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不是职业技能培训所
近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据《中国教育报》报道)
以学生就业率来衡量和判断一个专业的功能,太过于武断和荒唐,以学生就业率来对学校的专业进行调整,无疑是功利主义对教育的又一次极大干扰。这样的决定如果仅仅针对职业学校,那无可厚非,因为职业学校的专业在很大程度上说要遵从社会需求。但对综合性大学来说,专业的设置和调整却不能随市场而起舞,高校某一专业真正的社会功能并不是让学生找一份工作,而是为整个社会培养弘扬人文和科学精神的健康的人。高校不是职业培训所,如果只是为了学生就业,为了让学生学到某项生存的技能,那大学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与社会上一些技能培训学校毫无二致了。
规范校车先要明确“谁来投入”
甘肃省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高协表示,从2012年1月1日起,甘肃专门接送中小学生、学龄前儿童的校车,应经当地教育部门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确认后领取校车标牌。同时,校车享有一些“特权”,如“校车可借用公交专用车道通行”、“机动车行驶中遇校车或者中小学、幼儿园学生上下校车应当让行”等。(据《中国新闻网》报道)
规范校车运营,这只是保障校车安全最基本的措施,给校车一些“特权”,并不能真正解决校车安全问题,因为目前校车安全问题的核心是校车还未被纳入教育管理当中来。校车经营大部分以私营为主,而私营业主为了挣到钱,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成本,其中就包括超载和超负荷运营。如果不是这样,那学校和家长就必须投入更多的钱。然而,学校投入的经费从哪里来,家长会不会掏钱,成了问题的核心。因此,明确校车投入的责权是最为迫切、最需解决的问题。
来而无往非礼也
幼儿园老师结婚,竟然给全班孩子发请帖。去还是不去,家长们很为难,也很不满,不过多数家长敢怒不敢言。12月3日,一名网友在网络上发布了她同事的遭遇。(据《厦门晚报》报道)
礼尚往来,这是待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婚礼请客送礼也是一样,每个人都很清楚。然而,这位幼儿园老师向所带班级的学生发请帖,之所以让人感觉“不对劲”,是因为这件事有违大部分人所遵从的“礼节”,就是“来而无往非礼也”,从而让她的这份请帖也变了“味”——有借此“敛财”之嫌。
莫让“校企合作”变了味
2007年,余文安在贵州初中毕业,成绩不佳的他拿到了一份“贵阳市国防学校北院”的招生广告,“勤工俭学”、“免学费”等口号相当诱人,余文安便进入了这所民办中专,并签订了一份“入学零收费及就业协议书”。求学三年,真正上课的时间却只有一年左右,剩余的时间全在东莞打工,打工的工资全数被用于冲抵“学费”。(据《广州日报》)
上学“零收费”在近年来的中职招生中并不少见,一些学校打着“校企合作”、“勤工俭学”等旗号,把学生“卖”给一些加工厂或企业。这其实是以校企合作、勤工俭学之名,行出卖学生劳动力之实,这是目前一些不规范的中职学校惯用的手段。其结果是,坑害了学生,损害了中职学校的声誉。对此,作为管理中职学校的职能部门,在当前中职教育蓬勃发展的形式下,一定要规范中职学校办学行为,研究和监管诸如“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教育方式中出现的异化现象,保障中职学生的权益。
让“奥赛”回归本位
江西省教育考试院出台政策,从2014年起,应届考生高中阶段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中获得一等奖者,不再享受高考加分的优惠政策。目前南昌市的很多培训机构,“奥数”班的培训并未降温,而且学习“奥数”的绝大多数是小学生,他们多为小升初考“名校”准备。同样,高中学校内的各类学科“奥赛”培训也没有受到政策的大冲击。(据《江南都市报》报道)
剥去“奥赛”功利化的外衣,让其以本我存在,扮演其真正的角色,这才是正确对待“奥数”之法,江西省考试院对在“奥赛”省赛区中获得一等奖者“不再享受高考加分的优惠政策”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需要进一步在中小学推广,进而把一部分不喜欢“奥数”但为了考所谓“名校”而不得不学的中小学生解放出来,不要让“奥数”成为升“名校”的砝码和加分条件。
