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政治,召唤政治民族

来源 :文化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tr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毋庸讳言,过去300年间,资本主义已彻底改变了人类历史的面貌,如幽灵殷,其间游荡着贪婪和剥削、畏惧与恐慌。譬如19~20世纪的帝国主义、19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2008年的金融海啸不过再次反映了这一点。而当资本主义屡次通过“创造性的破坏”摆脱危机时,它又不断加剧着生物圈和大气层的负荷,使得这个星球千疮百孔。似乎这种决定性趋势会一直持续到人类烧光最后一吨煤的时刻。
  经济困境需要政治家做出当机的决断。在国家范围内,那些抵御风险能力最为孱弱的阶层,他们暴露在海啸之中,他们最为冀望政府有所作为。虽然实际上,他们也是在气候变化中承担最多恶果的群体。舒适型消费生活方式的担纲者-中产阶级,则迫切需要经济转暖,地球变暖对于他们而言不太可怕,他们更多是无关痛痒的环保主义者,他们相信技术的魔力,却不愿深究阴霾的可能性。气候政治的国家层面,无疑首先需要召唤一个具有超绝卓群眼光的担纲群体,他们富有克服鼠目寸光利益的能力,并具备在棘手异常的国家法权与利益格局中,整合各阶层之间的矛盾与共识,奠定一个事关国民长远幸福的团结基础。
  另一方面,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无疑为年底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自威斯特伐利亚国际体系建立以来,世界民族聚落已深陷于战争与讨价还价式的相互指责,关于历史与现实的公平,已深深撕裂了气候政治的地缘版图。“第三条道路”也未能弥合后冷战秩序下的裂缝。可悲的是,“对地球宣战”是唯一能将世人联系起来的铁链。民族间的残酷竞争,无非加紧了对地球资源占有与攫取的步伐。
  美国经济,过去曾作为一个不假思索被模仿的对象,现在却出现了裂缝。但是,人们除了继续等待美国的后续反应,似乎无以做出有效的回应。在全球性金融风暴的无情吹袭下,到底是对于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重新反思,抑或更加坚定将其捆绑于民族命运的战车,谁也没有确信。人类是否还有能力超越各民族国家的实利考虑,并在事关地球未来的层面上形成一个新的伦理共同体?在对内的环境正义和对外的环境正义上,大国之间是否还能动员起足够的政治意愿,实施战略性的气候和能源政策?
  某种程度上,只要国际政治依然停留于“敌友之辩”的想象与实践,人类就难以摆脱恶性竞赛的轨道,并将自己的命运牢牢系缚于近乎赌气的未来。这不仅是一种意气式的怪诞信念,更是当前国际与国内既得利益结构下蚕食局面的客观反映。任何新的可能性都意味着旧世界的倾覆。这无疑是对那些有魄力在人类历史上有所作为的政治民族的巨大考验。
  必须行动起来,探索新的道路。这方面,中国人责无旁贷。
  《文化纵横》编辑部
  2009年10月
其他文献
当前,一场前所未有的金融风暴正在美国爆发并席卷全球。在3月16日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被收购后,进入7月份,金融风暴开始转变成海啸,7月15日美国发生了历史上第三大银行破产案——加州储蓄银行破产,接着是美国第三、第四大投行美林和雷曼兄弟公司被接管和宣布破产,进入到9月,美国政府被迫宣布出资2000亿美元接管“两房”,又宣布由美联储注资850亿美元接管世界第一大保险公司AIG,同时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央
期刊
编者按:2008年7月11日,中国企业家论坛在贵阳开会期间,上海亚商集团董事长陈琦伟发表题为“企业家对国民文化重建的责任”的演讲。该演讲引发与会者的强烈共鸣,也引发了正筹备创刊的《文化纵横》杂志总编杨平的强烈兴趣。会间,杨平就国民文化的重建与中国共产党文化传统的再认识与陈琦伟展开了对话。    杨平(以下简称杨):是什么原因触发你去思考中国国民文化的重建和企业家阶层的文化责任这一命题?这似乎不是企
期刊
