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心理暗示疗法对缓解口腔超声洁治术中疼痛的效果

来源 :健康指南·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暗示疗法对缓解口腔超声洁治术中疼痛的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01月到2013年01月本院收治的90例牙周炎患者临床资料,随机选择患者左半侧口腔作为观察侧,右半侧口腔作为对照侧,对照侧由医生采用常规超声洁治操作,观察组在对照侧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暗示疗法,最后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侧患者VAS均值为(4.32±2.21)分,对照侧患者VAS均值为(6.32±3.21)分,观察侧患者VAS均值明显低于对照侧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口腔超声洁治术中采取心理暗示疗法,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安全性与有效性显著,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心理暗示疗法; 镇痛; 超声洁治术
  在口腔治疗过程中,患者由于抗拒疼痛,从而产生各种恐惧、紧张心理,在治疗过程中依从性比较差,降低了治疗效果,难以改善患者预后情况,降低患者生活满意程度。超声洁治技术在口腔疾病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相应的疼痛感觉,所以在治疗中加以心理干预,有利于转移患者注意力,增强患者的舒适感,从而保持愉快的心理配合治疗[1]。为了分析心理暗示疗法对缓解口腔超声洁治术中疼痛的效果,在2012年01月到2013年01月期间,本院对收治的牙周炎患者采取常规超声洁治操作并加以心理暗示疗法,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01月到2013年01月本院收治的90例牙周炎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54例,患者年龄在20岁到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25±3.51)岁。排除标准:冠心病、糖尿病、更年期、有明显牙本质过敏症状等患者。
  1.2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洁治操作, 洁牙机功率均为2W,均由医生与护士共同配合完成治疗。在治疗中,都是先治疗患者右侧,再治疗左侧。
  1.2.2 心理暗示疗法
  在治疗过程中,由护理人员交给观察侧患者1个布袋,布袋中有一个球形玩具,其直径为5厘米,弹性、色彩、质量都比较良好,护理人员交代患者紧握布袋中的小球,以增强治疗中的舒适感,缓解疼痛感。对照侧采用常规超声洁治操作,患者手中无任何东西,均不采取心理暗示疗法。
  1.3评价方法
  患者均采取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评价治疗中的疼痛程度,VAS值在0~10分的范围内,分值越大,则证明患者的疼痛感觉越强烈,0分代表无疼痛,l0分代表疼痛超过患者的忍耐程度。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1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侧患者VAS均值为(4.32±2.21)分,对照侧患者VAS均值为(6.32±3.21)分,观察侧患者VAS均值明显低于对照侧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目前,心理暗示镇痛的机制尚未明确,相关研究表明,人们的疼痛感觉可能与注意力的集中程度相关,心理暗示疗法有利于转移人们的注意力,提高患者对疼痛的忍受程度。人们的情绪对疼痛程度造成直接的影响,特别是恐惧、紧张、烦躁不安等负面情绪会激活交感肾上腺系统,导致出现心率异常、血管收缩、血压异常等不良情况,从而影响患者承受疼痛的能力。因此,需要不断调整患者的负面情绪,才能增强机体自身疼痛调控机制,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
  在口腔治疗领域中,李红梅[2]等人认为,采取心理干预方法,有利于减轻患者在拔牙中的疼痛感觉,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从而采取个体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法,但是心理干预方法在临床中比较难以应用。在本研究中,护理人员采取比较简单的玩具以及暗示性的语言,缓解了患者在超声洁治中的疼痛感,增强患者舒适感,效果良好。通过研究表明,观察侧患者VAS均值为(4.32±2.21)分,明显低于对照侧患者的(6.32±3.21)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研究结果符合刘建[3]等人的研究报道,心理暗示疗法有利于缓解口腔超声洁治术中的疼痛,特别是针对35岁以下年龄的女性患者,其镇痛效果更加明显。总而言之,在口腔超声洁治术中采取心理暗示疗法,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胥欣,曹雪梅,冀洪梅,等.口腔治疗中心理干预配合无痛麻醉的体会[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0,28(10):80-82.
  [2]李红梅,杨立群.无痛麻醉配合心理护理在拔牙术中的应用体会[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0,28(10):1008-1010.
