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粪浸出液对青稞种子萌发活力的影响及其对温度的响应

来源 :高原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3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不同浓度牛粪浸出液及培养温度对青稞种子萌发活力的影响,本试验分别用浓度为0(CK)、5、10、20、40、60 g/L的牛粪水提液处理青稞种子后置于温度为5、10、15、20、25℃的恒温培养箱内进行培养。结果表明:(1)牛粪水提液会促进种子萌发,但随着浓度增加,促进效果逐渐降低,达到极高浓度时,会出现抑制作用;(2)当培养温度为5℃时,最大累计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均出现在ck处理;当培养温度为10℃时,随着牛粪水提液浓度的升高,青稞种子累计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5 g/L、10 g/L和15 g/L的牛粪水提液对青稞种子的萌发具有促进作用。40 g/L和60 g/L的牛粪水提液对青稞种子的萌发产生了抑制作用;当培养温度为25℃时,累计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在CK组达到最大值,加入不同浓度的牛粪水提液反而不同程度的降低了青稞种子的萌发活力;(3)在同一培养温度条件下,同一观测时间内牛粪水提液浓度越高根长越短,即种子胚根长以5 g/L处理的值最大,其次为CK。可见低浓度牛粪浸出液可以促进根系的代谢与生长,且在5 g/L时的胚根生长最优,活力最强。在同一牛粪水提液浓度条件下,同一观测时间内,随着培养温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即5℃较其他温度在同一牛粪水提液浓度下青稞种子的根最短,胚根生长受到了抑制,培养温度为20℃时,青稞种子的胚根总体最长。
其他文献
把“物理实体、连接、数据、虚拟模型、服务”作为数字孪生模型的五个维度,与“输入、处理、输出”算法运作的三层过程结构相结合,提出一个数字孪生算法运作的“五维三构”模型。这一模型有助于理清数字孪生算法黑箱的生成机制并探寻其有效治理的路径。数字孪生机器学习算法的复杂性、数字孪生数据交互融合的动态性、数字孪生技术内嵌价值非中立性等因素,是造成其算法黑箱的内外部原因。数字孪生算法黑箱本质上是由于技术进步所带
启用央视“文创思维”,将文化类节目中用到的一些组织形式和手段移植至古诗教学,改造课堂架构,通过全息化还原、关联化释义、娱乐化参与、统整化演绎等多种形式,突破古诗教学的困境,让优秀古诗真正走入学生心间,融入学生生命,擦亮学生的精神底色。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给高职院校留学生办学工作带来较大冲击,在后疫情时代,各高职院校的留学生办学工作在摸索中前进。从招生、教学、管理、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在疫情防控期间留学生办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如何解决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后疫情时代高职院校开展留学生办学工作提出具体建议。
<正>【课前思考】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按照由浅入深的逻辑关系,整体构思、分段安排了整数的笔算乘法。学生在四年级下册学习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已经有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经验,大部分学生已经"不学而会",能正确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此,本节课应教给学生完善认知结构的方法,帮助学生提升数学思维能力。教师要指导学
期刊
乳腺癌是一种侵袭性强、转移性强、复发率高的恶性肿瘤,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乳腺癌细胞向其他组织的转移。肿瘤与其他细胞相互作用形成的肿瘤微环境为乳腺癌细胞的转移提供条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肿瘤微环境对乳腺癌细胞转移的作用及机制,包括脂肪细胞、成纤维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免疫和炎症细胞、血液和淋巴管网络及细胞外基质,并讨论如何为预防乳腺癌转移提供治疗方案。
分析了RACC的影响因素,试验研究了砂率、再生骨料取代率和减水剂等因素对RACC坍落度、棍度、粘聚性和保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砂率的增加、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和减水剂的减小,RACC坍落度逐渐减小,棍度、保水性和粘聚性逐渐改善。提出了改善RACC工作性能的措施:控制配合比设计比例即37%~39%砂率、30%~80%再生骨料取代率和0.2%~0.3%减水剂添加量。
CO2捕集-矿化混凝土建材技术在全球“降碳”背景下逐渐走入大众视野,该技术可以有效地将CO2利用并封存在混凝土建材中。CO2矿化养护由于可以改善再生混凝土骨料强度低和耐久性差的问题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主要针对CO2矿化养护技术在再生混凝土骨料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强化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CO2矿化养护提高了再生骨料的物理力学性能,降低了再生骨料的吸水率;矿化养护过程主要受CO2
为保障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正确实施,应当通过规范解读、实证考察、理论分析等多种手段,综合运用价值分析法、实证研究法等具体研究方法,对该类诉讼的案件范围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个人信息保护法》第70条虽然从被诉行为、适格被告、救济客体以及损害后果等方面对该类诉讼的案件范围进行了初步界定,但在规范、实践及理论三重视角下,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范围仍呈现出对被诉行为的违法性要求过于严苛、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