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底洞的危险与风景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uhua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是否听过这样的论断:女性诗歌有着敏锐的感受力,更加柔美细腻,情感也更饱满浓郁。对,这只是针对“女性诗歌”的众多看法里的一条,它却令我不适,甚至可以说是厌烦且警惕。原因有三:其一,既有“女性诗歌”,那是否应该有相对应的概念,即“男性诗歌”?很抱歉,我们很少听到“男性诗歌”的说法。因为“男性诗歌”是“天经地义”的,不用刻意强调,而“女性诗歌”却是被关照的“弱势群体”,需要有“特殊政策”的照顾。那么,这是否暗含着对“女性诗歌”的歧视呢?其二,凭什么说女性诗歌就在感受力和情感上稍胜一筹,难道男性诗歌就不行吗?男性诗歌就必须壮阔雄奇,不能细腻柔婉吗?反言之,女性诗歌除了这几个优点,就没有别的特点了吗?这种不负责任的说法,难道不是对男性/女性诗歌的双重的美学压迫吗?其三,这话是谁说的,他/她这么说的语境和参照系是什么,论点是建立在多少样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想,说话的人是否有其自身局限性,而语境和参照系是会变化的,样本亦在不断地生成过程中。
  要说什么是热度,“女性”就是永恒的热度,有“女性”的地方不缺热度。所以,“女性诗歌”一直都很热闹。事实上,在新诗里,或者进一步说,在当代汉诗的范畴里,谈论“女性诗歌”是一个危险的无底洞。就像“后学”一样,许多话题都可以往“女性诗歌”的篓子里塞;当某个概念被过度使用时,其原意反易被遮蔽。所以,什么是女性诗歌?由女性创作的,就一定是女性诗歌吗?如果这些诗并不具备基本的性别启蒙意识,甚至是不自觉地臣服于男权的呢?而由男性创作的、有女性主义观念或倾向于此的诗歌,又该如何命名呢?再者,如果这些诗歌的作者是跨性别者呢?
  诸如此类的问题提醒我:人们创造概念,是为了对现象进行总结和提炼;但有时候,概念也会束缚我们对现象的认识,让我们的思维窄化、单一化。要辨析一个概念,必须有大量的文本作依據。而大量的文本,反而可能破坏你对这一概念的既有认知。当然,高明的读者需要这种“阅读的破坏”,所谓不破不立,没有破坏,就不会有更高层次的认知。
  话说回来,在客观的视域里,“女性诗歌”这一现象是存在的。这是因为,在公共语境中,一些约定俗成有关女性的概念有继续存在的必要,更何况在世界上很多地方,女性尚未获得应有的权利。《诗歌风赏》《中国女诗人诗选》都是优秀的女诗人诗歌读本,向我们呈现了女性诗歌的一个侧面,即女诗人的创作已进入丰富、驳杂、多元的阶段。若没有女诗人的创作,“当代汉诗”将失去半壁风景。而在个人语境中,我拒绝“女性诗歌应该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诗歌是女性诗歌”这样的思维定势,避免让它们干扰我的判断。在我看来,诗人就是诗人,诗人完全可以在写作中解放自己的身份,不必拘泥于任何一种角色,正如索德格朗(Edith Irene Sodergran)所言:“你寻找一位女人,却找到一个灵魂。”至于在阅读与研究里,我们更是已经被太多大而无当的概念所局限了,是时候重提“回到作者、回到文本”了,这既是对作者及其文本的尊重,也是最基本的文学伦理。
其他文献
这是一部人与物的叙事文本。我在读晓弦的《仁庄纪事》之前,其实已曾陆续读到过甚至十多组他以《仁庄纪事》组章形式发表的作品,这些都应该纳入晓弦散文诗创作具有历史感的“故土”系列。“仁庄”同时也是一种精神归宿和心灵伤痛的故土。爱德华·杨格在《试论独創性作品》中认为:具有独创性的作家,笔端总是流出像阿米达的魔杖,能够从荒漠中唤出灿烂的春天。因此,晓弦散文诗文本中的“仁庄”,或是过去了的不曾存在的,或是存在
