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迟到的卡拉回信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t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爱的小读者们:
  大家好!哈哈,我是你们的好朋友:卡——拉!
  妈妈说,最近小朋友们的来信已经堆得像小山一样高了。于是爸爸借了个手推车,和我一起到《孩子》编辑部拉了整整一车的信回家!然后妈妈和奶奶就拆呀,拆呀,拆得手都软了。拆前几封的时候,妈妈还认真地读给我听,后来发现信件实在太多,妈妈累坏了,就怒气冲冲地骂我说:“你怎么不好好学习,多认识几个字,这样你就可以自己读信了嘛!”唉唉,妈妈说得真对,要是我能自己读信就好了,那样我才不会要他们帮我拆咧,小读者们告诉我的秘密都被大人看光光了啦!
  对了,为什么这么多来信呢?因为编辑姐姐们说,《孩子》杂志十周年啦,我的故事一直在上面连载呢,因为我活泼可爱的魅力(咳咳,编辑姐姐们说的,不是我吹的),这些年来吸引了好多好多小读者。听到这里时,我感动得眼泪都快要掉下来了,我觉得小读者们最好了,比嘎嘎呗、点点和笨笨笨都要好,他们总是关心我什么时候过生日、有没有被大嘴巴老师罚站、是不是又闯祸惹爸爸妈妈生气了……你们放心吧,我卡拉给大家拍胸口保证,我和《孩子》杂志一样,现在长大啦,以后我一定会乖巧懂事,绝对不能让喜爱我的小读者们失望!我会永远当小读者们的好朋友,和大家一起成长,一起学习,一起分享所有的故事和经历。也请小读者们继续喜欢我,支持我,支持《孩子》杂志,给我们进步的力量!就这么说好了哦,我和大家拉勾勾,一百年不许变!
  今天先写到这里,我要和雅子去外婆家玩了,小朋友们,下次再见!
  你们的好朋友:卡拉
  2011.8.15
  
  
其他文献
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最接近艺术的本质,因为艺术创作的原动力,来源于天性对美好事物的表达。  但当“艺术”变成一顶象征着身份和能力的博士帽、成为一种谋求名利的手段后,它对于孩子来说也就自然成了一种压力和负担。而且,单纯而机械的技巧训练会使孩子的天性逐渐消失。  儿童时期的艺术教育不应该是让孩子掌握技巧。对于孩子而言,在艺术的氛围和环境中开启心智,拓展思维,培养自主的创造性,增强艺术与艺术、艺术与生活
古人云,言传不如身教,即亲身示范什么事情该怎么做,比开口训斥孩子“你错了,不准这么做”要有效得多。今天的孩子自身素质在不断提高,面临的机遇和空间也比过去更多、更广泛,家长的教育单凭传统和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与时俱进,将更多的耐心与爱心倾注在孩子身上,从赞赏的角度鼓励孩子发扬优点,以乐观的态度相信孩子能改正缺点,才能将教育落到实处。  我们是孩子成长风帆的掌舵人,家长向哪里引导孩子就往哪里前进,真
林曼云,一位活跃在渣打、花旗和汇丰等国际知名银行的金融界名媛,同时也是一位有着柔情母爱的母亲。林曼云现任中国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零售银行产品部董事总经理,在花旗、汇丰等国际知名银行也担任过高级管理职位,天天和“财经”打交道,她知道财商对于人的一生有着怎样的影响。  于是,她在儿子还很小的时候,就用自己独特的视角给予孩子独特的财商教育:父母对子女的爱不是将财富传承给下一代,而是要教给孩子正确的财
夏季补钙?多此一举吧!如此灿烂的阳光,孩子怎么会缺钙呢?此论调乍听颇似有理,却与实际情况严重相悖。来自医院的信息表明,近年来,每逢夏季,罹患佝偻病的婴幼儿有增多趋势。这究竟症结何在?  原来日光浴虽可增加孩子体内的钙储存,但日光并不直接补钙,只是增加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提升食物中钙的吸收率,起间接补钙的作用。另外,维生素D虽能促进钙质向骨骼转移,但血液中的钙水平却下降了,神经肌肉的兴奋性随之增高,
公共意识通俗地说就是关心公共利益,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在公共空间注意自我约束和礼让他人,而不仅仅是只顾着自己方便。假如在公共空间缺乏自我约束,则会破坏公共秩序,到头来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  “熟人社会”影响根深蒂固  我国传统社会建立在熟人关系之上,如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传统的道德修养也以熟人社会为前提,比如孝悌忠恕、三纲五常等。而随着社会发展,“陌生人社会”逐渐成为主流,公共生活空间变得
缘分来临的时候,往往猝不及防。和《孩子》就是这样。   那时,我还在江西卫视上班,业余时间喜欢写些纪实类的稿子,和《家庭》保持比较默契的关系。一次,同样是广州来电,听声音却不是我熟悉的编辑,不过,疑团很快即释,他说:“你是陈志宏吧,你的电话是《家庭》编辑告诉我的……”来电者是时任《孩子》编辑部主任李也老师。   这通电话,让我第一次知道《孩子》。李也老师给我的点题是为一个江西八岁小男孩洪嗣之作专访
案例:  俊俊4岁的时候,家里发生了一起重大的变故——父母因为感情不和离婚了。爸爸工作稳定,收入可观,俊俊便随爸爸一起生活。由于爸爸忙于工作,对俊俊的生活、成长很少过问,爷爷奶奶十分疼爱俊俊,几乎什么都依着、护着他。俊俊上幼儿园后,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喜怒无常,和别的小伙伴一有矛盾,便争吵不休,甚至拳打脚踢。上课时,注意力分散,作业经常完不成……    分析:  俊俊的言行是很容易理解的:作为单亲孩
父母又不是神,当然也会发脾气。比如当因为工作问题,挨了上级的批评;而孩子又调皮,还在你面前表现得十分糟糕。这个时候,你已经到了发脾气的边缘……好像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于是,你想抬起手,重重扇在孩子的脸上,或者狠狠地摔一个茶杯,甚至是手机。你简直有些歇斯底里了,企图用什么动作一下子解决面前的问题。看起来,目前的问题是孩子的问题,好像孩子惹恼了你,你只有制服了孩子,才能消气。  而实际上,你的生气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天赋,在某个领域优人一等。确实,按照权威研究机构的观点:“实质上,几乎每个孩子都有条件在某个方面出类拔萃……”可是,为什么我们大多数孩子总是普普通通,看似在任何方面都没有闪光点呢?认真回想,出类拔萃的孩子似乎总是只有一小部分,如何确保自己的孩子也能跻身前列呢?    反思一:我们对“天才”的理解,真的正确吗?  对大多数家长来说,“天才”的定义其实十分狭隘,要么就是在学习
儿子蒂姆3岁上幼儿园时,老师特意告诉我,他班上有7名女生,只有蒂姆一位男生。第一天放学后,在接蒂姆回家的路上,我问他:“你们班里只有你一个男生,感觉怎么样?”蒂姆抬起头来疑惑地望着我,好像根本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噢,我们玩过家家的时候,我当爸爸。”他咧着嘴笑着回答。  按我这个成年人的想法,我以为他一定喜欢跟男孩子们扭打混战,而不喜欢跟女孩子们在一起玩过家家。我由此意识到:我的想法是固定思维,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