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数学课堂教学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fc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化抽象为直观,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可以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知识形成过程;可以使学科知识还原于学生生活实际。适时恰当地选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正确地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小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有利于小学生智力的开发,有利于小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小学生获得信息进行思考活动,有利于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
  一、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有法,妙在得法。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课件不仅能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课件:小张和小李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未相遇;小张和小李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相遇;小张和小李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擦肩而过;小张和小李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小张先行一段路程后,小李才出发,又经过一段时间两人相遇;小张和小李同时从甲、乙两地向相反的方向前进;小张和小李同时从同一地点向相反的方向前进。
  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利用动画,在课堂上只用了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就将现实生活中能碰到相遇问题的具体情况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同时”“两地”“相向”“相遇”等数学概念。这样的教学,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好。
  二、借助信息技术,化抽象为直观,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小学生生活知识面窄,感性知识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运用信息技术能直观形象地把整个过程显示出来,可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他们学习数学知识架设一座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帮助他们理解知识。
  比如在《相遇问题》中,用速度和乘以两物体共同行的时间,求路程和比较抽象,学生难于接受,于是用多媒体课件显示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4分钟相遇的画面;然后用线段图表示两人走的路程和;接着闪现两人每分钟走的路程,并把它们合并成一条小线段,即速度和。走了4分钟,有4个这样的小线段,它们的总长度也是两人所走路程的和。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只要借助计算机所显示的图像,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而这种传递又是那么有吸引力、有启发性,使学生丝毫感觉不到由于思维产生障碍可能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反而却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
  这样的教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对人与人交流造成的障碍,使得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其他人进行双向交流,提高了学生的辨识能力和学习主动性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形象。
  三、借助信息技术,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知识形成过程
  应用信息技术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直观生动地展示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学得主动,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点、线的闪烁,依次闪动长方体的面、棱、顶点,来使学生认识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紧接着把长方体的实物模像去掉,抽象出平面图,完成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再通过面、棱的移动、拼合等一系列的演示,同时配有声音,利用色彩动态来比较,得出长方体“相对面的面积相等,相对棱的长度相等”这一结论,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了这一知识。
  四、借助信息技术,学科知识还原于学生生活实际
  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他们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是简单的使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的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学科问题,又能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
  如“元、角、分的认识”和“千克、克的认识”,是小学数学教材中二年级学生比较难掌握的学习内容。在教学中,运用模拟教学课件,创设一个“虚拟现实”超市情境。“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分为学习用品区、生活用品区、儿童玩具区、食品区等。这些都让学生兴奋不已,极大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参与欲望,迫不急待地想在网络中做“顾客”。根据电脑显示,学生可以自己充当售货员,点击食品到秤上去称,然后根据单价算出金额。也可以是“顾客”,自由地去花钱购物,将手中的钱计划着去用,学习热情空前高潮。其间,学生主动参与互动,得以充分展示,每个学生自然地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通过信息技术紧密地整合在一起,缩短了教材内容和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既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广泛运用,是教育改革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适时适量地运用多媒体,就会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发挥其最大功效,就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过重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实施,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符合现代化教育的需要。
其他文献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因此词汇量的多少决定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深度。在阅读方面,可以说词汇量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在写作方面,没有词汇的积累,写作时就会觉得无从下手,就写不出精彩的文章。传统的讲单词、学生背记单词的词汇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的目标和要求。本文将运用现代外语词汇教学的理论及词汇学习规律,探讨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词汇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新课程下英语词汇教
期刊
英语作文是衡量语言知识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又是促进语言综合能力形成的重要手段,英语写作在英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批改讲评学生的英语作文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具有导向作用。有效的批改讲评是促进学写好作文的外因,对学生写作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因此,如何实施有效的作文批改讲评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  一、转变思想,接受新挑战  众所周知,在语言的四项基本技
期刊
新课改以后,无论教材还是对学生的要求都有了大的变化,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教师应当认真分析和钻研教材,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探索新的教法,突破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改变单一的“满堂灌”,因此,我们必须大胆改革,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其创新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我主要从新课改提出的要求出发,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就高中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
期刊
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它不仅可以降低师生不必要的经历付出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课堂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是令人深思的问题,下面就此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日常的授课中,我发现如果学生学习动机明确,兴趣浓厚,就会产生求知欲,课堂效率就高。每个学生
期刊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能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人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新知识的一种认识活动,政治课堂教学中不同学生的认识水平存在着差异,因而必须遵循人的认识规律进行教学设计。分层次教学中的层次设计,就是为了适应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根据人的认
期刊
语感被认为是一种类似直觉、自然的感觉,是掌握语言习惯的一个较高级的阶段。而外语则是“学习”来的,也就很难产生真正的语感。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摆脱对中国学生外语学习所持怀疑态度的理论误区并探讨出他们外语习得和语感形成的规律。  第一,中学生学习外语,形成外语语言能力可以从两个途径着手。第一个途径是对外语的下意识的自然吸收,在不自觉的过程中掌握语言规则,从而产生语感。目前神经语
期刊
新时代下的学生认识世界的方式有很多,他们欣赏事物的角度各不相同。新课程要求教师不要再居高临下地面对学生,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问题、讲解知识。  一、美术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现在的美术教师可以通过美术教育,有效地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例如,高中艺术课程模块结构所涉及的4个系列16个具体模块中,每一个模块的主题都不局限于艺术的学科知识本身。这种模块化的课程结构有利于学生在开放的系统中,以开放的眼
期刊
“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效果的优劣。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促进了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对体育课的性质、目的有了全新的界定,对体育课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理念。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在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师有其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师的专业素质特
期刊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诗云:“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设问是教师“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重要体现。课堂设问是一种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能有效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常用方法。设问在教学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设问具体有哪些功效呢?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学生的兴趣和求知
期刊
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模式。高效课堂,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在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高效收获、高效提高、高效进步。作为一线教师,是课堂改革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