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诗词鉴赏 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ylog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是一个诗词王国,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赏析诗词歌赋的过程中发现和解释物理现象、建立物理概念、理解和接受物理知识,并逐步形成物理能力和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诗词鉴赏;物理现象概念;知识能力;物理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9-013-1
  中国是一个诗词王国,诗词中飘逸优美的文字展现了多彩的生活,蕴涵着深刻哲理,又渗透着丰富的物理知识。我们在欣赏这些诗词时,要引导学生了解时代的背景和创作的生活基础,挖掘诗词的思想内涵,探讨诗词歌赋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自然规律,以增强学生的文学、政治和科学修养。
  一、诵读诗词歌赋,解释物理现象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全诗气势豪迈,感情奔放。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如此壮浪景象,语带夸张而又符合自然规律,将“水往低处流”的重力现象和物体具有强大的机械能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将大自然的一个水循环系统活脱脱展现在读者面前。
  再例如“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毛泽东在这里凭吊昔日得胜战场,没有激烈愤慨或血腥的战争场面,只有江山之美和诗人之悦跃然于目前。此诗开篇一来就是七个颜色字,形象传神地给了我们一幅斑斓的夏日黄昏图,展现了物理学科中牛顿研究的著名的光的色散现象及其形成的条件(雨后复斜阳),让我们也领略了物理即生活的伟大哲理。
  二、品读诗词歌赋,建立物理概念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此联对仗工整,连用叠字,读来朗朗上口,场景历历在目。特别是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用来引入和建立声音的物理概念恰到好处,学生倍感亲切自然,概念的建立也是水到渠成。
  再例如“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毛泽东《送瘟神》)和“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宋·陈与义《襄邑道中》)毛主席以极具艺术地手法表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赤诚之心和爱国爱民之情。放眼整个物质世界,我们脚下的地球(自转和公转)也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即“运动是绝对的”。而陈与义恰巧与毛主席的概念互补,认为物质的运动具有相对性。作者明知船行甚速,如果天上的“云”真的不动,那么在“卧看”之时就应像“榆堤”那样不断后移。这样参照物的概念引入和建立也就显得自然和通畅了很多,课堂气氛也格外活跃。
  三、赏析诗词歌赋,理解物理知识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宋·陆游《村居书喜》)诗人从嗅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与声音,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花气袭人”是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加快的結果,温度影响分子运动的激烈程度。而“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宋·王安石《梅花》)更是同样阐述了这样一个物理知识,梅花因为在寒冷的季节里开放,温度比较低,分子运动的程度比较缓慢。一“袭”一“暗”作对比,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分子无规则运动的规律。
  再例如“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弃官,盖起一座茅屋,安身立命。不料到大风破屋,大雨接踵而至。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来的八方多难,感慨万千。风卷茅屋,描述的是一个力与运动的物理知识,其实质是气体流速与气体压强之间的关系。因为屋顶之外“风怒号”空气流速远远大于屋内,屋顶外气体压强远远小于屋内,内外形成了巨大的气体压强差,屋顶被压飞出去了,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是被大风卷走。
  四、质疑诗词歌赋,提高物理能力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唐·张继《枫桥夜泊》)全诗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根据物理知识,当露点降到零度以下,地球表面的水蒸气经过凝华而结成霜。可见霜是地面上形成的,它就不曾到过天上,怎么能说“霜满天”呢?认为霜和雪一样,都是从天上降落下来的,这就违反了自然规律。
  再例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孟浩然离乡赴洛阳,再漫游吴越,借以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愤。然而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江清月近人”一句是不符合科学道理的。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水中的月影S′,与天上的月亮S相对于水面MN是对称的,故而在水面上任意一点看月亮和月影都有OS=OS′。而人A在船上距月亮S为SA=OS-OA,而距月影S′为S′A=OS′ OA,所以S′A>SA。也就是说诗人看到的月影比天上的月亮还要远一些,不是“月近人”,而是“月远人”了。
  五、创作诗词歌赋,培育核心素养
  近年来,我校结合星星诗社、结合学校校庆活动,鼓励学生创作包含物理现象、概念、知识和原理的诗词歌赋,以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收获了不少成果。
  例如八(1)班学生胡怡在《咏校园》里创作出“折桂亭旁嗅桂香,竹林摇浪泛清光”,将分子热运动和光现象的知识蕴含其中,很有味道;八(3)班学生毛诚玲在《春韵》中创作出“春色浓浓鸟脆啼,扑蝶童子笑声急”,将声现象中的音调音色特性再现于文字之间。再例如七(4)班学生唐光泽在《望瘦西湖》中吟道“西湖瘦,中立桥亭五,夜揽秋月洞中数”,不仅格律清新,意境优美,更是将光的反射原理之平面镜成像描绘的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展现了很厚实的物理核心素养基础。
