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士拂剑,浩然弥哀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szf2222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及英国作家玛丽·瑞瑙特(Mary Renault),世人大多记起她笔下的古希腊英雄或大哲:那英勇机智,却仍为愤怒与嫉妒障目的神性与人性兼备的忒修斯;那骁勇善战,却又柔情似水的亚历山大;还有那在乱世中冒险实践治国理想的柏拉图……然而在历史小说的创作开始以前,瑞瑙特已出版过一系列以生活经历为基础的现代题材的小说,展现一个个普通人的感情世界。这些人物可能并没有跌宕的命运,也从未取得辉煌的成就,却仍于平凡中展现出伟大之处。这其中的代表作即为瑞瑙特最后一部现代小说,名为《御者》(The Charioteer)。
  《御者》出版于一九五三年,讲述了二战时一名伤兵以柏拉图的《斐德若篇》为人生向导,寻求同性真爱,认识自我与社会的故事。一九六九年,纽约的同性恋者举行了对抗警察暴力的示威活动,史称“石墙骚乱”(Stonewall Riots)。这场运动成为现代同性恋解放运动的转捩点。从此,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争取平等权利的漫长斗争之中。时至今日,同性婚姻已在英美等国合法,西方同性恋者的生存环境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相比已有云泥之别。然而小说《御者》描绘的英国社会仍是一个将同性恋定罪的社会。有“计算机之父”美誉的阿兰·图灵(Alan Turing)便因同性恋情被揭发而遭受迫害,英年早逝。《御者》在如此压抑的社会氛围之下成书,书中人物悲喜的呈现大胆而又细腻,作者的道德勇气可见一斑。虽为现代题材的作品,书中充盈着的古希腊哲学与神话元素却又赋予其丰富的古典风韵,读来耐人寻味。
  故事的开始,因受人陷害而被学校开除的学长拉尔夫送给主人公罗瑞一本《斐德若篇》作为临别礼物。书中一则关于灵魂的寓言令罗瑞心驰神往。从此,他便将其作为自己的理想与行事准则。在这个寓言中,人的灵魂由三部分构成:象征高尚与节制的白马,象征欲望与冲动的黑马,以及象征理智的御者。人在面对自己的爱人时,驯良的白马听从御者的调度,从不贸然行动;但顽劣的黑马却耽于爱欲,怂恿并拉扯着御者和自己的同伴,以满足肉体的渴望。柏拉图的灵魂寓言实际喻示着人对于自我的驾驭与掌控。白马与黑马处于永不停歇的抗争之中,人的灵魂也就充满不安与骚动。御者的职责即是驯服顽劣的黑马,使人怀着节制与敬畏之心追随自己的爱人,实现灵魂的升华,获得心灵的平静。小说之名《御者》即来源于此,既指代主人公罗瑞,又是他人格的象征,与故事的起承转合交织在一起。
  后来二战爆发。罗瑞应征入伍,又因为负伤被送到英国的一间急救医院治疗。在那里,他邂逅了做勤杂工的良心反战者安竹,并很快与他成为挚友。安竹作为良心反战者的身份使他们本就暧昧不清的友谊愈加非同寻常。作者瑞瑙特战时曾在急救医院担任护士,身边就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出于自身的信仰拒绝参战,却因不符社会对青年的期望而不得不忍受外界的鄙夷与歧视;在医院森严的等级制度下,他们是一群边缘人,做着最低贱的工作,却得不到最基本的尊重。这群良心反战者给瑞瑙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成为小说中安竹的原型。
  即便两人的地位悬殊,罗瑞依旧被安竹的单纯所吸引。与安竹在一起时,他所感受到的正是柏拉图笔下的那种灵魂的完满与宁静。在他们第一次私下会面之后,罗瑞迈着满足的步子:
  他感到圆满、充实;此刻他死而无憾,两手空空,自由自在。以前他所渴望的一切如今看来都不过是陷阱,使他变得模糊、渺小。他无比清晰地想,这才是年轻的感觉,正是为此。现在我们有力量创造属于自己的记忆,以坚硬的材料,钢铁与水晶。
  “我们且把灵魂比作一种协同的力量,由一对有翼马和一名御者构成……”
  然而,年轻的安竹却对这一切一无所知。情窦初开的他冥冥之中感受到内心的悸动,却单纯地认为两人之间的紧张感只是他的身份所致:
  安竹忽然坐了起来,用光溜溜的手臂环住双膝。他暗下了个决心,神情严肃起来。他直直地望着前方,侧面坚定而专注,有一瞬间纹丝不动,一股分明的冷峻之色掩住内里的温情,在罗瑞看来美得难以承受。在他掉转视线的时候安竹转过头:“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是不是?”
