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朝永乐年间,在几千名知识分子的努力下,历时5年,编成《永乐大典》。此书上至先秦,下达明初,经史子集,老庄释道,技农艺医,无所不包。书中存录我国各种典籍资料达8000余种,装成11095册,共3.7亿字,堪称华夏文明史上的一大奇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
可惜此书只是人工手抄,并未刊印,仅此一部,存于深宫供皇帝一人阅读。到明朝万历年间,因嘉靖酷爱此书,命人抄录一部副本,正本此后就杳如黄鹤,不知踪迹。目前仅存的寥寥数册,皆为副本。
《永乐大典》正本的消失,一直是中国考古界的一大谜团。
永乐皇帝朱棣对《永乐大典》的喜爱是不言自明的,可在他之后,明朝各代帝王中查阅过《永乐大典》的却寥寥可数。但明世宗嘉靖皇帝却是例外。嘉靖对《永乐大典》爱不释手,据说在他的床榻上,就放有《永乐大典》以备查看。他登基以后,更将其作为必备的参考经典,并时常上朝时引用。
嘉靖三十六年(1557)宫中失火,嘉靖听闻焦急异常,把自己身边的人都调派到收藏《永乐大典》的文楼(即北京文渊阁),抢运《永乐大典》。他也是一夜未眠,其间竟三次下旨要求力保《永乐大典》不受损。幸好抢救及时,《永乐大典》没有受损,但心有余悸的嘉靖决定“重录一部,贮之他所,以备不虞”。
大火之后的第五年秋天,工程浩大的重录工作正式开始。重录的《永乐大典》在内容、格式、装帧方面与原本如出一辙,大约1567年修好。此后,《永乐大典》便有了两个版本:永乐正本或称永乐本、嘉靖副本或称嘉靖抄本。正本仍藏在文楼,副本藏在皇室。
早在康熙年间,人们见到的《永乐大典》就已经是副本了,且数量上已经不对了,已经少了一千多册。雍正时,副本由皇室移至东交民巷翰林院收藏。乾隆纂修《四库全书》时,发现《永乐大典》只存9881册,又比康熙时少了一千册。
据清末民初著名学者缪荃孙的说法,翰林院的一些官员偷书伎俩极为巧妙。他们一般选择在冬天进行偷窃,早上进翰林院时随带棉袍一件,打成包袱,形状如两册《永乐大典》大小。晚上离开时,他们就把棉袄穿在身上,将两册《永乐大典》包入包袱里。看守人员见到他们早上曾带包袱而来,晚上带包袱而去,也就没起什么疑心。
据说,光绪年间翰林侍读文廷式,一人就盗走100多册《永乐大典》。文廷式死后,这些书又被其后人出售,卖给洋人或者古董商。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已被储存在翰林院的《永乐大典》惨遭不测,大部分葬身火海,幸免于难的则散落一地,只有少部分被这些强盗带回国,或收藏,或转卖,珍贵的《永乐大典》从此散落世界各地。
时至今日,全世界范围内,《永乐大典》只剩400册左右,分散在八個国家30多个收藏机构。中国方面一直在全力收购这批流失国外的秘籍,现已有《永乐大典》226册。共计11095册的《永乐大典》如今剩余不到百分之四,着实令人痛惜。
《永乐大典》的正本迄今一页没见着,正本去了哪里?毁了?还是尚在人间,只是人们没有找到它?从古至今,大家一直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有的说被大火烧了,有的说可能在嘉靖皇帝的地下宫殿。曾担任钱钟书助手的栾贵明说:“认为在永陵的人都是只言片语,没有证据。钱钟书先生也认为在永陵,但他认为要有证据。他让我研究《永乐大典》,就是要找出《永乐大典》很可能就在永陵的证据。”
1972年,受钱钟书之托,栾贵明专题研究《永乐大典》十余年,他发现,《永乐大典》重录完成与嘉靖帝的丧葬大体是同时。嘉靖帝于1566年12月驾崩,1567年3月葬入永陵。也就是说,嘉靖帝死亡距下葬有三个月时间。而到了4月15日,继位的隆庆帝才赏赐《永乐大典》重录人员。“重录究竟完成在何时呢,史无明载。而这正是谜点。”
如果现代人要运完全部的《永乐大典》,要运满4卡车才行。而在明代,并没有现在的发达交通工具,他们只能靠马车拉。为何嘉靖帝死后3个月才入葬永陵?大胆的推断便是:在这段时间里,隆庆帝忙着把《永乐大典》正本放进永陵,以了却嘉靖帝的心愿,一直到嘉靖帝入土为安后,隆庆帝才有时间处理《永乐大典》的副本。“甚至重录工作或许都没有完成,而诡称完成,从而造成了副本的先天缺少,也并不是不可能。”
链接······
编《永乐大典》的国子监监生待遇如何
《永乐大典》编纂工程巨大,国子监监生们功不可没。明初南京的国子监北及鸡笼山南麓,西至进香河,南临珍珠桥(今浮桥),东达小营,面积覆盖了今天成贤街东西两侧和东南大学。国子监鼎盛时期,有来自国内外近万名监生吃住在这里。
