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任务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w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指出:“注重情境教学,还原学生阅读体验,提升学生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研究的能力。”通过分析情境任务设置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提出设置链接式情境任务、对照式情境任务、读写结合式情境任务等策略,为高中语文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情境任务;链接式;对照式;读写结合式
  情境任务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计和建构场景,设计一定的任务,以此激励学生求知,进而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一定的知识框架,激发情感的共鸣。在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意识到了情境任务设置对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情境任务创设不科学,缺少一定的系统性、科学性,致使学生学习任务完成的效率低下;有的情境任务创设单一化,致使课堂缺少活力;还有的情境任务脱离学习目标,课堂只是被动地播放各类音乐、图片、视频,学生只是直观地感受語言情境,缺少主动动笔、动脑思考的学习过程。其基于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意识到情境教学的重要性,而且要巧妙且恰当地运用好情境任务,才能有效地推动阅读教学开展。
  一、创设链接式情境任务,让阅读更有广度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需要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这就要求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应结合具体文本,设计相互关联、层层推进、具有一定逻辑性的任务链条,从而帮助学生建构整体阅读实践框架,使阅读更有广度。
  (一)构建结构化关系的情境任务,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设计不同的、有层次性的学习任务,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例如,学习戏剧《雷雨(节选)》时,教师可以抓住戏剧的矛盾冲突设计以下两个情境任务:首先,从年龄、身份、居住地、妻子、子女、人生重要事件等角度,按时间顺序替周朴园填写一份履历表。其次,绘制《雷雨(节选)》中人物之间关系的思维导图,注意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这两个学习任务都是以中心人物为主轴,引导学生体会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两个情境任务前后相关联,任务一指向话剧中的中心人物——周朴园。学生只有把影响周朴园性格的原因和重要节点呈现出来,才能全面地把握周朴园的人物形象,进而找出与他相关的人物。两个任务前后链接,要求学生精准地整合文本信息,从而构建结构化的知识脉络,为后面有效进行深度阅读打下基础。再如,学习《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时,为了使学生更加形象而深刻地理解加西莫多的形象,体会复杂的人性,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情境任务:第一,组织一次关于“人性的善恶美丑”的主题电影周,其中“加西莫多”在参展的行列之中,请为“加西莫多”创作一幅宣传海报。第二,在电影周上,结合电影的风格、内容、人物,要求学生为《巴黎圣母院》写一句推荐语。两个情境任务以制作海报为核心,要求学生全面地了解小说中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通过完成上述任务,学生能够准确概括出小说的主要内容,全面把握小说主旨,从而准确地写出推荐语。
  (二)设计链接式语言情境任务,激发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联系生活,巧用文本,进行有意构境。有效的语言场景可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教师需要巧妙地设计链接式的言语情境任务,从而让学生有效表达。比如,在学习《琵琶行》的时候,教师可以抓住文本的第一段诗文,创设以下的语言情境:一江荻花苍白了历史,一弯秋月静默着湓江,一曲琵琶萦绕在司马心头。那个低眉续续弹的女子在文学的回廊中定格成了永恒。要求学生以“琵琶一曲 千年一叹”为题,将这篇诗歌改写为一篇散文。学生在教师动情的语言情境中,深刻地体悟诗歌叙事方式的妙处,体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情感。
  由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设计链接式情境任务,注重任务与任务之间的关联性,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维,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从而进行有效阅读和表达。
  二、设置对照式情境任务,让阅读更有深度
  情境教学的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知识、能力、智力、情感等素质。教师需要注重深度阅读,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地设计对照式情境任务,让学生在比对分析中形成一定的思辨能力。
  所谓的比对式情境任务是指教师通过一定的可思辨对照情境,结合一定阅读内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比对分析,从而深度探究情感。比如,学习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时教师可以引入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创设“人生几度秋凉意,落花流水平常心”的主题,让学生完成以下四个任务:阅读这两首词,用一个词概括对东坡最深的印象;从中自选一首,从选材、手法、语言、情感四个角度进行鉴赏,分析鉴赏苏词如何“篇篇皆奇”;苏轼两首词中出现了“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等句子,思考“东坡归向哪里”;王国维评价“东坡词旷”,其“旷”在何处,用一段200字的话评价苏东坡。教师结合这两个文本的特点,让学生进行文本比对分析,从而体悟出文本表达形式与作者情感的差异性。比如,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二的时候发现:《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生活小景,借题发挥;《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非鸿非人,语语双关。在此基础上,学生感知到了这两篇文本都是作者在黄州时所做,但是“旷达”之感却有差异:“也无风雨也无晴”是苏轼的内心,内心没有了风雨哪来的晴朗。从“寂寞沙洲冷”到“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在黄州四年完成了一场自我的精神救赎,这是一种心灵的超脱和人生的空漠。
