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说话的人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b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您是属于喜欢说话的人呢,还是不太爱说话?
  我呢,应该算不爱说话的。虽然视情况看对手,有时会变得口若悬河,不过平常却是闷葫芦一个。也害怕详尽地说明什么,尽量不做这类事情。哪怕话说得不透彻,招致周围的误解(这种事屡屡发生),也照样坦然自若:没办法,人生就是这么回事。不是自吹,这方面我倒是做得很高明。
  接电话是苦差一桩,在派对上跟别人交谈也是弱项,回答采访同样令我心力交瘁,甚至连回封邮件都觉得疲惫不堪。让我跟人家做对谈和书信往来之类的工作,我一律回絕。
  假如命令我闭嘴,我可以永远闭口不言,也不会感到丝毫痛苦。独自一人看看书,听听音乐,去外边逛逛,跟猫儿玩玩,一个星期很快就过去了。上大学时,我过着单身生活,有时一连半个月都不跟人说一句话。
  这样的性格该说是难以相处吧,一般不讨人喜欢,但对小说家这份工作来说却再合适不过。因为只要让我一个人待着,我就可以埋头伏案,默默地一直工作下去。
  然而连我这样沉默寡言的人生,也有一段例外的时期。从二十四岁到三十二岁,有七年半的时间,我阴差阳错地靠服务业维持生计。由于我不愿进公司工作,便借来钱,开了一家店,放放爵士乐唱片,搞搞现场演奏会。
  客人光临时,便面带微笑地寒暄:“欢迎光临!”也和老主顾们聊些闲话。尽管觉得“看样子我干不来这种活计呀”,但想到是为了生活,呃,也就玩命对付下来了。遇到话又多又无聊的对手(这种人还真不少呢),也耐着性子亲切地陪他聊天。如今回想起来,那段时间我可是异常和蔼可亲,不禁十分佩服自己。
  不过,多年后和当年的熟人重逢,却常常被告知:“春树君很久以前就对人爱理不理的,没怎么说过话。”我不免备感失落,心想:喂喂!人家可是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拼命和蔼待人哟。早知如此,干脆一开始就不必勉强,顺其自然得了。
  但当年的确曾以自己的方式努力和蔼待人,这份感触至今仍牢牢地留在我心里。尽管看来当时并没有起什么作用,我却觉得,正是关于那份感触的记忆坚实地支撑着现在的我。那就像一种社会训练。恐怕人生中注定有这么一段时期,要狠狠使用平时很少用到的肌肉,哪怕这种努力并没有结果。
  不爱说话的人啊,请努力生活。我也在背后无言地声援你。(周扬荐)
其他文献
香水来自东方  香水界有个小神话,说法国香水之所以雄霸欧洲,是因为古代巴黎格外脏臭,需要有些什么来遮味道。又传路易十四一辈子就洗过那么三两回澡,其臭可以想象,所以格外用香水遮羞……但这些故事,忽略了一点:论到古代,大家都不干净。中国汉朝的时候,官员还要口含丁香,以免熏着天子呢,怎么单就法国人琢磨通透了呢?  事实是,香水这玩意古已有之。英语叫perfume,法语叫parfume,语源是拉丁语,pa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认为,千年皇权专制体制导致的官僚主义流弊甚深,中国人具有强烈的官本位意识、等级观念、顺民意识,自私保守,习惯人治,迷信天命,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极权主义思维,手脑分家,散漫,缺乏公民意识。费正清指出,两千多年来,孔孟之道主导地位造成的思想惯性根深蒂固,因此,中国人热衷于琢磨人,不善于琢磨事,治学一直以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心,而不是研究人如何征服自然,这种思维定式阻碍中国科学
我的女儿在英国读高中,接下来这一学年,她也即将迎来人生中的英国高考——A-level 考试。这是英国全民课程体系,是英国的高考,也是英国学生的大学入学考试。  英国的高中只有两年。去年,女儿被附近几所排名不错的公立和私立学校同时录取,后来她选择了现在这所在全国排名比较靠前的文法女子学校(相当于国内的重点中学)。跟国内相比,她读高中还是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每天早上8:45到校,下午3:15放学。没有
刘钟其人,从一件小事上大致可以判断她的性格:出生时候顺着姐姐建美建华的名字唤作建忠,到了小学时候先是嫌弃“建”字笔画多,不知怎么就成功地把自己的名字缩成单名一个“忠”,后来又觉得“忠”字老实得过头,不够锐利,于是改个锐气十足的金字旁,成了“钟”。总结一下,横竖没有过一个正儿八经女性气质的名。  虽然性格不符,但之所以把她归类到文艺女青(中)年,是因为她简直符合所有对于这一类别的属性判断。二三十年前
源于童年夢境的诡异世界
四弟搬到县城后,我们家留在元兴宫的那个宅院的卖与不卖在家里引起了争执。  四弟搬家前已和一户村民谈好了房价。父亲坚决不同意卖房,他说那个价钱太便宜,那么大的一个院子,大大小小十几间房子,还有房前屋后的好几百棵杨树,都能当椽子了。  我想,父亲最根本的意思是不想卖掉房子。对于他经营多年,每棵树、每堵墙、每寸土都浸透着他的汗水的这个宅院,卖多贵他都会嫌便宜。在他心中,那一棵棵环家护院的杨树是多么高大、
你要是悲哀于這世界终有一天会没有了你,你要是恐惧于那无限的寂灭,你不妨想一想,这世界上曾经也没有你,你曾经就在那无限的寂灭之中。你所忧虑的那个没有了的你,只是一具偶然的肉身。所有的肉身都是偶然的肉身,所有的爹娘都是偶然的爹娘,是那亘古不灭的消息使生命成为可能,是人间必然的爱愿使爹娘相遇,使你诞生。  这肉身从无中来,为什么要怕它回到无中去?这肉身曾从无中来,为什么不能再从无中来?这肉身从无中来又回
前不久与楚先生聊天,提起各自的成长经历。说到半酣处,他忽然郑重起来:这些年,仔细想想,还是读书对我的影响最大。如果不是从少年时代就开始养成的阅读习惯,真不敢想象自己要变成多么庸俗的一个人。  楚先生人到中年,事业小成,妻娇子媚,算是人生赢家。  我最欣赏这位兄台的地方,是他几乎登上了马斯洛理想中自我实现者的最高层。任何棘手的事情到他那里都不过夜——快,准,狠——经常让你感慨: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真不是
唐朝历经289年,这期间从建国20年后的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甚至出现了超越两汉的盛大气象。唐朝文化在这个大背景下,也达到了一个高峰。由于当权政府的大力扶持、提倡,以及科举制度把書法作为取士的标准之一,可以称得上是“书至初唐而极盛”,“初唐四大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开启了中国书法史上的又一个黄金时代。  初唐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人,官至秘书监
我最近在刷《都挺好》,氣得睡不着觉!剧中的核心角色是一个家庭中的三兄妹,虽然本是同根生,但是父母的一碗水在三个子女间永远端不平:母亲为了支持大儿子留学和二儿子就业,卖掉了女儿的房间,为了省钱还让本有希望考入清华的女儿去读免费师范……  这样的情节,是否让你想起了自己或者周围人的亲身经历?对于父母而言,同样都是子女,分配的资源却是不一样的。每个子女能够获取的资源,一方面取决于父亲和母亲的经济基础,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