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亚太再平衡”

来源 :中国民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wtzw0n9c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不断崛起的中国,美国对中国的政策不再是“拉拢”而是采取实质性的具体措施来防范。
  2011 年,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访问多个亚洲国家时宣称:“美国回来了!” 从此,美国正式确立了“重返亚太”的战略转移,从政治、军事和经济上全面增强对亚洲地区的投入和地区事务的介入。如何正确理解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及其影响是我国开展外交工作和实施应对措施的关键。
  “重返”还是“再平衡”?
  所谓“重返亚太”其实名不副实,因为美国从未离开过亚太,不仅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军事存在,而且与绝大多数国家存在密切的经贸关系。按照美国2012 年新版安全战略《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21 世纪国防的优先任务》,重返亚太的战略东移实际上叫做“再平衡”战略更加贴切。
  首先,鉴于大多数欧洲国家已经是安全的生产者,而非消费者,以及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重要性下降,美国需要重新评估和分配在全世界的军事资源和力量投入,以应对大规模削减财政开支带来的经济压力。
  其次,从西太平洋和东亚地区直到印度洋和南亚地区的发展与稳定与美国的经济和安全息息相关,鉴于“中国作为地区强国的崛起具有从各方面影响美国经济和安全的潜力”,因此美国有必要对该地区实施“再平衡”战略。
  换句话说,尽管美国也认识到中美两国在维护东亚地区和平与稳定方面存在共同利益,但是依然对中国的军事实力增长和战略意图充满怀疑,所以美国必须增强在该地区的存在,成为亚太安全的维护者。针对这种情况,美国宣布“重返亚太”,具体作法是重新评估亚太地区在美国全球霸权战略当中的地位,加大亚太地区的政治、军事投入,试图“恢复”因为中国崛起而改变的地区权力平衡。
  实际上自1991 年苏联解体以后,美国就已经开始了战略重心东移的过程。美国在冷战期间的战略重心在欧洲,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逐渐引起美国的关注。到1990 年代后期,美国在亚太的贸易和投资均已超过欧洲,所以从美国克林顿政府时期就开始计划实施战略重心东移计划。
  显而易见,这种定位的转变与中国崛起和美国霸权衰落紧密相连,是美国为了延缓霸权,希望中国继续融入其霸权体系的重要手段。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转移实际上延续了美国之前的几次对华定位考量,即如何面对或应对一个不断崛起的中国。不同的是,现在已经不再单纯是“拉拢”中国“入伙”其主导的霸权体系,而是采取实质性的具体措施来防范中国。
  向亚太同盟频频示好
  美国的全球霸权强烈依赖于同盟体系和盟友。冷战后, 美国维持全球霸权地位的基本目标依然是防止任何一个敌对国家或国家集团获得统治欧亚大陆的实力。在此期间,美国多次以维护地区和全球安全的名义发动战争,都离不开盟国的大力支持。美国在欧亚大陆两端建立的同盟体系,不仅使自己从一个偏安一隅的地区性大国一跃成为全球性大国,而且牢牢地控制住欧亚大陆这一最有可能出现霸权挑战者的地区。
  被称为“遏制战略教父”的地缘战略学家斯皮克曼(Nicholas JohnSpykman)提出,欧亚大陆东西两侧的陆缘地带是权力“潜力股”,一旦产生整合庞大人口、社会和资源的统一国家,实现高度的组织化和工业化,就有望成为傲视天下的世界级强国。他甚至仿照麦金德提出自己的战略名言:“谁控制陆缘地带,谁就能统治欧亚大陆;谁统治欧亚大陆,谁就能控制世界。”美日、美韩、美泰、美菲、美澳等多个双边同盟体系使美国成为亚太地区的常驻大国,并成为该地区安全与稳定主宰。
  美国的地区盟友是实现重返亚太战略的重要支撑。针对中国近年来实力不断崛起带来的地区权力失衡,美国在加强与传统亚洲盟国的军事同盟关系外,逐步增加在该地区的军事部署。事实上,美国的个别盟友在该地区的战略目标与美国并无二致。面对中国的崛起,一些东亚国家感觉到恐惧,因此尽管与中国的经贸关系非常亲密,但在政治和军事安全上纷纷倒向美国。这其中不乏日、韩、菲等传统盟国,甚至原来的敌对国家蒙古、越南和缅甸也纷纷向美国示好。
  与此同时,2011 年以来,中越、中菲、中日之间先后发生激烈的武装对峙以及经济报复等行为,国内喊打之声也一度甚嚣尘上。目前虽然中菲围绕黄岩岛的主权争端暂时告一段落,但是中日之间的钓鱼岛之争还在继续恶化,甚至有继续升级的可能性。很多人认为这种不断恶化的区域安全局势是美国重返亚太战略所导致的消极影响。
  全球单极体系下的区域两极对峙
