨论文中杨二嫂的形象,一向很活泼的苟涛涛同学向我发难:“老师,埋在灰堆里的碗到底是不是闰土偷的?”我一听就知道“麻烦”来了,课前我还真没思考过这个问题。学生见我露出窘态,越发“来劲”了,七嘴八舌炸开了锅。
我镇定下来,坦白自己也不知道,然后鼓励学生就这个问题分组讨论。五分钟后,我让各小组推选代表陈述观点和理由。结果仍是各执一端,难见输赢。这时我说:你们的分析和见解很精辟,简直超乎我的想象,我一时也听不了这么多,请把你的观点和理由写下来让我慢慢欣赏,题目就定为“谁是贼”。
二十分钟后,学生交上来一篇篇稚嫩的“评论”。下面是一个平时不喜欢完成“任务”的学生(曾婵)的习作片段:
“闰土像根木头一样,只知道吸旱烟,拜老祖宗,还生那么多孩子,我就不信他能想出这个偷碗的好办法。倒是那个像圆规的泼妇,才有这种阴险。”
尽管词汇匮乏,也不能阻止她想说的话。我的教学计划被打乱,却从中得到了补偿。
三、就地取材法
发生在身边的事,最贴近生活。学生对亲耳所闻、亲眼所见得来的素材,往往津津乐道,情有独钟。教师如果合理利用这些材料引导学生作文,避免命题或规定话题,在高度自由的空间里,即使平时对作文不感兴趣的学生,也能超越自我,创造奇迹。
我校八年级一班一男生用拳头同女老师对话,家长反而找上门来讨说法,弄得全校沸沸扬扬。对此,我特意安排了一次诱发写作冲动的训练。首先,我详细陈述事情真相,让学生明白“热点问题”的来龙去脉,然后提出训练要求:假如你是这个学生,或学生家长,或我校校长,或社会人士,或主管教育的县长……你对这件事持什么态度,能看出什么问题、悟出什么道理,请自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四十分钟里,全体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完成了习作,下面是一个平时不喜欢写作的学生(刘耀风)的习作片段:
(题目:假如我是乡长)
“王念(材料中的学生)不是男子汉,要打就打那些真正让我讨厌的男老师,因为‘好男不跟女斗’。不过随便和老师动手就是素质差,因为他爸的素质差,传染到了他身上。要避免这种事情,必须要先教育好我乡的全部家长。”
这段话的逻辑会令人哑然失笑,但她毕竟写出了自己的心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成灵光”,尽量设法诱发学生的写作冲动,还学生一个高度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在尝试中走向成功,从成功中找到喜悦,从而葆有不衰的写作兴趣,或许是作文教学的通幽曲径。
丁月飞,教师,现居贵州桐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