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蒿汤醇提与水提部位利胆保肝药效研究

来源 :中国中医药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elrai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筛选茵陈蒿汤利胆、保肝退黄的药效部位。方法 将64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醇提和水提部位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于实验第1、4、7、10日给予α-萘异硫氰酸酯(ANIT)80 mg/kg灌胃造模。醇提和水提部位低、中、高剂量组每日分别给予茵陈蒿汤75%乙醇提取物和其药渣的水提取物0.040 5、0.081、0.162 g/10 g(折合成原药材计)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连续12 d。末次给药后1 h胆总管插管收集胆汁,记录每只大鼠2、4、6 h的胆汁量;胆汁收集结束后,颈动脉取血,检测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汁酸(TBA)。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醇提及水提部位中剂量组胆汁分泌量均显著增加(P<0.01或P<0.05),血清TBIL、ALP、ALT、TBA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醇提部位高剂量组TBIL、ALT、TBA显著下降(P<0.01);水提部位高剂量组TBIL、ALT也显著下降(P<0.05)。结论 茵陈蒿汤醇提部位及水提部位均具有一定的利胆保肝退黄作用。
  关键词:茵陈蒿汤;利胆;保肝退黄;药效部位;大鼠;黄疸模型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2)09-0040-03
  茵陈蒿汤为出自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的经典名方,由茵陈、栀子、大黄组成,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的功效,为中医治疗湿热黄疸的第一要方[1]。现代研究结果表明,茵陈蒿汤具有利胆退黄、抗肝损伤、抑制肝纤维化等作用,在肝病治疗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2-4]。筛选该方剂利胆、保肝退黄药效部位,对开发创新中药及从更深层次上挖掘这一经典名方的现代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王氏等[5]和史氏等[6]采用四氯化碳诱导的肝损伤小鼠模型,比较了该方剂乙醇提取物与水提取物的保肝效果,前者的研究结果显示乙醇提取物优于水提取物,而后者的研究结果则显示水提取物优于乙醇提取物。茵陈蒿汤传统的用法为水煎煮,在认定乙醇提取有效的前提下,其药渣中是否还存在水溶性有效物质?有鉴于此,本实验采用先用乙醇提取、药渣再用水提取的部位分离方法,以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的胆汁淤积大鼠黄疸模型对茵陈蒿汤进行了保肝退黄的药效部位筛选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动物
  SD大鼠,SPF级,雌雄各半,体质量(177.6±24.8)g,南通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动物使用许可证:SYXK(苏)2007-0021。
  1.2 药物
  茵陈、栀子、大黄,分别购自南通苏北医药公司、江西樟树天齐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甘肃礼县春天药业有限公司,经南通药品检验所龚旭东主任中药师鉴定,分别为菊科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 et Kit.的干燥地上部分、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和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的干燥根及根茎。
  茵陈蒿汤提取物的制备:取茵陈剪碎,栀子、大黄粉碎成粗粉,三者按3∶2∶1比例混合,加75%乙醇回流提取3次(8倍量乙醇,1 h;8倍量乙醇,1 h;6倍量乙醇,0.5 h),合并回流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适量;以上75%乙醇回流以后的药渣80 ℃烘干,加去离子水煎煮提取3次(14倍量水,1 h;10倍量水,1 h;10倍量水,0.5 h),合并煎煮液,浓缩至适量。实验时分别取醇提浸膏、水提浸膏加蒸馏水稀释作为灌胃用药。
  1.3 试剂与仪器
  ANIT,购自美国Sigma公司,批号18320LD,临用前植物油溶解。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日立公司)。
  2 实验方法
  2.1 分组、造模与给药
  将64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醇提和水提部位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于实验第1、4、7、10日给予ANIT 80 mg/kg灌胃造模。醇提部位低、中、高剂量组每日给予茵陈蒿汤醇提浸膏0.040 5、0.081、0.162 g/10 g(折合成原药材计)灌胃,水提部位低、中、高剂量组给予每日给予相应剂量的茵陈蒿汤水提浸膏,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连续12 d。
  2.2 检测指标
  2.2.1 胆汁分泌量 实验第12日,所有动物先禁食12 h,于末次给药1 h时后乌拉坦腹腔注射麻醉大鼠,开腹,胆总管插管收集胆汁,记录每只大鼠2、4、6 h的胆汁量。
  2.2.2 血清生化指标 胆汁收集结束后,颈动脉取血,离心,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汁酸(TBA)。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LSD法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见表1、表2)
  5 讨论
  TBIL、ALP、ALT、TBA是胆汁淤积的4项常规指标[7],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TBIL、ALP、ALT、TBAT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说明造模成功。采用大鼠胆总管插管观察药物的利胆作用是常用的实验方法,其结果稳定可靠[8],故本实验采用该法进行茵陈蒿汤利胆作用药效部位的初步筛选。
  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醇提部位及水提部位中剂量组胆汁分泌量均显著增加(P<0.01或P<0.05),血清TBIL、ALP、ALT、TBA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醇提部位高剂量组TBIL、ALT、TBA显著下降(P<0.01);水提部位高剂量组TBIL、ALT也显著下降(P<0.05)。提示茵陈蒿汤醇提取部位及其药渣的水提取部位均存在利胆、保肝退黄的药效物质。   实验结果同时显示,两部位低剂量组所有指标均较模型对照组无明显改善,中剂量组所有观察指标均明显改善,提示均有一定量效关系,但高剂量组仅部分指标改善,与王氏等[9]的研究结果一致,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初步分析与大剂量的栀子及大黄具有一定的肝毒性有关。栀子、大黄及其所含的栀子苷、蒽醌类成分,虽然是利胆保肝作用的活性成分[10-11],但是剂量过大又具有一定的肝毒性[10,12]。
  参考文献:
  [1] 邓中甲.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293.
