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有人觉得家有俩宝,尤其是有一儿一女,简直是人生中最完美的事。姐弟俩相亲相爱,一起分享好吃的,一起读书、玩耍,一起慢慢长……但是,眼前的事实经常啪啪啪地打脸!甚至有时候出现的一些状况会让我们感觉悲观——原以为的岁月静好只是镜花水月!
故事笔记
儿和她的弟弟年龄相差2岁3个月,随着弟弟学会爬行走路,甚至跑步,活动轨迹逐渐变大,地盘意识也逐渐增强,伴随而来的就是他和姐姐的地盘交集明显变大。但是,事实上,姐姐.也只是一个孩子,还不会像我们大人期望的那样“让着弟弟”。于是,争夺妈妈的关注、抢玩具的戏码随时上演,一女儿经常会推倒弟弟、打弟弟,甚至咬弟弟。
前一段时间,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我。姐姐、弟弟一起坐在爬行垫上,姐姐和弟弟各自在玩玩具,或是各自在看绘本,一片祥和。突然,姐姐想要弟弟手上的玩具,但是弟弟不给,姐姐就会直接伸手去抢,甚至想一把把弟弟推倒。很多时候,当我看到姐姐伸手准备推倒弟弟的瞬间,出于本能,都会在第一时间大喊:“姐姐,不要推弟弟!”结果,姐姐一听,立即毫不犹豫地把弟弟推倒,脸上还出现了一丝胜利的表情。弟弟被推倒在爬行垫上还好一点,有时候这样的场景发生在床上时,弟弟被推倒后,经常是直接“哐当”一声落到地板上,让我心疼不已。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几次之后,我们也“教育”过姐姐,她推倒弟弟的时候,爸爸妈妈会不高兴,但是,弟弟还是会继续在毫无防备之下被姐姐推倒。后来慢慢发展到,弟弟经常被姐姐咬。为此,我们和姐姐讲过道理,进行了共情教育——告诉她爸爸妈妈很伤心,弟弟会很痛……但这些统统不奏效。
实践笔记
最后,我们采用了刘丹老师的建议,每天跟姐姐玩两次“不不不”的游戏,每次10分钟。游戏规则很简单,一方给指令,另一方按照指令的反向去做动作,输的一方要亲赢的一方一下。例如,我说指令:“不要亲弟弟。”姐姐反着做,就去亲弟弟。一开始,姐姐觉得这个游戏特别好玩,我们通过玩这个游戏也得到了高质量的亲子时间。坚持玩了这个游戏两三个月后,我感觉姐弟俩可以较好地相处了,因为弟弟被欺负的次数明显减少,姐弟俩相亲相爱的场景终于在我家初步显现。
就这样,过了一段平静的日子,我以为女儿不会再咬弟弟了,然而,连续这两天,弟弟的脸上又增添了两行清晰的牙齿印,弟弟又被咬了!
思考笔记
在感觉被事实打脸的沮丧中,我也看到了姐弟俩在关系上的一些新的变化。在他们的关系好好坏坏、反反复复的过程中,弟弟也在逐渐长大,现在已经长大到快可以和姐姐抗衡了——姐姐不再能轻易地从他的手里抢走玩具,有时还会被弟弟打,甚至弟弟还会主动挑衅,去踢一下正在看绘本的姐姐,或者扯一下姐姐的头发,甚至有一次还把我眼中顽强、力气大的姐姐打哭了。其实看见弟弟的成长,我还蛮开心的。姐弟俩打打闹闹,相爱相杀,或许生活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在这个此消彼长的过程中,他们将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学会屈服,学会争取。
专家点评
逆反“逆反”心理
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有时候会频繁出现一些和家长所期待的相反的行为,家长会把这种现象命名为逆反心理。俗话说的“你让他往东,他偏要往西”,就是这种情况。
2岁的逆反心理,是独立性的萌芽
由于深受建构主义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影响,对这种现象,我有不同的解释。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要完成两个方面特性的发展:一个是依从性,一个是独立性。妈妈说,要多吃菜,孩子就多吃菜,这个行为表现出来的就是依从性。当妈妈说要多吃菜,孩子说不吃菜,这个行为表现的是独立性,意思是我可以不按照你的想法来做事,我要有我自己的想法。至于我自己的想法是什么,还不一定有呢!我的想法对不对呢?不知道,我也不关心。为什么不关心呢?因为,“我还在发展自己的想法的过程中,还不熟练呢!”
