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生读书活动要做到“五个明确”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z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明确学生读书活动的指导思想
  语文教师要将做好学生读书活动与“世界读书日”活动相结合,以学校“内涵发展”为前提,落实“全员参与、读写结合、以校为主、辐射家庭”的活动思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的,以语文阅读活动为载体,组织和引导学生读书学习,努力营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读书氛围,促进学生读书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明确学生读书活动的目的
  语文教师要明确学生读书活动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思考习惯,让学生充实、聪明、文雅,为建设书香班级、书香校园,推动学习型学校的建设增添力量。
  三、明确学生读书活动的原则
  1.教育性原则
  通过大量阅读,增长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身心,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并在阅读中感悟真善美的真谛。
  2.活动性原则
  把阅读与活动相结合,通过活动,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课外阅读兴趣,把学生从繁重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增长他们的才干,努力达到乐学的境地。
  3.指导性原则
  重视对读物的推荐和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积累知识,主动接受教育。语文教师要给学生介绍一些与课文密切相关的文章和著作,使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
  四、明确学生读书活动的基本要求
  语文教师要积极与学校沟通,明确相关的读书要求。
  1.创建班级图书角,制定班级图书借阅制度,设立学生阅读明细,每次流动的图书做好登记,及时做好图书更换工作。并做好阅读书目推荐工作,低年级以绘本、看图故事為主,中高年级以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为主。
  2.学生读书时间:
  ①小学一至六年级早自习、七至九年级早自习及课外时间。
  ②周一至周五早操诵读和课间诵读(此时间段均集体朗诵《国学经典》)。
  ③鼓励学生家庭阅读、课外阅读。
  3.集中读书时间要求:
  每周周一第七节课为集体读书时间,各班教师不得占用上课或做作业,语文教师和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4.各班要定期举行各种活动激发学生读书兴趣:每学期开好一次读书交流主题班队会;举行一次故事演讲比赛或课本剧表演;每一月办一期以读书为主题的手抄报、并举行期末读书活动专题手抄报评选(每班2人)。适时与英语学科结合,尝试在四至六年级学生中间开展英文名句诵读活动。
  5.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做好读书笔记。低年级的孩子可以制作“词语卡”,注重词语积累;中、高年级则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将阅读中的感受写成读书笔记或者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等方面记录下来(每周一次)。
  五、明确学生读书活动的实施途径
  1.精心组织,形成网络
  语文教师要把读书活动与自身的教育教学相结合,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各种宣传工具进行大力宣传,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要切实组织好班级晨读、午间阅读和课外阅读。要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建议有条件的家庭要经常性带孩子到图书馆、阅览室、书店等开展读书活动。
  2.注重指导,培养习惯
  语文老师重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制订学期阅读计划,并向学生推荐适合阅读的各类书目。要将阅读指导课纳入学校的课程计划,阅读指导老师要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开办“好书介绍”“读书心得”等宣传栏目。要教会学生写读书笔记,并要求学生根据阅读内容进行好词、好句、好段等摘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
  3.营造氛围,激趣引路
  语文教师要积极联系各班开展读书活动,努力营造阅读氛围,保证读书时间(每天学生在校读书时间不少于30分钟),让学生在宽松、自由、静雅的环境中接受知识的熏陶,学会与书本对话。语文教师要建议学校根据教育发展新形势对学生的要求,淘汰那些知识陈旧、不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重新添置符合学生阅读层次、引发学生阅读兴趣和适应形势要求的书籍。
  4.搭建平台,展示成果
  为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语文教师组织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和竞赛。如每天早操、课间操期间的美文朗诵活动,每周一节的校本读书课,每月一次的读书班会。学生在语文老师或家长的帮助下,定期出版手抄报,并组织评比活动,利用班级的宣传栏开设“阅读专栏”,报道阅读积极分子、刊登学生的阅读习作。此外还要学生积极向各级各类刊物投稿,参加各类作文评比。最后语文教师还要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一些重要的读书节活动,汇报阅读成果,并将学生参加读书活动获奖情况装入成长记录袋。
  最后,语文教师组织好学生读书活动需要具备的因素很多,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不断的探索、实践、总结与反思。
  ★作者单位:甘肃张掖市甘州区花寨乡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比较鉴赏是学习唐诗宋词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方法。通过比较点对唐诗宋词进行分析,带动学生学习唐诗宋词的积極性,让学生在求同存异中加强对唐诗宋词文本的理解,锻炼学生的辨别能力,开阔眼界,从而提高学生对诗词的鉴赏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有的侧重于实际运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因此,必修课是选修课的基础,选修课是必修课的拓展和深入,
随着学前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绘本渗透于幼儿园教学中,绘本的作用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绘本阅读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简单、形象、色彩艳丽的图片,激发幼
目的:总结和分析我院采用针药结合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推广提供参考。方法:2009年8月至2011年7月间我院消化内科共收治胃脘痛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采用针灸
目的:比较并优选左金方药的提取溶剂及工艺。方法:水、乙醇(50%、60%、70%、80%、90%)为溶媒,以总生物碱为指标,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对不同提取液中的总生物碱含量进行测定。结果:70%乙醇提取
本着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立德树人的优势,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功能特点,2017年语文版初中教材做了新的修订。此次新修订教材的课文数量减少了15%,共有40%的课文被
教育综合改革时期高考命题是素养立意。关键词是“核心素养”。什么是核心素养?它是指生命个体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形成的适应个体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  从2016年全国课标卷三套试题作文命题立意及导向看,全国课标卷Ⅰ“获奖之后”,考查的是思考发展与评价的问题,进步与退步的问题,表扬与批评的问题;全国课标卷Ⅱ“语文素养提升大家谈”,考查的是提升个人语文素养,提高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的10年是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特别是1998年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广东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的决策后,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国内近几年来对分层教学和个陆化作业设计开始关注。传统的上课教师教,下课学生学的教学模式一直没有得到改变。新课程实施后,虽然教学方式有了改变,但根本上仍然还是老师教,学生学,教还是为了教,教师的教学负担重,学生的学习负担重。如何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让学生能主动学习和探究,已经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难点。用分层教学提高升学办学品位已经成为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  一、“教是为了不教
【摘要】目的 : 对当下已婚育龄妇女在避孕措施方面进行了解,探究和分析最有效的方式。方法: 根据我镇近些年来计划生育的数据,深度的去探讨已婚育龄人群的避孕方式和效果,对所调查的人群进行分类统计,其中包括使用各种避孕措施的人数,方法以及效果,从而进行对比并得出探讨最佳方案。结果 ,现如今已婚育龄人群的综合节育率大概在在89.98% 左右,同时长效的避孕措施不增反减,跌到了70.16%左右,相反短效的
《散步》是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文章,文章只有580多字,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美文。文章记叙了一家三代人去郊外散步过程中的分歧,最后在亲情的关爱下,矛盾得以解决的故事。故事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知识和能力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寻找文中字、词、句子的美点;3.体味字里行间的浓浓亲情。  过程和方法目标:1.寻找、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