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父母头顶不再有天

来源 :情感读本·道德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yang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我们三世同堂。摩擦不断,却总能找到折中和妥协的办法,让大家其乐融融地生活下去。
  孩子,你凭什么绑架我们
  我是独生女,爹妈都是农民。
  我生女儿的时候,他们破天荒地来城市里同住了一个礼拜。一个礼拜如同坐牢,爹妈一直拉肚子,对大城市印象很坏。
  此外的相聚,都是我每年春节回去看他们。
  我曾萌生过接二老同住的念头。得到老公同意之后,我将房子重新布置,把朝南带独立卫生间的次卧给他们,还在洗手间的淋浴房和马桶边装了把手。另外,我还在家附近找了一小块荒地,准备让“不做农活就全身难受”的他们练把手。
  不料,爹妈住上三天就闹着要回去。妈妈记挂着回去种瓜种豆,给外婆换洗衣服;爸爸抱怨说城里房子的天花板太低,住着压抑闷气。去城市里玩,他们兴致寡淡,唯独对外孙女宠爱有加,小公主才是他们唯一愿意来城市看看的理由。
  熬了一个礼拜之后,爹妈气呼呼地回去了。
  这次短暂同居的后遗症是他们“闻大城市色变”,还喊出“死也不做老漂族”的口号!
  他们回家后就将村里的老屋整修一新,意思是将在那里养老,希望我们彻底断了“绑架”他们来大城市定居的念想。
  父母也曾是别人的掌上明珠
  接下来的几年中,我们陆续送走了外公、奶奶和外婆。
  最令人难忘的是我外婆的离世。那段时间,妈妈一直在镇上的卫生院里陪床。有一天早晨,她失魂落魄地回来。与死神纠缠近一年的外婆真的走了。
  整个葬礼,我多希望她能大呼大吼,哭到肝肠寸断,可她没有,她说过自己生前尽孝,死后要以安静体面的方式与外婆做最后的诀别。
  葬礼后,我将爹妈接到大城市住了半个月。这一次,妈妈不再像从前那样把所有物品都放在行李袋中,随时准备要回老家;她也不再批评大城市的各种缺点,甚至也不提自己住几天后回去。
  妈妈一下子老了许多,过马路都要拉着我才走。
  看着我女儿撒娇的嗲态,妈妈叹气说:“你外婆走后,我就没有爹妈了。没有老人们的这片天,我变得与墓碑面对面,以后要直接和死神打交道了。”
  在那段时间,妈妈常跟我讲她小时候是如何备受宠爱、如何捉弄三个哥哥、如何被外婆打扮得花枝招展……
  听着听着,我发现自己好像不认识她。她这辈子在我面前表现出的能干独立、强势固执,让我产生了思维定势——我以为她是个女汉子,既不需要呵护,也不需要温情,更不可能是需要大家照顾的对象……我忘了她出嫁前也曾是人家的掌上明珠,而不单单是我头上的一片天。
  老人留下的珍宝是手足
  奶奶、外公、外婆走后,我发现爹妈跟自己的弟兄姐妹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改变。
  一次,我淘到一个景泰蓝手镯,又在旁边的商场给爸爸买了双老北京布鞋。我将礼物寄回老家的时候,妈妈打电话来说:“布鞋你爸送给你小叔了,我能不能把鐲子转送给你大舅妈?”
  其实,妈妈跟大舅家关系寡淡,我小时候她还跟大舅妈吵过嘴,多年几乎不往来。
  大舅妈前年查出心脏病,住了好几次院。妈妈说:“你大舅妈最臭美啦,结婚时她想让我妈送她一个玉手镯呢,可惜当时家里太穷了。我妈活着的时候,她老说她欠着她,这个景泰蓝手镯这么漂亮,她一定喜欢。让她开心开心吧,说不定你哪年回老家,她就不在了。”
  亲戚们某日终将离我们而去,我一直觉得这是个遥远的问题,可对我妈这代人来说,它有可能很快就发生。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默认老家的亲戚们不需要我了呢?我想起小时候经常去大舅家蹭饭,大舅妈总将肉块夹到我的碗里……农村很多家庭的亲戚们都是这样,在一起别别扭扭斗来斗去,关键时刻却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密。
  这一年的春节,我跟着爹妈把亲戚们都走访一遍。
  病床上的大舅妈果真戴着那个景泰蓝的手镯,她看着60多岁的我妈、30多岁的我,忽然哭起来。
  她是村里出名的厉害婆娘,我从未看到她哭过。她一边哭一边数算我妈对她的好,捐弃前嫌,一直在医院默默地照顾她。
  我心里袭上一股股暖流。看着我妈跟我两个舅舅轮流到医院送饭,将大舅妈服侍得妥妥帖帖,我忽然萌生出生二宝的念头——若干年后,我的女儿或许会感慨:我们留给她最好的礼物,是手足之情。
  岁月那双翻云覆雨的手
  外婆走后,我们家唯一的老人就是爷爷。
  爷爷是远近有名的杀猪匠,92岁仍然在摆摊。一日,他一刀下去,丢肉秤上,围观者一阵较好。爷爷像素常一样低头拿绳,却晕眩倒地……
  爷爷走后,爹妈做了一个重大决定——迁入大城市与我们同住。
  这一次,爹妈卖掉了家里饲养的鸡鸭,转手农田给人耕种,并且将家里的钥匙给了舅舅,交代其经常来看看。
  以主人公的姿态主动前来城市,的确非常不一样。
  我妈一来,就带我把次卧重新布置,将二宝的婴儿床搬到自己床头。我爸每天骑车两个小时去郊外垦荒,将巴掌大的荒地变成了菜园子。
  我妈参加小区大妈们的广场舞,交到新朋友,学会了智能手机的用法,每天给上班的我定时发送二宝的新动态。一辈子从不操持家务的我爸,自学科学育儿法,给二宝洗澡、喂奶、按摩、换尿布,俨然奶爸的架势。
