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摹写底层生存的状貌(评论)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xin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伊始,关注弱势、边缘、贫困等群体生存状貌与人生体验的“底层写作”,由隐至显,形成影响广泛的文学思潮。底层叙事的勃兴自然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主要是因为贫富差距加大、阶层固化和社会正义的缺失,这关系到改革开放未来的走向。因此,关注社会公平、正义的底层文学在近年逐渐主流化,这也是历史情势的必然。《无法控制》是关注城市打工群体的底层叙事,小说借由张树根的生存体验与人生境遇,多维度地抵达了底层生活的真相,由此期待唤起对社会底层的悲悯与关怀意识。
  首先,小说对底层生存状貌的多维度摹写。贫穷是底层挥不去的标签,由于贫穷和疾病,张树根来到人世的孩子不断离开,只留下了三个。他和儿女们进城很多年,没有自己的住房,迄今还住在出租房内。五十九岁了,他还整天蹬着三轮车在风里雨里为着生计奔波。儿子张小龙微薄的工资无法支撑子女的开支,还要依靠他挣来的辛苦钱给予补贴。女儿离婚不久,待在家里表情木然,生活无望。小儿子张驰毕业后到另外一个城市,完全兑现不了当年的承诺,境况也不是很好。妻子木讷,辛苦麻木地活着,无可无不可。出租房里还有九十高龄的父亲等着照料。不仅贫穷,张树根和家人们的生活还充满屈辱。他的父母在农村被别人欺辱,无力反抗,只能忍气吞声。他来到城市,被人殴打,不敢报警,无处诉说,只能在河边、在雨中咀嚼生命的伤痛。屈辱不仅来自具体的事件,更多是生命的体验,没有尊严,没有安全感。“现在,好像所有的事情都在重新上演,他最终也没能逃脱父辈的命运”,三代人的生存都是如此,是命运在屈辱中轮回。不仅贫穷、屈辱,张树根还选择了对生活苦难的沉默。“这么些年,他变了,不认识自己了,不论同行,还是家人,都没有太多话要说。工作时就埋着头,向无数个终点冲刺。在家里,他的观点和每个人格格不入,整个世界面对他,都开始沉默起来”。以至于遇到现实的苦难、痛苦,他都选择沉默以对,不沉默又能怎样呢?当派出所的警察近乎敷衍地对待他被打事件,他也只有向着更深的沉默与黑暗走去。故事随着时间,铺展开一个底层家庭的日常生活,以及无奈现实下循着冰冷时间而来的生命悲凉。铁凝说:“我们对生活要有更深的感受,就需要有更深的理解。只有更深的理解之后,才可以产生更多更深的感受。”《无法控制》多维摹写了底层的现实图景,张满昌与其说是创作,不如说是试图还原底层生活的真实——关于贫穷、屈辱、苦难以及对待生存现状的沉默态度。
  其次,小说体现了批判意识与底层关怀。南帆认为,“展示底层的存在状况是文学的责任,也是文学由来已久的传统。”作家有意识地塑造底层人物,有意识地反映弱势群体的底层生活,有意识地描摹他们的生存状貌与心灵創痛,有意识地为没有话语权的底层群众画像,显示了作家积极干预生活的勇气和现实批判精神,也充分体现了作家的底层意识和平民情怀。小说命名为“无法控制”,文本多次写出了张树根对生活事件的无法控制,对生存情绪的无法控制,对现实情状的无法控制,对自己和家人命运的无法控制。他一直想通过自身的努力掌控自己的命运,但越是努力,越是感到自身的无力:“一支烟抽完,他决定什么都不再说了——浓烈的失控感袭击着他。”作家的思想立场、情感态度尽管没有在小说中直接呈现,但貌似客观叙述的过程,作家的人文情怀和悲悯意识还是能够被读者真切地感受到。这样的叙述,显然“不再延续‘新时期’以来‘改革文学’的主调,诠释历史的合理性,而是侧身于改革中‘沉默的大多数’的情感和立场,描写他们的被压抑、被损害和显然是力量悬殊的抗争”,评论家李云雷在评价曹征路底层写作时的话语,同样适合评价《无法控制》。小说不仅体现了作家对底层生活的生存关怀,还潜入人物的心灵世界,写出了他们精神的荒芜与无家可归,体现了作家对底层百姓的灵魂关怀。