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感应的变异:《现代》及其诗人群

来源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现代新诗的发展,到三十年代,不论其诗情的内涵或实绩,在不断充实与更新的同时,更拓展了它与现实、与心灵世界的多向性联系,语言及情绪结构,也产生较大的变化。新诗开始走向成熟,更能满怀信心地面向廿世纪新诗学的涌动。《现代》及其诗人群,是这一新诗现象的突出代表。本文详尽分析了该刊的时代背景,在现代诗坛产生深远影响的原因,深入、细致地考察了足以代表这一诗群总体特色的诗人:戴望舒、李金发、艾青,金克木与林庚,陈江帆、李心若与玲君等诗作面貌及其不同个性。尽管《现代》文化自由主义立场限制了它的视野、声音,但从一种新的
其他文献
在我国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的双重背景与形势下,加快发展物流业对于提高西部地区的整体竞争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有必要实行积极的物流产业政策,加快培育物流产
科学研究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实践活动,从科研目的、科研目标的确立,到科研手段的应用、科学研究的过程和科学研究的后果,以及作为科学研究活动主体的科学家,都不是与伦理无涉的
对大学生进行创业能力培养与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需要,是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人才需求变化的需要,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因此,
一、从明词作家、作品及艺术成就、明词在中国词史上的地位、明代词学的发展等三个方面,论证了明词的文学价值.二、从考证明代文人的生平行状、考察明代文艺思潮以及其他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