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重庆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以及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分类指导管理模式,拟对进一步促进重庆市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工作提出整合发展思路,为推进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重庆高校;体育;就业;管理模式
近年来,在“健康重庆”逐步实施进程中,重庆市各中小学面向社会通过招考引进了大量体育教师,给应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提供了机会,但仍解决不了重庆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面对新的形势,一是深入研究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二是根据学生的专业能力及性格特点辅助其制定职业规划,实现人尽其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的出口问题。根据近年来重庆市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及衡量人才标准来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主要为:体育教师、体育指导员、公务员、警察、报考研究生、自主创业、企业员工。基于此,本课题提出体育教育专业分类指导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有共同职业倾向的学生相对集中,有组织有计划分类别地对学生实施职业意识及职业素养培训,将学生的职业定位与社会紧密结合,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重庆市开设体育教育专业院校的体育院系学工部及200名2010届毕业生和200名2011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设计问卷调查18项,经专家审查筛选12项指标为问卷调查内容。共发放问卷400份,其中向2010届毕业生发放200份,收回问卷182份,收回有效问卷182份,回收率和有效率为91%;向2011届毕业生发放200份,回收问卷193份,收回有效问卷193份,回收率和有效率为96.5%。
2.结果与分析
2.1 重庆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整体状况分析
根据近年来学生就业渠道分析,学生就业呈多元化方向发展,体育教育专业完全按照体育教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有效促进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在立足完成培养学生体育教育专业能力和素养的基础上,必须开设和举办能胜任其他工种的理论课程和实践培训,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出口的质量问题(见表1)。
从表1中显示,以体育教育专业能力和素养实现就业的渠道为体育教师、考研和体育指导员。近3年所占总比例分别为40.38%、49.8%和49.22%。数据显示,近50%的毕业生须跨专业求职,这部分毕业生在校期间是否接受相应工种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培训将是他们适应社会需要的前提。
2.2 重庆市高校体育院校开展职业素质拓展情况
根据走访调查显示,重庆市高校体育院校几乎没有开展职业素质拓展训练,大多开展的都是与专业相关的活动,没有形成职业素质培养体系。如此一来,学生的职业规划的形成只能处于自我摸索状态,学生得不到系统的思想洗礼,得不到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培训,得不到有效的信息反馈途径和机制,导致学生的发展不可预知,这就严重背离了时代赋予高等院校的使命。
2.3 重庆市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
在毕业生跟踪调查的基础上,对在岗的182名2010届毕业生进行就业岗位的满意度问卷调查。调查显示,从事体育本专业的毕业生对岗位的满意度比跨专业求职的学生满意度高出将近45个百分点。究其根本原因,说明跨专业求职的毕业生不是主动就业,在校期间缺乏对相关职业的了解及知识能力上的储备,无法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与社会接轨,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导致对当前岗位的不适应。
2.4 重庆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规划途径分析
对2011届的193名应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数据表明,毕业生的职业规划途径呈现多元化,没有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线的现状,反而是通过学校教育之外的途径居多。不难看出学校在引导学生制定职业规划教育上不成系统,还是按照单一的培养体育教师的人才培养模式来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后果是学生在校期间得不到适合自身特点的职业定位指导和培养,在毕业后不能从事本专业时,就业方向盲目,心理状态不稳定,在择业时就很少考虑自身能否胜任岗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投入到陌生的工作岗位上。
3.结论与建议
3.1 围绕就业工作全程教育规划,探索一种新的班级学生管理模式
即将就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能力培养与班级管理融为一体,实行学生管理与就业工作有效结合的全程就业教育管理模式。这也是一种就业工作长效机制,这种长效机制的形成,使得就业教育和就业管理工作形成了一种持续的内在推动力,也使得在就业工作中学生参与就业能力训练的主动性更强,同时,辅导员开展就业工作的针对性更强。
3.2 分类指导管理模式的构建
图1
3.2.1 按照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规律,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分类指导管理模式的第一步是学生实现自我评价阶段,如图1所示。即对大学一年级学生实行宏观层面的就业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通过举办各种专题讲座,心理测试以及相关活动,使学生正确客观的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好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学识、性格、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等。即在大学一年级结束时要弄清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应该干什么、在众多的职业面前我会选择什么等问题。
