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4年,江西省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巨大、“三期”叠加期的大背景下,经济增长稳重有近,增长速度为9.7%,增速为中部第一位,其中萍乡市增速为8.6%。在萍乡市经济结构转型优化升级中,高新技术产业发挥了较好的促进作用。但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我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较弱。因此,如何更好地培育我市的高新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萍乡市;高新技术;核心竞争力
目前关于萍乡市高新产业的研究,主要是从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江西省的设区市自主创新能力对比。李秀香,汪忠华(2010)以萍乡市为例,分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在经济转型中所面对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逐一地分析,并指出应扶持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大力培育高新产业核心竞争力。冷雄辉(2014)对自主创新及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构建了三层指标来评价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实证分析对江西省11个设区市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从已有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目前针对萍乡市高新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还十分少。因此,本文从萍乡市高新产业的现状入手对萍乡市高新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并提出些许建议。
一、萍乡市高新产业核心竞争力现状分析
(一)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萍乡市在市、区、县分别建立了示范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16家,逐步形成了日益完善的科技中介服务网络,线上线下同时服务。并且,加强了科技成果、知識产权、技术需求、创新人才等各类数据库建设,完善了各类平台的服务功能,促进了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提高了对企业和产业技术创新的支撑服务能力。健全了科技宣传普及网络,广泛开展了科技活动周、科技专题报道、科技下乡村、入社区、进企业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二)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积极探索形式多样、体制灵活的政产学研金合作新模式,统筹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引导协调作用,强化企业在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应用方面的主体地位,深化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产业技术合作,鼓励银行、风投、担保等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创新主体的扶持,使人才、技术、资金等各类创新要素与资源发挥出了最大协同创新效益。
(三)产业竞争力
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步伐加快。以“传统产业高新化”为目标,通过科技合作,引进应用一批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对传统工艺、技术和装备的更新升级,改造提升“黑白灰红金”(即煤炭、陶瓷、水泥、花炮、冶金)5大传统产业,重点打造了工业陶瓷、电瓷、花炮三大产业集聚区,传统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大大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结合萍乡产业发展实际,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组织实施了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引导项目,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重点新产品,培育了一批具有持续创新能力、主业优势明显的科技型企业,搭建了一批科技产业园区和基地,粉末冶金、节能环保、先进制造、花炮文化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2013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7.7%。
(四)创新政策环境
为支持产业发展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萍乡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科技创新推进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工作意见》、《关于大力推进科技协同创新的实施意见》、《关于在主要产业园区(基地)创建科技园区的指导性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优化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环境,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了政策保障。萍乡先后被国家列为了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循环经济试点城市、智慧城市试点市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试点市,促进城市转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智慧城市,要求萍乡必须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传统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智力支撑和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既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又使创新型城市试点成为全市的自觉行为。当前的萍乡“创新驱动·先科经济”理念已成为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
二、如何培育萍乡市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建立科技研发类机构,加大支持力度,增加科技投入,鼓励和支持企业和科研单位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深入合作,增强企业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一)完善四大体系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科技投融资体系、科技服务体系、技术研发体系。建立健全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财政投入与社会资金搭配机制和公开透明的科技项目申报、立项、评审和批准制度,改进科技引导资金使用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资科技创新项目,鼓励各类担保机构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担保服务,构建灵活高效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以市、县(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为重点,加快培育一批专业化、社会化、网络化的示范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突出支持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服务的专业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科技“孵化器”、专业化检测试验平台建设,逐步形成覆盖全市的科技中介服务网络。鼓励市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创新主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对外科技合作交流。
(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是企业专有技术知识的最重要来源。因此,必须通过各种方法改进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技术知识管理。通过建立基于技术知识的创新网络,可以建立起技术人员之间的共同语言和交流框架,建立宽松和开放的文化氛围,促进知识共享;采用团队合作的形式,进行技术人员之间有效的交流和沟通,促进知识的传递和成员之间的深度对话,降低协作成本,有利于组织知识的形成和反馈;加强培训,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促进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和相互合作。
参考文献:
[1]李秀香,汪忠华.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体制机制建设探讨—以萍乡为例[J].资源与产业,2010(5).
