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广西农垦贫困农场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来源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j08210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天时、地利、环境、资金、人和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广西农垦创建以来形成了一些贫困农场。对于这些农场的脱贫致富事业国家一直很重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也陆续给予过或多或少的支持,但始终难以摘掉贫困的帽子。贫困农场的现状值得深思,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对外借力、对内挖潜,扶贫帮困、脱贫奔小康,是值得我们探索的问题。
  
  一、贫困农场基本情况
  
  广西农垦共有国有农场48家,其中近年被列为帮扶单位的贫困农场就有大伦、五星、桂丰、垌美、百合等14家。
  (一)自然条件
  这些农场分布于广西各地,以桂东、桂南居多。砂页岩(砂岩、页岩)母岩类型是面积最大的土壤类型,几乎覆盖了桂南、桂西南以及桂中的各贫困场,其共同特点是,既酸又瘦,PH值4.0~6.3,有机质含量多为1.5%~2.5%,大多缺磷缺钾。红土母质类型为第二大土壤类型,分布在玉林贫困场较多,特点是酸、粘、瘦、旱,PH值一般为4.7~6.1,土层深厚、质地普遍较粘重、通透性差、耕性差、肥力普遍较低。花岗岩母岩类型质地疏松,呈酸性反应,肥力低。浅海沉积母质类型土体深厚,但酸、瘦突出,渗漏性大,易干旱。
  14家农场大多属低、中丘陵地貌,排列紧密,坡度一般在15°-35°。年太阳辐射量的季节分布为:夏季最高,占全年辐射量31%~36%;秋季次高,占25%~29%;春季次低,占21%~27%;冬季最低,占15%~18%。各场年平均气温为18℃-22℃,由南至北依次递减,南北温差4℃。最热月均温为7月为24.4℃-29℃;最冷月均温为1月6.4℃-14.3℃,历史上的极端最低温曾出现过-2℃- -6.6℃。台风和寒流霜冻时有发生。常年降雨量为1114.9毫米-2690.9毫米,4至9月为雨季,6-8月最多,占年雨量40%-60%,经常出现洪涝,冬季明显干旱。
  (二)生产经营
  大多数的贫困场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及现实条件的约束,仍然较多地局限于粗放的种养业,目前主业均不突出,生产生活条件差,大部分生产用地没有机耕路,作业道路不便,水利设施落后,人畜饮水和灌溉困难,作物产值低,效益差,职工居住条件差,职工住房大多数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场时建造的砖瓦结构。1989年以来农场一直亏损。2009年以上14家农场利税合计-127.75万元,其中微利的8家,严重亏损的6家,年人均纯收入8852元,收入最少的一个农场年人均收入仅5800多元。
  