  “什么意思?”罗瑞道,剧烈的心跳几乎令他窒息。天空,水流,斜阳透过的细密的树叶似蒙上圣光,预示着奇迹的降临。
  “你懂我的意思。我把这些问题丢给你,而你唯一想要问我的问题却是知礼的人不能提起的。直接一点:我害怕去打仗吗?说到底,你有权知道真相。”
  有几秒钟罗瑞说不出话来,难以抵受这样的大起大落。但他随后想到沉默也会引人误解,便强作镇静道:“我的老天,你在胡扯什么。我可从来没这么想过。不管怎么说,你要是真怕就不会提起这事来了。”
  意识到安竹的懵懂后,罗瑞不禁陷入难言的苦闷之中。他暗自希望安竹能够明白自己的心意,却又不忍亲口对他告白,徒增他的烦恼:
  说到底,罗瑞想道,这也不难理解。他年纪轻轻就要承受很多。保家卫国的传统,即便他再怎么摈斥,也一定在他心上扎下了根;他所坚持的毫不妥协的道德准则;随着战事临近,他必将面临着的抉择无论如何都会违背他的一半本性:这一切于他而言都是长大成人所要承担的责任。这些已经够他受的了:他的身心知道自己背上更多是不行的。然而逃避,尤其是下意识的逃避,就像个放高利贷者一样,令人负债累累。安竹现在所要承担的债务已经超出了他本性中任何一半所能承受的。要让他明白真相,罗瑞十分清醒地想,无疑会击碎他对自己的全部信念。他一定不能知道。
  就在此时,罗瑞又基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与当年赠给他《斐德若篇》的学长拉尔夫重逢。自学生时代起,拉尔夫便是罗瑞的楷模。他的精明与干练给予年幼的罗瑞无限遐想。就像所有不谙世事却沉浸于文学与幻想的少年一样,在罗瑞的心中,拉尔夫早已化身为古希腊的传奇英雄,亦或是华兹华斯笔下的“快乐战士”(the happy warrior),教会他做人的准则,给予他无限的精神力量,指引着他在自我认知的道路上艰难地前行。
  然而即便在远离凡尘的校园中,拉尔夫已经展现出了他精于世故的一面。正如福斯特的作品《莫瑞斯》中,克莱夫用柏拉图的《会饮篇》对莫瑞斯表明自己的心意,拉尔夫也用《斐德若篇》引诱了年少的罗瑞,向他袒露自己的身份。但与克莱夫对于古希腊精神的执着不同,拉尔夫清楚地认识到这种精神在他们所处社会的不切实际,就如同他叮嘱罗瑞的那样:“这种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所以别心存幻想。这只不过是个不错的想法而已。”   在两人分开的七年间,拉尔夫成了一名海员,后因受伤被迫退役。再次相见,他干练依然,却比以前更多了一份沧桑与世故。在世俗中浮沉已久的他早已明晰如何在不违抗社会规约的前提下满足自己肉体的诉求。他在一群有着相同渴望却任凭自己被“孤独腐蚀”的同伴间游刃有余,以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冷静细数整个群体的悲哀:“我们这个群体不是水平的,而是垂直的。柏拉图、米开朗琪罗、萨福、马洛;如果算上双性恋就还有莎士比亚、达·芬奇和苏格拉底—我们总能举出那些顶峰上的人物,但要说底层……根本无底可言。”诸神统治着的那个注重个体价值、将同性爱视为高贵的古希腊世界已经一去不返。在纷飞的战火下,人除了向彼此寻求片刻的温暖别无他法:
  你对这一切太没经验,不知道什么东西可怕。我听过太多的人生经历:我不知为什么,每次他们多喝了一杯,多推撞了一下之类,出事的时候我好像总是在场。是孤独腐蚀了他们,每一次都是。人都是饥不择食……只有当你和一个实在的人厮守时你才能忘掉那一切。
