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不能只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思考,让学生从小认识思辨,学会思辨,并善于思辨。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采用“质疑问难、静思批注、鼓励表达”的教学策略,在自主阅读中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思辨欲望,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关键词】思辨能力;阅读教学;批注
思辨,顾名思义就是思考、辨析,是对想象力、创造力、逻辑推理能力的锻炼,是用理性的思考,促成智慧的申辩。语文教学,不能只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思考,帮助他们养成善思考、能辨析的能力,让学生从小认识思辨,学会思辨,并善于思辨。教师要通过思辨能力的培养,让语文教学充满智慧和激情。
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桂花雨》一课时,笔者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巧妙采用“质疑问难、静思批注、鼓励表达”的策略,在自主阅读中启迪学生的思维。
【案例】《桂花雨》教学片段
师:你们自学了《桂花雨》一课,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生:文中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明明是杭州的桂花香,母亲为什么说家乡的桂花香?
师: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那么到底是杭州的桂花香,还是家乡的桂花香呢?(生答)
师:看来两种意见都有。下面我们就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再次读课文,边读边到文中找出依据,将相关的句子画出来,并在旁边批注上你的理解。(生静思批注)
师:认为杭州的桂花香的同学找到的依据是什么?请你们读一读,说一说。
生:我们认为杭州的桂花香。课文中说“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从“全是”看出桂花树满山都是,数量比家乡的多。数量多了,当然也就更香了。
生:杭州的桂花是真正的“香飘十里”,而家乡的只是香了十几户邻居。课文是这样写的:“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师:支持这个观点的同学读书很认真,抓住了关键词、关键句进行了对比,有理有据。哪些同学是支持“家乡的桂花香”的呢?你们的依据又是什么?
生:我们认为家乡的桂花香。虽说桂花盛开的时候,并不是真正的香飘十里,但那香是醉人心田的。我是从“浸”字中读出来的,前后十几家邻居都泡在桂花香里,那香气很浓很浓。
(师相机板画朗读重点句)
生:我还有补充。家乡的桂花不仅花开的时候香,而且还能香飘全年。课文中说道:“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师(追问):这又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桂花摇落晒干之后,做成了桂花茶、桂花糕。全年,村子里都有桂花茶的香、桂花糕的香。
(师相机组织学生学习相关片段,体会桂花香在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季,村民的生活都浸润在甜蜜的桂花香里)
生:我也觉得家乡的桂花香,因为家乡的桂花香在“我”的整个童年生活里。课文说:“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师相机组织学习“摇花乐”片段)
生:我还认为母亲觉得家乡的桂花香,是因为她很在乎桂花。你们看,课文多处写了母亲对桂花的重视、担忧。比如“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
(师相机组织学习相关语句)
师:学到这儿,你们觉得到底是杭州的桂花香还是家乡的桂花香?