  二、致贫原因分析
  
  1.缺乏优势支柱产业。大多数贫困场创建后,一直以最基本的水果、茶叶、剑麻、橡胶等亚热带作物中的某一种或多种作为种植载体,或以生猪为养殖载体,以较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投入管理,停留在“靠天吃饭、看运气挣钱”的低级状态。风调雨顺的年景,生产略有起色,一遇自然灾害或市场价格低迷的年份,常会导致全场大多数职工平本或者亏损。大伦农场以天然橡胶为主业,曾经有连续盈利16年的好光景,但上世纪八十年代一场霜冻让橡胶树大部分死亡,上世纪90年代初又广泛采用电石刺激法割胶导致胶树提前老化,再加当时干胶价格低等原因,该场逐步淘汰橡胶,改发展水果(柑桔、龙眼、荔枝),而后柑桔又遭受黄龙病全部死亡,龙眼、荔枝挂果受大小年制约,常常是有果无价,有价无果,没有效益,都形不成主业。90年代初,农场的工商业即“五小企业”“关、停、并、转”后,二三产业退出了农场,未再发展,目前农场靠经营单一的农业维持。多年来农场一直在探索优势产业和出路问题,试种了多种作物,同时也做了发展其他产业的尝试,但都不理想,导致目前既没形成支柱产业,二、三产业又几乎为零的局面。
  2.生产管理粗放失控。一些农场采取家庭承包经营方式管理果树等,承包期40年,两费自理,养老等福利自行负担,收入由农场和职工按一定比例分成,有收则交,无收不交。但由于投入多、风险大、产出低,家庭农场经常亏损,职工欠产挂账,放弃管理,纷纷外出打工或者另外择业谋生。造成树势弱化、老化,近于淘汰,农场连土地租金、果树折价款等都无法收回。
  3.土地分散交通不便。五星农场土地总面积37407亩,分布在5个乡镇20多个自然村100多个生产队,散布于1100多个山头,零星分散非常明显。而且均为山地,坡度高,灌溉差,不便机耕,地块位置又被夹在半山腰,山顶与山脚权属于农村,由于土地状况差,环境恶劣,生产作业艰难,管理和劳动力成本偏高,无法发展高效农业,更难用作工业用地开发,只能选择低效的速生林发展。即便如此,农场也因资金不足,没办法大面积种植,一些地块只得出租给农民。目前农场最珍贵最有效的资源就是这片土地,受现实条件制约,很难发挥作用产生效益。
  4.债务重融资难。一些农场在“下胶上果”的结构调整中,向银行贷款发展生产,没有收到相应效益,无力偿还银行债务,多年所积累的债务及利息越来越重,农场早就资不抵债,难以从银行再得到基金发展生产,开辟不了新的经济增长渠道,多年来连基本的作业道路和水利设施改造都无从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更加恶化,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趋于越发艰难的境地。
  5.政策扶持乏力。近年来,国家农业部、广西农垦局对贫困农场的脱贫工作高度重视,在政策和资金上都给予了大力扶持,一些财政拨款也得以陆续下拨用于发展生产、道路建设、农田水利、人畜饮水和危旧房改造。以桂丰农场为例,近年共得到216万元扶持款,新上农业项目柑桔110亩、香蕉300亩、剑麻446亩。但这些资金对于一个拥有15817亩土地、640多人的农场来说是十分有限的。由于投入有限,农田水利道路建设只解决了小部分,发展的后续资金也缺乏保证。职工居住条件一直没有大的改变,原因:一是退休职工多,子女大都外出打工,退休后多数回原籍居住,不愿在农场建房;二是职工收入低,没有钱投入住房改造。有少数靠养殖业致富的职工,也都选择在场部、城镇购房或建房,很少人愿意在生产队建房。因此,基础设施落后、职工居住环境破败的面貌没有得到改变。
  6.缺乏高素质的劳动力。农场已基本对一线生产岗位进行承包,生产费和生活费均由承包者自理,并需自行交纳社保等费用。有的职工承包岗位经营亏损,不得不弃岗外出,靠在外打工和吃“低保”维持生计,并想方设法缴交养老金以保持职工身份。很多农场在册职工较少,且多为距离退休5年以内的老年人。受劳动比较收益的影响,职工子弟不愿在农场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外流的现象严重,垌美农场近年外出务工的约400人,导致劳动力缺乏。与此同时,农场管理人员平均年龄偏大,整体文化素质偏低,难以适应形势变化及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三、待发掘的潜在优势
  
  以上这些农场基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它的特点: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冬温夏凉,冬短夏长,有利于农业生产。经过科学论证,将科学技术更多地引入种养业,将科学发展贯穿于经济建设,相信一定能够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与周边的农村对比,农垦农场的潜在优势是明显的。
  1.人少地多。贫困场土地资源总量优于农村,主要体现在人均拥有面积较多,而且仍能实行统一管理,利于农场集中土地资源,开展产业化经营,实现土地规模效益。
  2.生产经验。建场历史都有近50年以上,有较丰富的农场经营管理经验,有种植橡胶、热带水果、速丰林和饲养生猪等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
  4.适宜开发。较多农场场部位于城镇,随着当地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逐步推进,人多地少的矛盾将更突出,这势必给农场盘活开发土地资源、发展二三产业带来大好机遇。
  5.国家扶持。一些农场被列入全国边境贫困农场,生产建设可以得到国家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扶持,有望加快发展,摆脱困境。
  