3.2.2 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规律,指导学生分类确立职业规划目标,如图1二所示。即从大学二年级开始,根据学生的择业倾向和就业目标分类形成四个小班。分类的依据是以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的渠道为导向,以学生初步职业定位为前提。因此,分类的目标为:将就业志向指向公务员、警察和村官的学生分类为行政管理班;将立志报考研究生的学生分类为考研班;将就业志向指向个人创业和企业的学生分类为创业班;将立志本专业学学校教师、社会指导员及健身教练的学生分类为教育班。
3.2.3 分类制定学生系统职业发展规划,强化落实分类干预措施,如图1三所示。各班学生根据将来的发展方向,在完成体育教育专业各项学习任务的前提下,利用第二、第三课堂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学习和训练自己就业方向的核心知识和能力。学院负责制定培训计划,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规律,将各种知识和能力的培训分类别、分阶段、分层次渗透到二、三、四年级的辅助教学活动中,辅导员、班主任根据培训计划进度,负责组织落实相应的培训活动和实践活动。
3.2.4 关注分类个体的发展情况,建立系统的效果评价体系。在实施分类指导管理过程中,贯彻和执行各项措施具有阶段性和交互性,学生在培训及实践中能否得到提高,除了具有科学系统的干预体系外,配套的信息反馈机制必不可少。
3.2.4.1 定期开展理论及实践能力测试。根据不同的培训和实践内容,制定测试方案,检验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通过分析学生测试情况,了解每位学生的信息,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
3.2.4.2 坚持以赛代练的培训策略。在分类指导管理过程中,有效推行竞争机制,每一次培训和实践训练都以比赛的形式进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的枯燥性。
3.2.4.3 注重反馈就业信息,使学生及时了解社会用人需求及人才标准。采用毕业生举办专题讲座、典型事例教育、用人单位回访等形式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分析就业形势,收集就业信息,强化学生在分类指导中的定位及角色意识。
4.结束语
重庆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反映了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及标准,要改变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面广质量差”的局面,高校应在建立“人本、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基础上,结合专业实际,紧扣社会的发展需求,从培养目标定位入手,坚持因材施教,加强分类指导,构建以系统的学生核心竞争能力培养体系为主线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章铭,张俊涛.从高等教育看大学生就业[J].消费导刊,2008,12:152-154.
[2]梁文芳.大学生就业危机及其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6,9(5).
[3]刘胜,王超英等.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2008,1(3):84-87.
[4]孙思哲,李俊辉.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中国体育科技,2005,1(41):108-110.
作者简介:雷渊(1982—),大学本科,助理讲师,现供职于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基础教学部。
【关键词】重庆高校;体育;就业;管理模式
近年来,在“健康重庆”逐步实施进程中,重庆市各中小学面向社会通过招考引进了大量体育教师,给应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提供了机会,但仍解决不了重庆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面对新的形势,一是深入研究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二是根据学生的专业能力及性格特点辅助其制定职业规划,实现人尽其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的出口问题。根据近年来重庆市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及衡量人才标准来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主要为:体育教师、体育指导员、公务员、警察、报考研究生、自主创业、企业员工。基于此,本课题提出体育教育专业分类指导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有共同职业倾向的学生相对集中,有组织有计划分类别地对学生实施职业意识及职业素养培训,将学生的职业定位与社会紧密结合,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重庆市开设体育教育专业院校的体育院系学工部及200名2010届毕业生和200名2011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设计问卷调查18项,经专家审查筛选12项指标为问卷调查内容。共发放问卷400份,其中向2010届毕业生发放200份,收回问卷182份,收回有效问卷182份,回收率和有效率为91%;向2011届毕业生发放200份,回收问卷193份,收回有效问卷193份,回收率和有效率为96.5%。
2.结果与分析
2.1 重庆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整体状况分析
根据近年来学生就业渠道分析,学生就业呈多元化方向发展,体育教育专业完全按照体育教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有效促进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在立足完成培养学生体育教育专业能力和素养的基础上,必须开设和举办能胜任其他工种的理论课程和实践培训,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出口的质量问题(见表1)。
从表1中显示,以体育教育专业能力和素养实现就业的渠道为体育教师、考研和体育指导员。近3年所占总比例分别为40.38%、49.8%和49.22%。数据显示,近50%的毕业生须跨专业求职,这部分毕业生在校期间是否接受相应工种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培训将是他们适应社会需要的前提。
2.2 重庆市高校体育院校开展职业素质拓展情况
根据走访调查显示,重庆市高校体育院校几乎没有开展职业素质拓展训练,大多开展的都是与专业相关的活动,没有形成职业素质培养体系。如此一来,学生的职业规划的形成只能处于自我摸索状态,学生得不到系统的思想洗礼,得不到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培训,得不到有效的信息反馈途径和机制,导致学生的发展不可预知,这就严重背离了时代赋予高等院校的使命。
