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上海理工大学2016—2018届毕业生就业状况为依据,对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就业去向、就业单位流向、就业地域流向、就业行业分布等方面的就业趋势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地方高水平大学毕业生就业趋势的特点与问题,并从强化价值引导、加强就业指导体系建设、搭建精准信息平台、聚焦重点群体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水平;大学毕业生;就业趋势;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36-0168-02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关乎社会安定稳定,一定要高度重视。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期、攻坚期,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问题,并面临着新的挑战。比如95后、00后逐渐成为就业市场主体,他们在就业选择上更加多元化、就业期望更加理想化,“慢就业”现象愈加凸显,世界经济贸易形势错综复杂,国内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的出现,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妥善应对,确保稳定。本文旨在通过分析2016—2018届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总结分析地方高水平大学毕业生就业趋势的特点与问题并提出新对策,以期为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提供参考借鉴,实现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和更满意就业。
一、毕业生基本情况
上海理工大学2016—2018届毕业生(不包含国外留学)总人数分别为6 389人(研究生2 007人,本科生4 382人)、6 296人(研究生1 980人,本科生4 316人)、6 253人(研究生2 078 人,本科生 4 175 人),总体就业率分别为97.54%、97.28%、98.13%。毕业生人数和就业率总体趋于稳定,起伏不大。
二、地方高水平大学毕业生就业趋势分析
(一)到用人单位就业为毕业生的主要去向,基层就业比例逐年上升
毕业到用人单位就业包含:报道就业、签订劳动合同就业、国家和地方项目就业、灵活就业和定向委培就业等形式。即除去国内升学、出国(出境)、未就业毕业生。
从近三年学校就业数据统计分析可知,毕业生以到用人单位为主要选择,学校2016—2018届毕业生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比例分析为80.82%、77.90%、78.02%。其中,签约世界500强或中国500强企业比例达20.66%,其中本科生为18.52%,研究生为23.33%,较往年有大幅提升。这说明,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强,人才培养质量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中小微企业发挥着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作用,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也是毕业生的热门选择,这与上海国际化发展和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趋势相吻合。
与此同时,学校重视、鼓励和引导毕业生赴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艰苦边远地区以及中小微企业等就业,毕业生基层就业比例逐年上升,2016年为36.83%,2017年为38.45%,2018年为 39.34%。但毕业于赴向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以及艰苦边远地区就业人数比重仍然处于低位水平。
(二)国内升学和出国(出境)毕业生的比率稳中有升,质量不断提高
分析毕业生考取国内研究生的学校层次发现,我学校2018年毕业生考取学校层次出现大幅提升(2018年升学率为11.43%,2017年升学率为10.72%),其中考取原“985”高校学生比例大幅提升,达30.95%,较2017年增长7个百分点;考取原“211”院校学生比例为16.72%。国内升学已经成为我校毕业生就业去向排名第二选择。与此同时,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意向选择的考研的比例逐年增加,但国内升学录取比例基本稳定,造成选择考研“二战”的毕业生人数大幅增加,根据当前教育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口径,这部分毕业生将纳入未就业去向,高校未就业毕业生人数呈现增加趋势。
近三年,上海理工大学出国(出境)毕业生比例稳中有升,2018年为8.68%,2017年为8.66%,2016年为7.64%,留学毕业生中,80%以上在英国、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其中41.71%的学生在QS世界大学排名前 100名的知名高校。
(三)毕业生签约单位地域流向不均衡,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
