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的协同下,可以在“润物细无声”中整体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从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及其可持续发展。基于城市化的快速进程,环境问题渐变式凸显、偶然性爆发,从而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环境问题与每个人的生存利益和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如何解决好环境问题成为广大民众重点关注的对象。为了削减环境问题的出现频率、复杂度以及严重度,我国采取多策略、多手段、多技术协同的方法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然而从根源上来讲,培养广大民众的生态环境意识是一种“治标治本”的长久性科学策略。
关键词:公众;生态环境;提高保护意识
1.提高公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带动了经济的增长与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现实恶劣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因素之一。生态环境建设不仅有着重要的经济效用同时对于环境的改善也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公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是我们对生态环境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水平,影响着公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活跃程度。简单来说,如果全民具有较高的生态环境意识,那么这种贯穿个人日常生活至企业生产的意识将会日益改善生态环境。由此可见,生态环境意识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能动性因素,生态环境意识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2.培养环境意识势在必行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环境需求也日益提高。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理念,“政府主导,企业实施以及公众参与生态治理”的协同治理策略将会大幅度提升生态环境的质量。其中,广大民众有较高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才能更好地、更有效地融入生态环境治理这个大工程中。近年来,我们可以清晰感觉到民众生态环境意识的觉醒和提高;然而,受认知水平、习惯问题以及区域经济水平差异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公民的生态环境意识整体上具有一定的上升空间,生态环境意识的培养道路漫漫,任重道远。
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不同年龄段的民众的生态环境认知水平呈现参差不齐的特点。整体而言,幼儿受限于低龄而处于懵懂期,生态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尚处于萌芽状态;老一辈人则由于接触的生态环境知识有限以及习惯严重固化,仍会存在一些乱扔垃圾等环境污染行为和生态环境破坏行为。同时,年轻人群具有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强的优势,从而具有较高的生态环境意识。然而,邹晓涓曾对武汉920名大学生进行“环境知识、环境观念、环保行为和环境估价”等方面的调查,发现他们缺乏专业环境知识的系统教育且环保志愿活动参与程度低。由此可见,不同年龄段的民众呈现的生态环境意识问题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何有针对性地提高不同年龄段民众的生态环境意识是一个复杂性、系统性的难题。
3.促进公众生态意识的转变
生态建设的主体在于社会公众,因此人民群众的意识对于生态林业的建设工作有着重要影响。大部分公众对于环保的概念已经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林业生态建设的意识还比较薄弱,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需要加强意识培养,把保护和治理生态变为百姓的自觉行为,增强全民保护和治理生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可以加强生态林业建设的宣传,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如电视、广播、报纸等传播手段,广泛宣传林业生态建设的目的和意义,从而引导全社会参与林业生态建设。
3.1开展绿色文明创建工作
开展重点绿化小镇、园林式小镇创建工作,并作示范推广;开展绿色村庄创建工作,做到村村见绿,一村一景;开展花园式单位创建工作,并给予奖励;开展花园式社区创建工作,并表彰先进创建个人或者家庭。
3.2开展绿色教育活动
在中小学开展每周一次的生态文明建设课程,推进生态文明专项教材的编制。应该采用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让生态文明建设从高层到低层无死角的深入人心,让人们感觉教育的趣味。另外,国家教育机关应该从教材编制、课程开设上做文章,提高环境教育从小做起,从自我做起。再次,定期对环保相关干部进行培训,深化党政干部的教育。最后,应该重点打造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创建活动,提高环境教育的普及率。
在加強生态文明建设教育的同时,应该做好宣传工作。宣传工作应包括媒体宣传、电视网络宣传、线下培训宣传、调查问卷宣传等形式,提升宣传队伍的发言水平。注重网络宣传的更新、效率、时效性。建立有关环境保护提议或监督的信箱,网站等,方便收集公众的意见与建议,更好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4.如何培养民众的生态环境意识
