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 刘雨林
3岁的格格发了几天低烧,妈妈还以为是吹空调着凉了,给她吃了点退烧药,也没有引起注意。可这两天,格格的手心、脚心、口腔内出现了红色米粒大的皮疹,一天晚上,格格老嚷嚷嗓子疼、小包包疼。妈妈心想,宝宝是不是出水痘了,急忙带着宝宝去医院儿科看夜诊,经主治医师诊断,格格得的是小儿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之一,各年龄层均可发病。由于宝宝免疫功能低下,因此是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尤其是5岁以下的宝宝可占发病人数的90%以上。
症状全接触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柯萨奇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因在口腔内、手、足等部位发生疱疹,故而得此病名。小儿手足口病因与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水痘等很相像,所以常被妈妈们混淆,通过以下症状的分析可以帮助妈妈判断,您的宝宝是否患上小儿手足口病。
症状一:体温变化
起病时一般为中等热度发热,体温多为37.5℃~38.5℃,很少超过39℃。热程持续2~3天。
症状二:皮肤变化
发病时宝宝的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会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也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而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丘疹或疱疹多在一周消退,少数8~12天恢复,疱疹多不破溃,疹后不留色素沉着。
症状三:口腔变化
口腔黏膜充血,其表面可见到黏膜疹,为粟米大小的红色斑疹或疱疹,疹的周围有红晕,部分疱疹破溃形成小溃疡,患儿自觉疼痛致使吞咽困难及流涎,约7~10天愈合。
症状四:连锁反应
发病时宝宝的颌下或颈侧可摸到直径1厘米~2厘米大小的淋巴结,而且宝宝还有轻微疼痛。它的连锁反应还会导致宝宝在病程中伴有食欲不振、拒食、烦躁、咳嗽、腹泻等症状。
就医指征
妈妈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也具有侵害脑和心脏的特性,可引起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所以严密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一旦发现有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面色苍白、哭闹不安或嗜睡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护理指南
手足口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以护理为主。因此宝宝患了手足口病,妈妈应配合医生,做好家庭的护理工作。
1 让宝宝待在家里
首先应将宝宝进行隔离。宝宝应留在家中,直到热度、疱疹消退及水泡结痂。一般需隔离2周。充分的休息有助于宝宝更好的恢复体力,抵抗疾病。
2 远离污浊的空气
一定要保证宝宝的房间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定期开窗通风,宝宝发病的阶段最好谢绝亲人的探望,避免人员过多或吸烟造成的空气污浊,从而导致继发感染。
3 精心的食物配合
由于连锁反应给宝宝带来的胃口较差,不愿进食等症状,妈妈要在饮食上多费点心思,宜清淡、可口、易消化,若宝宝口腔出现糜烂时,就要准备一些流质食物。严禁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都会阻碍宝宝健康的恢复。
4 全面的口腔护理
为了预防细菌继发感染,妈妈应保证宝宝口腔的清洁卫生,在每次用餐后可以让宝宝用温水漱口,当口腔有糜烂时可涂金霉素、鱼肝油,用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
5 给宝宝剪指甲
因为宝宝的手掌或脚掌部会出现疱疹,而且还会很痒,宝宝自己会用手去抓,为防止抓破疱疹继发感染,妈妈应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可以用丝巾轻微包裹宝宝双手,防止宝宝的小手乱动,若疱疹破裂的话,局部可涂擦1%龙胆紫或抗菌素软膏。
6 保证个人卫生
由于宝宝发病时,宝宝衣服、被褥要时刻保持清洁,衣着应宽大、柔软,最好经常更换。床铺应平整干燥。臀部有疱疹的宝宝,还要随时清理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7 退热剂的使用
因小儿手足口病发病时体温为低热或中等度热,所以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可让宝宝多饮水,如体温超过38.5℃,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热剂。
防治指南
宝宝经过服用病毒灵、维生素B1、维生素C及板兰根;中剂,口腔涂2%龙胆紫治疗,个别病情严重者加用青霉素或干扰素注射等,经过1~2周观察治疗,绝大多数可痊愈,但由于手足口病无免疫性,患过本病后如不注意预防,还会再患,所以妈妈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
1 密切观察+及时隔离
由于该病全年散发,目前正值春夏之交,是防治小儿手足口病的关键时期。所以应监督好托幼等单位做好晨间体检,一旦发现幼稚园的小朋友患有该病要及时和该宝宝隔离。
2 培养好的卫生习惯
除了注意宝宝的饮食卫生,不吃不洁食物外,还要注意培养宝宝正确的卫生习惯:要勤洗手,讲究个人卫生,玩具和儿童用品也要经常消毒。
3 少带宝宝去拥挤场所
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而且至今尚未研制出疫苗,所以妈妈要尽量少带宝宝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4 增强宝宝的免疫能力
在传染病高发的季节,妈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增强宝宝的免疫能力,如给宝宝增添营养、保证合理的睡眠时间,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而降低抵抗力。另外要让宝宝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强壮骨骼,拥有好的体魄才能远离病毒的袭击。
5 全面进行卫生消毒