明初百废待兴,但从朱元璋起,就是再穷不穷教育,监生们的伙食很好,每人每天香油三分、盐三钱、酱二钱、花椒五分,每三天就有一斤肉,每月有一细桶醋,有妻子的每月还有米六斗。每逢节假日,监生们要到城南逛,就从成贤街出去,他们穿着由工部尚书秦逵设计、朱元璋亲自审批制定的蓝色衣冠“制服”,风流儒雅地从街上走过时,路人无不侧目。
可惜此书只是人工手抄,并未刊印,仅此一部,存于深宫供皇帝一人阅读。到明朝万历年间,因嘉靖酷爱此书,命人抄录一部副本,正本此后就杳如黄鹤,不知踪迹。目前仅存的寥寥数册,皆为副本。
《永乐大典》正本的消失,一直是中国考古界的一大谜团。
永乐皇帝朱棣对《永乐大典》的喜爱是不言自明的,可在他之后,明朝各代帝王中查阅过《永乐大典》的却寥寥可数。但明世宗嘉靖皇帝却是例外。嘉靖对《永乐大典》爱不释手,据说在他的床榻上,就放有《永乐大典》以备查看。他登基以后,更将其作为必备的参考经典,并时常上朝时引用。
嘉靖三十六年(1557)宫中失火,嘉靖听闻焦急异常,把自己身边的人都调派到收藏《永乐大典》的文楼(即北京文渊阁),抢运《永乐大典》。他也是一夜未眠,其间竟三次下旨要求力保《永乐大典》不受损。幸好抢救及时,《永乐大典》没有受损,但心有余悸的嘉靖决定“重录一部,贮之他所,以备不虞”。
大火之后的第五年秋天,工程浩大的重录工作正式开始。重录的《永乐大典》在内容、格式、装帧方面与原本如出一辙,大约1567年修好。此后,《永乐大典》便有了两个版本:永乐正本或称永乐本、嘉靖副本或称嘉靖抄本。正本仍藏在文楼,副本藏在皇室。
早在康熙年间,人们见到的《永乐大典》就已经是副本了,且数量上已经不对了,已经少了一千多册。雍正时,副本由皇室移至东交民巷翰林院收藏。乾隆纂修《四库全书》时,发现《永乐大典》只存9881册,又比康熙时少了一千册。
据清末民初著名学者缪荃孙的说法,翰林院的一些官员偷书伎俩极为巧妙。他们一般选择在冬天进行偷窃,早上进翰林院时随带棉袍一件,打成包袱,形状如两册《永乐大典》大小。晚上离开时,他们就把棉袄穿在身上,将两册《永乐大典》包入包袱里。看守人员见到他们早上曾带包袱而来,晚上带包袱而去,也就没起什么疑心。
据说,光绪年间翰林侍读文廷式,一人就盗走100多册《永乐大典》。文廷式死后,这些书又被其后人出售,卖给洋人或者古董商。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已被储存在翰林院的《永乐大典》惨遭不测,大部分葬身火海,幸免于难的则散落一地,只有少部分被这些强盗带回国,或收藏,或转卖,珍贵的《永乐大典》从此散落世界各地。
时至今日,全世界范围内,《永乐大典》只剩400册左右,分散在八個国家30多个收藏机构。中国方面一直在全力收购这批流失国外的秘籍,现已有《永乐大典》226册。共计11095册的《永乐大典》如今剩余不到百分之四,着实令人痛惜。
《永乐大典》的正本迄今一页没见着,正本去了哪里?毁了?还是尚在人间,只是人们没有找到它?从古至今,大家一直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有的说被大火烧了,有的说可能在嘉靖皇帝的地下宫殿。曾担任钱钟书助手的栾贵明说:“认为在永陵的人都是只言片语,没有证据。钱钟书先生也认为在永陵,但他认为要有证据。他让我研究《永乐大典》,就是要找出《永乐大典》很可能就在永陵的证据。”
1972年,受钱钟书之托,栾贵明专题研究《永乐大典》十余年,他发现,《永乐大典》重录完成与嘉靖帝的丧葬大体是同时。嘉靖帝于1566年12月驾崩,1567年3月葬入永陵。也就是说,嘉靖帝死亡距下葬有三个月时间。而到了4月15日,继位的隆庆帝才赏赐《永乐大典》重录人员。“重录究竟完成在何时呢,史无明载。而这正是谜点。”
如果现代人要运完全部的《永乐大典》,要运满4卡车才行。而在明代,并没有现在的发达交通工具,他们只能靠马车拉。为何嘉靖帝死后3个月才入葬永陵?大胆的推断便是:在这段时间里,隆庆帝忙着把《永乐大典》正本放进永陵,以了却嘉靖帝的心愿,一直到嘉靖帝入土为安后,隆庆帝才有时间处理《永乐大典》的副本。“甚至重录工作或许都没有完成,而诡称完成,从而造成了副本的先天缺少,也并不是不可能。”
链接······
编《永乐大典》的国子监监生待遇如何
《永乐大典》编纂工程巨大,国子监监生们功不可没。明初南京的国子监北及鸡笼山南麓,西至进香河,南临珍珠桥(今浮桥),东达小营,面积覆盖了今天成贤街东西两侧和东南大学。国子监鼎盛时期,有来自国内外近万名监生吃住在这里。
明初百废待兴,但从朱元璋起,就是再穷不穷教育,监生们的伙食很好,每人每天香油三分、盐三钱、酱二钱、花椒五分,每三天就有一斤肉,每月有一细桶醋,有妻子的每月还有米六斗。每逢节假日,监生们要到城南逛,就从成贤街出去,他们穿着由工部尚书秦逵设计、朱元璋亲自审批制定的蓝色衣冠“制服”,风流儒雅地从街上走过时,路人无不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