一般而言,民众接受环境意识培养的主要途径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基于不同年龄段的民众的特点,选取有针对性的策略手段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生态环境意识应该从孩童时期抓起。作为父母,我们都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不经意间,即使孩童刚开始牙牙学语,他们已经可以“听懂”语言间传递的信息并乐于模仿我们的行为。因此,孩童时期,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言传身教将会促使孩童形成正确的生态环境意识。比如,一个父母教导孩童不要乱扔垃圾,并循循善诱地引导孩子知其缘由:假如塑料垃圾随意扔在地上,因其难以生物降解的特点,将会形成白色污染或者新型污染物微塑料,从而反作用于人类的生活。我们相信,在家庭教育的熏陶下,孩童从小便潜移默化知晓爱护树木,不踩踏小草以及不乱扔垃圾等,从而形成扎根于心底的原始生态环境意识。
其次,当孩童具有一定学习能力进入学校时,学校教育将同步发挥其有益作用。中小学可以利用课堂阵地向学生渗透生态环境知识,请专业老师科普环境问题,可以让学生简单明了地认识环境污染的种类、形成原因以及相应的危害。同时,可以组织一些参观性的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环境污染以及环境污染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清晰地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比如,水环境污染引起的黑臭水体和富营养化水体,重金属引起的土壤污染和地下水污染,填埋场的固废垃圾处理,难降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这些污染不仅会恶化我们的生活环境,更有甚者会威胁到我们人体的健康。除此之外,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应该融入大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培养,从而也可以丰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立德树人的要求。因此,学校教育将是学生培养生态环境观的重要助力;相应地,教师需要育人先自育,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向学生传递科学的生态环境意识。
5.结束语
生态环境意识是一种反映人与自然的环境和谐发展的价值观,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全方位提升公民的生态环境意识,有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环境理念。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的协同下,可以在“润物细无声”中整体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从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许中硕.培养公众生态环境意识浅谈[J].环境教育,2021(Z1):62-63.
[2]邓肖.优化城市公园设计,提升环境保护意识[J].居舍,2021(13):91-92.
[3]孙海悦.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出版大有可为[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1-05-07(003).
作者简介
王宏(1991-),男,汉族,云南昆明人,大学本科,现就职于云南百源众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保护;颜雨(1990-),男,汉族,云南曲靖人,大学本科,现就职于云南勤策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保护。
关键词:公众;生态环境;提高保护意识
1.提高公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带动了经济的增长与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现实恶劣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因素之一。生态环境建设不仅有着重要的经济效用同时对于环境的改善也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公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是我们对生态环境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水平,影响着公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活跃程度。简单来说,如果全民具有较高的生态环境意识,那么这种贯穿个人日常生活至企业生产的意识将会日益改善生态环境。由此可见,生态环境意识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能动性因素,生态环境意识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2.培养环境意识势在必行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环境需求也日益提高。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理念,“政府主导,企业实施以及公众参与生态治理”的协同治理策略将会大幅度提升生态环境的质量。其中,广大民众有较高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才能更好地、更有效地融入生态环境治理这个大工程中。近年来,我们可以清晰感觉到民众生态环境意识的觉醒和提高;然而,受认知水平、习惯问题以及区域经济水平差异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公民的生态环境意识整体上具有一定的上升空间,生态环境意识的培养道路漫漫,任重道远。
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不同年龄段的民众的生态环境认知水平呈现参差不齐的特点。整体而言,幼儿受限于低龄而处于懵懂期,生态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尚处于萌芽状态;老一辈人则由于接触的生态环境知识有限以及习惯严重固化,仍会存在一些乱扔垃圾等环境污染行为和生态环境破坏行为。同时,年轻人群具有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强的优势,从而具有较高的生态环境意识。然而,邹晓涓曾对武汉920名大学生进行“环境知识、环境观念、环保行为和环境估价”等方面的调查,发现他们缺乏专业环境知识的系统教育且环保志愿活动参与程度低。由此可见,不同年龄段的民众呈现的生态环境意识问题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何有针对性地提高不同年龄段民众的生态环境意识是一个复杂性、系统性的难题。
