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挽孙中山先生联选》的成书

来源 :文史精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fengdetian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中山精神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共同遗产,充分发掘、利用这份丰厚的遗产,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既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仙逝7O周年之际,由我个人编注、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出版的《挽孙中山先生联选》,在海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是我深感欣慰的。回顾此书12年成书过程,不禁感慨万千。 我出生在湖北江陵农村,父母均为文盲和半文盲。1966年正在读小学六年级的我,因“文化大革命”爆发而辍学,尔后再无入学机会。在长达10年的流浪中,我以喂猪、放牛、割马草,当泥瓦匠、油漆匠,榨油,轧花,烧
其他文献
十一、整风和生产 为了表彰在1943年反“扫荡”中涌现出来的战斗英雄、民兵英雄、拥军模范和大生产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劳动模范,1944年春节过后,晋察冀边区党政军群领导机关在
外国租界,是列强对中国军事威胁、政治 控制、经济掠夺和文化渗透的基地,是 侵略者的天堂,是中国人民受欺凌的场所。租界成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特殊象征。近代中
奉化流传着一句谚语:6岁零6日,读书甭拣日。就是说,孩子一到6岁就可以上学了。当时,在浙东四明山区还没有新式学校,孩子要上学,有钱的人家可以自己请一位家庭教师,经济条件差
泰山的奥区,激湍奔流的西溪岸边,拔地擎天的凌汉峰下,葱茏苍郁的密林深处,就是“辛亥革命滦州起义牺牲将士纪念祠”。它是冯玉祥将军为纪念辛亥革命滦州起义死难烈士而建造的
在WENSHIJINGHUA·人物春秋早期黄埔军人中,由于历史的原因,有相当一些人在共产党和国民党两方面都干过,廖宗泽就是其中一个很有特色的人物。他曾在四川作过共产党的军事
朱启钤先生曾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代国务总理,后搞实业,做了不少于国于民有益的事。周恩来总理对他很敬重,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对朱老先生在工作和生活上多所关照。朱启钤后
唐绍仪是中国近代政治舞台上的著名人物。他几十年宦海浮沉,由清王朝的一个品位低微的幕僚,逐渐升迁至一品大员;在改朝换代之际,荣任中华民国第一任国务总理,为谋求共和统一
1997年第3期《文史精华》上,《中医药界大请愿》一文中第三个小标题是“杏坛同心沪上集会”。这里作者误将“杏坛”一词当“杏林”使用了,特指而辨之。 杏坛,原为孔子讲学的
本文译自纽约麦克米伦出版公司1945年出版发行的美国著名报人鲍威尔的回忆录《在华二十五年》(My Twenty—Five Years In China)中的第十一章。鲍威尔(John Benjamin Powell)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空军将士常常唱着一首慷慨悲壮的歌曲走上战场,飞上天空,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保卫祖国的领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