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纪念《随笔》杂志创刊三十周年,2009年《随笔》杂志编辑部同仁埋首旧纸堆,从180多期过往杂志的几千篇文章中精选出230多篇美文集结出版,取名《<随笔>三十年精选》,煌煌三卷近一百万字。彼时我已供职于这家杂志两年多,根据工作安排参与选集的部分编选工作,并担任该书的责任编辑之一。
编选具有集合呈现的冲击力量
在参与文本的编选之前,我一直存有偏见,总觉得编选(或曰选编)算不得是件伟大的事——编选者本身并不生产文字,而只是将众多他人的文章堆积、累加为自己的产物和荣誉。编和写,虽各只是一字,却有天壤之别。相比于编选者,我更敬重创作者,后者带有创造性,而编选者,最多只能说带有整合性。犹如歌手,有些只能整天翻来覆去地唱别人的歌,自己没有独立的原创作品,这样的歌手,艺术生命想必不太可能长久。
虽即如此,但就具体的编选工作而言,还是需要一定的眼光和技术技巧的,如若有更多的想法,也当然能体现到集合体里去。编选,首先是个体力和脑力活,需要大量的阅读,然后是对比、筛选、取舍,最后是编排。我们很难说编选是一种创造,从本质上讲,编选是一种组合、排列、集中,但却自有一种集合呈现的冲击力量,如同将黑夜里一把把孤独散落燃烧的火把集结起来,形成一团熊熊焰火。
书稿汇总后的三十年目录,使人感到惬意,这份绵长而悠远的作者名目里,自有一种不可言说的力量,实质上亦可视为这三十年来知识文化界的一个缩影,作者阵容之强大,用谢日新主编的话来讲,“几乎是将现当代的著名知识分子一网打尽”。更明显的是,从文章的前后顺序,可看出《随笔》杂志三十年来风格的变幻,从最初的文学随笔,到关注文史和现实,再到后来的思想启蒙。
我对这套书的期望,无非是想找到在阅读《2008中国民间记事年选》(花城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时所产生的那种直逼内心的震撼感觉,仅此而已。幸运的是,这套大部头的组成元素没有让人失望,在读到林达的《亚马逊热带雨林里的信仰之路》、景凯旋的《没有死过,但病过》等文章时,内心确实一度震撼到听不见自己的心跳声。
若这套书尚有那么一点可取之处,读者应该感谢的是这批跃然于纸上的可见或不可见的知识分子,若乏善可陈,则全是编者眼力之不逮,由编选者负全部失察之责。
编选体例体现选集的核心价值
关于这套书的编选体例,编辑部的同仁们,更倾向于一个开放的标准:好文章。
杂志前主编秦颖先生有一个“菜篮子”理论,用来形容,颇为合适,即选本是“一个有一定容量的菜篮子,翻拣到好的菜,通通可以放入菜篮子里”,不管它是萝卜还是青菜,散文抑或评论,只要是口感好,或富有营养的蔬菜,皆可归类收录。我们相信,文章有类别,经验却是整体的。
“好文章”乍听起来,颇为抽象和朦胧,偏虚,故而在编选时,还得进一步细化,我个人在编选过程中则倾向于遵守如下四个原则:
一是话题的选择。我回避了一些纯抒情类的散文,风花雪月、花鸟鱼虫、感月怀远虽有,但仅为锦上添花,缓解阅读疲劳的同时,让人感受文字之美的滋润,而非这套书的题旨所在。对话题的在意,有点像学者的课题研究,提倡“恰当的问题意识”,实际上则是希望所选的文章皆是“言之有物”的。
早期的《随笔》,以文史为主要特色,后来在话题和内容上皆有了新的开阔,不再宥于文史,对于当下社会的文化现象、思想流变、重大话题皆有涉及,“上个世纪头二十年开了头而又未及完成的事,我们现在仍在做:市场经济、培育公民社会、扩大自由空间……”探讨的话题,是“‘五四’以来启蒙的基本命题——法治、理性、科学、民主等,和基本任务——灌输现代公民和现代国家的基本观念”(前主编秦颖先生语)。由此可见,后期《随笔》对话题的重视,已提高至与文字精彩度的同等高度。
此次选录的文章,题材上不敢说包罗万象,但确实是包容和开放的,从文史、抒情、忆人、感物,到哲思、深沉,广阔而深远,像极了一锅大杂烩。
二是文字表达的精彩度。人对文字的体验是感性且各异的,有点“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写照,即便如此,我们也相信总有些体验是共通的。比如,如果有些文章,在隔开若干年后,读起来仍然有感觉,大概便是可称为“经典”的好文章吧!
