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堵死后进孩子的路

来源 :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h182776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生”是在他们各式各样的“问题”中徘徊、滚打、自我折磨、折磨别人,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拨开他们迷惑不解、苦恼不已的云雾时,为他们架设一条“上进”的阶梯。
  我的经历
  刚任教这个班语文没多久。有个星期一的早上,小组长跑过来告诉我说,都一个多星期了,第一课的那三个自然段,崇森还是不会背。
  我听后把崇森单独叫到办公室,问他能不能背,他慢腾腾地张开了嘴,愁眉苦脸地背了两三句就卡住了,然后低着头,怯怯地说:”老师……我……我不会背……”我说:“那你读一遍给老师听听。”他迟疑了一下,细声细语地读了起来,可是断断续续的,不是添字就是漏字,很不流畅,一听就知道他很少读或根本就没怎么去读。我没有批评他,只是对他说:“你大概读得很少,先在这里试着练读十分钟,再读给老师听!”于是,他就坐在我的身边练了起来……
  十分钟后,他再次读给我听。这次比原来好了些,我及时地肯定了他小小的进步:“不错!你看,只要多读多练,你也同样可以读得好起来。现在只有十分钟,要是你以后都能坚持,肯定会越来越好。”
  听了我的这句话,他有些高兴了,抬起头来看了看我。“不过,你要告诉老师,你什么时候能背第一个自然段给老师听呢?”我看着他,等着他的回答,他犹豫着没出声。我感觉他在担心着什么,我语气肯定地说:“这次由你来定时间!”他又沉默了片刻,见我满脸真诚,终于说出了口:“下个星期一。”我说:“行,老师等着你的好消息!”
  到了下个星期一早上,崇森早早就来找我了。他果真顺利地背了第一个自然段,我拍着他的肩膀表扬他:“很好!虽然只有一小段,但你说到做到,老师也同样佩服!”他憨笑着,搓着双手,有些不好意思。正当我想问他后两个自然段什么时候背时,他竟然主动地对我说:“老师,还有两个自然段我已经试着背了,因为有些长,还不太熟,我再过两天背给您听,行吗?”我微笑着点点头。
  两天后,他分两次又顺利地把剩下的自然段给背了下来。我欣慰地说:“你的任务完成了,祝贺你!”
  又过了一天,在一节自学课上,我对全班说:“现在,老师要指名几个同学背第一课的三个自然段,请举手。”话音刚落,有些同学就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我叫了几个同学背了之后,一直在等着崇森,希望他也能举手,但他没有。看他的眼神好像在犹豫着。于是,我又说:“刚才老师是叫举手的,接下来也要叫没举手的!”我又叫了几个有把握背成功的同学,然后叫到了崇森。崇森有些紧张,但他看到我信任的目光后,很快就背了下来。这让其他同学感到很意外,他們都有些吃惊,因为他们觉得崇森连朗读都成问题,更别提背了。
  此时,有些同学情不自禁地带头鼓起掌来,崇森满脸泛着红光,那双纯真的眼睛里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我的思考
  生活中,总会有崇森这样的学生,不爱学习、基础差等。由于这些“问题”,对他们来说,教师的“批评”已是“家常便饭”。从现实的很多事例可以看出,他们大都不会因为教师的“批评”而改变。其实,他们最需要的是“成功”的体验。那么,怎样做到这一点呢?
  首先,教师要把反反复复的抑制性“批评”转化成能让“问题生”有“路”可走的引导,让他们在实实在在可操作的“行动”中摘到“成功的桃子”。在上面的事例中,我淡化乃至隐匿了“批评”,以退为进,让崇森有了明确方向:先练习读课文,再由他自己来决定分几次背诵,然后还不露声色地设置机会让他在班级上背诵,以获得同学对他的赞许和肯定。我的这些做法都是为他架设可攀登的“上进”的阶梯,使他在我的“优惠政策”下真实地体验到自己的点滴收获,真切地感受到我对他的信任和爱护。
  其次,教师的引导要建立在同“问题生”沟通、商量的基础上,教师既不能以所谓的“师道尊严”来强迫,也不能过于崇尚或曲解“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而放纵他们,致使教师的“主导”只剩下形式上的“交流”,丢失了对学生行为上恰如其分的限制和“把舵”。我觉得教师有价值的引导,应是通过自己的言行努力以求达到师生心灵的碰撞,让学生能自然而然地“亲其师、信其道”,让他们诚心诚意地接纳和配合教师定下的计划。像崇森后来主动跟我提出,两天后再背后两个自然段,便能看出他思想上的变化:他对我的态度,已不是“问题生”普遍存在的那样得过且过和自由散漫了。也就是说,学生的自尊自爱很多时候是要教师去培养和维护的。教师尊重他,他才会尊重教师,他才能学会自尊。当学生自己尊重自己时,才会真正地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最后,我觉得学生的某些问题表面上看似是“学生”的问题,实质上可能也是“教师”的问题。当学生固执、叛逆、不听话、不尊重教师和顶撞教师时,我们不妨看看教师自己在教育学生时是不是“专制”和“霸权”了;是不是尊重学生了;是不是只顾自己苦口婆心地“摆事实讲道理”,而忽视或不屑去真心地倾听学生的心声和想法了。常常有些教师说某些学生“屡教不改”,当我们换个角度去看时,难道教师“屡教”的“教”就没有存在问题吗?
