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颗忧伤的心才能看见 这个为忧伤所充盈的人世

来源 :西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he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有一颗忧伤的心才能看见与向我们转述这个为忧伤所充盈的人世。这是我读完,也是第一次读到诗人楼河的小说《告别》与《“笑对人生”》时想到的。
  楼河是我认识了近二十年的诗友与兄弟,虽然我们在过去的近二十年中见面的次数并不多。他在大学毕业后曾在杭州边上的一个小县城工作过两年,那正是一个诗歌论坛风起云涌的时代。也是在那时,我们有了最初的相见。第一次见面大约是一个年轻诗人的聚会上,好像是一个小饭馆里热气腾腾的包间,他端着酒杯走到我面前说,“我知道杭州年轻诗友们都很认同并追随于你,但我不会轻易认同与追随一个人!”他的声音轻柔又充满挑衅,并为一个其乐融融的晚宴注入了一丝紧张的气氛,也开启了我们之间最初的不冷不热,若即若离的友谊。
  我们成为深入的朋友,是在大约过了近十年后,他已远赴中国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最前沿之地——深圳七八年,并在这个五光十色的城市站稳了脚跟,并伴随着一个初来乍到的年轻人身上的紧张感慢慢松懈下来,而最初的真诚却一以贯之。或许,在我的印象中,楼河提供了一个年轻诗人成长的接近圆满的范例。在最初的写作中才华横溢,而生命的成长又是诗人不断放下才气的过程,直到慢慢接近繁华落尽。说实话,在此之前,我從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读到楼河的小说,但当我读到他写下的这些自传体文字又毫无意外的感觉。他依然是那个诗人楼河,他只是以一种新的言说方式来书写他的诗歌以及生命深处浓郁得化解不开的哀愁。
  哀愁几乎是楼河所有文字的底色,无论是他早年那些才子气十足的分行文字,还是像《告别》与《“笑对人生”》这些自传体的叙述性文字。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的,并构成了一种互文关系。事实上,对《告别》与《“笑对人生”》的阅读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他早年天马行空的诗歌,以及那个容貌俊美而又始终身体紧绷着的少年。
  楼河的文字不追求情节的曲折或故事的跌宕起伏,而是看似波澜不惊的生活底下的静水深流。相对于猎奇与炫目,他更愿意袒露生命深处的幽微而动人心魄的一面,并作为对汉语更深处的传统——“日常生活中的神性,或是那个精微而不失其宏阔的宇宙”的回应。
  《告别》讲述的是一个身患绝症的父亲来向我——一个高中生郑重其事地告别的故事。
  这是一次提前到来的告别。一个正处盛年而又被绝症剥夺了力量,也没有资格对未来有所憧憬的人,一个渐渐失去父亲形象的人,一个因变成了脆弱的病人而被另眼相待的人,他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决定去孩子学校完成一次郑重其事的告别,在他即将被疾病摧毁而无法再向他最爱的孩子表达他的爱之前。“是的,他今天是来和我告别的。我终于明白了他的用心。趁他尚能自己走动的时候,趁他还能在陌生人面前维持一个父亲的体面形象的时候,他来和我告别了。等到他形容枯槁的那天,即使他还有力气走这么远的路来看我,他也会卑微如尘埃了。他仿佛已经预料到了这一天什么时候到来。”这是一个少年接受的一次有关生命秘密的教育,一次用盛年父亲之死完成的教育,甚至超过全部的书本知识与我们曾写下的所谓的华章。
  《“笑对人生”》的人物与故事情节也很简单,它的推动力依然是作者对生活最深切的感受与体验。小说的主人公——“我”的表哥,一个曾经在生活中远远优渥于“我”的人,一个曾经在“我”面前是那么自信,也一直都是照顾“我”的人而不是“我”来照顾他的人。因为学历不高,因为初来乍到,他还没能在这个繁华的大都市里找到一份哪怕最卑微的工作。“而接连的挫折也让他渐渐失去了斗志。那是一种不甘心却又无能为力的感觉。那是一种抑郁。”所以,当他们“慢慢走着,仿佛为了好好聊天,但实际上我们的对话磕磕绊绊,从来不能在一个话题上深入下去,总是说了两句就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不时浮现的沉默提醒我们已经日渐生疏的事实。”他们再也回不到“一起用一根扁担抬着一桶水去浇灌家里的一块花生地,落日的余晖照着我们的脚踝,我们像在劳动,又像在嬉戏,充满了默契,快乐而天真”的少年时代了。
  “笑对人生”,是表哥用黑色与白色的围棋子在地板上拼写出的汉字,是一种对自我的鼓励,也是一种祈祷与告诫。“我在这四个字歪歪扭扭的形象中体会到一丝悲伤的感情,仿佛看到他拼写这四个符号时那种想要哭出来的冲动,以及无法哭出来的抑郁。”
  故事的结尾处,作者“去下楼买了一点酒和凉菜”,并由此展开的欢宴,并非作为一种神来之笔,也无关一种巧妙的设计,而是一颗如此敏感多思的心为生活发明出的细节。“我们可能都需要一点薄醉,也许我们只有重新变得亲密,才能再次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和生命的意义。酒精的麻醉总是能给我们这样怯懦的人带来一点快乐,以及更多一点勇气。”
  而这何曾不是文学意义之一种?
