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自主探究 建构和谐课堂

来源 :文化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aldoc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小学生来说,再精彩生动的品德课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体验和深刻感悟。新课改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要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样能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因此,品德教学可以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整合,引入探究性学习,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品德课程标准中,以建议的形式引导教师开展一些适合学生的活动。在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主,教师不要一味地惦记着“给”学生什么,而应该关注能帮学生“做”什么,要注重搭建平台,引导学生通过实实在在的活动去感受和体验,促进学生观察力、想象力的发展,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独特性和新颖性。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教学苏教版《品德与社会》《科学技术的喜与忧》一课时,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大胆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建构和谐课堂,提升教学实效。
  一、案例展示
  教学片段一:
  师:课前,我们进行了分工,四个小组就科技给我们的衣食住行带来的巨大变化和作用进行了资料的收集和小组学习,下面请各组上台交流。
  1.服装与科技
  组员介绍各种智能服装。(“变色龙”军服、医护衬衣、情绪手套、保温袜子、宇航服)
  小结:是啊,正如大家所说,我们的服装正朝着薄、轻、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科技让我们的穿着更加方便与舒适。
  2.食品与科技
  我们小组研究的是食品与科技,查找资料学习后,出了三道选择题来考考大家:杂交水稻之父是谁?下列哪一项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什么技术能让我们一年四季都吃到西红柿?
  补充介绍:无籽西瓜、无土栽培蔬菜
  小结:第二小组同学又是出选择题,又是介绍,又是讲故事,自学的科技含量也很高。听了他们的介绍,我们感受到科技丰富了我们的餐桌,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3.居住与科技
  我们小组先请大家猜三个谜语,猜对课后到我们组长处领奖。(出示谜面)
  现在很多地方开发了智能住宅小区,居民们家里不用空调,冬天也只需盖一床被子。(介绍朗诗东吴绿郡运用科技内芯打造“永恒不变生活”)
  小结:智能建筑,令房屋冬暖夏凉,为节能减排创造条件,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这一组的交流方式很有创新。
  4.出行与科技
  我们小组先请大家做一道简单的计算题(略)。
  图片展示介绍:电动汽车、高速公路、独墅湖隧道、智能公交站台、智能红绿灯。
  看,这是城市轻轨。知道吗?苏州轻轨4号线吴江设13个站点。以后我们去苏州更方便快捷了。
  小结:这些发明与创新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品质,也将促进我们吴江更快的发展。
  师总结: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感受到了:科技无处不在,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许多便捷,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人们安居乐业,整个国家得以发展,强大!
  教学片段二:
  1.过渡: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利用不当将给社会带来危害。
  2.有人就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PPT图片)转基因食品能吃吗?染发能使我们变得更年轻,能经常染吗?
  像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曾经有科学家说核能是世界上最高效最清洁的能源,但是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大地震导致的核电站爆炸,使核能转眼间成为了全世界人民恐慌的灾难。还有可怕的原子弹,还有争议很多的克隆技术,我们该如何辩证地认识科学技术的喜和忧呢?请同学们在组长带领下课后收集科学技术带来的问题的有关资料:
  (PPT)参考课题:可怕的原子弹;克隆人的忧虑;染发;转基因食品……
  3.根据学生的兴趣分组研究。然后下节课继续交流。
  二、总结反思
  探究学习是学生通过主动地发现问题、体验感悟、实践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式。在品德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愿望和需要,赋予学生前所未有的选择学习内容、参与活动设计、选择活动方式和结果表达方式的自主,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实现“扬长”的教育思想,真正实现学生是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主体。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教师恰当指导如何达到和谐统一呢?我们认为最主要的是教师应正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即应是活动的参与者、情感的支持者和信息的提供者。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自主确立研究问题,教师起到引领作用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在品德课程中开展实践研究首先应注重“选题”。主题应从课程标准的要求出发,结合学科课程特点,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宗旨,侧重对课程“三维目标”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应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从现实社会生活、自身成长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
  2.学生自主搜集学习资料,教师当好被咨询者
  搜集资料这种综合性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经。在具体研究时,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搜集资料。但是,需要的资料有时学生无法得到,这时,教师要尽可能当好被咨询者,必要时和学生一起搜集资料。当然,有时候教师所拥有的资料,也视需要提供给学生。
  3.学生自主选择研究方法,教师做好指导工作
  学生在明确了自己的研究目标后,对研究内容有自己的选择,对研究方法也各有设想,教师要尊重他们的选择。当然,学生的研究活动也缺不了教师的方法与技巧的指导。如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从采访人那里问得更多信息,如何把获得的资料记录下来等。这些都少不了教师的“技术”指导:做好调查笔记,将资料存档;采访他人时,预先设计采访问题,进行录音采访;上网时,借助搜索网站搜集资料,必要时指导学生请专业人士帮忙。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是他们创造性得以发挥的前提,教师的恰当指导是研究得以顺利开展的保证。