张树根在乡间的时候,他是快乐的,灵魂是有家园的,“在家乡的时候,他每天唱信天游,或者同乡人高声吹牛。”“每天清晨,他总是会早早地把孩子们从床上拽起来,然后带着他们上山干活。在铺满露珠的山道上,他唱属于那个年代的歌曲给他们听。”从一个乡土生活的快乐者变成了沉默、愤怒、焦虑、沮丧的城市三轮车夫,多年在外漂泊的生活,乡间的房屋已然倒塌,随之倒塌的是他的精神家园。乡土已然无法回归,城市只是城里人的精神寓所,他只是外来的“他者”。小说不仅揭示了城市打工者家族的生存现状,更是触及到他们精神的无处安放。格非曾说,“我现在回农村老家,待不到两天就得跑出来,那种极其糟糕的状况并不只是经济上的,而是农民精神上的凋敝,价值丢失了,这才是最可怕的”。尽管这篇小说不是直接写乡村的精神凋敝,但从乡村到城市里的务工者,他们的精神凋敝某种意义上比乡村的空心化,乡村传统价值的沦落、精神家园的荒芜更让人触目惊心。
  再次,小说体现了作家不俗的艺术功力。其一,小说借助于张树根被打的故事外壳,叙事意图一方面是对现实生活的揭示和批判,另一方面则是对底层人性尊严的吁求。文本以张树根为主线,叙述中穿插了张树根与妻子、儿子的往日故事;张树根与儿子合力解决被打的事件;三十年前的生活与如今生活的对比等等。小说不仅仅是张树根的生存记录与情感体验,而是借由张树根的经历抵达较为广阔的社会、时代和现实内容。其二,小说巧妙采用了“雨”的意象,增强了小说的叙述氛围和悲凉基调。夏季雨水来临之前,天气是干燥闷热的,人的心情易受天气的影响。夜里凌晨时分,张树根在下雨前犹豫着要不要打电话告诉张驰,此时的他在大风中抽着烟,心情烦躁,车也在高达40度的高温中受着折磨。雨的降临并没有降低他的烦躁,雨点也没有减少他脸颊的疼痛感。其三,小说的语言简洁、朴实。底层老百姓说话就是很简单,没有多少华丽词语,朴素的词语往往就是他们的心声,有时甚至还带点脏话,但这就是他们生活的世界。文中有些话语多次出现,加强了小说的情感内容。比如儿子与张树根的对话中,反复出现的是“你以前不是这个样子”,在儿子看来,被人打了却如此懦弱。阅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父亲与儿子的角色颠倒了,年轻的张树根就是现在的张驰,随着岁月的变化,生活改变了一切。
  《活着》的结尾,福贵身边的亲人逐一离世,仅有的孙子也因吃毛豆噎死,最终只留下福贵和一头老牛回顾往事,相依为命。这个结尾四两拨千斤,力道十足,它写尽了,也写透了,但也少了几分回旋的余地。《无法控制》的结尾,张树根孤身一人走向暗夜中,表明他内心的坚定与不甘,作家和小说中的主人公相信,正义可能会迟到,但绝对不会缺席。小说的结尾留有余地,给暗夜以微光,给整个伤感的故事留有审美的想象。应该说,这是一篇有深度、有温度、有质感的现实主义小说。
  责任编辑 乔 霞
其他文献
一九八四年,闰十月二十三,大雪倾城。  皖中一个叫黄金拐的小村,被飞雪慢慢镀上了一层圣洁的外衣,原本就被绵延的群山包围,被绿树与翠竹掩映的她,此时如同一个将喧嚣的世界隔绝在外,隐入凡尘安详沉睡的天使。若不是在树林中星散的民舍上方升起散而不断的炊烟,若不是偶尔传来几声犬吠鸡鸣,若不是某位母亲担心孩子玩雪太久冻着了而嗔怪呼唤,你又怎么能在白雪的伪装下寻到她的身影呢?  小村确实很小,一共只有几十户人家
期刊
关键词: 劳务派遣;体制分割;劳动权益  摘要: 使用2010年珠三角和长三角农民工问卷调查的数据,检验了劳务派遣对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农民工群体内部,劳务派遣工和非劳务派遣工在月平均工资没有差别;劳务派遣工比非劳务派遣工劳动合同签订率高;劳务派遣工比非劳务派遣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率高,医疗保险没有差别;劳务派遣工比非劳务派遣工在劳动保护某些方面上差。农民
期刊