三是思辨背后的建设性意见。纯抒情类的文章,几乎和思辨、建设性意见这两个概念不搭边,而对于一些涉及具体话题讨论的文章而言,理性是前提,建设性意见则是目的,如若非要给《随笔》的存在归纳出意义,可套用白岩松的一句话——《随笔》只用建设去破坏。
四是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所选的文章,必须能够让读者产生阅读的兴趣,或唤起读者的某种阅读欲望,在这一点上,我深受王小波的影响,深感“趣味”之于一部书稿的重要性,如果一本杂志不能让社会或读者产生兴趣,那么它最后只能成为一本自娱自乐的内部刊物。这道理之于一部书稿而言,同样适用。自娱自乐是独乐,而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当然,这里的“乐”,不是简单的心情愉快,而是描述一种阅读的状态。
将以上四点归纳,便是这套精选集的终极追求——广阔的话题,包容的立场,性情的文字,理性的思辨,提供建设性意见。
编选的体例往往是编选者的“所指”,至于“能指”,则是读者从中“读到的一千个哈姆雷特”。编者与读者之间能否形成一次“密谋”的相遇,往往不可预测。但总体而言,多数选集的编选者,将自己的野心和意愿都融在了编选体例中,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也是选集的重要意义之一。
编选后记
由一个涉入不深的新编辑参与杂志三十年纪念文集的编选,自有局限,却也有它的好处——新人可以没有与熟悉的作者之间需要权衡的亲疏,或是某些先入为主的预设立场,而可只凭着文章的品质来取舍。当然,这也仅是理论上的理想状态。
本书名曰精选,实则是海选,从180多期几千篇文章中选取十几分之一,难免挂一漏万。在编选过程中,总有一种进了大商场的兴奋、激动与困惑——好文章多如商城里琳琅满目的好货,让人目不暇接,有点挑花眼的困惑,只能再三对比、权衡,难怪乎有人感言,在某些时刻,令人困惑和痛苦的,不是因为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
权衡是困惑所在,顾此失彼更是常态,好在编辑部诸同仁恪守编例,一切以文章的品质为最终取舍标准,终使书的框架轮廓渐现,慢慢成型。在目录的编排上,书稿最后以编年体的形式出现,较为自然地呈现了一本杂志三十年来文章、话题的变化。
对于图书出版而言,一般的情况是:作者(编者)做加法,充实自己的内容,尔后由书稿责任编辑做减法,梳理结构,节制篇幅。《<随笔>三十年精选》亦是如此,等编者和编辑做完加减法,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便是一坛三十年的陈酿。
(作者单位系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编选具有集合呈现的冲击力量
在参与文本的编选之前,我一直存有偏见,总觉得编选(或曰选编)算不得是件伟大的事——编选者本身并不生产文字,而只是将众多他人的文章堆积、累加为自己的产物和荣誉。编和写,虽各只是一字,却有天壤之别。相比于编选者,我更敬重创作者,后者带有创造性,而编选者,最多只能说带有整合性。犹如歌手,有些只能整天翻来覆去地唱别人的歌,自己没有独立的原创作品,这样的歌手,艺术生命想必不太可能长久。
虽即如此,但就具体的编选工作而言,还是需要一定的眼光和技术技巧的,如若有更多的想法,也当然能体现到集合体里去。编选,首先是个体力和脑力活,需要大量的阅读,然后是对比、筛选、取舍,最后是编排。我们很难说编选是一种创造,从本质上讲,编选是一种组合、排列、集中,但却自有一种集合呈现的冲击力量,如同将黑夜里一把把孤独散落燃烧的火把集结起来,形成一团熊熊焰火。
书稿汇总后的三十年目录,使人感到惬意,这份绵长而悠远的作者名目里,自有一种不可言说的力量,实质上亦可视为这三十年来知识文化界的一个缩影,作者阵容之强大,用谢日新主编的话来讲,“几乎是将现当代的著名知识分子一网打尽”。更明显的是,从文章的前后顺序,可看出《随笔》杂志三十年来风格的变幻,从最初的文学随笔,到关注文史和现实,再到后来的思想启蒙。
我对这套书的期望,无非是想找到在阅读《2008中国民间记事年选》(花城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时所产生的那种直逼内心的震撼感觉,仅此而已。幸运的是,这套大部头的组成元素没有让人失望,在读到林达的《亚马逊热带雨林里的信仰之路》、景凯旋的《没有死过,但病过》等文章时,内心确实一度震撼到听不见自己的心跳声。
若这套书尚有那么一点可取之处,读者应该感谢的是这批跃然于纸上的可见或不可见的知识分子,若乏善可陈,则全是编者眼力之不逮,由编选者负全部失察之责。