2.3 重庆市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
在毕业生跟踪调查的基础上,对在岗的182名2010届毕业生进行就业岗位的满意度问卷调查。调查显示,从事体育本专业的毕业生对岗位的满意度比跨专业求职的学生满意度高出将近45个百分点。究其根本原因,说明跨专业求职的毕业生不是主动就业,在校期间缺乏对相关职业的了解及知识能力上的储备,无法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与社会接轨,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导致对当前岗位的不适应。
2.4 重庆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规划途径分析
对2011届的193名应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数据表明,毕业生的职业规划途径呈现多元化,没有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线的现状,反而是通过学校教育之外的途径居多。不难看出学校在引导学生制定职业规划教育上不成系统,还是按照单一的培养体育教师的人才培养模式来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后果是学生在校期间得不到适合自身特点的职业定位指导和培养,在毕业后不能从事本专业时,就业方向盲目,心理状态不稳定,在择业时就很少考虑自身能否胜任岗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投入到陌生的工作岗位上。
3.结论与建议
3.1 围绕就业工作全程教育规划,探索一种新的班级学生管理模式
即将就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能力培养与班级管理融为一体,实行学生管理与就业工作有效结合的全程就业教育管理模式。这也是一种就业工作长效机制,这种长效机制的形成,使得就业教育和就业管理工作形成了一种持续的内在推动力,也使得在就业工作中学生参与就业能力训练的主动性更强,同时,辅导员开展就业工作的针对性更强。
3.2 分类指导管理模式的构建
图1
3.2.1 按照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规律,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分类指导管理模式的第一步是学生实现自我评价阶段,如图1所示。即对大学一年级学生实行宏观层面的就业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通过举办各种专题讲座,心理测试以及相关活动,使学生正确客观的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好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学识、性格、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等。即在大学一年级结束时要弄清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应该干什么、在众多的职业面前我会选择什么等问题。
3.2.2 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规律,指导学生分类确立职业规划目标,如图1二所示。即从大学二年级开始,根据学生的择业倾向和就业目标分类形成四个小班。分类的依据是以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的渠道为导向,以学生初步职业定位为前提。因此,分类的目标为:将就业志向指向公务员、警察和村官的学生分类为行政管理班;将立志报考研究生的学生分类为考研班;将就业志向指向个人创业和企业的学生分类为创业班;将立志本专业学学校教师、社会指导员及健身教练的学生分类为教育班。
3.2.3 分类制定学生系统职业发展规划,强化落实分类干预措施,如图1三所示。各班学生根据将来的发展方向,在完成体育教育专业各项学习任务的前提下,利用第二、第三课堂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学习和训练自己就业方向的核心知识和能力。学院负责制定培训计划,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规律,将各种知识和能力的培训分类别、分阶段、分层次渗透到二、三、四年级的辅助教学活动中,辅导员、班主任根据培训计划进度,负责组织落实相应的培训活动和实践活动。
3.2.4 关注分类个体的发展情况,建立系统的效果评价体系。在实施分类指导管理过程中,贯彻和执行各项措施具有阶段性和交互性,学生在培训及实践中能否得到提高,除了具有科学系统的干预体系外,配套的信息反馈机制必不可少。
3.2.4.1 定期开展理论及实践能力测试。根据不同的培训和实践内容,制定测试方案,检验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通过分析学生测试情况,了解每位学生的信息,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
3.2.4.2 坚持以赛代练的培训策略。在分类指导管理过程中,有效推行竞争机制,每一次培训和实践训练都以比赛的形式进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的枯燥性。
3.2.4.3 注重反馈就业信息,使学生及时了解社会用人需求及人才标准。采用毕业生举办专题讲座、典型事例教育、用人单位回访等形式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分析就业形势,收集就业信息,强化学生在分类指导中的定位及角色意识。
4.结束语
重庆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反映了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及标准,要改变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面广质量差”的局面,高校应在建立“人本、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基础上,结合专业实际,紧扣社会的发展需求,从培养目标定位入手,坚持因材施教,加强分类指导,构建以系统的学生核心竞争能力培养体系为主线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章铭,张俊涛.从高等教育看大学生就业[J].消费导刊,2008,12:152-154.
[2]梁文芳.大学生就业危机及其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6,9(5).
[3]刘胜,王超英等.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2008,1(3):84-87.
[4]孙思哲,李俊辉.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中国体育科技,2005,1(41):108-110.
作者简介:雷渊(1982—),大学本科,助理讲师,现供职于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基础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