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ilipin在牛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模式

来源 :中国畜牧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j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旨在对牛Perilipin家族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各成员蛋白之间的互作关系并探究Perilipin基因在牛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模式.采用I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牛前体脂肪细胞,并对脂肪细胞进行油红O染色;qPCR检测Perilipin在牛脂肪细胞分化(0、2、4、6、10 d)过程中的相对表达量;并利用在线软件分析Perilipin蛋白的进化关系、结构特征、亲疏水性及互作关系.结果表明,Perilipin蛋白共同含有Perlipin结构域,在进化上,牛和水牛与山羊的Perilipin蛋白氨基酸序列相似度最高;在性质上,Perilipin蛋白均表现为疏水性;Perilipin蛋白互作网络预测发现,其与脂肪相关蛋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与分化前的牛脂肪细胞相比,分化完成后细胞内出现大量脂滴,并被油红O染成红色;随着脂肪细胞分化,Perilipin1(PLIN1)、Perilipin4(PLIN4)和Perilipin5(PLIN5)的表达量逐渐上升,在分化的终末阶段表达量达到峰值,Perilipin2(PLIN2)在脂肪细胞分化的第2天表达量达到最大,此后逐渐降低,Perilipin3(PLIN3)的表达量随着脂肪细胞分化逐渐降低,在第6天其表达量下降到最低.综上所述,Perilipin蛋白作为包膜蛋白,在脂滴生成过程中起了重要的双向调控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Perilipin在脂滴表面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基础信息,也为未来牛遗传育种提供了理论指导,并且Perilipin之间协调调控牛脂肪生成的作用机制也将成为后续继续研究的内容.
其他文献
清远麻鸡经过多世代选育已建立了不同的专门化品系,性早熟和性晚熟肉鸡的体重、鸡冠与睾丸发育时空差异性尚未研究.为探讨不同日龄阶段父系(K系)高冠(H组)和矮冠(L组)清远麻公鸡的生长发育规律,本研究运用Logistic、Gompertz和Bertalanffy 3种曲线模型分别对7~20周龄的体重和鸡冠进行拟合,并对11周龄公鸡睾丸进行组织学观察,采用qRT-PCR分析8周龄睾丸组织Ly1抗体反应基因(LYAR)、热休克蛋白家族A成员4样基因(HSPA4L)、神经外营养蛋白2基因(NXPH2)和内咖肽A3基
本研究旨在估计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为优化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选育方案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收集了新疆巩乃斯种羊场2003—2017年的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系谱信息及配种产羔记录8033条.利用SAS 9.2的GLM过程分析群别、出生年份对4个繁殖性状(头胎妊娠天数、平均妊娠天数、头胎羔羊平均初生重、羔羊平均初生重)的影响,结果表明群别和出生年份对4个繁殖性状均有极显著影响;通过DMU软件对4个繁殖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结果表明本研究中头胎妊娠天数(0.05±0.05)与平均妊娠天数
为探究品种和采精季节对公猪精液品质与稳定性的影响,本实验采用混合线性模型对来自广西扬翔某公猪站1203头公猪(607头杜洛克,265头大白,331头长白)的68234份精液数据(杜洛克32491份,大白14796份,长白20947份)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精液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长白在精液体积方面(219.96 mL)极显著高于大白和杜洛克,而杜洛克的精子密度(4.57×108个/mL)、精子活力(89.67%)、畸形率(9.68%)和有效精子数(5.85×1010)极显著高于大白和长白.大白的精
为研究视黄酸受体α(Retinoic Acid Receptor Alpha,RARA)、视黄酸受体β(Retinoic Acid Receptor Beta,RARB)与视黄酸受体γ(Retinoic acid receptor gamma,RARG)基因在黔北麻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本研究提取黔北麻羊心、肝、脾、肺、肾、下丘脑、垂体、子宫、输卵管、卵巢10个组织总RNA并逆转录合成cDNA第1链,随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RARA、RARB与RARG基因在黔北麻羊10个组织中的
本研究首先克隆鹅FOXO3基因编码区(CDS)序列,构建FOXO3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然后将其转染至鹅卵泡颗粒细胞中,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FOXO3基因对细胞凋亡和自噬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本研究成功克隆了鹅FOXO3基因CDS序列,并由此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FOXO3.鹅卵泡颗粒细胞FOXO3基因过表达实验发现,过表达组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Caspase3、Fasl的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均升高(P<0.05),而自噬相关基因LC3和Beclin1
本实验旨在运用超微量胚胎DNA模板扩增SRY基因鉴定绵羊早期胚胎性别PCR体系和方法优化.根据绵羊Y染色体性别决定SRY基因的723 bp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析因法建立巢式PCR体系,联合扩增SRY和GAPDH基因,经绵羊静脉血液和胚胎超微量DNA样本调整测试灵敏度后,切割40枚绵羊桑椹胚的少量胚细胞进行性别鉴定,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对比.结果显示:通过2% 的琼脂糖电泳检测,除363 bp的GAPDH基因扩增条带公母羊皆出现外,只有公羊出现209 bp的雄性特异扩增条带.本实验建立的绵羊早期胚胎性别鉴
本实验旨在研究二甲双胍对犬冷冻-解冻后精液品质的改善效果,用含有不同浓度(0、25、50、100μmol/L)二甲双胍的Tris-卵黄稀释液冷冻保存犬精液,解冻后测定精子活力、质膜完整率、顶体完整率、活性氧(ROS)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线粒体膜电位状态及腺苷三磷酸(ATP)含量等指标.结果显示:二甲双胍添加组的精子活力、质膜完整率、顶体完整率、ATP含量、处于高线粒体膜电位状态精子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ROS、MDA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50μmol/L二甲双胍组的精子活力
新疆褐牛是我国育成的首个乳肉兼用牛品种,具有抗逆性强、体细胞数低、耐粗饲的优点,拥有西北第一牛的美称.前人研究发现,STAT5B基因与新疆褐牛的泌乳性状有关,为了进一步探索STAT5B基因对新疆褐牛泌乳性状的影响,通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qPCR)对STAT5B基因在不同乳房健康程度的新疆褐牛血液中的相对表达量进行分析;同时使用NCBI Blast、ProtParam、ProtScale、SOPMA、SWISS-MODE、MEGA、TMHMM Server v.2.0、SignalP-5.0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单宁酸对鹌鹑蛋品质、生产性能及屠宰性能的影响.选取300只10日龄平均体重(34±4.45)g的健康蛋用鹌鹑,随机分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3只,按照单因素设计进行饲养试验.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玉米-豆粕型日粮基础上添加单宁酸(0.10%、0.20%),预试期7 d,正试期83 d,其中育成期45 d,产蛋期45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0.10%、0.20% 单宁酸组降低了耗料增重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0.10%、0.20%单宁酸组提高了日增
为比较烘干玉米和1年陈玉米对产蛋后期蛋种鸡生产性能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选用55周龄产蛋率相似、体重相近的健康海兰褐蛋种鸡224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分别饲喂烘干玉米和1年陈玉米.预试期7 d,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烘干玉米和1年陈玉米饲喂种鸡的生产性能无显著差异;与烘干玉米组相比,陈玉米组微生物α多样性中Chao1指数提高(P0.05);在属水平上,陈玉米组增加了乳酸杆菌属的丰度(P>0.05),降低了Romboutsia属丰度(P>0.05).可见,烘干玉米和1年陈玉米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