生:对于母亲和作者来说,确实是家乡的桂花香。因为家乡的桂花香在一年四季,香在母亲的生活里,香在“我”的童年里。桂花香是家乡的象征,是母亲和“我”心里永远忘不了的一种念想。
【思考】
整堂课上,笔者没有越俎代庖,而是让学生畅所欲言,真正做到了把课堂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把思维的过程让给学生。课堂上碰撞着思维的火花,洋溢着思辨的智慧。总结分析教学环节,可以看出,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质疑问难,激发思辨欲望
“学而不思则罔。”读书贵在存疑,学生有疑问才会思考,有思考方能判断。教学中,我们应关注学生的提问能力,当书中的某些观点和言辞或引发好奇与思考,或造成疑问与困惑时,将其及时记录下来,再进行交流探究。引导学生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必须要通过思考才能有所收获;注重与学生一起梳理出开放性的问题——不指向某个标准的答案,允许多角度的理解;与学生共同阅读探究——打开思维,达到1 1>2的效果。
《桂花雨》一课中,笔者敏锐地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文中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明明是杭州的桂花香,母亲为什么说家乡的桂花香?”引导学生阅读思辨“到底是杭州的桂花香还是家乡的桂花香”。这是学生阅读中自然产生的问题。以此为切入点,一方面肯定了学生质疑的精神、思辨的能力,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质疑问难,就是激发学生展开思辨的过程。思考多了,学生判断辨别的能力自然增强了。
二、静思批注,理清思辨思路
“不動笔墨不读书。”意思是读书的同时,让笔也“动”起来,这样才能提高读书的效果。教学中,我们应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使其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圈点,对自己的思辨思路进行批注。
《桂花雨》一课中,笔者没有忙于下结论到底是杭州的桂花香还是家乡的桂花香,而是让学生再次走进课文,为自己的观点找依据。充分地阅读,静静地思考,用圈点批注的方式在书上留下思辨的痕迹,理清思辨的思路。
静思批注的过程其实就是深入思考、判断辨析的过程。读书与思辨互相结合,相互促进。这样的读书,就不再是单向的,而是与作者对话、与书中主人公对话;这样的读书也就不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主动地思考,并寻找答案,完善观点。
三、畅所欲言,展示思辨才能
课堂是开放而充满无限可能的舞台。课堂上若不给学生提供讨论表达的机会,学生的思辨力便会大打折扣。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多读书多思考,还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激发思维风暴。
《桂花雨》一课中,师生聚焦“到底是家乡的桂花香还是杭州的桂花香”进行思辨性的表达学习,展示思辨能力。大家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阐述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感悟和认识。当发现学生的理解有所偏颇的时候,笔者没有蜻蜓点水般蒙混过关,而是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引导;当学生的理解有些肤浅的时候,笔者没有浮光掠影般简单带过,而是抓住相关句段让学生朗读、感悟、挖掘,引发他们更多的思索。在讨论交流中,在大胆展示中,学生懂得了家乡的桂花香气浸润着母亲的生活,懂得了对比衬托的作用,懂得了借物抒情的写法……
(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实验学校 310019)
【关键词】思辨能力;阅读教学;批注
思辨,顾名思义就是思考、辨析,是对想象力、创造力、逻辑推理能力的锻炼,是用理性的思考,促成智慧的申辩。语文教学,不能只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思考,帮助他们养成善思考、能辨析的能力,让学生从小认识思辨,学会思辨,并善于思辨。教师要通过思辨能力的培养,让语文教学充满智慧和激情。
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桂花雨》一课时,笔者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巧妙采用“质疑问难、静思批注、鼓励表达”的策略,在自主阅读中启迪学生的思维。
【案例】《桂花雨》教学片段
师:你们自学了《桂花雨》一课,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生:文中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明明是杭州的桂花香,母亲为什么说家乡的桂花香?
师: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那么到底是杭州的桂花香,还是家乡的桂花香呢?(生答)
师:看来两种意见都有。下面我们就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再次读课文,边读边到文中找出依据,将相关的句子画出来,并在旁边批注上你的理解。(生静思批注)
师:认为杭州的桂花香的同学找到的依据是什么?请你们读一读,说一说。
生:我们认为杭州的桂花香。课文中说“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从“全是”看出桂花树满山都是,数量比家乡的多。数量多了,当然也就更香了。
生:杭州的桂花是真正的“香飘十里”,而家乡的只是香了十几户邻居。课文是这样写的:“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师:支持这个观点的同学读书很认真,抓住了关键词、关键句进行了对比,有理有据。哪些同学是支持“家乡的桂花香”的呢?你们的依据又是什么?