  在阅读《告别》与《“笑对人生”》的过程中,我无端端想到了鲁迅的《闰土》、朱自清的《背影》与郁达夫的《春风沉醉的晚上》……我想,如果他们恰巧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他们应比我们更先辨认出对方的吧。
  (责任编辑:游离)
其他文献
时间:2021年1月   讨论人:杭州师范大学文艺批评研究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教师、学生,王尧教授作为嘉宾,以批注的方式参与互动   李佳贤:今天我们讨论王尧的长篇小说《民谣》。[1] 该小说有几个值得讨论的问题:首先是小说的结构。其次,是虚构或真实的一些历史文本,它们体现在“杂篇”和“外篇”,包括“杂篇”中收入的作文、入团申请书,乃至当时的倡议书、毕业留言、检讨书、揭发信、政治鉴定、儿歌等等[2
期刊
很多年了,我都没有见过他。  母亲给他开门时,我在楼上校订书稿。除了门的声音,我听到了他咯哧咯哧笑着与母亲寒暄的声音,感觉像进来了一群人,脑中简单地闪过一些他小时候的情形。  后脑勺编了条小辫子,放学站在最前面,举着个一年级二班的小牌子,昂扬着头的他还是小小孩,而我站在队伍的最末端。  那时秋天的阳光落在房屋上,折射下来照亮了学校空地上的树木,我们初入小学,惴惴难安,学校大门一开,母亲就随着人流涌
期刊
白日梦  夜晚的动物园  一只长颈鹿站着  睡着了  我走过去  贴着它站着  喊住一个人  过街的人流中  你想喊住一个人  你从后面喊他  不确定  他是否会停下步子  这种念头  已经好多年  你走在斑马线上  偶尔会想起来  有时则非常强烈  心跳加速  你看着众多的背影  匆匆向前  你多么希望自己  能大声喊出来  不管他是不是回头  这件事  就算了结掉了  安静  安静的人会想到山
期刊
第一封信  秋,我忍住了立刻飞过去、出现在你面前的冲动。真的,哪怕三两天也好。但是我忍住了。我又来到杭州。不想那么匆忙。我早就幻想过有这么一个机会,可以这样安静地在杭州走一走、待一待。  田汉和“南国社”、南国艺术学院是我筹划中的“表演史写作”的重要一章,它就像是中国的“黑山学院”,而他在杭州的这一程,又恰好这么地浓墨重彩。我是幸运的,可以在深秋来到杭州,把我搜集的史料先变成虚构的故事、排演出来。
期刊
我的家乡在粤桂交界的北流。我和梁晓阳是同县的乡党。著名作家林白也是我的乡党。我县的地理像一片柳叶,我在柳叶尾(也称南部)出生长大,而梁晓阳的家乡在柳叶中部。县城在柳叶的头部,也叫北部,林白是在县城长大的。梁晓阳家乡有座山叫天堂山。他經常自称天堂山人。我在北流高中上高一时,看到梁晓阳在县文联刊物《勾漏》发表作品,引为同道,便主动约见他。那时候,他衣着比我得体,梳着二分头,也许是寡言的缘故,我以为是傲
期刊
1989年秋天,在县重点高中,朱山坡读高一,我读高二。我在北流文联的内刊《勾漏》发了一首诗,样刊和稿费被人送到了语文科,语文科组长把一个写有“好消息”的小黑板挂在了门口,引来了一群围观者,朱山坡后来说他是其中之一。其实他已经在上一期的《勾漏》发表了诗歌,不过笔名不是朱山坡,而是叫“白路”。他就是用这个笔名,给我写了一封信。我们近在咫尺,我在楼上,他在楼下,他竟然给我写了一封信,而且笔迹秀丽,在信里
期刊
“批评家做批评吧,我觉得首先要跟批评对象之间有联结。”  傅小平:谈完创作,我们再来谈谈批评,就从《文学创作要“上天入地”》这篇文章开始谈起吧。虽然从形式上看,这是长篇演讲,但我是一开始就把它当批评文章来读的。当然联系到你作家的身份,我们可以称它为作家批评,融汇其间的那种文学性的表达,在批评家的文章里是不怎么见到的,要从批评视角上看,它又是一种带有综合性的广角批评,虽然主旨有关文学创作,但里面融入
期刊
星期天我正在为杂志赶写一篇稿子,突然接到小萌的电话。两天前,我参加杂志社组织的采风活动,去一个叫阜平的地方待了两天,吃也吃了,玩也玩了,归来为人家写篇稿子是题中应有之义。我写的文章,题目叫《我看到……》,就写我在阜平之所见。比如:  我看到一个细雨中的村庄,像水墨画一样意境幽远,人们一点也不慌张,从容干着各自的活计,街上有游人,游人也不打伞,从容地逛着,享受着山村的闲适和恬静,还有细雨的润泽…… 
期刊
蒋在,英美文学硕士。诗歌见于《人民文学》、《诗刊》等。小说见于《十月》、《钟山》、《上海文学》等。出版小说集《街区那头》、诗集《又一个春天》。曾获《山花》“小说双年奖”新人奖与牛津大学“罗德学者”提名。  一  那年秋天,你给我打来电话,问我们是否能再试一次。飞往上海的机票是下周四,希望我能去浦东机场T2航站楼接你。你表示去哪儿都行,去那些我没有去过的城市,只要和我在一起。  再试一次。确切地说,
期刊
能在《西湖》杂志的“新锐”栏目发表作品我始料未及。这两个短篇算是我的小说处女作。虽然是小说界的新手,但我却是诗歌领域的旧人,诗歌写作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年。作为一个相对成熟的诗人,涉入小说写作,我会思考这两种文体的区别。如果存在一种称之为“诗性”的东西,那么一定也有“小说性”这种中心概念。正是这两者的各自存在,才让一个诗人的小说创作具有意义。  但在区分诗性和小说性之前,它们作为文学的共性也许同样值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