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怎样培养学生语感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_a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语文能力不是别的,就是语感。语感是言语主体对言语对象的一种直觉同化,语文能力的核心是语感。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必须走进生活,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在对生活的体验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语感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阅读中积累语感;在情境中深化语感;三、在训练中内化语感。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语感
  【中图分类号】R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1-0116-02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语文能力不是别的,就是语感。语感是言语主体对言语对象的一种直觉同化,语文能力的核心是语感。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必须走进生活,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在对生活的体验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语感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1 在阅读中积累语感
  阅读是手、眼、脑等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直觉体悟语言的基本方式之一。在抓好精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速读广览,这是训练直觉思维的有效途径。高中语文课本中很多篇章,大多文质兼美,情文并茂,鼓励学生读背这些文章,是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语感的很重要的途径。 听和说是口语交际的两个表现形式。“听话是凭借语言、理解说话者所讲的意思。听的言语活动不是机械、被动地接受和简单重复反映信息,而是积极主动思考,重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可见,听是接收信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端正听的态度,培养学生多听、会听,在听中积极感知。
  听是吸收,说是表达。说是对听的检验。因此,听后还须多说,让学生经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把听到的语言材料中所蕴含的内容、意义说出来,以进一步锻炼他们的感知。如此经常练习,学生的语感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阅读是积累语感的有效途径。多读、熟读、读后深思,能有效地激发语感。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诵读的效果。古时的私塾先生们就很看重诵读,他们要求学生反复读,仔细读,做到熟读成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便是对诵读的评价。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诵读中语调、节奏、语流反复刺激,便在学习者特定的精神上留下“声音映像”,这种内在的映像遇到外界的刺激,熟悉的语言流便自然而然地从记忆中溢出。学生在读中获得感知之后,还要进一步要求他们展开联想与想象,进行必要的练笔,加以巩固读的成果,这样,良好的语感就会在读中得到积累,在写中得到发展。
  另外,“语感要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感知。”显而易见,生活经验和自身的知识积累是语感的源泉。很多学生由于生活经历不足,实践经验有限,所以,勤记多背,积累知识,将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言语,将是积累、丰富语感的重要途径。
  2 在情境中深化语感
  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而且还有言外之意或语外之意的高情远韵和“可解不可解”之意,这种语感才是最敏锐、最深切的。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想象与联想,对于这种最敏锐、最深切的语感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由于语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理性思维的参与,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离不开学生的悟性。因此,我就积极创设语感情境,让学生学会分析、琢磨,从而实现对语言的准确领悟。
  领悟的最佳方法是“熟读精思,分析琢磨”。在诗歌单元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熟读,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然后再引导学生分析,推敲,让学生独立思考,用心用情去体验去感悟,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揣摩作者的思路、情感。我舍得花时间、学会耐心的等待,热情的唤醒,巧妙的点拨,使学生由浅入深,从迷茫走到开朗再到顿悟。分析的最佳方法是思考,思考越深入,领悟越深切,久之,则诗歌中所蕴含的“玄机”就会通过有血有肉的语言从学生的口中传出来,这样学生的语感就会得到进一步锻炼。
  3 在训练中内化语感
  语言的书面语学习大都采用学得方式。学生在语言学得中,“不仅接触经过专家精心选定的话语材料,而且接触各种语言知识,并有各种各样的实践训练。”因此,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练,必须有教师的训。但有的人将训简单地等同于“讲”,于是学堂变讲堂,教师大讲特讲,一讲到底,这种违背训示规则的“讲”,一者表现为逐字逐句的“串讲”,二者表现为过分执着于逐层逐段的“讲析”。“串讲”、“讲析”往往是见字不见词、见词不见句、见句不见段,见段不见篇,好端端的一篇文章被碎尸万段,忽略学生对整体作品的感知与直觉体悟。对于一般人来说,应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应是知有不言,言有不尽。知有不言指学生已懂的不讲,与教学目标无关的不讲,暂时不需要理解的不讲;言有不尽则是点到为止,给想象力腾出自由的场地。这才是讲的艺术,才是真正地将训理解为讲。