  中国的诗词歌赋内涵博大精深,作者孤陋寡闻也只能抛砖引玉,谨以上述举例以引起教育同仁的注意和兴趣,以提示各位在物理教学中,能渗透一些中国传统文学和文化,能带有一点自然科学和理性的心智。若能如此,便是作者之欣慰了。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鉴赏能力是学生语文基本能力之一,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高中语文阅读鉴赏教学现状是重方法,轻体验;重讲授,轻感悟;重课内,轻拓展。优秀的语文阅读鉴赏教学策略可以让学生发散思维、开拓视野,更能够提高学生在语言文字方面的理解运用和鉴赏审美能力。语文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激发阅读趣味;突出学生主体,强化阅读体验;坚持开放多元,尊重阅读个性。努力提升阅读鉴赏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中语文
摘 要: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每个班级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学困生,这是班级管理中的一大难点,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难点。本文认为对学困生的教育主要是让他们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起来,要给予他们关爱,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关键词:学困生;爱心;信心;耐心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1-071-1  二十多年来的工作经历,使我认识到对待学困生首先
摘 要:本文通过探讨影响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因素,进而研究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其主要包括:在教师备课前的准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关注的问题,教师课后如何引导学生等方面进行反思等,以期改善“时间久,效率低”的现状,最终能够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关键词: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3-064-1  本文主要
摘要: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如何从开始习作就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尽快地改革作文批改的现状,变“背对背”的“暗中摸索”为“面对面”的“明中探索”,开启“自我评改模式”,促进学生主动积累,主动进步。本文从自我圈改、家长参与两方面入手,探讨了“自我评改模式”,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作文批改;自我评改模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学生社团活动能够实现学生的自主设计、自主选择、自主体验和自主评价,使社团经历成为学生中学阶段自我学习的一部分。因此,对于如何建立富有特色而又结合地方实际的社团建立意义十分重大。本文着重探讨了建立地理社团对地理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地理社团;地理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3-011-1  学生社团是指学生为了实现会员
摘 要:为了纠正课堂中种種无效质疑的现象,笔者根据第一学段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运用问题墙贴的方法,采用创设外部环境,课前指导、课中聚焦、课后延伸的措施,激发学生内部驱动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质疑问题、敢于提出难题的能力,使质疑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从而学会主动学习,获得终生受用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第一学段;问题墙;质疑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人文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体系的组成部分。陶行知的人文教育包括主体教育、生活教育、快乐教育、民主教育、个性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内容。用陶行知人文教育思想指导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应该做到:营造快乐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实施人性化评价,让学生拥有自我尊严;开展个性化活动,让学生感悟人生真谛。  关键词:数学教学;人文教育;渗透方法  中图分
摘 要:“艺术来源于生活”人的思想本就应该具备艺术性,教师的教学也应该源自生活。贴近生活的老师令学生感到亲切,贴近生活的教学会让学生学得明白。思想品德老师的作用便是让学生懂得生活,学会面对生活。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方式;学习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39-01  0  作为学生人生初期的引路人,小学生在各方面都还不够
摘 要:根据新课改的精神,物理教学要从灌输、讲授为主的模式改成以学生体验为主的模式,让学生在课程中体验,在课程中感悟,在体验中学习,在感悟中成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感悟,不仅丰富自己的社会知识,而且发展自己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体验性学习;物理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51-01  0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
摘 要: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安花苑小学以“智达高远”为校训,以“人本?科技?生活”为办学理念,形成了鲜明的科学教育办学特色。在科学教育实践上,学校以“大科学”教育视野,在科学教育环境建设、科学普惠教育、科学课程建设与实施、科学资源整合、科技项目(活动)等方面全力推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科学素养,引领学生科学智慧人生。  关键词:大科学;教育视野;智慧人生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