姐姐很漂亮,也很聪慧。大学时是班里的佼佼者,读研时是班里的佼佼者,工作后依然出类拔萃。当姐姐找到情投意合的男朋友时,一直为姐姐婚姻操心的父母亲终于叹了一口气。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母亲唠叨最多的就是,这个漂亮的女儿什么时候能出嫁,什么时候能有自己的家。  去年,姐姐要出嫁了。那阶段,母亲整天乐呵呵的,我也很是欣喜,但同时有一种淡淡的幽怨。这情景让我想到遥远的非洲大草原——狮子们长大了,母亲就要撵它
期刊
怀念海绵  生冷如铁钉一样的东西  含铁的细屑  日子久了注定会生锈的材料  经过简单的整理就会变得锋利的工具  吸铁石的身体就这样臃肿起来  我怀念经验中的一块海绵  吸纳水、空气尤其是  生活中温柔的那部分  遭遇压力的时候  它可以全部吐出  像弱者那样吐出苦水  然后一切恢复如初  吸铁石一样的男人  在深夜为了一块海绵在叹息  披荆斩棘  还是让我去披荆斩棘吧  这样和平的环境  郁郁寡
期刊
曾在县城西外环路住过几年。那时只知道它叫“西环路”,后来才知道那路还有一个名字——“幸福路”。幸福路,很好的名字,我还曾向他人炫耀过这名字。  每次去油坝老家时,都要经过幸福路。到了南郊,沿河走——这条河叫“幸福河”。河的名字居然也有“幸福”二字,我有点惊讶,随之欣喜,多好的名字啊!人们都是向往幸福的,所以喜欢以“幸福”来命名事物。  最初,我以为幸福河的源头就在我家门前。我家门前有一条从潜河分流
期刊
庄台:简称“台”,淮河流域的百姓为躲避洪水而修建的永久性高地村庄,高度约30多米,面积不等,台上的住户少则百十人,多则上千人。平日里,当地群众多在庄台上居住,在台下的田地里种植庄稼。  ——摘自《淮河水利手册》  2018年10月13日 晚七点  老范拍拍收音机,恰好听见里面的女声报时:“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十九点整。”然后是熟悉的音乐,他知道接下来就要播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新闻了。但那过门的曲
期刊
临近尾声  那时只有一匹白马驮  暮色走来  云很低,几乎与灌木丛  连在了一起  两只鹬从树隙中望去  它慵懒的长喙  有些陌生,仿佛沉思者  看不见自己——  “一道出逃的光会淹没整  片寂静”……似乎  那高处的寂静依舊带着  充裕的碎银  羽 毛  夜沉沉。匆忙赶来的  雪在窗棂上  让他的脸侧转  回应那通红的炉火  雪也在回应……寒鸦抖  落的羽毛  在雪地上。仿佛夜幕  释放的精灵 
期刊
我一直想写一篇文章:《你是我兄弟》,叙写文森特·梵高和他的弟弟提奥。梵高一生经济困窘,无论是画笔颜料,衣物爨食,时常阙如,只有靠提奥接济,方可勉强度日。弟弟是梵高一生中最大的也是最坚定的支持者与崇拜者,他知梵高,他懂哥哥。提奥是梵高精神的盾牌,没有提奥就没有梵高,没有提奥就没有伟大的梵高艺术。人们认为,包括梵高自己也在信中说,弟弟提奥是他的至亲、知音和支柱。  在法国奥维尔麦田,梵高创作了生前最后
期刊
临高角看海  无时无刻不在暗自发力的,推波助澜的  是两头猛兽:占据险境的核心  一个驱使波浪从西边扑过来,一个  命令波浪从东面顶回去  他们互相拍打,翻滚,泡沫飞溅  喧响不止。海面浑浊一片  云天自顾高而又远  我坐下来观察,谛听,思想  以马尾松的枝叶遮挡热带强光,身边无人  对岸是大陆  苏轼用青山一发来描述的  大陆  大 海  你是上帝可怜的孩子  却为我命了名  这也算缘分。来吧,
期刊
1  我们能永久栖息于现时?  倘若现时被弯曲  像一枚 在空中旋转的弓  我凝视着 陷入焦虑  远处,波光潋滟  一只画舫似动而宁静  悠扬的乐曲  我的心灵如此贫乏  感动的泪水如同真正的火焰  我穿过一个有着翡翠手环的木桥  柳枝飞舞  香樟的气味沿着湖畔游荡  我爱抚它娇小的身材  它懵懂无知  演绎着生命的浪漫和纯净  洞开色彩炫目的水域  动物的乐园,情欲的跑马场  如此深邃的现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