  [2] 梁会.茵陈蒿汤的研究进展[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1,33(1):69-71.
  [3] 朱平生,龙爱华,王兵.不同经典方剂对肝内胆汁淤积大鼠病理组织学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4):184-185.
  [4] 朱平生,龙爱华,王兵.不同经典方剂对肝内胆汁淤积大鼠肝肾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5):200-201.
  [5] 王立强,王喜军.茵陈蒿汤乙醇提取物与水提取物对小鼠保肝作用的比较[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22(5):200-201.
  [6] 史红,程丽艳,叶益萍,等.“茵陈蒿汤”复方有效部位群的提取及药效筛选[J].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学报,2007,12(4):19-24.
  [7] Paumgartner G, Beuers U. Mechanisms of action and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ursodeoxycholic acid in cholestatic liver disease[J]. Clin Liver Dis,2004,8(1):67-81.
  [8] 李兰芳,金亚宏,原桂东,等.茵陈蒿汤分煎、合煎对利胆及腹腔巨嗜细胞吞噬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8,4(4):39-41.
  [9] 王喜军,王萍,孙晖,等.茵陈蒿汤对ANIT诱导的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医药学报,2007,35(4):17-21.
  [10] 张海燕,邬伟魁,李芳,等.栀子保肝利胆作用及其肝毒性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9):2610-2614.
  [11] 傅兴圣,陈菲,刘训红,等.大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11,20(16):1534-1538,1568.
  [12] 郭鹏,张铁军,朱雪瑜,等.大黄毒性的现代研究与减毒对策[J].中草药,2009,40(10):1671-1674.
  (收稿日期:2012-03-20,编辑:华强)
其他文献
关键词:本科医学教育;实践教学;中医教育  中图分类号:R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2)04-0097-02  中医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继承性、实践性、服务性的临床医学。实践教学对提高中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实践技能和思辨方法、保证教学质量而言都是关键环节。在当前高等医学教育规模不断发展和医疗卫生制度日趋规范的背景下,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成为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大黄多糖对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糖、血脂、主动脉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将造模成功的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大黄多糖高、中、低剂量组,给药4周后麻醉各组大鼠,股动脉采血测定血糖、血脂,主动脉病理切片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在大黄多糖的作用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
期刊
摘要:目的 建立测定消肿生肌膏中龙脑含量的气相色谱法。方法 使用气相色谱仪,聚乙二醇20M交联柱(30 m×0.32 mm×0.25 ?m),FID检测器,载气为高纯氮气,采用程序升温,内标法测定含量。结果 龙脑在0.005 36~0.080 4 ?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8.62%(RSD=1.85%)。结论 本方法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用于
期刊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医疗法;综述  中图分类号:R27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2)04-0101-0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代表了一组异质性的髓系肿瘤,特点是髓系细胞分化、成熟异常,无效造血,造血功能衰竭,以及因遗传不稳定而导致的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目前的药物尚不能治愈本病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电针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产生的规律,分析辨证分型、电针疗效与部分细胞免疫调节因子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105例腰椎间盘突出型坐骨神经痛患者电针双侧夹脊穴及患侧环跳、委中穴,疗程14 d。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在治疗的过程中检测患者外周血中相关致痛物质及部分免疫因子的变化,分析中医辨证分型、生物学指标的变化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105例腰椎间盘突出型坐骨神经痛患者,经电针治疗有效
期刊
关键词:化瘀散;输卵管积水;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  中图分类号:R271.91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2)04-0079-02  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不孕患者中,大约有30%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合并有输卵管积水[1-2]。尽管确切的机制仍不清楚,但研究显示输卵管积水对IVF-ET的结局产生负面影响[3],且在IVF-ET前如何正确处理输卵管
期刊
关键词:名医经验;谷世喆;失眠;从肝论治;根结;气街  中图分类号:R25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2)09-0092-01  谷世喆教授是国家名老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谷教授师出名门,且家学渊源,从事中医针灸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40余年,擅长针药结合治疗各种疑难杂病,辨证精微,用药平和,选穴准确,针刺手法纯熟。笔者有幸列入谷
期刊
摘要:目的 建立同仁牛黄清心丸中麝香酮的气相色谱(G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HP-5柱(30 mm×32 mm, 25 ?m),载气为氮气,流速1.0 mL/min,柱温190 ℃,进样口温度250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温度220 ℃。结果 麝香酮进样量在0.12~0.28 ?g(r=0.999 1)范围内,麝香酮峰面积与进样量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2%,RSD=2
期刊
关键词:消法;癥瘕;痰饮;胸腔积液  中图分类号:R24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2)09-0088-01  消法是中医内治“八法”之一,是通过服用具有消食导滞、行气、化痰、利水等作用的方药,使积滞的实邪渐消缓散的一种治疗大法。《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谓“坚者削之”、“结者散之”,清代医家程钟龄《医学心悟》曰:“消者,去其壅也。脏腑、筋络、肌肉之间,本无此物而忽有
期刊
摘要:目的 应用疾病管理理论与技术,探索适宜抑郁症患者的中医特色疾病管理模式,观察其在抑郁症中应用的有效性。方法 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抑郁专台2010年5-8月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管理组接受中医特色疾病管理,包括综合抗抑郁治疗、抑郁症中医特色教育、定期复诊、评估。对照组以常规诊疗模式接受治疗及定期评估。2组观察评估时间均为24周。分别于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