  4.学生自主决定交流形式,教师当好参谋
  研究活动结束后,学生的研究成果还要进行全班的交流讨论。交流的形式应该由学生自己来决定。具体可以是谈话、辩论的形式开展课堂学习;以展览、小报等方式进行成果交流……另外,由于小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相对较弱,他们的最终成果可以是简单的书面材料,也可以是实物、图画、音像制品甚至口头材料等。一般来说,这些工作应由学生自己去做,但如果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也不妨为他们出出主意。
  此外,在研究活动过程中,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进行分工合作,共同为完成研究工作出力。
  总之,在品德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既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又要注意教师的恰当指导,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建构和谐课堂,真正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摘 要] 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提问效率?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英语课堂提问低效的原因,又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原则,在此基本上,提出了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构建弱权势的课堂文化、以主题和情境贯穿教学、尽量让学生证明自己的回答。  [关键词] 英语课堂 有效提问 原因 原则 策略  想要有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和组织工作,必须为学生创造一个能让他们潜心体验学习过
期刊
“张力”在物理学里指物体受到拉力作用时,存在于其内部而垂直于两相邻部分接触面上的相互牵引力;按哲学理解,指两个事物之间的距离和落差;从接受美学理解,背景与突前的关系是一个基本结构,文本的策略据此产生一种张力,这种张力造成一系列不同的活动和相互作用,而审美对象的出现最终消除这种张力。在阅读教学中,就是教学的生命——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教师一直关注并执著追求的目标。  教学实践证明,教学只有遵循儿童的
期刊
一直以来,不管是报刊杂志,或者是课堂教学研讨,还是教学实践中,教学方法始终是我们关注的焦点。然而,教学方法或褒或贬,或扬或弃,难于形成共识。即使是同一教学方法,大家也“争论不休”,始终没有定论。《一路花香》(国标本苏教版四年级上)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世上每一件东西、每一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我们既不能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自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细细想来,教学方法又何尝
期刊
[摘 要] 无论是在教育教学理论中,还是在现实中,阅读和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与意义是公认的,没有人怀疑,也没有人反对。课外阅读的问题,是人人认为重要,同时多数人认为由于现实条件局限难以付诸实践的问题。因此,本文不侧重理论的阐述,而是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呈现当下高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并分析其成因,然后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展示具体的实践方案,以期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期刊
[摘要] 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也显得尤为重要。纵观语文课堂教学,教师提问的技巧存在着诸多问题。通过“四求”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学生的生命潜能才能在课堂上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课堂才会流光溢彩。  [关键词] 提问误区 提问“四求” 高效课堂  一块玉石经过艺术家的雕琢就变得栩栩如生;一场战争经过指挥者的运筹帷幄就会赢
期刊
[摘 要] 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调动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让学生情感自然地流露,愉快地倾诉,快乐地作文,教师在写作实践中从积累、指导、批改等方面进行教学,以此促进作文取得进一步成效。  [关键字] 激发情感 积累 指导 修改 成效  情感是作文的命脉。写文章有了情,下笔就有了神,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让学生主动参与?面对学生作文中流失的个人情感,作为语文教师又该怎样找回这些曾经为我们所赞美和渴
期刊
[摘 要] 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方式所无法替代的”,通过化学实验的各种丰富生动的实验现象,能让学生学会动脑、动手、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并得出实验结论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从而达到激化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更应该注意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创设更多的实
期刊
[摘 要]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 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第一步必须使学生能提出探究的问题。可是在教学实际中,笔者觉得这一步往往被许多教学者自己取代,没有真正实现学生提问,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为此本文通过笔者教学过程中的体会,
期刊
[摘 要] 新课标的提出突破了传统的教育理念,由以往“教师为中心”转向“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合作探究、自主创新等能力的培养。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因此化学要遵循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同时结合化学学科的特殊性,把原来以老师讲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自主探究、验证为中心,重点加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在探讨陶行知“教学做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我校承担的苏州市“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导学案构建农村初中有效课堂策略研究》,介绍了我校开展导学案教学模式在构建有效课堂的基本流程。实践表明导学案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导学案 有效课堂  “导学案”是指教师依据一节课教学特点、教学目的,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引导学生设计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的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