  由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地、自由的培养语感。学生完全可以借助思维和审视能力,展开自身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对语言材料进行品评与鉴赏。这是学生与作者在生活体验上的一种沟通。它需要学生不仅能充分领会语言文字的字面意义,还要能领会语言文字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如果单靠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聚得多了,了解得就越深切。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的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就真能够接近作者的旨趣了。”这样学生的语感能力才会发生质的飞跃。有一位老师在教《水调歌头》时,课堂上学生的发言,就能印证上述理论。他这样引导:作者对待政治失意、骨肉分离非常豁达,能积极乐观面对,同学们,你有过不如意的事吗?你苦闷过、彷徨过吗?你是怎样做的?请用最简洁的语言说出真实的想法。当场就有两名同学结合自己的经历畅谈了感受,一名同学由对小学老师的不理解,到通过学习这首词后变为理解,一名同学由家庭亲人的不幸而感到苦闷,通过学习后也看开了,明白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的道理。通过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学习,升华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语文教学来说,学生精神世界熏陶的成果最终都要体现在学生的语文能力上,是通过语文的方法来实现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行熏陶的目的。学生除了能在知识领域中得以扩大与加深外,同时获得美感与道德教育,这对他们的心智发展与品德修养的陶冶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语文教学中的语感训练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感情的净化,是充满生机的、积极的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心理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和思维活动与情绪有极大的关系,情绪高涨、精神愉快,则记忆增强,接受的信息量多,思维也活跃。所以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的, 不是作为一项艰苦的任务要学生去负担,而是要使人愉快,让一切教育活动具有乐趣,富有情感色彩。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物理;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期刊
【摘要】进入21世纪,人文精神的培养成为教育界热点问题。本文就历史教育教学中有关人文精神培养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问题。从而,通过历史学科教育帮助学生懂得社会,认识自我,树立科学而又充满人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 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R62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
期刊
【摘要】有效课堂教学情境,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饱满的热情进行教学,与学生进行自然的感情交流,为学生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学得知识,形成能力以及潜移默化的接受教育。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促进课堂教学,能激发孩子的兴趣,能让抽象的、符号的转化为具体的、形象的内容,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本文试从六个方面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关键词】有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1-0074-03    1 知识经济呼唤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知识经济必在21世纪成为主导经济。一个又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才资源的国家,将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础在于人才,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和整体作用的发挥是国家能否在知识经济时代竞争中取胜的根本条件。知识经济呼唤着具有创新精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由此我们可看出,审美教育是手段又是目标,是语文教学的方向和宗旨,它应该是始终回荡于语文课堂的主旋律。作为语文教师,要以美育观点审视和处理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使语文教学达到至真至善至美的最佳状态。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作文批语是就一篇作文所下的总结论,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了给学生指明写作的方向,不少教师在批改作文时,都注重下批语。它应该解决学生作文的实际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为最终目的。作为语文教师,都应该明白这个道理。那么,什么样的批语最有效?这是不少教师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为了收到理想的效果,教师写批语应做到不同文体不同批;肯定否定择一批;内容形式双面批;举例概括相兼批;启示引导着意批;各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案例研究方法研究了交际游戏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有效性和作用。我们现场观察了四个在口语课堂上使用交际游戏的班级,并且采访了参与了相关交际游戏的二十位学生。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与传统课堂教学活动相比,交际游戏的确能够明显地促进英文交流,活跃课堂气氛并提高学生开口说英文的兴趣。  【关键词】交际游戏;英语口语;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1-0079-02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数学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者是一个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切不可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因此数学教学过程的情感化,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期刊
【摘要】每个学生都渴望能在充满爱心和信任的环境中成长。因为爱和信任能激活学生内心深藏的天真和优良品质,这种品质逐渐形成、发展才能够体现学生的个性特点。  【关键词】个性;天真;品质;爱和信任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1-0119-02    掌握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加强学生心理研究,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教师的天职
期刊
【摘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生气蓬勃的精神状态,从而通过对基础知识、技能和经验的理解、掌握,促进学生智力、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特征的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智力;情感;意志;性格;思维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1-0117-02    健康的心理是小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方面,是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品质和开发智力的基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