  四、寻求发展摆脱贫困的思考
  
  1.理清发展思路。要研究制定一个符合实际、指导性强的脱贫发展战略思路,既要有近期解困的办法措施构想,又要有远期发展的规划蓝图,既要从战略层面对农场的短、中、长期发展路径进行科学的规划,又要从战术层面制定落实脱贫的具体工作方案。从而使企业明确发展方向、目标,解决农场面对困境无所适从、茫然不知所向的窘境。思路一旦确定,农场要制定各种管理制度保障思路的推行。方案和制度要落到实处,尤其要明确各项工作的关系和流程,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特别要解决影响和阻挠发展的生产管理成本高、生产失控失管、干部作风散漫等问题,增强干部的执行力。
  2.确立主导产业。大多贫困场所处的气候带适宜发展热带经济作物,诸如巴西橡胶树、胡椒、咖啡等,或有利大面积发展南亚热带经济作物如剑麻、甘蔗、大叶茶、芒果、荔枝、龙眼、香蕉、木薯、油梨、菠萝、柑橙等。一些贫困场所处的经济带适宜养殖生猪或鱼虾,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我们选择产业提供了良机。
  产业是兴场之本。没有一个叫得响的产业做支撑,农场靠盲目的多种经营是没有前途的。而确定一个产业为重点,并将其培养成主导产业,需要因地制宜、科学论证、再三试验,然后推广,关键是要能够发挥农场自身的资源优势。以大伦、桂丰农场为例,其主导产业定位以发展天然橡胶为宜。理由:一是当地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适合橡胶树生长,历史实践证明了它适合生长的优势和产生的效益;二是当前的大环境适合发展橡胶,国家与地方政府重视对橡胶产业的发展,两场所处的北流市政府鼓励和扶持当地农民种植橡胶,一垄之隔的广东茂名的红旗、新时代、团结、胜利等农场皆是以橡胶为主业,且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三是新的耐寒高产橡胶树在广东农垦已试验成功,并繁殖培育了大批种苗可供应,为发展抗寒高产的品种提供了捷径;四是两场有种植橡胶的技术和经验及技术工人队伍,如果重新种植橡胶,可以吸引部分职工回场重新就业;五是农场领导和职工对发展橡胶脱贫致富普遍形成了一个共识,这个强大的内因对于整合土地资源,恢复橡胶生产,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3.立体互动协调发展。“多种经营、长短结合”。不放弃农场现有的作物,重点加强其经营管理,同时还要根据农场实际,附带引进别的适宜本地种植的作物,以扩大种植规模,提高农场土地利用率。某些作物在生长期内要适当间种套种短期作物,在逐步淘汰期内要注重论证试验,采伐后不宜再种的,要腾出土地发展长期作物。
  “种养结合、立体发展”。在幼龄橡胶园或木薯果园中套种玉米、花生等作物,可为养殖场提供饲料,降低饲养成本;养殖场可以为橡胶园木薯果园提供大量有机肥,降低园地生产成本。实践一再证明,这种种养结合、立体互动协调发展的模式是一种良好的经营模式。
  基于这一原理,农垦永新畜牧集团目前推行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养殖实施方案,即为养殖大户提供猪苗、饲料、药物、技术、销售等一条龙服务,实现“产、供、销”一条龙生产,农户按公司统一设计图纸建设猪舍,负责按技术方案饲养猪群,生产合格的商品猪由公司按市场价格回收。一些贫困场应该可以借助永新畜牧集团强大的资金和技术力量联合发展,选择在集中连片的果园中建设中型养殖场,作出示范,引导职工在分散的果园中建设小型猪场,并逐步扩大规模。
  4.整合土地发展二三产业。各地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进程日益加快,这为贫困场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带来了机遇,要乘势开发土地资源,变资源为资本,挖掘资源效益。为此要抓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要主动联系当地政府,把农场纳入当地的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规划,融入地方的发展。二是采取与农村土地置换的办法把农场零星分散的土地连成片,尤其是临近公路、交通方便的土地要连成片,以适应工业用地或农业规模生产经营的需要。三是抓好场部小城镇建设,高规格规划,合理利用,大力开发房产和工商业,积聚人口和资金,促进农场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壮大农场经济总量。
  5.力争国家和地方政策扶持。深入领会国家和自治区有关“三农”及国有农场扶贫解困的政策措施,认真做好各种脱贫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联系当地政府落实好扶贫助贫的社会保障资金,用好并努力争取更多的扶贫项目资金,着力于场部、分场队部的道路、给排水、通电、通讯、广播电视、网络、环境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及文化娱乐设施的新建和改扩建,投入社会保障性建设、民生工程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优美和谐文明舒适的人居环境,实现“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改善农场职工居民的精神面貌,树立农场新形象。对口支援的单位也要加大对被帮扶单位的扶持力度,尤其要着力提高受援单位的造血功能。
  
  [作者简介]甘羽翔(1960—),男,广西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
其他文献
“三社联动”指的是将社区、社会组织与社会工作者三者有机整合,通过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培育以及社会工作现代化体制建立的方式,形成三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
期刊
随着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为出租车行业创造了更好的发展条件,出租车服务质量的提升和保障是出租车实现经济效益提升以及社会效益提升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出租车服务质量存在
法治,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重要的软实力.深圳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走过三十年的光辉历程,正在迈向科学发展的金色时代.过去三十年,法治为深圳挺立潮头、创造人类
期末转账业务处理是会计电算化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实现了期末数据根据设置好的凭证模板自动结转,极大的减少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如果能正确掌握期
每一行业的发展,总是受到特定的社会环境以及技术环境的影响,就再生纤维行业而言,面临的有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就围绕新形势背景下再生纤维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这一主
关键词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 残疾 问题分析  作者简介:钱红雅,丽水天平司法鉴定所,研究方向:法医临床;林星,丽水天平司法鉴定所。  中图分类号:D91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10.273  现代生活中,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各种事故层出不穷
35年前,华允庆26岁,他的女儿华华只有1岁,两人在镇江金山塔影湖边留下来第一张合影;此后,除了1998年因女儿出国没能拍照外,父女俩每年都会在老地方合影;现在华允庆年近花甲,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真正让人民当家作主,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年来,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有效的推动了我国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其中,集体经济直接影响着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关系着农民的自身利益,对农村的整体经济体系有着重要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