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带一路”战略开启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新时代,而履行好企业社会责任则是中国企业在海外发展一块重要的敲门砖。本文首先指出中国企业应履行什么样的海外社会责任,然后结合目前的履责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希望助力中国企业在东道国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赢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海外社会责任;对策
一、引言
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以来,“一带一路”战略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欢迎和高度评价,一大批重大项目进展顺利,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成效显著。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参与,经贸合作快速增长,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在2016年达到9555亿美元,服务贸易总额达1222亿美元。
随着大批中国企业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号召,海外项目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现象。如部分企业环保意识不足,造成东道国环境污染和破坏;与当地社区组织沟通不善,劳资关系处理不当,产生严重的矛盾,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这些不和谐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海外的中国企业没有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中国政府在2015年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和行动》中,明确提出中国企业要“发展当地的经济,增加当地就业机会,提高当地生活水平,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保护当地的物种多样性以及生态环境”。然而“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以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居多,这些国家在经济发展、文化传统、法制环境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些在国内累积的社会责任经验无法直接应用于海外环境,因此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中国企业在海外发展时如何承担社会责任。
二、中国企业的海外社会责任
关于中国企业应该承担什么样的海外社会责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卢进勇主任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层次全面解读:第一层次的社会责任是捐钱、捐物以及捐劳,第二层次的社会责任是保护和尊重职工的合法权益,第三层次的社会责任是保护环境以及节约资源,第四层次的社会责任是为当地的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当地的技术进步做出自身的贡献。这些社会责任体现在企业运营中的各个方面: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要遵循诚信经营、遵纪守法、平等互惠等原则,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能为了短期的经济效益损害当地职工的基本权益,也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取利益;在企业与东道国政府、社区组织、媒体等利益相关方打交道时,应该清楚知悉当地的政策法规,尊重他们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三、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社会责任的研究起步较晚,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并未深入到企业文化中去。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指引下,我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对象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这些国家普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东道国政府和人民也不太关注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使得企业只顾追求眼前的短期经济效益,未能主动将社会责任结合到自身的商业决策中去,忽视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企业的经营信誉造成损害,产生“信誉危机”等问题,最终失去在东道国发展的机会。
1.经济纠纷引起劳资冲突
“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发展差异大,发展中东道国往往更注重企业在经济发展、减少贫困、增加就业以及满足人们基本需求方面所贡献的力量。一些中国企业采用盲目节省成本的方式追求最大的利润,在海外投资过程中,不仅对用工标准制定随意,还给当地职工最低的薪资报酬,使得他们的合法权益难以保障,这让当地工会和职工都很不满,有时还引起罢工行为。除此之外,对于一些非技术性工作中国企业更习惯于雇佣中国公民来完成,这也会加深当地人的不满情绪,引发不必要的冲突。
2.环保投入不够造成生态破坏
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当代人的切身利益和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都是息息相关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企业在国内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将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首位,到了海外其他国家那里也不例外。然而部分我国企业在发展中国家开采石油、天然气时,由于受到短期利润驱使、环保意识薄弱、技术水平不足等因素的影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环境问题,引起当地政府和人民的不满,也对企业自身的声誉产生影响。
3.海外履责未成体系
我国“走出去”企业普遍存在着海外经营经验较少、内部管理体系不健全、国际化人才缺乏等问题,难以建立起科学完善的海外履责体系,在东道国履行社会责任缺乏一套科学严谨的统筹安排,造成对海外履责认识模糊,不清楚国际化经营环境下自身的社会责任所在,履行社会责任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有时直接照搬国内经验。不能从战略高度认识海外社会责任,不能将社会责任贯穿于企业的商业决策之中,这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
四、对策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指导文件来规范海外履责问题,如:《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对外投资合作环境保护指南》、《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指南》等。但我国现有的仅是一些规范性指南和指导意见,缺少强悍的法律支持,也没有切实可行、具体有效的执行方案,企业仍然缺乏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政府的监管行为也无法落实。面对越来越多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到“一带一路”战略中去,政府应适时出台《海外社会责任法》,以规范企业的海外投资行为,在《公司法》、《劳动法》、《消费者权利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一系列法律规范中,进一步细化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规则。国内部分省份还可以根据国家立法制定本省的行政法规和实施细则,约束企业海外投资行为和社会责任的承担。