  面对自己少年时代的偶像,罗瑞知道自己深藏心底的那些“难以言说的经历”终于有了可以倾诉的对象。然而,曲折的人生经历和注重实际的个性使得拉尔夫虽则尊重罗瑞对于安竹的感情,却难以产生共鸣:
  现在罗瑞明白了,自从拉尔夫知道他们之间的爱没有肉体的结合,他就认为那不算真正的爱情。即使他多少有点相信,却也只是对罗瑞心怀同情,好像他是一个受苦者,苦于迷恋对象不能或不会回馈,因而为情所困,直到时间平复情伤,或是一个更加慷慨的爱人出现。他受到触动,就如一个成年人有感于别人青涩爱情的痛苦。
  而作为一个“更加慷慨的爱人”,拉尔夫本人给予罗瑞的是一种关怀备至的、精神与肉体结合的爱。“他不索求什么,只给予一切。他并没有要求对方怎样。他倾尽自己的所有,简单得就像一支烟一杯酒,来纾解当前的痛苦。”在拉尔夫的心中,罗瑞仿佛柏拉图所描述的爱情中那“被爱与被欲望者(the beloved and desired)”,需要在他的指引与爱护下成长与成熟。
  但对于罗瑞来说,拉尔夫的强势却不禁使他感到厌倦。他感激拉尔夫的体贴,却又清楚地明白对他的依赖并不能解决自己的任何问题。在他们结合的夜晚,他思索着:“如愿以偿可能是好的;无须认识到自己由此而如愿以偿,可能还更好。”在清冷的月光下,他想念着与安竹在一起时的轻松与自由,就如同迷途的旅人想念着自己的故乡:
  唯独安竹不相信人可以通过释放自己摆脱所有的烦恼。他还年轻,缺少世人眼中的经验;但是他天生能领悟爱情逻辑的艰难。
  正如柏拉图灵魂寓言中的御者需要协同双马的力量以使灵魂完善,小说《御者》中,主人公罗瑞也需要经受住心灵的历练,在两个截然不同的爱人之间作出抉择,获得灵魂的平静。
  安竹单纯而又高尚,他给予罗瑞的是一种超脱凡俗的精神之爱。他们在医院外的溪流边散步,深夜在医院昏黄的灯光下私语,“唯有他们的快乐使他们特异于众,唯有他们的个人身份使彼此分离”。然而,两人之间的友谊从不包含爱欲的成分。在《斐德若篇》里,御者压制住白马与黑马之间的牵扯与抗争,灵魂生出羽翼,回到天界,与神明共舞。而安竹灵魂中那象征冲动与欲望的黑马尚未觉醒,他也因此从未经历过内心的不安与挣扎,个性远非成熟。安竹之于罗瑞,与其说是一种选择,不如说是罗瑞对自己不懈追求的理想的某种寄托,是他精神的归宿。也正因如此,罗瑞纵然明白两个人不可能有任何结果,却依旧在与拉尔夫的同伴接触之后不由自主地向安竹寻求安慰:
  他已经忘了有什么要遮掩。回到他们纯真的爱就像回家一样。他抓住安竹的手,好似已经千百次牵手,好似他们早已谈过了一切,接纳了彼此。
  与此同时,学长拉尔夫虽然能够满足罗瑞精神与肉体的诉求,却已与他的理想相去甚远。对罗瑞而言,不论是拉尔夫本人还是他来往的交际圈都成了他追求灵魂完整与自由的阻碍。在他的眼中,拉尔夫的同伴们太过纠结于自己的性取向,“并且把它当作一种生涯。他们安静地蜷缩在自己的局限(limitations)之中,像在子宫里一样”。他们没有自己做人的准则,亦没有个性,“聚在一起只是为了彼此倚靠,不致跌倒”。罗瑞不愿自己被划归到这样的人群之中,像一群“难民”一样被禁锢在高墙与铁网之下,从此囿于自己的性倾向,使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特质消失殆尽。同样,拉尔夫的控制欲又将两人置于不甚平等的地位,使罗瑞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个性的独立。
