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网络时代的读书人

来源 :时代邮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gq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过了若干年,你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好长时间没读书,而且没有任何负罪感的时候,你就必须知道,你已经堕落了。不是说书本身有什么了不起,而是读书这个行为意味着你还有追求,还在奋斗,还有不满,还在寻找另一种可能性,另一种生活方式。说到底,读书是一种精神生活。
  过去是“书到用时方恨少”,现在是“书到用时方恨多”。今日谈读书,比以前更需要选择的眼界、阅读的定力、批判的眼光。
  在信息铺天盖地的时代,要建立自己的阅读体系,要让自己的立场、视野和趣味不受周围环境的诱惑,是很难的。有了大众传媒以后,阅读的同质化现象太严重了。读书人首先要建立自己的阅读趣味和基点,有了那个基点之后再来谈读书。请保持警觉,读你自己喜欢的书,为自己而不是为了聊天而读书。
  今天多强调知识的广博,很少强调思维的深度。海南、桂林、南极、北极,大家都能跳跃性地和你说一大堆,但如果谈深,就说你的家乡,都不见得能说透。大家都是“知道分子”,常识多,但思考及辨析能力不足,没有时间、没有耐心来仔细琢磨一个事情。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自主记忆力的衰退。全世界都一样,把记忆力交给电脑了,把所有的知识交给数据库。所谓读书破万卷,有很多传奇性的老学者,你说一句,他能马上告诉你在哪本书的第几卷第几页。今天,记忆被检索取代。我们以前总是想拼命地记住某些东西,现在已经没有这种动力了——“没关系,我的电脑里有”,年轻人则是“我的手机里有”。
  读书的确存在真实的困境,而且这困境一下子很难解决。读书最关键的功能并非求知,而是自我修养。
  知识变得唾手可得之后,读书原有的三个功能:阅读、求知、修养,都受到了影响。以前读书,求知和自我的修养是同步的,现在求知这个层面被检索所取代,只要知道一个书名和人名,检索就行了。而阅读的功能更强调了娱乐。原来苦苦追寻、上下求索的状态消失之后,知识有了,但修养没有了。
  过去古代读书人说“为人之学”和“为己之学”,为自己读书是一种很好的趣味和境界。读书不能仅仅理解為拿学位、学本事、谋职业,要养成读“无实用、有大用”的书的读书习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在高深的专业研究之外,保持对宇宙、对人生的广泛兴趣,是一种值得欣赏的生活态度。过分学科化与专业化导致知识之间的隔阂,导致人们对世界理解得不完整,割裂了学术研究和日常生活,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状态。
  行船的人都知道,出海必须有“压舱石”,否则很容易翻船。在我看来,那些渊博的、玄妙的人文学,比如文学、史学、哲学、伦理、艺术等等,是整个人类文明的“压舱石”。这些“压舱石”不一定时尚,不一定与时俱进,某种意义上的保守是对突飞猛进的时尚潮流的纠偏。
  如果都在革新,日新月异,“文明”过两天就不知道变成什么样子了。新知识、新技术、新生活不断涌现这很可喜,但请记得对传统保持几分敬意。
  当读书不再被认为是严肃的、认真的、必须面对的事情,阅读不像以前那么执着和要紧,就有了毕业多少年还读不读书的问题。
  读书是很平常的事,别说得太崇高,那样效果反而不好。关键是养成阅读的习惯,然后与时俱进,不断自我调整。
其他文献
在中国历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的夏、商、周三代,是中国的青铜时代。根据整个欧亚大陆的考古和历史年代分期体系,中国青铜时代属于欧亚大陆青铜时代的晚期和末期。  青铜时代是个伟大的时代,此时欧亚大陆北部草原上的畜牧业和冶金业突飞猛进,生产力发展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直接导致了人口移动和获取更大地理范围内资源能力的增强,从而使传自西亚、中亚或起源于草原上某些地点的新鲜事物,能够快速地在广阔的地域内普及和
