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le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合理运用唯物史观理论,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学生对历史现象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评价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使学生正确认识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教师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对历史发展进行高屋建瓴的分析解剖,可以使学生在对待类似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时具有举一反三的思考和分析能力,这对于中学历史教学将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学 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合理运用
  
  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阐述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和趋势,对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作出客观、全面的分析和评价”,“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能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与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规律,不仅是实现素质教育、推进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而且是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解析历史教学难点的利器。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合理运用唯物史观理论,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学生对历史现象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评价具有重要作用。我用具体的教学实例来说明如何加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一、历史事件分析:现象与本质。
  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告诉我们,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现象是事物的外在表现,而本质是事物的内在方面,我们要透过表面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不能被现象和假象所迷惑。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中国历史上的三国鼎立这个历史现象来具体运用现象与本质这个唯物史观原理。在讲述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可以设计一道思考题:“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倒退吗?”从历史上来说,大一统一直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因而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从表面的历史现象来看是一种分裂局面的形成,这种局面似乎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倒退。那么如何正确认识这个历史现象?历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发展的本质。
  首先,从政治方面来分析三国鼎立局面。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东汉末期社会动乱之后,各方势力通过政治斗争逐渐形成的历史局面,社会政治从最初的多个割据势力的纷争逐渐发展成三个主要的政权势力,大的政治势力吞并小的割据势力,从而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对立均衡势力,使社会政治出现了一定时期的和平局面。
  其次,从经济方面来说,三国时期,三个政权为了增强各自实力,纷纷采取休养生息和加强生产的措施,重视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再次,从民族关系方面来说,三国鼎立时期,割据政权积极与少数民族发展联系,尤其是蜀国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努力,对于促进民族融合产生了积极效果。
  最后,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说,三国时期的文学艺术也取得了不错的发展,以曹氏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派别和代表,中国的书法艺术也在这个时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虽然三国鼎立局面从表面上看是一种分裂现象,但是这个时代的中国历史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文化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成果,而在三国鼎立局面现象之下,还蕴含着社会走向统一的大趋势,这也为其后西晋重新实现封建社会的统一打下了基础,这才是三国鼎立局面现象下的本质问题。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并非是历史发展的倒退,在分裂局面的表象下蕴含着历史发展走向统一的历史本质。从这一历史现象中,我们还可以印证另一条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社会历史的发展并非是一帆风顺的直线前进,而是充满了曲折发展的过程,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
  二、历史人物评价: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和影响,这就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印象,即英雄人物改变了历史发展的方向,造就了历史发展的结果。那么该如何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呢?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
  我们可以以拿破仑为例,通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历史人物的评价。
  首先,所谓“时势”,就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各种社会历史条件的总和所造成的形势和环境。所谓的“英雄”,是指勇武过人、具有英雄品质、为人民利益英勇奋斗而令人敬佩的人。英雄人物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当历史的发展把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摆在世人面前,当历史的发展为这个矛盾提供了解决的舞台和条件,就必然会产生英雄人物来组织和带领群众去解决这个矛盾。
  其次,拿破仑走上历史舞台也具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当时法国政局动荡,督政府对内不能稳定政局,对外不能抵抗侵略,处在大革命中的法国需要一个强大的集权来捍卫革命,大革命中迅速崛起的将军拿破仑,在几次大战胜利后声名显赫,加上其自身所具备的才华,成为了最佳人选,于是拿破仑被历史时势推上了历史舞台。
  最后,社会的历史条件最终决定着英雄的活动范围,“英雄”只是“时势”这个整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任何英雄都无法抛离时势而独立存在,只有顺应了历史潮流才能成为英雄,才能发挥自己的才智。时势作为客观主体,不因任何人而改变,没有时势就没有英雄,时势的需要才是英雄产生的根源。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正是由于时势的要求才出现了英雄人物,因而马克思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文中说:“如爱尔维修所说的,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恩格斯说:“假若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也是会由另一个人扮演的。”
  当然,我们同时也要认识到,在时势造英雄的前提下,由于个人性格、认识高度等原因,不同的历史人物个体对于历史的发展也起到了不同的作用。所以,时势造英雄与英雄造时势存在着辩证的关系。
  三、历史局势判断: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关于历史局势发展趋势等方面分析判断的问题,在这方面教学中,我们可以试着从唯物史观关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上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自觉运用这种原理来思考和判断历史局势的状况与发展趋势。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原理告诉我们,在诸多的矛盾之中,主要矛盾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则居于从属地位,起着次要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没有主要矛盾,也就无所谓次要矛盾;主要矛盾的解决规定和影响着次要矛盾的解决,反之亦然;在一定的条件下,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会相互转化。
  根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原理,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和引导学生对历史局势和发展趋势进行判断和分析,从而让学生能从宏观上认识和把握历史事件和局势的发展脉络,这对于锻炼学生从宏观高度认识历史事件的能力很有帮助。我们可以抗日战争前后的中国历史局势为例,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原理运用到具体的教学中。