2.因地制宜实施社会责任战略
中国企业的海外社会责任战略的制定不仅要依据企业自身的情况,还要结合东道国的社会发展阶段、经济水平和社会需求,参考国际惯例、指引与规范,实施有针对性的社会责任战略。这要求企业必须加强与东道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居民的沟通,了解当地的实际需要和最迫切的关注点,分清主次,有的放矢,才能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意义和效率。“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国家基础设施较为落后,还存在资源短缺等问题,面对这种情况,企业可以优先考虑投资基础设施和能源等项目。
3.重视舆论宣传,树立良好形象
目前,一些国家和机构对中国和平崛起存在着敌视和偏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积极扭转被动的局面,对履行社会责任的成绩适当加大宣传力度,正面、及时应对各类社会责任危机。同时,积极发布企业海外社会责任报告是必不可少的举措,做到社会责任信息透明化,这样才能营造一个敢于应对、勇于负责的企业形象。
4.树立环保理念,履行环保责任
中国企业在海外经营时应遵守当地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持续地改进环保工作,积极应对和规避环境风险。同时,还可以借鉴国际上采用的环保原则、标准和惯例,做好当地的生态保护,谨慎考虑所在区域的生态功能定位,减少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不利影响,做好生态恢复。在涉及与资源、环境有关的项目,不仅不能触碰“一带一路”国家的法律底线,还应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问题。
5.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做好示范带头作用
企业进行社会责任的基本前提是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和责任能力,对于海外发展的中小企业来说,生存和盈利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我国的海外社会责任一般以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为主体。尽管“一带一路”战略在2013年刚提出来,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我国的“走出去”战略自2000年正式确立以来已经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从大企业到中小企业,从国有企业到非国有企业,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走出国门,寻求更大的发展。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在做好自身社会责任的同时,应该为中小企业和没有海外履责经验的企业提供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张中元.中国海外投资企业社会责任:现状、规范与展望[J].国际经济合作,2015(12):68-72.
[2]李鋒.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海外社会责任战略[J].国际经济作,2014 (06):35-38.
[3]廖萌.“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机遇与挑战[J].经济纵横,2015(09):30-33.
[4]汪忠华,李秀香.非公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战略的社会责任压力及破解[J].经济界,2017(06):40-46.
作者简介:王席(1994- ),女,陕西渭南人,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西安财经学院
关键词:“一带一路”;海外社会责任;对策
一、引言
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以来,“一带一路”战略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欢迎和高度评价,一大批重大项目进展顺利,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成效显著。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参与,经贸合作快速增长,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在2016年达到9555亿美元,服务贸易总额达1222亿美元。
随着大批中国企业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号召,海外项目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现象。如部分企业环保意识不足,造成东道国环境污染和破坏;与当地社区组织沟通不善,劳资关系处理不当,产生严重的矛盾,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这些不和谐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海外的中国企业没有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中国政府在2015年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和行动》中,明确提出中国企业要“发展当地的经济,增加当地就业机会,提高当地生活水平,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保护当地的物种多样性以及生态环境”。然而“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以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居多,这些国家在经济发展、文化传统、法制环境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些在国内累积的社会责任经验无法直接应用于海外环境,因此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中国企业在海外发展时如何承担社会责任。
二、中国企业的海外社会责任
关于中国企业应该承担什么样的海外社会责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卢进勇主任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层次全面解读:第一层次的社会责任是捐钱、捐物以及捐劳,第二层次的社会责任是保护和尊重职工的合法权益,第三层次的社会责任是保护环境以及节约资源,第四层次的社会责任是为当地的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当地的技术进步做出自身的贡献。这些社会责任体现在企业运营中的各个方面: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要遵循诚信经营、遵纪守法、平等互惠等原则,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能为了短期的经济效益损害当地职工的基本权益,也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取利益;在企业与东道国政府、社区组织、媒体等利益相关方打交道时,应该清楚知悉当地的政策法规,尊重他们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三、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社会责任的研究起步较晚,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并未深入到企业文化中去。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指引下,我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对象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这些国家普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东道国政府和人民也不太关注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使得企业只顾追求眼前的短期经济效益,未能主动将社会责任结合到自身的商业决策中去,忽视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企业的经营信誉造成损害,产生“信誉危机”等问题,最终失去在东道国发展的机会。