摘要:农业种植业的发展事关民生问题,然而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地形地貌以及气象条件。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现代化农业技术得到了飞跃发展,近年来,我国农业种植业结构和相关政策有所调整,农业技术的加持也优化了农业种植结构,推动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从农业技术推广背景、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业种植业的关系,以及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种植业发展中的重要性的表现来进一步阐释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种植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在居住方式改变、个性化增强等背景下,加上现代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中国城市社区已由过去的“熟人社会”变成“陌生人社会”。过去是远亲不如近邻,而现在部分邻里之间充斥着功利、冷漠、封闭、失信。这种由社会进步带来的社会病、社区病和邻里病,影响到邻里和谐,要想改变,就要推动“陌生人社会”向“新熟人社会”的转变。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 马学理  传统的邻里关系是互助性的,目前城市新兴社区里出现的
采訪余秋雨,宛若品味一场文化盛宴,享用一次文化饕餮。  从学术研究、学校领导到实地考察、随笔写作,余秋雨经历了不少彻底的拦断和转换,每次都是在别人认为状态最好的时候离开,一遍遍地从零开始。他说:“我是个行路者,不愿意在某处流连过久。安适的山寨很容易埋葬憧憬,丰沛的泉眼很容易滞留人生,而任何滞留都是自我断裂,任何安顿都是创造的陷阱,任何名位都会诱发争夺,而任何争夺都包含着损毁。”  余秋雨认为,“行
《耶路撒冷圣安妮和圣埃提昂神学院藏乌尔第三王朝楔形泥板》一书于2010年由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 (JAC)杂志社出版。该书为Periodic Publications on Ancient Civilizations (PPAC)丛刊第四种,由日本学者尾崎亨(Tohru Ozaki)和以色列学者西格瑞斯特(Marcel S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土地占用现象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农民丧失土地资本,除此之外,失地农民的社会、物质等其他资本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本文调查分析了益阳市明山村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现状,仔细探讨失地农民保障遇到的困难及造成的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失地农民保障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失地农民;保障;措施  1 引言   失地农民,无依无靠,只能游走于城、乡间,靠征地补偿艰难的生活,境遇令人
北京的天似乎亮得早些。  清早五点多,拉开窗帘,不仅天已大亮,太阳也有一丈高了。天的西邊还挂着半个月亮,与东边的太阳遥相呼应,一道难得的日月同辉景观。  北京于我,还是一座比较陌生的城市。十几年前来过一回,仅在天安门前留过影,连长城都来不及攀登就匆匆离开了,几乎没有了什么记忆。这一次,我得要好好看看了。  平时在电视上书本上,虽然对北京有所了解,但传媒对北京的雾霾、沙尘暴的报道,更令我记忆深刻。但
提 要:头枕是古埃及人日常生活中用于支撑头部的家具,也是伴随死者进入来世的重要随葬品。在新王国时期,出现了头枕形状的护身符(wrs)。因其形状类似古埃及观念中的地平线,头枕具有太阳象征意义,人的头部枕在头枕上,象征着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头枕可以托举使用者的头部,并将其从与死亡类似的深睡状态中唤醒。因此,作为丧葬用品的头枕能够在冥界唤醒死者,使其复活。此外,头枕的使用还表明了古埃及太阳神信仰的普遍性
《钱锺书选唐诗》即将出版,这一书名是出版社根据书稿的内容.另取的,杨绛先生在稿子的封面上,原来题写的名称是“《全唐诗》录杨绛日课”,钱锺书先生又补题了“父选母抄,圆圆留念”八个字,基本道明了它的性质。后来由于钱瑗不幸早逝,杨先生就把这部由她亲笔抄录的稿子,赠给了吴学昭(稿子的封面上有杨绛的赠语:“此八册抄本,赠吴学昭留念。绛二00九年二月十七日。”按,原稿实为九册)。吴在征得杨先生同意后,抱着学术
此前曾读过大兴的《在生命这袭华袍背后》,最近又读了他的书稿《诗与远方的往事今宵》。读了这两部散文集后,不由得感叹作者个人阅历的丰富多样,和一言难尽的心路历程。尽管作者一再表述自己的自我边缘化,甚至调侃自己抱着种种怀疑的随遇而安,但你还是能在他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背后,在他弥漫全书的感叹之中,体味到一种对生命的深深眷恋,和比眷恋更深的无奈和荒芜。是的,无奈和荒芜。无常而短暂的生命在剧变的时代和永恒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