[2]冷雄辉.基于集对分析法的江西省设区市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J].企业经济,2014(7).
关键词:萍乡市;高新技术;核心竞争力
目前关于萍乡市高新产业的研究,主要是从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江西省的设区市自主创新能力对比。李秀香,汪忠华(2010)以萍乡市为例,分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在经济转型中所面对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逐一地分析,并指出应扶持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大力培育高新产业核心竞争力。冷雄辉(2014)对自主创新及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构建了三层指标来评价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实证分析对江西省11个设区市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从已有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目前针对萍乡市高新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还十分少。因此,本文从萍乡市高新产业的现状入手对萍乡市高新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并提出些许建议。
一、萍乡市高新产业核心竞争力现状分析
(一)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萍乡市在市、区、县分别建立了示范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16家,逐步形成了日益完善的科技中介服务网络,线上线下同时服务。并且,加强了科技成果、知識产权、技术需求、创新人才等各类数据库建设,完善了各类平台的服务功能,促进了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提高了对企业和产业技术创新的支撑服务能力。健全了科技宣传普及网络,广泛开展了科技活动周、科技专题报道、科技下乡村、入社区、进企业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二)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积极探索形式多样、体制灵活的政产学研金合作新模式,统筹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引导协调作用,强化企业在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应用方面的主体地位,深化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产业技术合作,鼓励银行、风投、担保等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创新主体的扶持,使人才、技术、资金等各类创新要素与资源发挥出了最大协同创新效益。
(三)产业竞争力
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步伐加快。以“传统产业高新化”为目标,通过科技合作,引进应用一批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对传统工艺、技术和装备的更新升级,改造提升“黑白灰红金”(即煤炭、陶瓷、水泥、花炮、冶金)5大传统产业,重点打造了工业陶瓷、电瓷、花炮三大产业集聚区,传统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大大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结合萍乡产业发展实际,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组织实施了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引导项目,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重点新产品,培育了一批具有持续创新能力、主业优势明显的科技型企业,搭建了一批科技产业园区和基地,粉末冶金、节能环保、先进制造、花炮文化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2013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7.7%。
(四)创新政策环境
为支持产业发展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萍乡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科技创新推进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工作意见》、《关于大力推进科技协同创新的实施意见》、《关于在主要产业园区(基地)创建科技园区的指导性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优化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环境,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了政策保障。萍乡先后被国家列为了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循环经济试点城市、智慧城市试点市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试点市,促进城市转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智慧城市,要求萍乡必须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传统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智力支撑和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既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又使创新型城市试点成为全市的自觉行为。当前的萍乡“创新驱动·先科经济”理念已成为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
二、如何培育萍乡市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建立科技研发类机构,加大支持力度,增加科技投入,鼓励和支持企业和科研单位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深入合作,增强企业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一)完善四大体系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科技投融资体系、科技服务体系、技术研发体系。建立健全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财政投入与社会资金搭配机制和公开透明的科技项目申报、立项、评审和批准制度,改进科技引导资金使用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资科技创新项目,鼓励各类担保机构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担保服务,构建灵活高效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以市、县(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为重点,加快培育一批专业化、社会化、网络化的示范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突出支持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服务的专业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科技“孵化器”、专业化检测试验平台建设,逐步形成覆盖全市的科技中介服务网络。鼓励市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创新主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对外科技合作交流。
(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是企业专有技术知识的最重要来源。因此,必须通过各种方法改进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技术知识管理。通过建立基于技术知识的创新网络,可以建立起技术人员之间的共同语言和交流框架,建立宽松和开放的文化氛围,促进知识共享;采用团队合作的形式,进行技术人员之间有效的交流和沟通,促进知识的传递和成员之间的深度对话,降低协作成本,有利于组织知识的形成和反馈;加强培训,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促进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和相互合作。
参考文献:
[1]李秀香,汪忠华.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体制机制建设探讨—以萍乡为例[J].资源与产业,2010(5).
[2]冷雄辉.基于集对分析法的江西省设区市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J].企业经济,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