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 感悟哲学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t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理念要求回归生活,在生活中求知,在求知中生活。哲学教学更适合把学生置于鲜活的生活中去感悟哲学,彻底地去理解抽象的哲学哲学概念和原理。因此,构建生活化的哲学课堂顺应了新课改要求。下面我结合《哲学》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在哲学中是如何构建和运用生活化教学法的,以求互勉。
  
  一、让教育回归生活
  
  生活是哲学的源头活水。哲学内容如果脱离了受教育的生活体验和生活需要就会变得空洞而苍白无力,使学生感到无尽的厌倦和疲惫。故在教学中我尽量把生活中家喻户晓的一些谚语、故事、成语、诗歌等移植于学生生活,进行体验性学习。如在讲量变质变关系原理时,我用了《杰米扬的汤》这个寓言故事:杰米扬善做鲜鱼汤,为了款待好友福卡,他一盆一盆地敬客人不休不止,一个劲地劝,结果福卡硬挺着吃了四盆,撑得苦不堪言。杰米扬还嚷道:“真够朋友,吃得痛快。好,再来一盆!”吓得老福卡马上站起来跑回家,再也不上杰米扬的家了。学生对这个故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各抒己见,深刻理解了量变与质变关系的原理,在讲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时,我从“一把钥匙只开一把锁,对症下药,量体裁衣”等生活常识中阐析矛盾的特殊性原理,以“画龙点睛、打蛇打七寸、牵牛要牵牛鼻子”来阐析主要矛盾原理。不同的人对生活的回味、感受不一样,评判不一样,认识也就不一样,因此要让同学们自己在生活常识中求同存异,达到知识的升华。
  
  二、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感悟生活,必须构建开放性课堂
  
  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就是要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学生的感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的思考,激活思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在讲《按客观规律办事》时,我创设了《苦涩的青苹果》现场,让学生谈青苹果带给他们的启示:青苹果不好吃是因为它没成熟,今天我们也像一个个青苹果,似熟而非熟,如果我们违背规律,超越阶段,进行早恋也会耽误青春、学业无成、自食其果。这样就把“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阐述得十分清楚。教育学生要珍惜年华,等到功成业就时,很多事就会水到渠成,让学生回味绵长、记忆犹新、终生难忘。
  
  三、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设计生活化的问题,探究生活
  
  课堂教学应是师生拥有的“生活世界”,教育不能脱离生活,也不能简单地还原于生活,而要高于生活。在生活化的教学课堂中,教学贴近了学生的生活,课堂变成了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如在讲事物的普遍联系时,我讲了2003年高考题:原产于美洲的食人鱼,一旦流入我国自然水域,可能会给生态环境带来破坏,并让学生编织食物链,让学生去讨论。这样,可让学生在“生活——思考——内化——践行”的整个动态过程中,做到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实现教学呼应。
  
