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社会—政治三步走
中国的改革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1978年启动改革开放到现在,30年多一点的时间,这一阶段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
在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为重点之间,还有一个阶段,需要花大概15年时间,推进以社会体制改革为重点的改革,这就是改革的第二步,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
社会体制改革为今后进入以政治体制改革为重点的阶段,真正实现宪政民主,打下扎实的基础。到2025年至2050年,完成政治体制改革,建立经济富强、宪政民主的国家,建设法治文明、自由发展的社会。在这一阶段,需要改革执政党的执政方式、领导方式,调整执政党与民意机关、政府机关、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选举民主从量到质的提升、扩大,协商民主与直接民主互动,监督和制衡体制健全完善,同时社会思想文化更加活跃,舆论更加自由开放。
当下需要一场“社会进步运动”
我认为,当前中国需要一个“社会进步运动”,也就是社会体制改革,来解决这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我所说的社会体制改革,包括社会建设,主要解决三个方面的任务:第一,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从制度层面解决民生问题,让老百姓共享改革的成果,通过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起一个利益均衡的社会机制。
第二是构建一个合理稳定的社会结构。主要是推进城镇化,转移农业剩余人口,壮大中产阶层,形成了一个“橄榄型”的社会结构,这样的社会结构才是政治社会稳定的基础,可以大大缓解贫富悬殊的问题。
第三是要培育一个“三元构架”的成熟的公民社会。首先是政府公权力这一元要归位,建立一个有限的政府、公共服务型的政府,政府主要政务是调节经济、监管市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其次是社会组织的发育,保障基层的自治权利。政府要推动、协助、保护社会组织的发展,而不要视为对立的、异己的力量。此外,以公有制、非公有制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为主体的市场一元,要充分保证其资源配置的权利,尽量减少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分开。
改革太急不一定能取得预期效果
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是大家的共识。社会体制改革中包含的政治体制改革先行,符合大家的愿望。
政治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执政党的执政方式与领导方式问题,执政党的理念和制度如何保证既能体现党的领导,又能体现出人民当家作主,又能体现依法治国,这个目标提出了,但实际上并没有做到。
我国国家政治体制的特点、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公民意识缺乏,都决定了政治体制改革急不得,还是要有步骤、有阶段地推向前进。
政治体制改革,是自己改自己,所以相对经济体制、社会体制改革而言更困难一点,需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要有自我改革的决心和献身精神。
改革需要上下结合
改革需要上下结合,改革真正的力量源泉是在民众当中,让民众的改革积极性推动上面,上下结合,克服改革道路上的障碍。这需要公民力量的壮大,需要发挥公共知识分子的作用。
中国的改革从发展经济、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着手,逐步推进,这条思路是对的。但现在我们大家心里面都有点焦急,确实是因为政治体制改革迟缓,很多问题始终绕不过去,提了很多年都解决不了。但是,中国国家大,人口多,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等都很大,改革如果太急了,不一定能取得预想的效果,问题的解决要有一个过程。但是社会体制改革可以加快步伐。摘自《国际先驱导报》
中国的改革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1978年启动改革开放到现在,30年多一点的时间,这一阶段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
在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为重点之间,还有一个阶段,需要花大概15年时间,推进以社会体制改革为重点的改革,这就是改革的第二步,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
社会体制改革为今后进入以政治体制改革为重点的阶段,真正实现宪政民主,打下扎实的基础。到2025年至2050年,完成政治体制改革,建立经济富强、宪政民主的国家,建设法治文明、自由发展的社会。在这一阶段,需要改革执政党的执政方式、领导方式,调整执政党与民意机关、政府机关、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选举民主从量到质的提升、扩大,协商民主与直接民主互动,监督和制衡体制健全完善,同时社会思想文化更加活跃,舆论更加自由开放。
当下需要一场“社会进步运动”
我认为,当前中国需要一个“社会进步运动”,也就是社会体制改革,来解决这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我所说的社会体制改革,包括社会建设,主要解决三个方面的任务:第一,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从制度层面解决民生问题,让老百姓共享改革的成果,通过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起一个利益均衡的社会机制。
第二是构建一个合理稳定的社会结构。主要是推进城镇化,转移农业剩余人口,壮大中产阶层,形成了一个“橄榄型”的社会结构,这样的社会结构才是政治社会稳定的基础,可以大大缓解贫富悬殊的问题。
第三是要培育一个“三元构架”的成熟的公民社会。首先是政府公权力这一元要归位,建立一个有限的政府、公共服务型的政府,政府主要政务是调节经济、监管市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其次是社会组织的发育,保障基层的自治权利。政府要推动、协助、保护社会组织的发展,而不要视为对立的、异己的力量。此外,以公有制、非公有制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为主体的市场一元,要充分保证其资源配置的权利,尽量减少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分开。
改革太急不一定能取得预期效果
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是大家的共识。社会体制改革中包含的政治体制改革先行,符合大家的愿望。
政治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执政党的执政方式与领导方式问题,执政党的理念和制度如何保证既能体现党的领导,又能体现出人民当家作主,又能体现依法治国,这个目标提出了,但实际上并没有做到。
我国国家政治体制的特点、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公民意识缺乏,都决定了政治体制改革急不得,还是要有步骤、有阶段地推向前进。
政治体制改革,是自己改自己,所以相对经济体制、社会体制改革而言更困难一点,需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要有自我改革的决心和献身精神。
改革需要上下结合
改革需要上下结合,改革真正的力量源泉是在民众当中,让民众的改革积极性推动上面,上下结合,克服改革道路上的障碍。这需要公民力量的壮大,需要发挥公共知识分子的作用。
中国的改革从发展经济、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着手,逐步推进,这条思路是对的。但现在我们大家心里面都有点焦急,确实是因为政治体制改革迟缓,很多问题始终绕不过去,提了很多年都解决不了。但是,中国国家大,人口多,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等都很大,改革如果太急了,不一定能取得预想的效果,问题的解决要有一个过程。但是社会体制改革可以加快步伐。摘自《国际先驱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