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的渗透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sh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健全语文教育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结合教学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对策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名中国人的职责和使命。然而,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得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正在逐渐减弱甚至断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弘扬和传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传统文化之所以受到外来文化的强力冲击,一个主要的因素在于民族对自身优秀文化的自信不足。而针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自信,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紧密结合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以语文教育为依托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本文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探索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极其对策。
  一、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一)健全初中语文教学体系
  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初中语文的教学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不仅要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同时也要重视人文教育功能,方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然而,一直以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都过度关注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忽视了人文教育功能,使得语文学科人文教育缺失的现象普遍存在。和传统的语文教学现状相比,教师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改变了过去语文教育中人文教育缺失的现状,极大地丰富了语文学科教育的思想和内涵。学生通过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有助于激发其对语文学科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学习质量。由此可见,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是健全语文教学体系的有效途径。
  (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成了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那么,就初中语文的教学而言,教师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呢?笔者认为:现代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立足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入手,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进而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标。由此可见,“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教师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元素之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文化传承与理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同时促使当代青少年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由此可见,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
  二、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
  (一)立足课文讲解,渗透传统文化
  语文作为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初中语文的教材中就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如古诗、古文、词句等,都属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要紧密结合语文教材,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当前,新版的初中语文教材,引入了很多与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内容。初中语文教师要结合教学需要,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例如,在《论语十二章》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渗透我国优秀的儒家文化思想,让学生学习为人处世的方法,学习的态度以及道德理念等,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又如,在《观沧海》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采取传统文化教育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模式,让学生从现代生活的角度去认知和了解传统文化。同时,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诗人的情怀和豪情壮志,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总而言之,将传统文化教育与课文讲解有机结合起来的模式,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促使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升。
  (二)丰富文化渗透方式,提高文化教育效果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应当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方能达到良好的文化教育效果。
  首先,巧用多媒体,优化文化教育效果。在信息技术的大背景下,巧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是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初中语文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要紧密结合多媒体技术手段的支持,优化文化教育效果。例如,例如:《天净沙·秋思》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散曲中所描绘的场景,增加学生对“小橋流水人家”的体验,使其感受作者创作时的心境,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想要探索更多与之相关的内容,这样就能够将元曲等传统文化成功渗透到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将传统文化以直观的形式展示出来,可以使学生感受真实存在的传统文化,学生就会对其产生好奇心,并受其影响,为学生奠定良好的人文基础。此外,教师还应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更多的教学方法,改变语文传统教学,增加方法丰富性的同时,增加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影响。
  其次,开展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最为直接的、有效的方式。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开展各种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如传统节日活动,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又如,开展诵读经典活动,有利于在引导学生诵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感知传统文化之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初中语文教师还应当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各种文化活动,并强化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感知传统文化,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是健全初中语文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紧密结合教学需要,积极渗透传统文化,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沈建红.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微[J].学周刊,2019(3):31.
  作者简介:
  刘平,贵州省遵义市,贵州省遵义市第十一中学。
其他文献
一屠格涅夫和恩格斯 1882年6月,俄罗斯大文人屠格涅夫在散文诗《俄罗斯语言》中写道: 在疑惑不定的口子里,在痛苦地思念着祖国的命运的日子里——给我鼓舞和支持的,只有你啊,
目的探讨miR-21、miR-155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SLE患者(SLE组)45例,其中病情为轻度24例、中重度21例;另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血浆微小RNA-150(miR150)、微小RNA-155(miR155)、微小RNA-233(miR233)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1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其中初诊者32
创新是非公党建的灵魂,是党建工作获取民营企业家认同的关键。这一创新既包括上级党委组织部门资源整合、资源投入的创新,又包括企业党组织紧扣企业需求进行工作创新,还应包括对
摘 要:初中数学这一门学科的开展在初中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数学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学生的思维逻辑,头脑反应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使学生在解题方面的思路更加清晰。教师在对学生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合理安排练习课程,时刻关注学生在解题方面的思路的形成。当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及时予以指导,及时纠正他们在解题思路方面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条件。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因此,增强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至关重要。文章分析了青年学生
铜梁县巴川中学创建于1982年,系铜梁县教委直属公办学校。2008年6月,区政府投资1亿元,迁建铜梁县巴川中学,历时两年,于2010年8月新校落成启用。目前,学校新校区占地面积150亩,总建筑
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人才是一个民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河南大学近代物理实验教学从教材、课程结构模
上周二是重阳节,也是老人节,笔者给家中老人打电话,问有没有出去玩玩,回答是哪儿都没去,跑不动。$$   何止是跑不动呢?对于大部分老年人来说,旅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报纸
民生型政府范式的选择反映出我国政府职能重心正由经济建设转变为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然而,当前政府公共信用缺失,不仅影响了民生型政府的诚信形象,而且会导致政府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