  其实,“问题生”是在他们各式各样的“问题”中徘徊、滚打、自我折磨、折磨别人,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尽量少用或不用批评、呵斥,甚至惩罚,而应该有意识地多采用积极有效的做法,那就是在拨开他们迷惑不解、苦恼不已的云雾时,为他们架设一条“上进”的阶梯,让他们有“方向”可“走”——这是最为关键的。要知道,很少有学生是故意出“问题”的,即便是“故意”,他们也是有原因的。什么原因呢?教师更有必要去思考它分析它破解它,如果忽略了这点,那所谓的教育最多也只能成为一种美丽的“摆设”。
  (责编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探讨补肾活血舒筋方对颈椎间盘退变的影响。方法:临床上选择轴性颈痛的病人20例,口服补肾活血舒筋方一个疗程,观察治疗效果,记录指标有中医症状量化评分、颈椎病颈椎功能评分、VAS评分、SF—36健康问卷合并颈残疾指数(NDI)评分,比较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得分情况。动物实验:损伤波杂羊颈椎间盘纤维环的方法造颈椎间盘退变的模型,术后口服补肾活血舒筋方提取液,并进行分组,A组为空
教育专家孙云晓曾讲过一个故事:胡萍的儿子迷上了做西餐,高三时依然探究各种各样的西餐技艺,而且任性的有时不完成作业,总是用各种实验成果代替老师的作业。胡萍帮助孩子在协调好紧张课程的前提下,给孩子提供所需的厨具和食材,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自制力。后来去剑桥大学面试时,她儿子除了生物研究报告,还带去自己做西餐的图片集,因此受到教授的欣赏,被剑桥大学生物系录取。胡萍写了《剑桥男孩求学记》,居然是儿子在背后督
期刊
教育如果只面对学生的“行为”,不能走进学生的心中,就会是一个“有问题的教育”,就不能称其为真正的教育。  喝农药自杀的女生  20年前,我还在一个偏远的农村校。那时刚刚当上班主任的我,热情高涨,尽管每天都会面对学生眼花缭乱的行为问题,但我还是感觉自己信心满满,那时的我真以为已经找到了教育的感觉。然而,有一件事一下子把我的这种感觉击得粉碎。  一天早晨,我照例去教室查看学生迟到现象,发现女生小颖没到
期刊
如今在“261”(两个家庭六个大人一个小孩)式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难管。他们都是独生子女,是两代人的掌上明珠。家长恨不得把所有的爱都给他们,对孩子更是百依百顺,什么事都由着孩子的性子去做,时间一久,孩子就变得娇气和任性了。  今年7岁的阳阳读小学一年级,是家中的独生子,父母上班的地方离家有点远,只有周末才能回家,阳阳平时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每次去外面逛街,他看到这想买,看到那也想
期刊
目的:观察化瘀消癥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围绝经期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口服化瘀消癥方及米非司酮)和
星期六的早上,12岁的贝蒂带着她的弟弟丹尼尔和提姆参加社区专为儿童举办的“拓荒俱乐部”活动。弟弟们高兴极了,一到活动现场就找他们的同伴玩去了。贝蒂则帮大人们分发礼品
期刊
我本想用购物活动来锻炼孩子的膽量,未曾想还给我带来了意外的多重收获。  购物是家庭中的平常事儿,但若将购物的主人换成孩子,很多人不免会感到新鲜——让孩子购物,行吗?作为母亲,我的体验是:让孩子购物,不仅可行,而且是教育孩子的好途径。  女儿生来胆小,做什么都要妈妈陪着,陪着玩、陪着看电视、陪着睡觉,像条尾巴一样跟着我,有时着实让人心烦。稍大些,这种情况有些好转,但仍然是胆量不够。为了提高孩子的胆量
期刊
学会感恩,对现在的孩子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但感恩不是空洞的说教,要有具体的形式效果才会好.rn看着渐渐长大的儿子,我心想
期刊
人在盛怒和极度消沉的时候,往往会被情绪绑架,而对自己的想法,哪怕是很低级的错误想法也会视而不见。  典型事例  一次,一个班主任急火火地找到我:“周老师,你快去看看吧,我们班的一个男生非要和人家玩命去,我怎么说都不行。”我问明了情况,原来他们班的这个男生从初中就和一个女生谈恋爱,到了高中,这个女生渐渐疏远了他,他一打听才知道是这个女生和别的班一个男生好上了。他火冒三丈,非要去找那个男生“决斗”,几
期刊
告诉孩子没有金钱就没有幸福,这样很容易造成孩子心灵上的贫瘠。  在有些人的观念中,孩子只需知道好好学习就足够了,赚钱是大人们的事。但剑桥大学研究表明,孩子7岁左右就确立了金钱观念。所以,父母应如何和孩子谈钱,才能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价值观呢?我们听听一些有经验的家长和理财师的建议。  让孩子知道钱来之不易  某小學三年级学生家长林女士一直有记账的习惯,从女儿读小学一年级开始,便让女儿参与其中,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