编者按:本文为作者在第九届“中德人权对话”研讨会上发言的修订稿。中德人权对话已有10年历史,人权对话已成为两国战略对话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中德人权对话的主题为“人权与和谐社会”。    我先用一个例子来说明我的一个主要论点——公/私界限和个人权利的相对性。我们都会承认尊重和保护公民“隐私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很多国家的立法要求政府官员公布个人和家属的财产。在当前金融危机导致的公共资金救市浪
期刊
编者按:近年来,中国佛教的兴盛蔚成大观,寺庙修建一新,多座巨大佛像拔地而起,宗教兴盛与民间社会的信仰需求可见一斑。而以唯物和无神为基本价值观的大多数中国人又如何能在现时世界中对神秘的宗教虔诚信仰?宗教是否能成为当代人的有益的精神补充?本刊记者访问了多位僧人寻找答案。记者发现佛教人士多数深居寺庙,和民间社会保持相当的距离,或是努力维持寺院自身供养,或是在原有佛教系统内作深入的探究。而北京朝阳寺住持明
期刊
以公共性和普遍性界定精英  资本和权力在社会成员间的分配从来不是,也不可能是均等的。精英,就是那些在各个类型和层级的共同体或社会场域中占居优越地位,拥有并能够运用巨大的,甚至是垄断性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政治的资本和权力来实施安排和作出决定,以实现自身的和公共的目标和利益的人群。关于精英,有下面的一般性评断可以申说:精英的性状和气质反映和塑造共同体和民族国家的性状和气质;精英的作为、意志、偏好
期刊
台湾地区的经济起飞于上世纪70年代,迅速获得了“亚洲四小龙”及“经济奇迹”美誉。上世纪60年代以来,美日等污染企业外输,台湾出现了许多重污染石化工业,以及以加工出口为导向的代工基地。但是由于环境的延迟效应,很多严重污染的后果于1980年代才慢慢浮现,环保人士开始以“反对公害”的形式,揭开台湾环保运动的序幕,后来也成为台湾社会运动波澜壮阔的一环。到了21世纪,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显学,然而台湾在经
期刊
最近,三鹿“毒奶粉”事件占据了媒体的头条,由于涉及到中国的未来——儿童的生命安全,它立即成为中国奶制品行业的一个黑点;并且迅速展开为一团黑面──人们惊愕地发现,几乎整个中国奶制品行业(即便蒙牛和伊利这样的奶制品巨头也不例外)均有类似三鹿的质量问题,“三聚氰胺”成为一个挥之不去的共同魔咒。虽然中国政府勇于面对此事,公布了奶制品行业的整体现状,但事态未呈缓解趋势,情况不容乐观,三鹿事件有可能演变为“中
期刊
发展民主政治,走民主之路,既是中国社会的共识,也是中国的现实。问题是中国如何走民主之路,走一条什么样的民主道路。与80年代相比,当下中国社会的民主语态发生了很大变化,追求中国本土形态的民主体制,走中国自己的民主之路,已逐渐占居了主流话语地位。  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中国近代以来追求民主的社会诉求,建立了人民民主的新型民主政体。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中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广泛而深刻变化,
期刊
《文化纵横》编辑部来沪约稿,嘱我撰文,限时定题:“精英与社会责任”。关于经济精英——这主要指的是随市场和私有化而成长起来的企业家阶层——应否及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已有较广泛的讨论。一些能思会写的企业家在要求社会“赫免”第一桶金的“原罪”时,愿将他们已拥有的财富视为社会的一种委托。企业家不仅有义务依法纳税,提供就业,且对各种利益相关者承担社会责任,这种责任通过慈善捐助而扩及各类“弱势群体”。当然宣言不
期刊
“人民中国”的内涵,最早在延安时代提出,由《共同纲领》表述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这部1949年9月出台的“临时宪法”这样说:“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这四个阶级,组成“人民”的内涵;而这个意义上的“人民中国”,也同样反映在同期诞生的五星红旗上。    五星红旗的内涵    自诞生之日起,国旗就是最具政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