  拉尔夫在把《斐德若篇》交给罗瑞的时候曾叮嘱他,不要对不切实际的东西心存幻想。可在纷乱的世界里,人终究还是应该有所追求、有所坚持才不至于随波逐流,迷失自我,哪怕只是那一点不切实际的幻想。正因如此,纠结与痛苦之中的罗瑞才下定决心与拉尔夫分手,回到安竹的身边。他自始至终忠于自己年少时的理想,追求个性的自由,即便安竹对此一无所知,即便他需要时刻隐藏着自己的感情。
  而就在此时,拉尔夫的旧情人出于忌妒假扮拉尔夫,向安竹说明了罗瑞与拉尔夫之间的关系,也使得安竹意识到自己对罗瑞的真正感觉。他灵魂中的那匹黑马也终于睁开混沌充血的眼睛,“向前低下头,咬紧口铁”,跃跃欲试。年轻的安竹感到惊慌失措,并在面对恶毒的挑衅时失去理智,出手打伤对方。内疚、信仰的破灭以及成长的痛楚驱使他离开医院,来到战事最为危急的伦敦做急救工作,走上一条自我放逐之路。得知这个消息的罗瑞追到安竹的住所,试图向他说明实情,却受到待安竹如父、也曾爱过安竹已故父亲的戴夫的阻挠。最终,罗瑞听从了戴夫的劝告,相信自己的行为已没有太大意义。为了保护安竹,他必须放弃两人的关系。他将跟随自己多年的《斐德若篇》托戴夫交给安竹,表明自己的心意,然后为了不惊扰安竹悄悄地离去。
  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苏格拉底摒弃了诡辩家莱什阿斯所提出的少年“应接受的倒是没有爱情的人(non-lover),而不是有爱情的人(lover)”的谬论,歌颂了爱情的可贵。苏格拉底与斐德若的谈话在苏格拉底对潘神的赞扬中落下帷幕。但《御者》描绘的世界并不如此简单。安竹纯洁而又崇高,却难以经受自我和外界的考验;拉尔夫圆滑世故,但始终保持清醒与理智。他个性复杂,却并非堕落,因而比安竹更加成熟。生活永远无法如神话传说般一概而论。在故事的结尾,罗瑞意识到自己冲动之下错怪了拉尔夫。他来到拉尔夫的住处,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委曲求全,挽回了两人不甚完美的爱情。小说的结尾充满了悲哀与无奈:
  夜幕悄然落下,遮掩了前景不定的去路;车轮在勒马停车处扬起的尘埃之中静止着;御者松开双手,放落缰绳。白马与黑马顾着以这儿能供应的食料充饥,谁也不责怪对方把主人牵离了大路。它俩都离家很远,孤独寂寥,并且这一程已经因双方的争斗而愈加漫长,格外辛苦。现在,它们垂着头并肩站着,长长的鬃毛缠在一起。当御者的嗓音沉默下来,和解的它们便将一宿同眠。
  白马与黑马之间无休无止的对抗终于告一段落,距离天界已是迢迢万里的灵魂在疲惫中沉沉睡去,喻示着主人公罗瑞终于无可奈何地向自己与之抗衡的一切作出了让步。经历了这场爱恨纠葛的他最终成长起来,对于社会与人生的错综复杂也有了一番更加深刻的了解与认识。在他的脑海中,《斐德若篇》“不再圆满和完整,而是充斥着困惑、不定、痛苦和同情,以及人生的短暂与纠结。但他转念一想,这本书也正是为了这样的一个世界而作”。《斐德若篇》讲述人灵魂的骚动,体现的正是人生痛苦和纠结的一面。对柏拉图思想终身葆有仰止之情的瑞瑙特赋予这些痛苦与纠结以血肉,通过主人公罗瑞的人生经历呈现在读者眼前。古典文本与社会现实之间构成了富有张力的对话,赋予小说无限的深度和广度。