3.促进公众生态意识的转变
生态建设的主体在于社会公众,因此人民群众的意识对于生态林业的建设工作有着重要影响。大部分公众对于环保的概念已经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林业生态建设的意识还比较薄弱,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需要加强意识培养,把保护和治理生态变为百姓的自觉行为,增强全民保护和治理生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可以加强生态林业建设的宣传,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如电视、广播、报纸等传播手段,广泛宣传林业生态建设的目的和意义,从而引导全社会参与林业生态建设。
3.1开展绿色文明创建工作
开展重点绿化小镇、园林式小镇创建工作,并作示范推广;开展绿色村庄创建工作,做到村村见绿,一村一景;开展花园式单位创建工作,并给予奖励;开展花园式社区创建工作,并表彰先进创建个人或者家庭。
3.2开展绿色教育活动
在中小学开展每周一次的生态文明建设课程,推进生态文明专项教材的编制。应该采用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让生态文明建设从高层到低层无死角的深入人心,让人们感觉教育的趣味。另外,国家教育机关应该从教材编制、课程开设上做文章,提高环境教育从小做起,从自我做起。再次,定期对环保相关干部进行培训,深化党政干部的教育。最后,应该重点打造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创建活动,提高环境教育的普及率。
在加強生态文明建设教育的同时,应该做好宣传工作。宣传工作应包括媒体宣传、电视网络宣传、线下培训宣传、调查问卷宣传等形式,提升宣传队伍的发言水平。注重网络宣传的更新、效率、时效性。建立有关环境保护提议或监督的信箱,网站等,方便收集公众的意见与建议,更好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4.如何培养民众的生态环境意识
一般而言,民众接受环境意识培养的主要途径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基于不同年龄段的民众的特点,选取有针对性的策略手段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生态环境意识应该从孩童时期抓起。作为父母,我们都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不经意间,即使孩童刚开始牙牙学语,他们已经可以“听懂”语言间传递的信息并乐于模仿我们的行为。因此,孩童时期,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言传身教将会促使孩童形成正确的生态环境意识。比如,一个父母教导孩童不要乱扔垃圾,并循循善诱地引导孩子知其缘由:假如塑料垃圾随意扔在地上,因其难以生物降解的特点,将会形成白色污染或者新型污染物微塑料,从而反作用于人类的生活。我们相信,在家庭教育的熏陶下,孩童从小便潜移默化知晓爱护树木,不踩踏小草以及不乱扔垃圾等,从而形成扎根于心底的原始生态环境意识。
其次,当孩童具有一定学习能力进入学校时,学校教育将同步发挥其有益作用。中小学可以利用课堂阵地向学生渗透生态环境知识,请专业老师科普环境问题,可以让学生简单明了地认识环境污染的种类、形成原因以及相应的危害。同时,可以组织一些参观性的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环境污染以及环境污染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清晰地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比如,水环境污染引起的黑臭水体和富营养化水体,重金属引起的土壤污染和地下水污染,填埋场的固废垃圾处理,难降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这些污染不仅会恶化我们的生活环境,更有甚者会威胁到我们人体的健康。除此之外,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应该融入大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培养,从而也可以丰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立德树人的要求。因此,学校教育将是学生培养生态环境观的重要助力;相应地,教师需要育人先自育,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向学生传递科学的生态环境意识。
5.结束语
生态环境意识是一种反映人与自然的环境和谐发展的价值观,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全方位提升公民的生态环境意识,有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环境理念。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的协同下,可以在“润物细无声”中整体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从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许中硕.培养公众生态环境意识浅谈[J].环境教育,2021(Z1):62-63.
[2]邓肖.优化城市公园设计,提升环境保护意识[J].居舍,2021(13):91-92.
[3]孙海悦.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出版大有可为[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1-05-07(003).
作者简介
王宏(1991-),男,汉族,云南昆明人,大学本科,现就职于云南百源众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保护;颜雨(1990-),男,汉族,云南曲靖人,大学本科,现就职于云南勤策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