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见山”谈导入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525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缘起:
  我参加了一次市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其中一些课堂的导入方法引发了我的思考,现撷取其中几节课的导入过程与大家探讨。
  1.“打折”问题
  师:同学们,老师有个开书店的朋友姓王,最近生意很不好,有好多书卖不出去。他听说老师今天要到你们班来上课,昨天就打来电话,让我请同学们帮他想想办法,怎样才能把书卖出去,他将对各位的帮助非常感谢。同学们可以自由讨论,也可以独立思考。
  生1:给书店迁个好的、交通方便的位置。
  生2:进一些好书。
  生3:进行市场调查,多进一些畅销的书。
  师:还有其他办法吗?
  ……
  2.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案例(1):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部动画片——“曹冲称象”,请同学们在看的时候思考两个问题:曹冲是如何称出大象的重量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然后播放动画片)
  ……
  案例(2):
  师出示一组天平图:两边各是两个梨和一个苹果,两边各是三个菠萝和四个苹果,两边各是两个梨和三个香蕉。
  师:一个菠萝相当于几个梨?一个苹果相当于几个香蕉?一个菠萝相当于几个香蕉?你是怎么想的?
  ……
  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且是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基于这一要求,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煞费苦心地创设情境,有的用多媒体制作各种各样的课件,课题的导入多姿多彩;有的故作姿态,遇到难题寻求学生的帮助;有的则是“无病呻吟”……这些导入新课的方法,偶尔用上一两次,效果应该还是比较好的,但如果长此下去,可能会引起学生的视觉疲劳、思维疲劳,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喧宾夺主。与其如此,我们不妨尝试一种经典的导入方法——“开门见山”。
  建议:
  就上述几个教学案例,我想从“开门见山”的角度谈谈课堂导入的方法。
  1.“打折”问题
  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引出“打折”这个概念,颇动了一番脑筋,但事与愿违,绕了很大的弯子,可谓“开篇千言,离题万里”。究其原因,在于创设的情境背离了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已有的经验。学生没有这样的经历,又怎么能想到用“打折”的方法进行促销呢?我建议本课教学可采用直接导入的方法引出概念。如下:
  (多媒体出示一些商场或超市“打折”的广告宣传牌)
  师:刚才我们看到了某些商品要“打八折”销售的信息,谁知道“打八折”是什么意思?什么叫“打八折”?商家为什么要这样做?
  ……
  这样“开门见山”的导入是基于学生或多或少有这方面的见闻,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产生探究这一知识的需要。
  2.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上述两个教学案例采用的导入方法,都是为了让学生感知“替换”策略在生活中的应用。但我认为这样的课堂导入无非是想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这样就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失去尝试探究与体验的机会,对形成技能不利。因此,我在教学本课时,没有采用先感知后练习的方法,而是采用先尝试后揭示的方法。
  (1)直接出示例题(隐去大、小杯关系的条件)
  小明要将720毫升果汁倒入1个大杯和6个小杯,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2)阅读这个题目,并思考:是否能解决这个问题?
  (3)添上什么样的条件就可以解决了?
  (4)出示“小杯容量是大杯的1/3”,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5)现在你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
  此种设计让学生在尝试练习的同时,深刻地体会到了用“替换”策略解决问题的价值,从而产生学习这一知识的积极的心理需要。
  总之,课堂上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导入,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以便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因此,不管是“迂回曲折”还是“开门见山”的导入都无可厚非,只是课堂导入可以变换一些方式,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责编 杜 华)
其他文献
日本数学史家米山国藏在他的著作《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中说道:“不管他们(指学生)从事什么业务工作,即使把所教给的知识(概念、定理、法则和公式等)全忘了,唯有铭刻在他们心中的数学精神、思想和方法都随时随地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要想实现终身学习和人的可持续发展,重要的是在教育中发展学生的能力,使之掌握获得知识和进一步学习的方法,逐渐掌握蕴涵在知识内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只有这样
许多教师,特别是新教师,非常关注“新授课”的教学,备“学情”、备“知识点”、备“教学手段”、备“板书设计”……可一到每单元安排的练习题时,就敷衍了事:或是简单地在课堂上让学生做一做,简单地讲一讲;或是把它们当成课后练习作业来布置,课堂上对对答案,就紧锣密鼓地进行下一个“新授课”的研究。等到再一次出现同类型题目,或者一模一样的题目而学生却照样漏洞百出时,教师就会埋怨:“这样的题目全都做过,老师也都讲
统计是数学的一个重要思想方法。本课设计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在活动中初步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统计表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片断一:巧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多媒体播放三只小猫比赛
一、“图形变换”教学中“美育热”的冷思考  1.“被”欣赏,缺失需要  如观摩“轴对称图形”一课,课始教师播放川剧“变脸”的视频,以此导入新课,然后画面定格在六张脸谱上,让学生找出一个与众不同的脸谱。最后教师揭示课题:“像这几个脸谱那样可以分成两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部分,这样的物体就是对称的。”……这样的课堂导入虽然新颖有趣,但对三年级学生来说,由于戏剧脸谱的复杂变化,学生只是获得视觉冲击——惊
有学者指出: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的学科知识视野,是数学课程改革的相关实践给予的一个重要启示与教训。因此,在实践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审视自身的知识结构与课程内容的现实,努力做到对整个课程内容体系的“全景”把握,俯瞰自己所教学的课程内容。下面将以具体的课程内容“鸡兔同笼问题”来谈谈我的一些探索和思考。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的第7章的“数学广角”,主要内容就是解决“鸡兔同笼”类型的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唤起学生的生活感知,去体悟所学的数学知识,而后升华为自己的数学能力。现实生活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数学教育应通过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进而将所学知识在生活实践中加以检验,学以致用。  一、捕捉生活现象,引入新知 
“备课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这句话可以说从参加工作那天起就伴随着我们,但是在实际备课过程中,我们真的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了吗?两次执教“9的乘法口诀”的备课过程及带来的不同教学效果,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开学初。校领导让我为全组教师上一节示范课。根据数学进度,示范课的内容应该是“9的乘法口诀”的教学,根据教学“6~8乘法口诀”学生的课堂表现,发现这部分内容很难上得出彩。跳过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这个内容我教了两次,但两次的教学方式有根本性的区别。第一次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的教学设计层次很清晰,先是导入新课,接着讲授例题,最后巩固训练,整个流程都是教师一步一步指引着学生在学习,师生问答式是课堂的主旋律。而第二次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一改往常的做法,先让学生自学后再点拨质疑,最后进行拓展延伸,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实践一:  师:我们学校每天下午的“阳光大课间”活动经
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典型案例。笔者在备课时遇到如下的问题:  1.给学生创造什么样的学习空间更适合学生探索?  人教版教材在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提供了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方法,学生动手操作实际上只是机械地拼一拼,没有自己的猜想和创造,只是做了一次“操作工”。  2.如何在操作中深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  学生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及
“找规律”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的第一课时,是让学生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能够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皮亚杰说:“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增加儿童的知识,而是设置充满智慧刺激的环境,让儿童自行探索,主动学到知识。”因此我以学生的“找”为主线,通过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产生“找”出规律的需求的同时能够利用规律解决问题,从而使数学智慧在寻找中诞生。  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