上海理工大学近三年签约毕业生的就业地区流向覆盖了30个省、市、自治区,但流向长三角地区占签约毕业生总数的比例较高,2018年为85.32%(其中上海占74.94%),2017年为79.8%(上海占71.51%),2016年为86.17%(上海占78.81%)。毕业生流向非上海地区就业的比例呈现缓慢上升趋势,但毕业生选择到经济欠发达地区、边远地区、艰苦地区的情况较差。
(四)畢业生签约单位行业流向制造业逐年下降,信息服务业和金融业稳中有进
从总体来看,2016—2018届毕业生选择到制造业占签约单位总数的比例分别为38.30%、34.81%、30.24%,而信息传输、软件和新消息技术服务业的占比分别为14.61%、16.41%、15.39%,金融业占比分别为7.32%、7.69%、8.40%。这与当前 “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加快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有着密切关系,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程中,不同行业对人才需求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为当前高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五)毕业生慢就业、不就业等现象凸显,数据统计时间节点需要更加灵活
近年来,部分大学生毕业后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深造,而是暂时选择游学、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创业考察,慢慢考虑人生道路[1]。通过对在对未就业毕业生情况分析中发现,选择“再次升学考试”占14.12%,“求职中”占40.34%,选择“拟参加公务员考试”占比30.26%,“暂不就业”占12.10%。由于部分省份在公务员考试的时间节点在下半年10月份甚至12月份,包括部分欧洲高校的录取时间也长在9月份,这与当前就业数据统计截至日期8月31日相冲突,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毕业生就业统计会有所出入。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应对策略
面对就业形势的新变化和新挑战,必须打好最后攻坚战,稳住就业基本盘,在经济转型中实现就业提升,以高度的使命感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2]。
(一)强化价值引导,鼓励毕业生到国家战略基层岗位就业
一是汇聚多方能量,开拓基层就业市场新渠道。以实施“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教师特岗计划”等中央和地方基层就业项目为引领,搭建交流平台,宣传先进典型,发挥辐射效应,引导高校毕业生赴基层就业。高校应结合学校特色及学科特点,主动赴基层单位进行考察、走访,积极对接全国各类基层项目进校园,深化双向合作,为毕业生开拓就业渠道。同时,通过网站、微信平台、宣讲会、座谈会、交流会等多种形式搭建信息平台,发布传递岗位信息,解读基层就业相关政策,分享朋辈经验。通过组织学生到西部、基层、重点单位进行现场调研、社会实践、挂职锻炼,让毕业生深入了解国情、了解社会。
二是汇聚政策资源,构建基层就业保障新机制。高校要建立配套制度,设立奖励措施,规范工作流程,进一步探索构建高校毕业生赴基层就业“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为基层单位输送高质量的毕业生。
(二)加强就业指导体系建设,提升就业指导精准服务水平
加强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构建,构建全程化、科学化、精细化就业指导体系。一是以课程教育为主线,实现指导全程化。针对新生入学、低年级、中高年级不同阶段学生不同需求,结合学校学科特色和专业发展情况,为学生开设不同类型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二是以职业咨询为辅助,实现指导个性化。学校通过聘请辅导员、专业教师、企业人事、行业校友等人士,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组建多元化的职业咨询队伍;通过采用信箱、在线系统、微信、现场预约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服务。三是以生涯活动为载体,实现就业指导日常化。学校通过不同时间节点,设置丰富多彩的就业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实践参与,通过体验式教育引导学生探索生涯、认识职业、完善自我。
(三)搭建信息平臺,促进就业市场精准对接
高校应通过开展各类分层次、分类别、分行业领域的招聘活动,引导和促进毕业生分层分类与行业岗位精准对接。依托用人单位信息登记制度的完善和网络招聘市场的开展,建立毕业生求职需求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精准对接数据库。运用就业网站、微信公众号、QQ等学生常用的平台,多渠道、点对点发布和推送就业信息,促进人才月岗位的精准匹配,打造便捷、高效、实用的“互联网+就业服务”模式。
(四)聚焦重点群体,完善就业创业精准帮扶
针对经济困难的毕业生,做好实名登记制度,高校对困难毕业生采取点对点帮扶、多次推荐、一对一辅导等举措相结合,确保顺利就业。针对少数民族毕业生高校将生涯指导服务前置化、全程化,采取“一人一策”动态管理,详细收录毕业生基本信息和就业信息,确保完整、真实、准确。针对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通过加强对未就业毕业生的思想引导和就业指导准备工作,积极与市人社等部门对接,为未就业毕业生提供见习岗位、开展专项培训、举办专场招聘会等措施,提升就业竞争力和求职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吴家辉,钱楷伦,刘利峰.浙江省大学生“慢就业”群体的现状及动态分析[J].山东青年,2017,(2):19-20.