  我跟老公都诧异——这二老竟是怎么了呢?他们积极融入新生活的态势,一点都不亚于年轻人。
  我们琢磨来琢磨去,或是咱中国人“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吧。如今爹妈都失去了自己的父母,我们小辈又有养育二胎的需要,索性牺牲自己做老一代的移民,造福子孙。
  如今,我们三世同堂。摩擦不断,却总能找到折中和妥协的办法,让大家其乐融融地生活下去。只是偶尔饭桌上,爹妈会怀念爷爷——他卖的猪肉从不缺斤短两,那土猪肉的味道怕是城里难找……我跟老公也会跟着怀念。怀念那一代生于乡村葬于黄土的祖辈,也感念这一代连根拔起的老漂父母。
   封泉生摘自《故事会》
其他文献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HIV-1)包膜糖蛋白gp120能够引起大鼠出现学习记忆障碍的行为学改变并增加海马中P2X7受体的表达;柚皮苷对gp120引起的行
没有人能想象她曾是一个癌症患者。   她总在笑。她比同龄的女人更年轻秀丽,一身连衣裙,纤腰挺拔亭亭玉立。   如果癌症是一个魔鬼,这魔鬼永远都无法理解,4年前,这个绝望哭泣的女人,是怎么逃出它的魔爪的。“出逃”的时候,她带着三次化疗后的光头,带着十个发黑的指尖,还带着一个奇异拥抱后留下的路标和希望。   这是一个生活富足、脾气急躁的职业女性。2006年春节刚过的一天,她突然发现自己内衣里出现
期刊
1  你上一次拥抱妈妈,是什么时候?是昨天?上个月?还是已经好久都没有拥抱过她了?  父母是我们生命的来处。在我们小的时候,他们是如大山一般的依靠。  可是,从什么时候起,一路引领我们成长的人,成了我们到处吐槽、试图挣脱的枷锁?  小时候说,等我长大了保护你;可是真的长大了,却一见面就吵架。  我们和父母的相处模式,从依赖依恋变成了:明明关心,却又想逃离;彼此心疼,却又相互伤害。  以致多年以后,
期刊
1  在前夫提出离婚前,我从没想过自己会离婚。  那时候,我的心思全部放在哪家超市的牛肉打折;给儿子网购衣服,应该选130,还是选140;如果门口的菜店没有老公最爱吃的青笋,我要不要用小黄瓜取代它做宫保鸡丁等事情上。  可是,事情就这么发生了。  某个我打好豆浆、做好煎蛋、热好吐司的早上,儿子狼吞虎咽地吃完,围裙都来不及摘,我就急匆匆地送他到车站。待儿子坐上校车,我马上折返回家喊老公起床吃饭。  
期刊
1941年1月,著名的历史学家王永兴教授正在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史学部给陈寅恪先生担任助教。某天早上,王永兴突然接到清华庶务科科长的通知,告诉他组织上分配给他两间住房,位置在西校门外喇叭庙(即颜家花园)。王永兴接到这一消息自然高兴,心里却是一片茫然,因为他的家虽然距离学校很远,每天乘坐校车往返于清华和城区之间很辛苦,但他从未给组织添过麻烦,也从未向学校申请过住房。这一谜底直到1990年才被揭开,当时
期刊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已造成全球大流行,比较不同国家流行特征是了解该病流行规律的重要内容.为了推进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防止传染
阿布德弹奏钢琴的时候,孙女梅利基拿着手机,将她的弹奏过程记录下来,并描述为灰烬中的美丽,她正在努力摆脱痛苦。  约有2750吨硝酸铵储存不当,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区接连发生两次剧烈爆炸,导致多个街区严重受损,到处可以看见破损的建筑物和散落的玻璃碎片,事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遇难人数很快上升到158名,21人失踪,6000人受伤。爆炸的破坏延伸超过半个城市,致使30万人无家可归。   80岁的梅尔基
期刊
在田地里招摇的谷穗  告诉我说,坚持是一生的事  果实在腰身以上,有如热泪  而深邃的根须挖着泥土,  不舍昼夜  多少次,落日滚进田间  水稻抽芽,然后阅尽春秋  哪里有疼痛,哪里就会有  丰收  沉甸的谷粒使万物低头  向晚  比万物更低的,我的乡亲  终生匍伏在稻谷旁邊  从不愿去拔高生活
期刊
1  表妹出嫁的那天,婚车开动的刹那,有人在车后泼了一碗水。这是我们这里的风俗,叫作“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小姨和姨父都忍不住哭了,我的眼泪也瞬间流了出来,哭了个稀里哗啦。旁边的人惊奇地问我:“你哭什么?”  是啊,作为一个表姐,我哭什么?怎么形容我当时的感觉呢?我感到,我像嫁了自己的女儿,心里的一个角落,空荡荡的。那天,我更新了微信朋友圈的动态:“世界上我最爱的那个女孩,嫁了。”  表妹是
期刊
这是一对恩爱夫妻。丈夫66岁,妻子57岁,手挽手,走过了24个年头。   本来都退了休可以安享晚年,老先生不幸患了阿尔茨海默病,症状越来越严重,考虑到丈夫需要专业的护理,妻子为他选择了一家养老院,自己每天前去陪护,直到帮丈夫做好就寝准备,看着他睡妥,才离开。   日复一日,天天如此,老先生状态不错,拿妻子的话说:“一切进展得非常顺利。”   可是他们遇上了新冠疫情,养老院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