  由此可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地设置对照式的情境任务,可以让学生形成整体的阅读感知,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深刻的阅读体验。
  三、设置读写结合式情境任务,让阅读更有厚度
  有厚度的阅读需要教师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把阅读活动从课内延展到课外,从阅读到写作,使学生学会从“读一篇”到“读一类”,进行深度思考。
  情境任务是命题人创造性的体现,它不是简单的“问题”呈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真实的阅读体验转化成有效的阅读成果,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的读写任务,让学生到情境中去完成任务,使学生学会深度思考,从而让学生更有厚度。比如,学习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的时候,为了能够体会作品中的形象,体悟作者的情感,教师可以设计以下读写任务:想象王昭君出使边塞的情境,为其写一段200字的描写性文字;请模拟王昭君家人的口吻,给远在他乡的昭君写一封家书;王昭君的事迹流传至今,请以蒙古族人的口吻为王昭君写一篇墓志铭,表达对昭君的敬仰。这些任务有效地将文本的内容、情感与写作结合起来,综合设计情境和任务,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了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情境任务的设计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以情境为载体,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任务中进行语文综合学习和实践,进而促进学生阅读的自我生成。
  
  作者简介:李叶梅(1979— ),女,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合隆镇高级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
其他文献
本文以临港燃机电厂为例,对燃机电厂中排水冷却回收技术的应用展开论述。阐述燃机电厂中机组排水冷却回收的现状,并分析燃机电厂的机组排水冷却回收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
摘要:文本本身和课程框架是文本解读的两个基本点。文本本身要求学生关注文本的文体,而课程框架要求学生树立课程和受众意识。教师在文本解读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文体,探寻文本之间的内外结构,从而品味文本的语言,唤起学生真实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多角度反思文本的內蕴。  关键词:文本解读;文体;语言;受众  文本是语文知识的载体,文本解读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媒介。文本解读是师生分析、理解文本的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能力是学生必须要具备的一项技能,良好的写作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 力。但在当前的写作教学中,部分学生在写作时往往出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的一首豪放词,被选入部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狂”字是这首词的“词眼”,诠释着苏轼的理想抱负与精神特质。通过设计感知苏轼的“英
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被提到了很重要的地位。作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审美的鉴赏和创造”备受中学语文教师的关注,古诗词鉴赏教
新课标强调:“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理解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并且有效传承文化精髓。”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需注重融入传统文化,组织一定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处理已经成为社会上广泛关注的问题。为解决环境保护中水污染问题,本文以水污染处理的要求和标准为基础,详细分析水污染处理技术和再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问题是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的,如果无法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理,不仅不利于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而且也制约着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影响城
在新课程下重新考虑关于物理教师的教育的研究还是新的课题。很多反省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教育的反省对教师的成长 作用显而易见,是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这
城市快速发展导致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由于城市用地紧张及垃圾处理项目的特殊性,导致垃圾处理配套设施建设困难。本文对兴丰垃圾填埋场与第三资源热力电厂管道互通互联设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