生:我们认为家乡的桂花香。虽说桂花盛开的时候,并不是真正的香飘十里,但那香是醉人心田的。我是从“浸”字中读出来的,前后十几家邻居都泡在桂花香里,那香气很浓很浓。
(师相机板画朗读重点句)
生:我还有补充。家乡的桂花不仅花开的时候香,而且还能香飘全年。课文中说道:“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师(追问):这又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桂花摇落晒干之后,做成了桂花茶、桂花糕。全年,村子里都有桂花茶的香、桂花糕的香。
(师相机组织学生学习相关片段,体会桂花香在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季,村民的生活都浸润在甜蜜的桂花香里)
生:我也觉得家乡的桂花香,因为家乡的桂花香在“我”的整个童年生活里。课文说:“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师相机组织学习“摇花乐”片段)
生:我还认为母亲觉得家乡的桂花香,是因为她很在乎桂花。你们看,课文多处写了母亲对桂花的重视、担忧。比如“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
(师相机组织学习相关语句)
师:学到这儿,你们觉得到底是杭州的桂花香还是家乡的桂花香?
生:对于母亲和作者来说,确实是家乡的桂花香。因为家乡的桂花香在一年四季,香在母亲的生活里,香在“我”的童年里。桂花香是家乡的象征,是母亲和“我”心里永远忘不了的一种念想。
【思考】
整堂课上,笔者没有越俎代庖,而是让学生畅所欲言,真正做到了把课堂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把思维的过程让给学生。课堂上碰撞着思维的火花,洋溢着思辨的智慧。总结分析教学环节,可以看出,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质疑问难,激发思辨欲望
“学而不思则罔。”读书贵在存疑,学生有疑问才会思考,有思考方能判断。教学中,我们应关注学生的提问能力,当书中的某些观点和言辞或引发好奇与思考,或造成疑问与困惑时,将其及时记录下来,再进行交流探究。引导学生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必须要通过思考才能有所收获;注重与学生一起梳理出开放性的问题——不指向某个标准的答案,允许多角度的理解;与学生共同阅读探究——打开思维,达到1 1>2的效果。
《桂花雨》一课中,笔者敏锐地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文中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明明是杭州的桂花香,母亲为什么说家乡的桂花香?”引导学生阅读思辨“到底是杭州的桂花香还是家乡的桂花香”。这是学生阅读中自然产生的问题。以此为切入点,一方面肯定了学生质疑的精神、思辨的能力,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质疑问难,就是激发学生展开思辨的过程。思考多了,学生判断辨别的能力自然增强了。
二、静思批注,理清思辨思路
“不動笔墨不读书。”意思是读书的同时,让笔也“动”起来,这样才能提高读书的效果。教学中,我们应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使其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圈点,对自己的思辨思路进行批注。
《桂花雨》一课中,笔者没有忙于下结论到底是杭州的桂花香还是家乡的桂花香,而是让学生再次走进课文,为自己的观点找依据。充分地阅读,静静地思考,用圈点批注的方式在书上留下思辨的痕迹,理清思辨的思路。
静思批注的过程其实就是深入思考、判断辨析的过程。读书与思辨互相结合,相互促进。这样的读书,就不再是单向的,而是与作者对话、与书中主人公对话;这样的读书也就不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主动地思考,并寻找答案,完善观点。
三、畅所欲言,展示思辨才能
课堂是开放而充满无限可能的舞台。课堂上若不给学生提供讨论表达的机会,学生的思辨力便会大打折扣。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多读书多思考,还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激发思维风暴。
《桂花雨》一课中,师生聚焦“到底是家乡的桂花香还是杭州的桂花香”进行思辨性的表达学习,展示思辨能力。大家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阐述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感悟和认识。当发现学生的理解有所偏颇的时候,笔者没有蜻蜓点水般蒙混过关,而是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引导;当学生的理解有些肤浅的时候,笔者没有浮光掠影般简单带过,而是抓住相关句段让学生朗读、感悟、挖掘,引发他们更多的思索。在讨论交流中,在大胆展示中,学生懂得了家乡的桂花香气浸润着母亲的生活,懂得了对比衬托的作用,懂得了借物抒情的写法……
(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实验学校 31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