[2] 荆德刚.201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新特点与新机遇[J].中国高教研究,2017,(7):27-30.
关键词:高水平;大学毕业生;就业趋势;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36-0168-02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关乎社会安定稳定,一定要高度重视。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期、攻坚期,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问题,并面临着新的挑战。比如95后、00后逐渐成为就业市场主体,他们在就业选择上更加多元化、就业期望更加理想化,“慢就业”现象愈加凸显,世界经济贸易形势错综复杂,国内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的出现,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妥善应对,确保稳定。本文旨在通过分析2016—2018届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总结分析地方高水平大学毕业生就业趋势的特点与问题并提出新对策,以期为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提供参考借鉴,实现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和更满意就业。
一、毕业生基本情况
上海理工大学2016—2018届毕业生(不包含国外留学)总人数分别为6 389人(研究生2 007人,本科生4 382人)、6 296人(研究生1 980人,本科生4 316人)、6 253人(研究生2 078 人,本科生 4 175 人),总体就业率分别为97.54%、97.28%、98.13%。毕业生人数和就业率总体趋于稳定,起伏不大。
二、地方高水平大学毕业生就业趋势分析
(一)到用人单位就业为毕业生的主要去向,基层就业比例逐年上升
毕业到用人单位就业包含:报道就业、签订劳动合同就业、国家和地方项目就业、灵活就业和定向委培就业等形式。即除去国内升学、出国(出境)、未就业毕业生。
从近三年学校就业数据统计分析可知,毕业生以到用人单位为主要选择,学校2016—2018届毕业生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比例分析为80.82%、77.90%、78.02%。其中,签约世界500强或中国500强企业比例达20.66%,其中本科生为18.52%,研究生为23.33%,较往年有大幅提升。这说明,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强,人才培养质量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中小微企业发挥着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作用,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也是毕业生的热门选择,这与上海国际化发展和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趋势相吻合。
与此同时,学校重视、鼓励和引导毕业生赴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艰苦边远地区以及中小微企业等就业,毕业生基层就业比例逐年上升,2016年为36.83%,2017年为38.45%,2018年为 39.34%。但毕业于赴向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以及艰苦边远地区就业人数比重仍然处于低位水平。
(二)国内升学和出国(出境)毕业生的比率稳中有升,质量不断提高
分析毕业生考取国内研究生的学校层次发现,我学校2018年毕业生考取学校层次出现大幅提升(2018年升学率为11.43%,2017年升学率为10.72%),其中考取原“985”高校学生比例大幅提升,达30.95%,较2017年增长7个百分点;考取原“211”院校学生比例为16.72%。国内升学已经成为我校毕业生就业去向排名第二选择。与此同时,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意向选择的考研的比例逐年增加,但国内升学录取比例基本稳定,造成选择考研“二战”的毕业生人数大幅增加,根据当前教育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口径,这部分毕业生将纳入未就业去向,高校未就业毕业生人数呈现增加趋势。
近三年,上海理工大学出国(出境)毕业生比例稳中有升,2018年为8.68%,2017年为8.66%,2016年为7.64%,留学毕业生中,80%以上在英国、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其中41.71%的学生在QS世界大学排名前 100名的知名高校。
(三)毕业生签约单位地域流向不均衡,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
上海理工大学近三年签约毕业生的就业地区流向覆盖了30个省、市、自治区,但流向长三角地区占签约毕业生总数的比例较高,2018年为85.32%(其中上海占74.94%),2017年为79.8%(上海占71.51%),2016年为86.17%(上海占78.81%)。毕业生流向非上海地区就业的比例呈现缓慢上升趋势,但毕业生选择到经济欠发达地区、边远地区、艰苦地区的情况较差。
(四)畢业生签约单位行业流向制造业逐年下降,信息服务业和金融业稳中有进