  从二○一三至二○一五年,Virago出版社重新出版了瑞瑙特的全部作品。与其历史小说封皮上近似于古希腊瓶绘的纹样不同,《御者》封面上仅有一幅简单的肖像画。画中的年轻人面容平和,却于眉宇间透出沧桑与不屈。他生着一头酷似爱尔兰人的红发,脑袋微倾,仿佛在向看着他的人诘问着什么:是对他终成泡影的理想的哀悼,还是对他徒劳无功的抗争的不甘?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有这样两句诗:“壮士拂剑,浩然弥哀。萧萧落叶,漏雨苍苔。”不知为何竟觉得如此悲慨的诗句用在罗瑞的身上毫无牵强之感。有时我不禁感慨小说的结尾戛然而止,还有太多撩人心弦的东西作者都没有再写出来,徒留读者沉吟:罗瑞后来怎么样了?他和拉尔夫分手了吗?有没有找到真正值得他去追随的那个爱人?还是就这样埋葬了他的理想,在芸芸众生中默默终老?张爱玲说过,“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在浩浩汤汤的苦海之中,大概无人能为罗瑞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人惋惜和祈祷。但至少他努力过,抗争过。人越成长,越能感受坚持信念的不易。罗瑞不是为人类盗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也不是剜目赎罪的俄狄浦斯王,然而高踞奥林匹斯山的诸神可鉴,他一生无悔。
其他文献
一  写历史难免以成败论英雄,可成败不是一时一世的事,如何衡量,史家有时也难以把握。曹魏时代的何晏(?-249)就近乎于此。东晋著名的研究《春秋谷梁传》的学者范宁痛恨当时“浮虚相扇,儒雅日替”的风气,把责任怪到一百年前的何晏、王弼两个人身上,说“王、何蔑弃经典,不遵礼度,游词浮说,波荡后生”,是使“仁义幽沦,儒雅蒙尘,礼坏乐崩,中原倾覆”的罪魁祸首,比桀、纣的暴虐更甚。“中原倾覆”,被迫南迁,这一
期刊
巴西,茨威格笔下的“未来之国”,战火纷飞、生灵涂炭的年代里,奥地利作家在这片南美绿洲看到了平等与包容,和平与希望;巴西,暴力与纷争是它的另一张名片,从推翻帝制,到二十世纪的两场独裁,巴西在枪弹与血泪的洗礼中,承受着蜕变的阵痛。一次次,这个国度与“巴西崛起”的期许擦肩而过,渐成为“永远的未来之国”。今天,当我们提到巴西,与炫目的桑巴足球、明丽的里约海滩齐名的是贫民窟层出不穷的毒品交易、黑帮枪战、腐败
期刊
自二○○○年出版的《郭小川全集》将作者的“运动档案”收入“外编”,出版界渐有此类文字刊行。二○○四年李辉自潘家园淘得的杜高档案,经“档主”同意出版(即《一纸苍凉—〈杜高档案〉原始文本》)后,如《聂绀弩全集》第十卷的《运动档案》,《徐铸成自述:运动档案汇编》,不再作为“外编”。但虽以“运动档案”为题,却只是该人有关档案的一部分,或可曰“作者部分”、“个人部分”;此外尚应有“组织”—由单位党组织到司法
期刊
《异乡记》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这个残篇断章只是记录了张爱玲一段奇异的乡间旅行经历,而且她在世时也没有准备出版。由于其中的部分情节与张爱玲此后的几部小说均有互文性的关系,对于她一九四六年以后的创作而言,《异乡记》具有某种原型的性质。张爱玲本人把《异乡记》看成是“非写不可”的文章,“除了少数作品,我自己觉得非写不可(如旅行时写的《异乡记》),其余都是没法才写的。而我真正要写的,总是大多数人不要看的”(
期刊