编辑:陈富祥
近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据《中国教育报》报道)
以学生就业率来衡量和判断一个专业的功能,太过于武断和荒唐,以学生就业率来对学校的专业进行调整,无疑是功利主义对教育的又一次极大干扰。这样的决定如果仅仅针对职业学校,那无可厚非,因为职业学校的专业在很大程度上说要遵从社会需求。但对综合性大学来说,专业的设置和调整却不能随市场而起舞,高校某一专业真正的社会功能并不是让学生找一份工作,而是为整个社会培养弘扬人文和科学精神的健康的人。高校不是职业培训所,如果只是为了学生就业,为了让学生学到某项生存的技能,那大学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与社会上一些技能培训学校毫无二致了。
规范校车先要明确“谁来投入”
甘肃省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高协表示,从2012年1月1日起,甘肃专门接送中小学生、学龄前儿童的校车,应经当地教育部门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确认后领取校车标牌。同时,校车享有一些“特权”,如“校车可借用公交专用车道通行”、“机动车行驶中遇校车或者中小学、幼儿园学生上下校车应当让行”等。(据《中国新闻网》报道)
规范校车运营,这只是保障校车安全最基本的措施,给校车一些“特权”,并不能真正解决校车安全问题,因为目前校车安全问题的核心是校车还未被纳入教育管理当中来。校车经营大部分以私营为主,而私营业主为了挣到钱,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成本,其中就包括超载和超负荷运营。如果不是这样,那学校和家长就必须投入更多的钱。然而,学校投入的经费从哪里来,家长会不会掏钱,成了问题的核心。因此,明确校车投入的责权是最为迫切、最需解决的问题。
来而无往非礼也
幼儿园老师结婚,竟然给全班孩子发请帖。去还是不去,家长们很为难,也很不满,不过多数家长敢怒不敢言。12月3日,一名网友在网络上发布了她同事的遭遇。(据《厦门晚报》报道)
礼尚往来,这是待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婚礼请客送礼也是一样,每个人都很清楚。然而,这位幼儿园老师向所带班级的学生发请帖,之所以让人感觉“不对劲”,是因为这件事有违大部分人所遵从的“礼节”,就是“来而无往非礼也”,从而让她的这份请帖也变了“味”——有借此“敛财”之嫌。
莫让“校企合作”变了味
2007年,余文安在贵州初中毕业,成绩不佳的他拿到了一份“贵阳市国防学校北院”的招生广告,“勤工俭学”、“免学费”等口号相当诱人,余文安便进入了这所民办中专,并签订了一份“入学零收费及就业协议书”。求学三年,真正上课的时间却只有一年左右,剩余的时间全在东莞打工,打工的工资全数被用于冲抵“学费”。(据《广州日报》)
上学“零收费”在近年来的中职招生中并不少见,一些学校打着“校企合作”、“勤工俭学”等旗号,把学生“卖”给一些加工厂或企业。这其实是以校企合作、勤工俭学之名,行出卖学生劳动力之实,这是目前一些不规范的中职学校惯用的手段。其结果是,坑害了学生,损害了中职学校的声誉。对此,作为管理中职学校的职能部门,在当前中职教育蓬勃发展的形式下,一定要规范中职学校办学行为,研究和监管诸如“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教育方式中出现的异化现象,保障中职学生的权益。
让“奥赛”回归本位
江西省教育考试院出台政策,从2014年起,应届考生高中阶段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中获得一等奖者,不再享受高考加分的优惠政策。目前南昌市的很多培训机构,“奥数”班的培训并未降温,而且学习“奥数”的绝大多数是小学生,他们多为小升初考“名校”准备。同样,高中学校内的各类学科“奥赛”培训也没有受到政策的大冲击。(据《江南都市报》报道)
剥去“奥赛”功利化的外衣,让其以本我存在,扮演其真正的角色,这才是正确对待“奥数”之法,江西省考试院对在“奥赛”省赛区中获得一等奖者“不再享受高考加分的优惠政策”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需要进一步在中小学推广,进而把一部分不喜欢“奥数”但为了考所谓“名校”而不得不学的中小学生解放出来,不要让“奥数”成为升“名校”的砝码和加分条件。
编辑:陈富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