在艾里克森的儿童发展八阶段理论中,3~6岁的孩子的重要任务是发展主动性。主动性,就是一种独立性。不是跟在大人的后面,而是儿童自己去做决定。这个自己做决定的能力,是很有难度的。这个能力,需要很长时间训练才能习得的,然后还要训练很长时间,才能做出好的决定。而这个漫长过程的起点,就是从练习说“不”开始的。
加班加点地练习
我们所有人,在人生最初的两三年里,都是靠父母的精心照顾才能活下来的。我们拥有的本领就是:爸爸妈妈说什么,我们就照着做。这完全是非常精准的自动反应啊!依赖父母,让我们很舒服地活下来。可是,3岁就要上幼儿园,6岁就要上小学,18岁就算成人了,都需要独立性啊,怎么办呢?所以,在上幼儿园前,2岁左右的孩子为了人生美好的未来,就自动开始发展独立性了。刚开始的时候,就从最简单的、最重要的基本功专项训练开始一识别大人的命令,然后加上那个“神奇”的关键词“不”,因为是刚刚开始练习,非常不熟练,所以,孩子们通常都会“加班加点”地反复练习。大人都觉得累了,可是,孩子还是觉得非常不熟练,没有掌握要领,所以会不分时间、地点和场合地练习——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有一个爱说“不”的孩子,而且完全不听任何道理地说“不”。
索性把“不”这个游戏玩通关
接下来,为了独立性的进一步发展,孩子要做稍微提高一点儿难度的练习了,就是在应对爸爸妈妈说“不要”的时候做出相应的行动。识别这个可是有一些难度的。所以,孩子在这个阶段的练习常常更频繁!爸爸妈妈说:“不要打弟弟。”姐姐听出来,这句话里有个关键词“不要”,就一下子兴奋起来一抓住机会,在抢到玩具的同时,也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立性。有经验的父母会知道,这个阶段过去后,孩子就再也不感兴趣了。就好像我们玩游戏时,一个难度还没有通关的时候,玩得兴致非常高,通关后就不太想玩了。
怎样能让孩子不再反反复复地做这种有破坏性的事情呢?就是像陈策一样,专门跟孩子一起做专项训练,玩简单的“不不不”游戏。这个游戏玩通关了,孩子的兴趣就降低了。相关的行为就会大幅度地減少。我把这个游戏叫作“逆反‘逆反’心理”。
刘丹
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博士毕业。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系统督导师(D-06-42),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婚姻与家庭心理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及家庭治疗学组常务副组长。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心理研究所访问学者,德国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副主席。
陈策 清华大学硕士,家有一儿一女
点评专家|刘丹 编辑|吴颖
故事笔记
儿和她的弟弟年龄相差2岁3个月,随着弟弟学会爬行走路,甚至跑步,活动轨迹逐渐变大,地盘意识也逐渐增强,伴随而来的就是他和姐姐的地盘交集明显变大。但是,事实上,姐姐.也只是一个孩子,还不会像我们大人期望的那样“让着弟弟”。于是,争夺妈妈的关注、抢玩具的戏码随时上演,一女儿经常会推倒弟弟、打弟弟,甚至咬弟弟。
前一段时间,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我。姐姐、弟弟一起坐在爬行垫上,姐姐和弟弟各自在玩玩具,或是各自在看绘本,一片祥和。突然,姐姐想要弟弟手上的玩具,但是弟弟不给,姐姐就会直接伸手去抢,甚至想一把把弟弟推倒。很多时候,当我看到姐姐伸手准备推倒弟弟的瞬间,出于本能,都会在第一时间大喊:“姐姐,不要推弟弟!”结果,姐姐一听,立即毫不犹豫地把弟弟推倒,脸上还出现了一丝胜利的表情。弟弟被推倒在爬行垫上还好一点,有时候这样的场景发生在床上时,弟弟被推倒后,经常是直接“哐当”一声落到地板上,让我心疼不已。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几次之后,我们也“教育”过姐姐,她推倒弟弟的时候,爸爸妈妈会不高兴,但是,弟弟还是会继续在毫无防备之下被姐姐推倒。后来慢慢发展到,弟弟经常被姐姐咬。为此,我们和姐姐讲过道理,进行了共情教育——告诉她爸爸妈妈很伤心,弟弟会很痛……但这些统统不奏效。
实践笔记
最后,我们采用了刘丹老师的建议,每天跟姐姐玩两次“不不不”的游戏,每次10分钟。游戏规则很简单,一方给指令,另一方按照指令的反向去做动作,输的一方要亲赢的一方一下。例如,我说指令:“不要亲弟弟。”姐姐反着做,就去亲弟弟。一开始,姐姐觉得这个游戏特别好玩,我们通过玩这个游戏也得到了高质量的亲子时间。坚持玩了这个游戏两三个月后,我感觉姐弟俩可以较好地相处了,因为弟弟被欺负的次数明显减少,姐弟俩相亲相爱的场景终于在我家初步显现。
就这样,过了一段平静的日子,我以为女儿不会再咬弟弟了,然而,连续这两天,弟弟的脸上又增添了两行清晰的牙齿印,弟弟又被咬了!