1.经济纠纷引起劳资冲突
“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发展差异大,发展中东道国往往更注重企业在经济发展、减少贫困、增加就业以及满足人们基本需求方面所贡献的力量。一些中国企业采用盲目节省成本的方式追求最大的利润,在海外投资过程中,不仅对用工标准制定随意,还给当地职工最低的薪资报酬,使得他们的合法权益难以保障,这让当地工会和职工都很不满,有时还引起罢工行为。除此之外,对于一些非技术性工作中国企业更习惯于雇佣中国公民来完成,这也会加深当地人的不满情绪,引发不必要的冲突。
2.环保投入不够造成生态破坏
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当代人的切身利益和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都是息息相关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企业在国内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将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首位,到了海外其他国家那里也不例外。然而部分我国企业在发展中国家开采石油、天然气时,由于受到短期利润驱使、环保意识薄弱、技术水平不足等因素的影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环境问题,引起当地政府和人民的不满,也对企业自身的声誉产生影响。
3.海外履责未成体系
我国“走出去”企业普遍存在着海外经营经验较少、内部管理体系不健全、国际化人才缺乏等问题,难以建立起科学完善的海外履责体系,在东道国履行社会责任缺乏一套科学严谨的统筹安排,造成对海外履责认识模糊,不清楚国际化经营环境下自身的社会责任所在,履行社会责任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有时直接照搬国内经验。不能从战略高度认识海外社会责任,不能将社会责任贯穿于企业的商业决策之中,这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
四、对策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指导文件来规范海外履责问题,如:《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对外投资合作环境保护指南》、《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指南》等。但我国现有的仅是一些规范性指南和指导意见,缺少强悍的法律支持,也没有切实可行、具体有效的执行方案,企业仍然缺乏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政府的监管行为也无法落实。面对越来越多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到“一带一路”战略中去,政府应适时出台《海外社会责任法》,以规范企业的海外投资行为,在《公司法》、《劳动法》、《消费者权利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一系列法律规范中,进一步细化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规则。国内部分省份还可以根据国家立法制定本省的行政法规和实施细则,约束企业海外投资行为和社会责任的承担。
2.因地制宜实施社会责任战略
中国企业的海外社会责任战略的制定不仅要依据企业自身的情况,还要结合东道国的社会发展阶段、经济水平和社会需求,参考国际惯例、指引与规范,实施有针对性的社会责任战略。这要求企业必须加强与东道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居民的沟通,了解当地的实际需要和最迫切的关注点,分清主次,有的放矢,才能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意义和效率。“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国家基础设施较为落后,还存在资源短缺等问题,面对这种情况,企业可以优先考虑投资基础设施和能源等项目。
3.重视舆论宣传,树立良好形象
目前,一些国家和机构对中国和平崛起存在着敌视和偏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积极扭转被动的局面,对履行社会责任的成绩适当加大宣传力度,正面、及时应对各类社会责任危机。同时,积极发布企业海外社会责任报告是必不可少的举措,做到社会责任信息透明化,这样才能营造一个敢于应对、勇于负责的企业形象。
4.树立环保理念,履行环保责任
中国企业在海外经营时应遵守当地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持续地改进环保工作,积极应对和规避环境风险。同时,还可以借鉴国际上采用的环保原则、标准和惯例,做好当地的生态保护,谨慎考虑所在区域的生态功能定位,减少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不利影响,做好生态恢复。在涉及与资源、环境有关的项目,不仅不能触碰“一带一路”国家的法律底线,还应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问题。
5.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做好示范带头作用
企业进行社会责任的基本前提是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和责任能力,对于海外发展的中小企业来说,生存和盈利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我国的海外社会责任一般以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为主体。尽管“一带一路”战略在2013年刚提出来,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我国的“走出去”战略自2000年正式确立以来已经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从大企业到中小企业,从国有企业到非国有企业,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走出国门,寻求更大的发展。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在做好自身社会责任的同时,应该为中小企业和没有海外履责经验的企业提供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张中元.中国海外投资企业社会责任:现状、规范与展望[J].国际经济合作,2015(12):68-72.
[2]李鋒.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海外社会责任战略[J].国际经济作,2014 (06):35-38.
[3]廖萌.“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机遇与挑战[J].经济纵横,2015(09):30-33.
[4]汪忠华,李秀香.非公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战略的社会责任压力及破解[J].经济界,2017(06):40-46.
作者简介:王席(1994- ),女,陕西渭南人,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西安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