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缘起:
我参加了一次市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其中一些课堂的导入方法引发了我的思考,现撷取其中几节课的导入过程与大家探讨。
1.“打折”问题
师:同学们,老师有个开书店的朋友姓王,最近生意很不好,有好多书卖不出去。他听说老师今天要到你们班来上课,昨天就打来电话,让我请同学们帮他想想办法,怎样才能把书卖出去,他将对各位的帮助非常感谢。同学们可以自由讨论,也可以独立思考。
生1:给书店迁个好的、交通方便的位置。
生2:进一些好书。
生3:进行市场调查,多进一些畅销的书。
师:还有其他办法吗?
……
2.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案例(1):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部动画片——“曹冲称象”,请同学们在看的时候思考两个问题:曹冲是如何称出大象的重量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然后播放动画片)
……
案例(2):
师出示一组天平图:两边各是两个梨和一个苹果,两边各是三个菠萝和四个苹果,两边各是两个梨和三个香蕉。
师:一个菠萝相当于几个梨?一个苹果相当于几个香蕉?一个菠萝相当于几个香蕉?你是怎么想的?
……
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且是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基于这一要求,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煞费苦心地创设情境,有的用多媒体制作各种各样的课件,课题的导入多姿多彩;有的故作姿态,遇到难题寻求学生的帮助;有的则是“无病呻吟”……这些导入新课的方法,偶尔用上一两次,效果应该还是比较好的,但如果长此下去,可能会引起学生的视觉疲劳、思维疲劳,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喧宾夺主。与其如此,我们不妨尝试一种经典的导入方法——“开门见山”。
建议:
就上述几个教学案例,我想从“开门见山”的角度谈谈课堂导入的方法。
1.“打折”问题
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引出“打折”这个概念,颇动了一番脑筋,但事与愿违,绕了很大的弯子,可谓“开篇千言,离题万里”。究其原因,在于创设的情境背离了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已有的经验。学生没有这样的经历,又怎么能想到用“打折”的方法进行促销呢?我建议本课教学可采用直接导入的方法引出概念。如下:
(多媒体出示一些商场或超市“打折”的广告宣传牌)
师:刚才我们看到了某些商品要“打八折”销售的信息,谁知道“打八折”是什么意思?什么叫“打八折”?商家为什么要这样做?
……
这样“开门见山”的导入是基于学生或多或少有这方面的见闻,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产生探究这一知识的需要。
2.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上述两个教学案例采用的导入方法,都是为了让学生感知“替换”策略在生活中的应用。但我认为这样的课堂导入无非是想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这样就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失去尝试探究与体验的机会,对形成技能不利。因此,我在教学本课时,没有采用先感知后练习的方法,而是采用先尝试后揭示的方法。
(1)直接出示例题(隐去大、小杯关系的条件)
小明要将720毫升果汁倒入1个大杯和6个小杯,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2)阅读这个题目,并思考:是否能解决这个问题?
(3)添上什么样的条件就可以解决了?
(4)出示“小杯容量是大杯的1/3”,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5)现在你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
此种设计让学生在尝试练习的同时,深刻地体会到了用“替换”策略解决问题的价值,从而产生学习这一知识的积极的心理需要。
总之,课堂上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导入,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以便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因此,不管是“迂回曲折”还是“开门见山”的导入都无可厚非,只是课堂导入可以变换一些方式,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责编 杜 华)
我参加了一次市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其中一些课堂的导入方法引发了我的思考,现撷取其中几节课的导入过程与大家探讨。
1.“打折”问题
师:同学们,老师有个开书店的朋友姓王,最近生意很不好,有好多书卖不出去。他听说老师今天要到你们班来上课,昨天就打来电话,让我请同学们帮他想想办法,怎样才能把书卖出去,他将对各位的帮助非常感谢。同学们可以自由讨论,也可以独立思考。
生1:给书店迁个好的、交通方便的位置。
生2:进一些好书。
生3:进行市场调查,多进一些畅销的书。
师:还有其他办法吗?
……
2.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案例(1):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部动画片——“曹冲称象”,请同学们在看的时候思考两个问题:曹冲是如何称出大象的重量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然后播放动画片)
……
案例(2):
师出示一组天平图:两边各是两个梨和一个苹果,两边各是三个菠萝和四个苹果,两边各是两个梨和三个香蕉。
师:一个菠萝相当于几个梨?一个苹果相当于几个香蕉?一个菠萝相当于几个香蕉?你是怎么想的?
……
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且是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基于这一要求,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煞费苦心地创设情境,有的用多媒体制作各种各样的课件,课题的导入多姿多彩;有的故作姿态,遇到难题寻求学生的帮助;有的则是“无病呻吟”……这些导入新课的方法,偶尔用上一两次,效果应该还是比较好的,但如果长此下去,可能会引起学生的视觉疲劳、思维疲劳,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喧宾夺主。与其如此,我们不妨尝试一种经典的导入方法——“开门见山”。
建议:
就上述几个教学案例,我想从“开门见山”的角度谈谈课堂导入的方法。
1.“打折”问题
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引出“打折”这个概念,颇动了一番脑筋,但事与愿违,绕了很大的弯子,可谓“开篇千言,离题万里”。究其原因,在于创设的情境背离了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已有的经验。学生没有这样的经历,又怎么能想到用“打折”的方法进行促销呢?我建议本课教学可采用直接导入的方法引出概念。如下:
(多媒体出示一些商场或超市“打折”的广告宣传牌)
师:刚才我们看到了某些商品要“打八折”销售的信息,谁知道“打八折”是什么意思?什么叫“打八折”?商家为什么要这样做?
……
这样“开门见山”的导入是基于学生或多或少有这方面的见闻,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产生探究这一知识的需要。
2.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上述两个教学案例采用的导入方法,都是为了让学生感知“替换”策略在生活中的应用。但我认为这样的课堂导入无非是想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这样就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失去尝试探究与体验的机会,对形成技能不利。因此,我在教学本课时,没有采用先感知后练习的方法,而是采用先尝试后揭示的方法。
(1)直接出示例题(隐去大、小杯关系的条件)
小明要将720毫升果汁倒入1个大杯和6个小杯,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2)阅读这个题目,并思考:是否能解决这个问题?
(3)添上什么样的条件就可以解决了?
(4)出示“小杯容量是大杯的1/3”,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5)现在你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
此种设计让学生在尝试练习的同时,深刻地体会到了用“替换”策略解决问题的价值,从而产生学习这一知识的积极的心理需要。
总之,课堂上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导入,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以便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因此,不管是“迂回曲折”还是“开门见山”的导入都无可厚非,只是课堂导入可以变换一些方式,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