相逢在岸边,在多雨的季节  默认刻骨铭心的时间  是河流的走向  是盛夏残酷的意念  二○一五年九月,我到青海省海西州领取《大昆仑》杂志颁发的“大昆仑文化奖·诗歌杰出成就奖”,见到互通邮件已久的诗人翼人,读到了他的长诗《沉船》,上面所引四行,就是这部大作的开头。短短一节,如一部乐曲的主题动机,呈示出若干重要的信息,乃至诗学特征。它引领着这首长诗和阅读长诗的我们,踏上了一首历史哀歌的茫茫长途。  这
期刊
一  宋徽宗在《茶论》(今人称作《大观茶论》)的序中提及,太平盛世,喝茶也就喝得讲究,“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咸造其极”。在这本《茶论》中,宋徽宗对产茶、采茶、制茶、碾茶的物理与各种工序都作了详细而精到的探讨。讲到饮茶的器具,点茶所需要的对象,更是分门别类,按照盏、筅、瓶、杓,一一罗列。他特别指出,只要是涉及喝茶、存茶、点茶,无论阶级贫富贵贱,都可以从中讲究精致高雅的品位,而
期刊
一  杨绛在写作中第一次笔涉政治,应该就是那本薄薄的《干校六记》了。  此前,于抗战时期写成并上演的两个剧《称心如意》和《弄真成假》,曾让“杨季康”这个名字如一颗新星升起在沦陷区上海的晦暗天幕上,然而这两部家长里短的轻喜剧与抗战无关。当时,热血的作家们为抗战而写作,“文章下乡”“文章入伍”,国民党文人也搞出声势不小的“国防文学”。在国共合作一致抗日的大背景下,左翼和右翼的文人艺术家们,集结在文化工
期刊
读哈佛东亚系学者李洁的《上海人家:重书回忆》好似一段冲击思维和情感的双线旅程。这本书结合回忆录和民族志的方法,描绘出飞速变迁的社会中普通人的生命历程;作为在上海弄堂里度过童年的当地人,她的细腻笔触让人感到作者完全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以及城市中人的价值、风尚和挣扎。这本书追溯李洁家族成员从一九四○年以来的经历,有着强烈的情感力量,让人时哭、时笑、时叹,好像在全身心投入地观赏王家卫或蔡明亮的乡愁电影。
期刊
一  《在西方的注视下》(Under Western Eyes)出版于一九一一年,题材和康拉德的另一部小说《特务》(The Secret Agent)相近,描写革命和无政府主义。小说出版后在英国反响平平,在俄国受到关注。这也不难理解,书中主要角色都是俄国人,俄国读者自然更感兴趣;虽说书名暗示这是局外人的观察,但读者会觉得其见解不仅有针对性,甚至还颇有点刺激性呢。小说译成俄语后,五年内再版多次,足见
期刊
以“终结”为题名的书著,近二十多年来,不知已出过多少了。这可能并非偶然,也并非仅仅因为这二十年中恰好有一个日历期即耶稣诞生纪元的千年之交。从福山的名著《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开始至今,间中世界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面对近四分之一个世纪以来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和它们所带给各个地方的人们直接、间接的冲击,作为身在历史之中的我们,阅读与理解这段当代史(也就是我们自己的历史),已成为一项具有紧迫性的任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