从总体来看,2016—2018届毕业生选择到制造业占签约单位总数的比例分别为38.30%、34.81%、30.24%,而信息传输、软件和新消息技术服务业的占比分别为14.61%、16.41%、15.39%,金融业占比分别为7.32%、7.69%、8.40%。这与当前 “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加快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有着密切关系,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程中,不同行业对人才需求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为当前高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五)毕业生慢就业、不就业等现象凸显,数据统计时间节点需要更加灵活
近年来,部分大学生毕业后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深造,而是暂时选择游学、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创业考察,慢慢考虑人生道路[1]。通过对在对未就业毕业生情况分析中发现,选择“再次升学考试”占14.12%,“求职中”占40.34%,选择“拟参加公务员考试”占比30.26%,“暂不就业”占12.10%。由于部分省份在公务员考试的时间节点在下半年10月份甚至12月份,包括部分欧洲高校的录取时间也长在9月份,这与当前就业数据统计截至日期8月31日相冲突,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毕业生就业统计会有所出入。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应对策略
面对就业形势的新变化和新挑战,必须打好最后攻坚战,稳住就业基本盘,在经济转型中实现就业提升,以高度的使命感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2]。
(一)强化价值引导,鼓励毕业生到国家战略基层岗位就业
一是汇聚多方能量,开拓基层就业市场新渠道。以实施“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教师特岗计划”等中央和地方基层就业项目为引领,搭建交流平台,宣传先进典型,发挥辐射效应,引导高校毕业生赴基层就业。高校应结合学校特色及学科特点,主动赴基层单位进行考察、走访,积极对接全国各类基层项目进校园,深化双向合作,为毕业生开拓就业渠道。同时,通过网站、微信平台、宣讲会、座谈会、交流会等多种形式搭建信息平台,发布传递岗位信息,解读基层就业相关政策,分享朋辈经验。通过组织学生到西部、基层、重点单位进行现场调研、社会实践、挂职锻炼,让毕业生深入了解国情、了解社会。
二是汇聚政策资源,构建基层就业保障新机制。高校要建立配套制度,设立奖励措施,规范工作流程,进一步探索构建高校毕业生赴基层就业“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为基层单位输送高质量的毕业生。
(二)加强就业指导体系建设,提升就业指导精准服务水平
加强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构建,构建全程化、科学化、精细化就业指导体系。一是以课程教育为主线,实现指导全程化。针对新生入学、低年级、中高年级不同阶段学生不同需求,结合学校学科特色和专业发展情况,为学生开设不同类型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二是以职业咨询为辅助,实现指导个性化。学校通过聘请辅导员、专业教师、企业人事、行业校友等人士,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组建多元化的职业咨询队伍;通过采用信箱、在线系统、微信、现场预约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服务。三是以生涯活动为载体,实现就业指导日常化。学校通过不同时间节点,设置丰富多彩的就业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实践参与,通过体验式教育引导学生探索生涯、认识职业、完善自我。
(三)搭建信息平臺,促进就业市场精准对接
高校应通过开展各类分层次、分类别、分行业领域的招聘活动,引导和促进毕业生分层分类与行业岗位精准对接。依托用人单位信息登记制度的完善和网络招聘市场的开展,建立毕业生求职需求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精准对接数据库。运用就业网站、微信公众号、QQ等学生常用的平台,多渠道、点对点发布和推送就业信息,促进人才月岗位的精准匹配,打造便捷、高效、实用的“互联网+就业服务”模式。
(四)聚焦重点群体,完善就业创业精准帮扶
针对经济困难的毕业生,做好实名登记制度,高校对困难毕业生采取点对点帮扶、多次推荐、一对一辅导等举措相结合,确保顺利就业。针对少数民族毕业生高校将生涯指导服务前置化、全程化,采取“一人一策”动态管理,详细收录毕业生基本信息和就业信息,确保完整、真实、准确。针对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通过加强对未就业毕业生的思想引导和就业指导准备工作,积极与市人社等部门对接,为未就业毕业生提供见习岗位、开展专项培训、举办专场招聘会等措施,提升就业竞争力和求职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吴家辉,钱楷伦,刘利峰.浙江省大学生“慢就业”群体的现状及动态分析[J].山东青年,2017,(2):19-20.
[2] 荆德刚.201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新特点与新机遇[J].中国高教研究,2017,(7):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