  [3]刘建,释栋,孟焕新. 心理暗示疗法对缓解口腔超声洁治术中疼痛的效果[J]. 中华护理杂志,2010,08:687-68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与研究妇产科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缺陷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2010年3月——2012年3月实施为期12 个月的护理系统整体管理,参与本次管理实验的护理人员人数为10人,调查与统计对比本次整体管理前后护理人员的技术与能力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通过本次护理系统整体管理的实施,护理人员在技术方面的合格率得到了大幅度地提高,由实施前的 89.2% 提升为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的合理ICD-10编码。方法:对我院过去一年内ICD-10编码T00-T06类目中符合严重多发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符合严重性多发伤诊断标准的有184例,主要在T02和T06类目。结论:可在T02.8亚目增加严重骨多发伤、T06.5亚目增加严重胸腹(盆)多发伤和T06.8增加其他特指严重多发伤满足临床需要。  关键词 多发伤; ICD编码;疗效  严重多发伤在我省
期刊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对于疾病治疗和护理的需求也在提升。文明进程推动对外科疾病的治疗——不但力求创伤小,治疗效果好,切口艺术性修复,还需要得到舒适性护理,人性化照顾[1]。因此,在微创外科不断发展的今天,多种妇科疾病(如妇科急腹症、卵巢囊肿、畸胎瘤、不孕症——输卵管通液、盆腔粘连、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移位症等)都在通过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作为手术室护士,不但做好手术操作技术的配合,对患者术中的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以健康指导为导向的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方面的影响。方法 该校护理专业 2010 级 1 大班60 人 ,按照教学大纲实行理论教授,以健康指导为主导创设情境、设疑解惑、角色扮演、教师归纳小结的教学环节进行。结果 80%以上的护生认为健康指导为导向的教学法可提高学生内科护理学学习效率。结论 以健康指导为主导的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主动学习,有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沟通表达能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卫生院防控传染病疫情的方法与措施。方法: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责任落实明确,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结果:通过对防控文件的理解,具体实施中准确及时,基层医院传染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科学管理方法,有效的措施是基层医院控制传染病疫情的有效手段,值得在基层推广应用。  【关键词】基层卫生院;传染病;防控疫情;措施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
期刊
近年来,中心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工作精神,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着力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提高能力建设,扎扎实实地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1 强化措施、求真务实,创造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  1.1 结合工作实际,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地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职工的思想动态,及时修改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各级各类人员工作职责,从内容上明确责任,从制度上约束行为。  1.2 落实制度,严
期刊
摘要:在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增强,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高效、优质、价廉的医疗服务是医疗机构目前应该重视的问题。医疗服务机构中公立医院是它的主体,公共卫生服务及医疗卫生服务是公立医院应该担负的责任,属于社会公益事业,具备一定的福利性及公益性。本文主要分析无缝隙政府理论下公立医院管理模式改革。  关键字:无缝隙政府理论;公立医院;管理模式;改革发展  前言:社会发展研
期刊
摘要:目的 讨论不同分娩方法对羊水过少母婴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羊水过少产妇为研究对象,以产妇的分娩方式为依据,把产妇分为两组,第一组为剖宫产分娩,产妇52例,第二组为阴道分娩,产妇48例,比较两组患者围生儿结局与产妇的具体情况。结果 两组产妇均无并发症产生,并且新生儿并并发症率不存在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羊水过少的
期刊
摘要:孕妇在产前和产后的出血是妇产科常见的一种妇科临床并发症。无论是产前还是产后大出血都是对于处在脆弱时期的妇女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所以,作为妇产科医生的,为了降低妇产科孕妇生产时的风险,促进医疗服务水平,有必要对孕产妇出血的进行相关的研究。这不仅能够保护产妇的生命安全,更能有效降低产妇死亡率等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近些年,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孕产妇因出血死亡的死亡率有了很大的降低,但是依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内外科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对策。方法 以住院患者可能发生跌倒的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结果 针对可能发生跌倒的原因,通过对危险因素评估,改善住院环境,加强对安全知识的宣教及床旁护理,尽可能减少了跌倒事件的发生。结论护理人员应加强对住院患者跌倒高危因素的评估,加强护患双方防范跌倒的宣教,加强重点环节、重点人群、薄弱环节的管理和相关人员的培训,从组织系统上改善人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