期刊
多少年来,晚霞美如红尘时  我拿着师父珍惜的小竹篮打水  浇给河边孤单的小苹果树  树是师父栽种的,竹篮是  一位女施主留下的  多少年来,平静的河水  看着我光滑的下巴长满了胡须  然后一阵涟漪,也有了苍老的面容  我遵循师父的教导用竹篮打水  每天体会一次什么是空  苹果树也从一粒种子长大  今年春天开了第一次花,可师父  已沧桑如泥。他最后的叮嘱是  用竹篮打点水来,他要洗洗身子  最后一次
期刊
直上青霄迓帝孙,谁驱流马过烟村?  奇谋未许功千载,霸业空余酒一樽。  鸟唱巴腔寻旧迹,风催细雨湿新痕。  雄关已架登天軌,又背诗囊叩剑门。
期刊
一  “命”对于女性来说,是传统所赋予的“小女人”标签也是波伏娃所说的“第二性”的角色分配。这种女性角色的桎梏在不同阶段制约着女性——出生、成长、婚姻与职业生涯。2020年的“拉姆案”“杭州杀妻案”来自于他人的施加;而一度广为传播的“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绝不离婚”的所谓女德班主讲者却有女性自身,这些观念何以在现代化社会沉渣泛起,可见价值观并没有与时俱进,停滞的观念亟需跨性别、具有社会性的
期刊
双剑天开势比肩,凌霄栈阁任盘旋。  危崖霧乱鸟难渡,大壑风嘶浪不前。  进退何须多纠结,沉浮枉自久勾连。  一声长啸我来也,直取高峰猛着鞭。
期刊
《蜀道难》和一面古老的镜子  蜀道之上的蓝天,是一面古老而巨大的  镜子,这是虚构,但或者这是真实的  吟诵着《蜀道难》的李白  是从镜子中走出来的。这时的镜子  来到了唐代。唐诗是虚无的  也许只有酒,才是真切的  倘若这蜀道可以换酒,也许诗仙就把蜀道  唤作“酒道”了。如此,抑扬顿挫的石头  也会开始晃动出醉酒的模样  无端地想到,旧年行走在蜀道的诗人  大多是佩著剑的,“剑”字的写法  与“
期刊
结识诗人向以鲜,纯属天缘巧合。向以鲜是大学教授,教书育人著书立说;我是军人,在塞外戍边驻防。因国学,因诗歌,因网络,我们就这么结识了。迄今为止仍未谋过面,心中早已确认是挚友。蒙向以鲜赠书,细致地读过其诗集《我的聂家岩》《唐诗弥撒曲》《我的孔子》等,也翻过其三大卷、二百余万字的专著《中国石刻艺术编年史》。一路读来,总体感觉:其人虽长期处于学院之中,却絕非刻板沉闷的学究式做派,始终有着“振衣千仞冈,濯
期刊
剑门关  从史书中最陡峭的一段,奔了上去  有些气虚,毫无策马扬鞭的英雄气概  在剑门关,日光当中,正是一天最好的时辰  我携带的雷霆、闪电、热血  史诗般的想象都用上了  最后连草木也用尽力气,还是没听到  一声至今还未落地的叹息  更多的赞美,在赶来的路上  像丰收的季节,万物沉甸难以平静  我想问从天而降的剑门,一只鹰的地址  我要请月光,把绝壁画得低一些  爬上去,会一会落到人间的星星  
期刊
声 音  再次——倾听那个声音——  就在我们的门  那边,夜间  落叶的微微颤动,  多么轻柔地飘落在  散乱的地面,你会以为  它们完全没意识到  这最后的决裂,这秋天的  黑暗中的离别。  今夜,这种从生到死的  愉快的转移  美好无比。蒙特利尔,教堂之钟  对着猛烈的  清澈的钟鸣  它们测量我们生命  被低语疏忽的滴答声你是一只鸟  你是一只鸟  在黄昏的枯树上歌唱,  我是一个孤独的人
期刊
我开始诗歌写作之时,不到十五岁,一个懵懂的、情窦初开的女孩子。诗歌唤起的是一种崇高、美好、缥缈弥漫又说不大清楚的情愫。我被语言的魔力征服,觉得自己拥有了另一个世界。因为年轻,对于性别的体认是模糊的。在我的青年时代,我甚至特别不喜歡“妇女”这个词,觉得这个词庸俗、平凡甚至让人厌倦,我怎么能是妇女呢!殊不知这已是在潜意识里,接受了以男性为主体的世界对于女性轻慢的暗示。  随着阅历加深,尽管我拒绝成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