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根治术后氟比洛芬酯-芬太尼患者静脉自控镇痛效果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joyjoy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观察食管癌根治术后氟比洛芬酯-芬太尼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效果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探讨适合肿瘤患者的术后镇痛方法 .方法 选择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45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Ⅰ组:芬太尼20 μg/kg配入PCIA泵;Ⅱ组:芬太尼10 μg/kg+氟比洛芬酯2 mg/kg配入PCIA泵;Ⅲ组:氟比洛芬酯1 mg/kg术前静脉超前镇痛,芬太尼10 μg/kg+氟比洛芬酯1 mg/kg配入PCIA泵.手术结束前10 min静脉注射芬太尼0.05 mg并接入PCIA泵,3组均加入氟哌利多2.5 mg用生理盐水稀释为100 ml配成PCIA泵.维持剂量设为2 ml/h,自控剂量0.5 ml,锁定时间5 min.术后1、24、48 h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于术前30 min(T0)、术后1 h、1 d、3 d(T1-3)采集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S)及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结果 3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同时点PLT、PT、APTT、FB组内及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 PCIA有效自控次数Ⅲ组少于Ⅰ组、Ⅱ组(P<0.05).T2时Ⅲ组NE低于Ⅰ组、Ⅱ组(P<0.05).T2时Ⅱ组、Ⅲ组ACTH低于Ⅰ组,T3时Ⅲ组低于Ⅰ组(P<0.05).T1时Ⅲ组COS低于Ⅰ组(P<0.05).结论 食管癌根治术后氟比洛芬酯-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小,减少阿片类药物剂量,降低术后应激水平,有利于肿瘤患者的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白色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连续环形撕囊的几种技巧及核乳化时应注意的技术要点.方法 对258例(264眼)白色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手术,术中前房注入粘弹剂,撕囊镊做连续环形撕囊,若液化皮质溢出明显,冲吸净溢出皮质,再次注入粘弹剂,继续完成连续环行撕囊;或行螺旋状扩大方法完成连续环形撕囊;或用注射器针刺入囊袋抽取部分液化皮质,再行连续环形撕囊.根据白色白内障患者各自的具体情况行连续环形撕囊时灵活
目的 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Patey)中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0年互2008年在56例Ⅰ、Ⅱ期乳腺癌行Patey术时行保留肋间臂神经,其中完整保留46例,切除10例,术后对患者进行观察并随访.结果 保留肋间臂神经46例中,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44例(95.7%),感觉异常2例(4.3%);而切除肋间臂神经者均有感觉异常.结论 在Ⅰ、Ⅱ期乳腺癌行Pate
目的 探讨巩膜隧道小切口非超声乳化联合折叠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分析其可操作性.方法 在表面麻醉下做3.2 mm巩膜隧道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娩出晶体核,镊子法折叠后植入人工晶体于囊袋内.结果 ①麻醉效果:所有病例麻醉效果良好,术中无明显疼痛.②手术时间:8~15 min,平均12 min.③裸眼视力:术后1 d<0.3者18眼,0.3~0.5者24眼,≥0.5者30眼,≥1.0者6眼;术后1
在临床中,我们经常遇到在暴力外伤所致膝关节损伤中胫骨平台后侧有一游离骨块,此常为后交叉韧带在胫骨平台后侧附着部撕脱性骨折所致.为了保证膝关节的稳定性,我们采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固定骨折块,从而保留了后交叉韧带的功能。
期刊
目的 探讨股骨远端复杂骨折术中下肢力线的恢复与疗效分析.方法 自1999年5月至2005年9月共手术治疗35例股骨远端复杂骨折,其中男30例,女5例,平均47.5岁.骨折分型:Muller A3型10例,C2型18例,C3型7例,均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植骨,同时注意恢复正常的下肢力线.下肢力线的恢复以健侧为参照标准.测量方法:自髂前上棘至第1、2趾间拉一直线,计算髌骨中心至该直线的垂直距离,并与健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输尿管上中段结石的疗效.方法 采用深圳科达NE-VB型B超定位电磁波碎石机,俯卧位治疗输尿管上中段结石2528例.结果经过首次、复次ESWL治疗后2480例结石全部排出,48例治疗失败.结论 ESWL治疗输尿管上中段结石是安全、有效、可行的,但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术中、术后注意事项,才能取得更满意的疗效。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的手术时机、术式选择、治疗进展及死亡原因.方法 对我院1993年10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65例AC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5例中治愈或好转49例,死亡16例,总病死率为24.6%,其中手术治疗48例,死亡8例,病死率为16.7%;非手术治疗17例,死亡8例,病死率为47.0%.结论 应提高对ACST的认识,掌握好手术时机、手术方式,适时地
目的 探讨膈肌损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将24例膈肌损伤患者的损伤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并发症等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全部手术治疗.胸腹联合切口1例,并发脓胸死亡.余腹部切口23例.各复合伤治愈.随访肠粘连2例,肝癌死亡1例,能劳动12例.结论 腹腔镜检查是诊断与治疗膈肌损伤的良好方法,手术入路不主张胸腹联合切口,膈肌裂口用U形套叠缝合,易行,坚固,不滑脱,无并发症,是首选方法。
目的 观察仙璐贝滴剂在儿童慢性鼻窦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225例儿童慢性鼻窭炎患儿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75例.常规治疗组(A组):所有患儿均采用口服抗生素治疗;雷诺考特组(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雷诺考特喷鼻,每日2次,每次2喷;仙璐贝组(C组):在A组的治疗基础上口服仙璐贝滴剂,每次50滴,每日3次.三组均连续治疗2周.结果仙璐贝滴剂组治愈率及有效率明显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目的 总结手术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患者外科治疗的术式选择和治疗效果。结果68例肝胆管结石并狭窄患者全部临床治愈出院,术后残留肝内胆管结石3例,残石率为4.4%(3/68)。术后随访1年恢复良好。结论对肝胆管结石并狭窄者充分利用现代诊疗手段,对病情做出正确判断,建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降低术后结石复发的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