思考笔记
在感觉被事实打脸的沮丧中,我也看到了姐弟俩在关系上的一些新的变化。在他们的关系好好坏坏、反反复复的过程中,弟弟也在逐渐长大,现在已经长大到快可以和姐姐抗衡了——姐姐不再能轻易地从他的手里抢走玩具,有时还会被弟弟打,甚至弟弟还会主动挑衅,去踢一下正在看绘本的姐姐,或者扯一下姐姐的头发,甚至有一次还把我眼中顽强、力气大的姐姐打哭了。其实看见弟弟的成长,我还蛮开心的。姐弟俩打打闹闹,相爱相杀,或许生活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在这个此消彼长的过程中,他们将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学会屈服,学会争取。
专家点评
逆反“逆反”心理
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有时候会频繁出现一些和家长所期待的相反的行为,家长会把这种现象命名为逆反心理。俗话说的“你让他往东,他偏要往西”,就是这种情况。
2岁的逆反心理,是独立性的萌芽
由于深受建构主义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影响,对这种现象,我有不同的解释。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要完成两个方面特性的发展:一个是依从性,一个是独立性。妈妈说,要多吃菜,孩子就多吃菜,这个行为表现出来的就是依从性。当妈妈说要多吃菜,孩子说不吃菜,这个行为表现的是独立性,意思是我可以不按照你的想法来做事,我要有我自己的想法。至于我自己的想法是什么,还不一定有呢!我的想法对不对呢?不知道,我也不关心。为什么不关心呢?因为,“我还在发展自己的想法的过程中,还不熟练呢!”
在艾里克森的儿童发展八阶段理论中,3~6岁的孩子的重要任务是发展主动性。主动性,就是一种独立性。不是跟在大人的后面,而是儿童自己去做决定。这个自己做决定的能力,是很有难度的。这个能力,需要很长时间训练才能习得的,然后还要训练很长时间,才能做出好的决定。而这个漫长过程的起点,就是从练习说“不”开始的。
加班加点地练习
我们所有人,在人生最初的两三年里,都是靠父母的精心照顾才能活下来的。我们拥有的本领就是:爸爸妈妈说什么,我们就照着做。这完全是非常精准的自动反应啊!依赖父母,让我们很舒服地活下来。可是,3岁就要上幼儿园,6岁就要上小学,18岁就算成人了,都需要独立性啊,怎么办呢?所以,在上幼儿园前,2岁左右的孩子为了人生美好的未来,就自动开始发展独立性了。刚开始的时候,就从最简单的、最重要的基本功专项训练开始一识别大人的命令,然后加上那个“神奇”的关键词“不”,因为是刚刚开始练习,非常不熟练,所以,孩子们通常都会“加班加点”地反复练习。大人都觉得累了,可是,孩子还是觉得非常不熟练,没有掌握要领,所以会不分时间、地点和场合地练习——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有一个爱说“不”的孩子,而且完全不听任何道理地说“不”。
索性把“不”这个游戏玩通关
接下来,为了独立性的进一步发展,孩子要做稍微提高一点儿难度的练习了,就是在应对爸爸妈妈说“不要”的时候做出相应的行动。识别这个可是有一些难度的。所以,孩子在这个阶段的练习常常更频繁!爸爸妈妈说:“不要打弟弟。”姐姐听出来,这句话里有个关键词“不要”,就一下子兴奋起来一抓住机会,在抢到玩具的同时,也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立性。有经验的父母会知道,这个阶段过去后,孩子就再也不感兴趣了。就好像我们玩游戏时,一个难度还没有通关的时候,玩得兴致非常高,通关后就不太想玩了。
怎样能让孩子不再反反复复地做这种有破坏性的事情呢?就是像陈策一样,专门跟孩子一起做专项训练,玩简单的“不不不”游戏。这个游戏玩通关了,孩子的兴趣就降低了。相关的行为就会大幅度地減少。我把这个游戏叫作“逆反‘逆反’心理”。
刘丹
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博士毕业。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系统督导师(D-06-42),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婚姻与家庭心理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及家庭治疗学组常务副组长。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心理研究所访问学者,德国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副主席。
陈策 清华大学硕士,家有一儿一女
点评专家|刘丹 编辑|吴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