  对于一个给定的国际体系,决定其运作方式的关键性因素是体系中主要力量极的数目。随着极的数目发生变化,互动的模式也会发生变化。
  冷战结束以来,世界进入了一个以美国霸权为主导特征的单极体系。中国学术界尽管并不否认美国的超强地位,更愿意称之为“一超多强”,特别强调“多强”发展带来的多极化趋势。特别是在区域层次上,美国霸权的单极权力格局表现并不明显。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在亚太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区域性中美对峙的两极格局发展趋势,即世界单极体系下的区域两极格局。
  单极格局的特征是,霸权国决定体系的运行方式和规范,同时打压崛起国的挑战行为。两极体系下,两极之间敏锐的敌意是该体系的中心特征,主要行为规则是:(1)尽力削弱对方,有可能的话就进行诋毁,有必要且风险可接受的话,就发动战争;(2)通过结盟和阻止对方结盟来增强自己相对于对方的实力。目前,这两种行为规则同时在亚太地区汇集,构成了该地区内权力互动之间的复杂性。
  首先,全球单极体系的规则依然发挥作用,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主题。这是我们没有在中美之间看到明显敌意的主要原因。其次,中美之间在亚太地区的权力格局出现失衡,美国不再一家独大,中国的政治、经济、影响力扩张已经对美国造成巨大的区域性挑战。因此,美国等西方国家一方面通过渲染“中国威胁论”来造势抹黑中国,另外一方面积极增强与该地区盟友的军事和政治同盟关系,甚至鼓动个别国家对中国发难,充当围堵中国的急先锋。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围绕中国周边展开一系列密集外交动作,特别是在一些中国的传统友好国家不断实施小动作,例如缅甸,与我争夺外交和战略空间的意图一览无余。在这种区域性两极对峙当中,其它亚太国家就像陷入两块巨大磁铁的共同磁场中,难以抉择。
  在当前全球单极体系格局短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况下,无论是中美之间,还是中国跟周边小国之间,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并不大。美国“重返亚太”实施“再平衡战略”的目的不是通过战争打垮中国或者扼杀中国,而是确保中国的发展是在美国霸权体系内的发展,不会或者无法突破该体系的约束。因此,以国际法为准则,依靠外交谈判、战略博弈等非军事方式势必成为分歧各方未来解决或淡化纠纷的合理选择。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其他文献
针对曙一区杜84块、杜229块两个超稠油区块,薄互层状油藏未得到有效动用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储层特征再认识,依据井壁取心资料分析,并结合动态分析,对研究区域低产油层进行重新
众所周知,节能可以有效降低成本、保护环境、确保能源供应,但节能需要设施,需要投入,钱从何来?风险如何承担?一种被成为节能"保姆"的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可以轻松解决这些问题.
母犬产后的低钙血症,也称为产后癫痫、产后搐搦症、产后子痫、产后痉挛等,是一种以低血钙和运动神经异常兴奋而引起的肌肉痉挛为特征的严重营养代谢性疾病。虽然本病在产前、
期刊
我一定是在哪里听到过这样的说法:“我们需要制定一个战略规划”,至少比我听到的“我们需要制定一个战略”的次数要多得多。因为大多数人都把战略看作是制定规划时的一种练习。
期刊
6月17日,一封来自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的信送达到了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处。这封信主要反映的是当下中小企业面临的生存困境,尤其是紧绷的资金链让众多中小企业的经营难以为继,
认为通过变换想象、联想想象、象形想象、假设想象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作文的想象力.
通过对新贵州大学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工程实施的回顾,提出了个人对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的一些理性思考,以期对图书馆自动化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通过分析少儿图书馆所具备的环境、资源、和服务手段等有利条件,确立少儿图书馆是少年儿童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它对少年儿童素质教育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对少儿图书馆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