编选体例体现选集的核心价值
关于这套书的编选体例,编辑部的同仁们,更倾向于一个开放的标准:好文章。
杂志前主编秦颖先生有一个“菜篮子”理论,用来形容,颇为合适,即选本是“一个有一定容量的菜篮子,翻拣到好的菜,通通可以放入菜篮子里”,不管它是萝卜还是青菜,散文抑或评论,只要是口感好,或富有营养的蔬菜,皆可归类收录。我们相信,文章有类别,经验却是整体的。
“好文章”乍听起来,颇为抽象和朦胧,偏虚,故而在编选时,还得进一步细化,我个人在编选过程中则倾向于遵守如下四个原则:
一是话题的选择。我回避了一些纯抒情类的散文,风花雪月、花鸟鱼虫、感月怀远虽有,但仅为锦上添花,缓解阅读疲劳的同时,让人感受文字之美的滋润,而非这套书的题旨所在。对话题的在意,有点像学者的课题研究,提倡“恰当的问题意识”,实际上则是希望所选的文章皆是“言之有物”的。
早期的《随笔》,以文史为主要特色,后来在话题和内容上皆有了新的开阔,不再宥于文史,对于当下社会的文化现象、思想流变、重大话题皆有涉及,“上个世纪头二十年开了头而又未及完成的事,我们现在仍在做:市场经济、培育公民社会、扩大自由空间……”探讨的话题,是“‘五四’以来启蒙的基本命题——法治、理性、科学、民主等,和基本任务——灌输现代公民和现代国家的基本观念”(前主编秦颖先生语)。由此可见,后期《随笔》对话题的重视,已提高至与文字精彩度的同等高度。
此次选录的文章,题材上不敢说包罗万象,但确实是包容和开放的,从文史、抒情、忆人、感物,到哲思、深沉,广阔而深远,像极了一锅大杂烩。
二是文字表达的精彩度。人对文字的体验是感性且各异的,有点“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写照,即便如此,我们也相信总有些体验是共通的。比如,如果有些文章,在隔开若干年后,读起来仍然有感觉,大概便是可称为“经典”的好文章吧!
三是思辨背后的建设性意见。纯抒情类的文章,几乎和思辨、建设性意见这两个概念不搭边,而对于一些涉及具体话题讨论的文章而言,理性是前提,建设性意见则是目的,如若非要给《随笔》的存在归纳出意义,可套用白岩松的一句话——《随笔》只用建设去破坏。
四是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所选的文章,必须能够让读者产生阅读的兴趣,或唤起读者的某种阅读欲望,在这一点上,我深受王小波的影响,深感“趣味”之于一部书稿的重要性,如果一本杂志不能让社会或读者产生兴趣,那么它最后只能成为一本自娱自乐的内部刊物。这道理之于一部书稿而言,同样适用。自娱自乐是独乐,而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当然,这里的“乐”,不是简单的心情愉快,而是描述一种阅读的状态。
将以上四点归纳,便是这套精选集的终极追求——广阔的话题,包容的立场,性情的文字,理性的思辨,提供建设性意见。
编选的体例往往是编选者的“所指”,至于“能指”,则是读者从中“读到的一千个哈姆雷特”。编者与读者之间能否形成一次“密谋”的相遇,往往不可预测。但总体而言,多数选集的编选者,将自己的野心和意愿都融在了编选体例中,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也是选集的重要意义之一。
编选后记
由一个涉入不深的新编辑参与杂志三十年纪念文集的编选,自有局限,却也有它的好处——新人可以没有与熟悉的作者之间需要权衡的亲疏,或是某些先入为主的预设立场,而可只凭着文章的品质来取舍。当然,这也仅是理论上的理想状态。
本书名曰精选,实则是海选,从180多期几千篇文章中选取十几分之一,难免挂一漏万。在编选过程中,总有一种进了大商场的兴奋、激动与困惑——好文章多如商城里琳琅满目的好货,让人目不暇接,有点挑花眼的困惑,只能再三对比、权衡,难怪乎有人感言,在某些时刻,令人困惑和痛苦的,不是因为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
权衡是困惑所在,顾此失彼更是常态,好在编辑部诸同仁恪守编例,一切以文章的品质为最终取舍标准,终使书的框架轮廓渐现,慢慢成型。在目录的编排上,书稿最后以编年体的形式出现,较为自然地呈现了一本杂志三十年来文章、话题的变化。
对于图书出版而言,一般的情况是:作者(编者)做加法,充实自己的内容,尔后由书稿责任编辑做减法,梳理结构,节制篇幅。《<随笔>三十年精选》亦是如此,等编者和编辑做完加减法,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便是一坛三十年的陈酿。
(作者单位系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