对患有手足口病的宝宝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应彻底消毒。一般常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及煮沸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于日光下暴晒。宝宝的粪便需经含氯的消毒剂消毒2小时后倾倒。另外衣物也最好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3岁的格格发了几天低烧,妈妈还以为是吹空调着凉了,给她吃了点退烧药,也没有引起注意。可这两天,格格的手心、脚心、口腔内出现了红色米粒大的皮疹,一天晚上,格格老嚷嚷嗓子疼、小包包疼。妈妈心想,宝宝是不是出水痘了,急忙带着宝宝去医院儿科看夜诊,经主治医师诊断,格格得的是小儿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之一,各年龄层均可发病。由于宝宝免疫功能低下,因此是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尤其是5岁以下的宝宝可占发病人数的90%以上。
症状全接触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柯萨奇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因在口腔内、手、足等部位发生疱疹,故而得此病名。小儿手足口病因与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水痘等很相像,所以常被妈妈们混淆,通过以下症状的分析可以帮助妈妈判断,您的宝宝是否患上小儿手足口病。
症状一:体温变化
起病时一般为中等热度发热,体温多为37.5℃~38.5℃,很少超过39℃。热程持续2~3天。
症状二:皮肤变化
发病时宝宝的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会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也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而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丘疹或疱疹多在一周消退,少数8~12天恢复,疱疹多不破溃,疹后不留色素沉着。
症状三:口腔变化
口腔黏膜充血,其表面可见到黏膜疹,为粟米大小的红色斑疹或疱疹,疹的周围有红晕,部分疱疹破溃形成小溃疡,患儿自觉疼痛致使吞咽困难及流涎,约7~10天愈合。
症状四:连锁反应
发病时宝宝的颌下或颈侧可摸到直径1厘米~2厘米大小的淋巴结,而且宝宝还有轻微疼痛。它的连锁反应还会导致宝宝在病程中伴有食欲不振、拒食、烦躁、咳嗽、腹泻等症状。
就医指征
妈妈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也具有侵害脑和心脏的特性,可引起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所以严密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一旦发现有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面色苍白、哭闹不安或嗜睡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护理指南
手足口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以护理为主。因此宝宝患了手足口病,妈妈应配合医生,做好家庭的护理工作。
1 让宝宝待在家里
首先应将宝宝进行隔离。宝宝应留在家中,直到热度、疱疹消退及水泡结痂。一般需隔离2周。充分的休息有助于宝宝更好的恢复体力,抵抗疾病。
2 远离污浊的空气
一定要保证宝宝的房间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定期开窗通风,宝宝发病的阶段最好谢绝亲人的探望,避免人员过多或吸烟造成的空气污浊,从而导致继发感染。
3 精心的食物配合
由于连锁反应给宝宝带来的胃口较差,不愿进食等症状,妈妈要在饮食上多费点心思,宜清淡、可口、易消化,若宝宝口腔出现糜烂时,就要准备一些流质食物。严禁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都会阻碍宝宝健康的恢复。
4 全面的口腔护理
为了预防细菌继发感染,妈妈应保证宝宝口腔的清洁卫生,在每次用餐后可以让宝宝用温水漱口,当口腔有糜烂时可涂金霉素、鱼肝油,用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
5 给宝宝剪指甲
因为宝宝的手掌或脚掌部会出现疱疹,而且还会很痒,宝宝自己会用手去抓,为防止抓破疱疹继发感染,妈妈应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可以用丝巾轻微包裹宝宝双手,防止宝宝的小手乱动,若疱疹破裂的话,局部可涂擦1%龙胆紫或抗菌素软膏。
6 保证个人卫生
由于宝宝发病时,宝宝衣服、被褥要时刻保持清洁,衣着应宽大、柔软,最好经常更换。床铺应平整干燥。臀部有疱疹的宝宝,还要随时清理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7 退热剂的使用
因小儿手足口病发病时体温为低热或中等度热,所以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可让宝宝多饮水,如体温超过38.5℃,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热剂。
防治指南
宝宝经过服用病毒灵、维生素B1、维生素C及板兰根;中剂,口腔涂2%龙胆紫治疗,个别病情严重者加用青霉素或干扰素注射等,经过1~2周观察治疗,绝大多数可痊愈,但由于手足口病无免疫性,患过本病后如不注意预防,还会再患,所以妈妈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
1 密切观察+及时隔离
由于该病全年散发,目前正值春夏之交,是防治小儿手足口病的关键时期。所以应监督好托幼等单位做好晨间体检,一旦发现幼稚园的小朋友患有该病要及时和该宝宝隔离。
2 培养好的卫生习惯
除了注意宝宝的饮食卫生,不吃不洁食物外,还要注意培养宝宝正确的卫生习惯:要勤洗手,讲究个人卫生,玩具和儿童用品也要经常消毒。
3 少带宝宝去拥挤场所
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而且至今尚未研制出疫苗,所以妈妈要尽量少带宝宝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4 增强宝宝的免疫能力
在传染病高发的季节,妈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增强宝宝的免疫能力,如给宝宝增添营养、保证合理的睡眠时间,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而降低抵抗力。另外要让宝宝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强壮骨骼,拥有好的体魄才能远离病毒的袭击。
5 全面进行卫生消毒
对患有手足口病的宝宝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应彻底消毒。一般常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及煮沸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于日光下暴晒。宝宝的粪便需经含氯的消毒剂消毒2小时后倾倒。另外衣物也最好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