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生产中的误区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h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养蚕是山区农民致富的好途径,针对养蚕生产中存在的一系列误区做出更改指正,以期提高蚕茧产量、质量。
  关键词蚕桑生产;误区;桑树施肥;养蚕消毒
  中图分类号 S8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13-0360-01
  
  桑树对土壤和气候条件要求不高,适应性广。养蚕周期短,技术性不高,是农民致富的好途径。笔者在长期的技术推广工作中发现,在实际养蚕生产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误区,从而影响产量,降低茧质,减少收益。现将蚕桑生产中的误区总结如下。
  1桑树施肥存在的误区
  1.1重视夏肥的意识不强
  桑树夏伐后进入第二生产高峰,因为这时气温高,雨水也较多,抽枝长叶生长快。6—8月枝条生长量占整个生长量的90%左右,是桑树最需养分的时期。施足夏肥后,枝条生长必然粗壮,枝叶茂盛,除促使夏秋叶增产外,还可为翌年春叶高产打下基础,施夏肥与不施夏肥相比,当年秋叶可增产30%~55%,翌年春叶也能增产19%~37%。夏肥可分2次施用,夏伐后施第1次肥,疏芽和蚕结束时施第2次肥,以速效肥为主,也可配合施些菜饼、厩肥或堆肥等迟效肥料。当前农村施夏肥还不普遍或不充足,是生产上的一个薄弱环节,所以要合理安排肥料,在桑树生长最需肥时期,能补足肥料是增产蚕茧的根本[1]。
  1.2桑园绿肥没有全面推广使用
  绿肥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在桑园中提倡种绿肥,一是增加土壤肥力。一般绿肥中含氮素可达0.5%左右,还有其他多种营养成分。一般施绿肥22.5 t/hm2,可获得相当于硫酸铵525 kg的含氮量。二是改良土壤。绿肥中含有15%左右的有机质,能改良土壤结构,特别在黏土、砂土和盐碱土壤种植绿肥效果更佳。三是保持水土,抑制杂草,减少水土流失。四是节省劳动力,就土埋青;减少运送肥料的劳动力,还可以发展草食家禽,畜肥又可以还地,利于开展多种经营。
  2养蚕消毒中存在的误区
  2.1消毒不全面、不认真
  一些蚕农没有按照消、洗、消、熏的技术规程,消毒蚕室只进行1次;采用泼散方式消毒地面,很难保证消毒面面俱到。蚕室周围的环境由于养蚕过程中蚕沙的搬运、死蚕的遗弃造成大量病原体存在,许多蚕农忽略了蚕室外围的消毒,在下季养时随着人员的走动而带进蚕室造成污染。未消毒到的地方,仍然有病菌存在,在这样的环境下养蚕,就难保证养蚕不发病了。一些蚕农在消毒时随意加水配制药液,无法保证消毒药液的浓度和消毒效果,有时消毒只是走过场[2]。
  2.2消毒药品保管不善
  一些蚕农买回家的漂白粉不注意保管,用后不封袋口或放在太阳能晒到的地方或潮湿的地方,有的甚至配制成药液长期贮藏在缸里,这样的漂白粉的消毒药效已大大降低,无法达到消毒效果。使用的石灰不新鲜,暴露空气时间太长。新鲜石灰粉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呈强碱性,对病毒有极强杀灭作用。石灰越新鲜,碱性越强,消毒效果也越好。但许多蚕农都是春季买来的块灰一次化开,供整个蚕季使用。这样的生石灰不断从空气中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变成碳酸钙(陈石灰)而失去消毒作用。
  2.3熏烟消毒中,蚕室的密闭性不强,温度和湿度跟不上
  熏烟消毒是在蚕室具通过打扫、清洗、粉刷和药剂消毒后,用气体熏蒸,达到巩固消毒效果。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蚕室密闭性不好,气体外漏,达不到熏蒸效果。熏烟消毒效果与温度和湿度密切相关,一般温度越高,效果越好[3]。例如,甲醛蒸汽熏蒸时,温度影响尤为明显,因此温度要保持24 ℃以上,这样一方面可保证甲醛充分气化,另一方面可提高甲醛气体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效果;否则,消毒不易彻底。又如硫磺熏蒸时要补湿,使二氧化硫气体在潮湿的蚕室蚕具上溶解成亚硫酸,才能起到消毒效果。
  2.4回山消毒不及时
  采茧之后,桑蚕沙、旧簇、病原尸体内存在大量病原,如不及时消毒杀灭,任其扩散,将污染环境。因此,在采茧后应趁病原新鲜,集中时立即消毒[4]。但在实际生产中,蚕农往往忽略了消毒的大好时机,到下次收蚁前才消毒。这样蚕病病原会扩散,常使下期蚕招致不必要的损失。
  3高价种桑,低价毁桑
  桑树是多年生植物,毁桑容易栽桑难。蚕茧价格受茧丝绸市场的影响,蚕桑生产受市场价格的影响,低价时订种减少,桑园管理粗放甚至不管理,有时甚至挖桑。这无意中造成一种趋势,蚕价上涨时蚕农发现有利可图,但是桑园面积太少,于是又花高价购桑种桑,以至于种桑投入增加,效益降低。有时甚至桑园高产时茧价回落。要想蚕桑发展有收益,必须坚持走稳固、发展、提高的思路,不能高价种桑,低价毁桑。
  4参考文献
  [1] 朱引根,陈桂珠,王永琴,等.杂交桑施肥试验初报[J].江苏蚕业,2003,25(3):56-58.
  [2] 张丘陵.南川区蚕桑生产科学发展的对策探讨[J].南方农业,2010(2):39-40.
  [3] 魏旭,黄俊明.蚕桑生产环境污染危害及防治对策探讨[J].上海农业科技,2010(2):75-76.
  [4] 陈志国,王亚兵,王翠梅.如何预防蚕桑生产中的常见事故[J].蚕桑茶叶通讯,2009(6):24.
其他文献
通过杂交水稻新品种(组合)对比试验,筛选出Ⅱ优498、川农优498、珞优8号、中种5号、内香8156、内香2550、Ⅱ优615、德香4103、川香858、川农优527、红优669、G1A×蜀恢1088
摘要介绍了蓝色菇、萎缩菇、水肿菇、菜花菇等11种畸形菇的病状、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以供广大平菇种植户借鉴。  关键词平菇;畸形;原因;防治  中图分类号S646.1 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5-0111-01    平菇是常见的食用菌类,在栽培条件不适宜的情况下,其生长发育受阻,出现畸形,不但影响产量,而且由于品相不好,商品价值降低。了解平菇产生畸形的原因,及早采取
采用HPLC-MS/MS法测定活泥鳅中的孔雀石绿、结晶紫及其代谢物,样品经乙腈提取,中性氧化铝柱净化,液相色谱质谱选择反应监测(SRM)正离子模式测定离子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在0.5~1
棉铃虫是北疆垦区酱用番茄最主要的害虫。介绍了棉铃虫的综合防治技术,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以及化学防治等,以期为酱用番茄棉铃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从选用优质品种、准备苗床、浸种催芽、插种、畦面遮荫、苗床管理、定植、水肥管理、温度管理、喷施九二○、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大棚秋冬茬西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