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山东省泰山区为例

来源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am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1990年和2005年泰山区的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为数据源,运用ArcGIS软件进行空间叠加分析,提取其中的属性数据,获得近15年来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园地和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变化量最大,其中园地减少了53.93%,主要开垦为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增加了44.40%;林业用地增加了18.90%,主要由园地、耕地和未利用地转换而来;耕地总量减少了5.44%;未利用地减少了34.13%。并找出了研究区耕地浪费的原因和农业结构调整混乱、建设用地迅速扩大等问题,提出了严格保护耕地和建设用
其他文献
为践行“效率与公平并重”的收入分配方针及解决农民在失去土地后的权益保障问题,综合运用文献检索与综合分析方法、调查研究法、观察研究法,从法理学角度分析了失去农用地和失
通过剖析土地资源“尾效”理论,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构建定量测算建设用地“尾效”的方法体系,运用武汉市相关数据进行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建设用地“尾效”是客观存在且可度量的,由
以C—D生产函数为基础模型,构建了土地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模型,测算了土地要素对陕西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分析结果来看,资本、土地和劳动力的回归弹性系数分别为0.6218、2.77
随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凸现,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受到普遍的欢迎。地热能以其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及居民生活之中。地热能的利用涉
选取江苏南京市和四川绵阳市为研究区,分别代表经济发达和经济欠发达区域,采用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征地过程中的农户行为与心理,分析两类地区调查结果的共性与差异,并探
当前我国中央政府采取了强化自身权力和农民土地权利的方式制约地方政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着农民制约乏力、信息不对称、司法制约不足、人大监督虚化等问题,不能实
土地整理是一种常见的人类改造地理环境的活动,其目的在于提高土地利用率,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因此探讨土地整理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必要的。从
通过构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均方差法确定指标权重并运用综合评价法对1999—2006四川省耕地利用集约度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耕地利用集约度
利用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对永川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5年永川区耕地、园地和居民工矿用地分布较均匀,未利用地的分布较不均匀,而林地、交通用地及水利用地的分布
针对城镇存量土地盘活难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城镇土地储备适宜性评价体系,对城镇建成区内所有地块的储备适宜性进行评价。评价体系包括年度储备适宜级,储备方式适宜级,储备用途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