  首先,第一次国共合作以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而结束。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主要斗争形势变成了以国民党为首的官僚集团、买办资产阶级与以共产党为首的无产阶级、劳苦大众之间的斗争,虽然当时的中国社会还存在一些外国势力与中国社会和人民之间的矛盾,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国民党和共产党所分别代表的各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才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其次,“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东北地区逐渐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特别是“七七事变”之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意欲把中国纳入其所宣称的“大东亚共荣圈”,使中国整体沦为其殖民地。在这种局势之下,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开始发生转化,从国内的阶级矛盾开始转变为中国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民族矛盾,而国内阶级斗争就变成了次要矛盾。
  再次,当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时,抵御外侮、争取民族独立就成为时代的要求,而要解决民族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蒋介石所宣称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必然无法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同,连国民党内部的民主人士和抗日派别也不再沉默,于是有了“西安事变”的发生,最终的结果就是国共谈判、联合抗日。
  最后,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国人民驱逐了日本侵略者,民族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得到了解决,于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变成次要矛盾的国内阶级矛盾再次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三年的解放战争,推翻了蒋家王朝和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建立了新中国,从而解决了这个主要矛盾。
  通过上面的分析,学生就可以对中国社会从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的总体历史发展脉络和趋势有宏观的认识和把握,这对于学生提高认识历史发展趋势的能力必然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除了上述三个唯物史观原理之外,中学历史教学中还存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学历史老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和加强学生对于这些原理的认识和运用,从而促进历史教学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引导学生对具体的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进行思考和分析,对于学生正确认识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教师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对历史发展进行高屋建瓴的分析解剖,可以使学生在对待类似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时具有举一反三的思考和分析能力,这对于中学历史教学将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就机械制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提出新的教学方案,即引入AutoCAD 进行制图教学,用它来解决组合体视图的读图与画图的问题。  关键词: AutoCAD 《机械制图》教学 应用    《机械制图》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像能力。而当前中职校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弱,因此,在制图教学中教师必须使用大量的实物模型来进行辅助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
随着社会对建筑专业高技能人才需求的逐渐旺盛,职业技术院校建筑类专业的招生人数也日益增加,这必然对建筑工程图识读与绘制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筑工程图识读与绘制课程教学目标定位应转变为:以社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的,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实用型高级职业技术专门人才所必需的建筑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运用制图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为
思想政治课堂是思想政治教学的主战场,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思想政治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关系着学生整体素质的强弱,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也在此。正是基于此,课题组在深入调研四百余节课的基础上,研究出整改方案,然后开展实验。在近两年实验中,始终做到突出课堂,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培养良好习惯,做到课内开花,课外结果,抓住农村思想政治教学水平的关键所在,全面实施义务教育“下保底,上不封顶”的素质教育。在农村,
高三历史复习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单元复习、专题复习和总复习。通过前两大阶梯,学生的历史知识、历史认识和历史思维都获得了逐渐提高。以此为基点展开的总复习要跨上第三大阶梯: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主要是运用正确史观分析历史本质、评价历史现象、概括历史特征或运用史实说明论证历史问题,以及准确表达等能力。在复习的第三阶段,离高考还有三四十天,此时学生的全面复习工作已大致完成,基本知识已巩固,因此教师在课堂上
在推进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重建课堂成为课程实施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新课程下,如何进行新的课堂教学设计,是广大教师都在着力研究的课题。  课堂教学设计应具有规划性、超前性、创造性。传统教案的设计理念是以教师为中心,突出教师在驾驭课堂时的各个步骤,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新课改从内容、形式、结构和理念上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与积极性,强调教师与学生互动,重视学生学
摘 要: 在贯彻新课标理念,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批判性阅读达到有效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目的。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批判性阅读 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指通过个体的主动思考,对所学知识的真实性、精确性、过程、理论、方法、背景、论据和评价等进行个人的判断。批判性思维要求人们批判性地接收外界信息,并对这些信息作客观的、理
摘 要: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讲究科学的方法,既要注重教法的得当,又要研究学法的灵活性。在新政背景下,课堂教学多侧重于让学生展示思维,研究性学习法比较适用于思品课堂,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使学生形成道德学习能力及德育价值观。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法 思品课教学 契合    一个千年飞天梦想终于在当代中国人身上得以实现,历史正是由梦想逐渐化为现实。我们的学生也有
1北疆棉区棉花减产原因分析1.12007年北疆棉区棉花减产的主要原因。春季持续低温多雨,是植棉以来降水量最多的一年(见表1),4月中旬至5月末总降水量84.2mm,降水天数 1 North
摘 要: 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是国运兴衰的关键。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关键词: 初中历史课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民族之林。”所以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创新,而创新
摘 要: 本文针对分光计的调整实验中学生常常遇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法,大大缩短了分光计调整实验的时间。  关键词: “分光计的调整和使用”实验 分光计 调整步骤    分光计是一种测量角度的精密仪器,其基本原理[1]是:让光线通过狭缝和聚焦透镜形成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光学元件的反射或折射后进入望远镜物镜并成像在望远镜的焦平面上,通过目镜进行观察和测量各种光线的偏转角度,从而得到光学参量例如折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