  四、回归实践,拓展生活,在生活中体验哲学
  
  要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就必须引导学生将触角伸向广阔的社会大课堂,进一步拓展生活,从生活中汲取生活养料,从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生活实际中检验和丰富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课后的延伸可验证所学知识,进而活化知识,最终达到觉悟的提高、能力的增强和情感的升华。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但需得法。不同的课有不同的教法,不同类型的课的教法也不一样,以上我仅从生活与哲学关系中谈了我在哲学教学中所采取的生活化教学法。该教法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如备课不仅要备知识点、备教法,更重要的是要备生活内容、备学生、备学法、备知识的呈现形式等。但愿我们的哲学课能在该法的指导下,在生活中谈天说地、论古道今,让教学回归生活——教育生活化,回归学生——教育人性化,回归学情——教育情感化,回归实践——教育活动化。只有让教育回归现实,学生才能主动而积极地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让学生的个性充分得以张扬,享受学习的乐趣,实现教育的真谛。
其他文献
经过多年的教学发现,学生在解排列应用题时,常感到很吃力,难于理解,不易掌握,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处理。有时,即使解了题,不能确定答案是否正确。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理解概念,抓住实质    首先,要正确理解排列的定义,必须向学生强调以下三点:一是不管研究对象如何,都应看作元素;二是元素与顺序有关;三是一个排列中的元素各不相同。  例1:(2006年湖南高考)在数
期刊
在当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中,各个学科在围绕“新课标”这个中心展开,美术教育也紧跟时代的步伐而进行着不断的改革。现在美术教育彻底改变了,从过去单纯的技能教学转变为全面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艺术教育。而在艺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情商有着独特的作用和自身的优势。情商培养对学生以后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什么是情商呢?1995年,美国心理学家格尔曼对情商作了更明确的说明,他认为情商包括五个方面的
期刊
我们知道,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努力提高同学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巩固和提高对词法和句法的理解。同时,英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也是为培养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服务的。  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学习,热衷于分析、讲解一条条的词法和句法,从根本上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只会死记硬背语法规则,学了多年英语的人也不会用英语会话和写作。这是片面强调语法教学的结果。而中学的语法教
期刊
英语活动课作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之一,它仍然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主旨,即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主旨。而且活动课在培养这种高素质人才方面有着无穷的魅力和独到的优势。  首先,活动课符合中学生好动的特点,绝大部分学生乐于参与活动。即使少部分学生因成绩不好而对活动存在心理包袱,但由于受到成绩好的学生的表率带头作用,受到活动气氛的陶冶以及活动中师生那种无拘无束的融洽关系的感
期刊
英语新课程教学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在课堂上明确教学任务,经过具体教学活动实施任务,然后以成果展示教学任务完成的情况来进行的。这三个环节互相衔接、相辅相成。    一、明确教学任务,创设语境氛围    以具体的学习任务为动力和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每一课教学活动所要完成的任务,首先让学生有个明确的了解,确立这节课所要学会并运用的内容,然后再展开活动、导入、训练有关的内容,使学生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
期刊
根据乔姆斯基的语言双层结构的观点,语言的理解是由表层结构向深层结构转换的。语言理解的难易、快慢与表层结构向深层结构转换的步骤有关,转换的步骤越多,理解起来就越慢。如果是熟悉的句子,转换的步骤可以大大地简化。而语感就是通过对大量语言材料的感知,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而形成的一种对语言材料所特有的近乎直觉的、正确的、敏锐的感受能力。  事实上,学生语言能力的最高体现是学生的语言直觉或语言习
期刊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思维和解决问题等各方面的能力。而理解理论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所以,我认为在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质,无论是立足现实还是放眼长远都是十分重要的,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多年的实验教学,我深刻地认识到,物理是一
期刊
动量守恒定律是指相互作用的物体所组成的系统,在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时相互作用前后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常用表达式为:m1v1+m2v2=m1v1′+m2v2′。它是自然界普遍适用的基本规律之一,解题时只需要考虑系统作用前后,不考虑中间作用过程,解题简便,但要应用好动量守恒定律解决有关问题,需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一、注意系统的整体性    在应用动量宋恒定律解题时,所分析的对象是系统的
期刊
随着本地区历史学科中考实行开卷考试,题目更具有灵活性和综合性,难度提高。面对开卷考试的新形式,复习课应该怎样上,如何在短时间内对历史课本进行全面的复习,使学生理清头绪、掌握众多内容、提高考试成绩,是中考复习阶段特别要注意的问题。好的复习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认为,中考复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    在复习工作开始前,做好详细的、周密的复习计划,做到复习的时间
期刊
对于将英语作为外语的中国人来说,英语阅读不仅是英语学习的目的,更是一种重要的语言交际形式,而且是英语学习的主要手段和途径。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对学习者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教学可以根据阅读教材的不同、学生素质的不同而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但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高效的英语阅读能力,使其最终能活学活用,为其终身学习夯实基础。    一、培养学生爱读书看报的良好习惯    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非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