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打造绿色丝路

来源 :丝路瞭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iu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亚地区足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之一,这里矿产、能源、上地、农业等资源丰寓,但资源开发和利用程度较低。中亚也是世界典型的内陆干旱区,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缺水问题愈发严重,面临土地沙漠化、地质灾害、环境污染及草原退化等生态问题,极大地制约中亚地区可持续发展。为此,与中国携手合作解决牛态问题,是中亚地区多年来的选择。
  为联合开展中亚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的互惠合作研究,共同培养中亚资源与环境领域高水平研究队伍,建立具备野外观测、室内分析、遥感监测和技术示范为一体的研究平台,2014年,由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促成建设的中困科学院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亚中心”)正式成立,为中亚生态安全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服务。
  自建成后,中亚中心为推动中国与中亚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农业发展、矿产资源勘探、灾害监测与预警等领域的科技合作和人才培养发挥了积极作用。依托中亚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平台,结合中国在相关研究领域的雄厚积累,中同先进的节水技术与种植模式、农业害虫生态防控技术、生态修复技术理论与方法、减防灾技术、饮用水净化技术等被推广并前移到中亚国家,增强了中亚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对于促进中亚生态、资源、经济的安全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社会经济意义。
  天然的合作优势
  中国与中亚在生态领域的合作并非从零起步。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联合相关研究所,与中亚国家此前已有二十年多的合作研究基础,并利用新疆向西开放的地缘优势,同周边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中亚中心的依托单位——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是专门从事干旱区生态与环境研究的国家级科研机构,中同新疆地区本身也是中亚干旱区的组成部分之一,与中亚开展生态合作研究具有天然的地缘优势和学科优势。
  据中国科学院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比什凯克分中心)主任李耀明介绍,2008年以来,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与中亚各国通过多种形式,在自然资源开发、牛态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和气候变化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取得了丰硕科研成果。在中科院提出“走出去”战略后,中亚合作伙伴迫切要求成立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建立稳定的联合研究平台,共同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为中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与技术支撑。
  海外科教基地
  2013年,中国科学院肩动建设5个海外科教基地,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就是其中之一。中亚中心在新疆乌鲁木齐设立办公室作为常设机构,由中国科学院拨付每年运行经费。
  中亚中心依托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筹建,联合中科院下属其他8个研究所共9个理事单位,与哈萨克斯坦农业部土壤与农业化学研究所,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塔吉克斯坦科学院分别共建阿拉木图分中心、比什凯克分中心和杜尚别分中心,各海外分中心由中方和外方联合主任,共同负责海外分中心日常工作。这三个海外分中心均是在当地合法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合作研究机构。各分中心分别由信息分中心、联合实验室、野外观测与研究站和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基地4部分组成。
  2014年4月,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分中心和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分中心正式启动,2016年8月,塔吉克斯坦杜尚别分中心正式启动,2017年,所有海外分中心正式进入运行期。三个海外分中心的机构组成和人员配置情况基本相同,包括管理人员、科研人员、科研辅助人员等,其中科研人员的构成比例按6(本地人员):2(中方派驻):2(国际学者)三部分组成,尽量吸引优秀的国内外科研人员参与中心的项曰执行。此外,在中心平台下还成立了7个研究团队,双聘中科院10家单位科研人员115人,招录中亚国家留学生52名,三个海外分中心共聘用国外科研与管理人员34人。
  短短几年间,中亚中心组织考察53次,行程15万公里,收集资料1000余部,采集水土生物样本15万份,揭示了中亚国家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时空变化规律,预测了未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中亚地区资源与环境变化趋势,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提供重要规划支撑。
  互尊互信 互惠互利
  据了解,按照中亚各同实际需求和生态环境状况的差异,3个海外分中心的工作各有侧重,其中哈中心重点关注农业、生态领域的工作,并成立了土壤与生态实验室等机构;吉中心重点关注水质、水资源和山地生态系统的研究,中心下设水与生态实验室;塔中心重点关注水资源变化和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成立了地质与生态实验室。
  “真心实意、互尊互信、互惠互利是我们与中亚国家开展合作的基礎,如果双方都持怀疑和警惕的心态,合作难以进行。”比什凯克分中心主任李耀明介绍,2017年,他们联合塔吉克斯坦科学院联合执行萨雷兹湖的无人机航飞任务,因位置偏僻,所需人员及装备均需通过直升机运送,物资保障极为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塔国相关部门为他们无偿提供了食宿及水面交通保障(快艇)服务。工作人员当时表示,再困难也要给开展研究的科学家提供尽可能的地面保障。得益于中塔双方人员紧密配合,航飞任务顺利完成。李耀明说,这是中塔科技界合作互信度高的表现,也对未来工作的持续开展提供了极有力的保障。
  以开展滴灌技术为代表的农业新技术示范应用为例,哈萨克斯坦灌溉系统广泛分布,但灌溉技术和设施落后,农业灌溉用水量达到总取水量80%以上。棉花是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乌兹别克斯坦当地水利设施简陋、机械化程度低,棉花单位面积产量低(平均约2360kg/ha)。塔吉克斯坦45%的灌溉耕地用于种植棉花,占农业总产值的60%,但田间管理方式落后,水肥利用效率低下,运用当地模式棉花产量仅2000kg/ha。因中国与中亚国家种植结构和模式有差异,当初在示范区选址及建设过程中,中亚国家不理解中国在节水灌溉、作物高产等生态保护与资源管理方面的技术,甚至持怀疑态度。
  为消除疑虑,自2012年起,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利用典型试验示范和公众参与等方法,使中亚国家对中国先进技术以及管理模式从不理解、怀疑到认同。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相继出台了支持开展节水灌溉技术等相关扶持政策,众多农场主积极联系中方相关单位引入滴灌等技术,部分厂家也开始配套生产相关的滴灌耗材和灌溉设备,生产成本得到有效降低,为后续进一步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展滴灌技术从整体上提高中亚各国生态系统管理水平,有效促进农业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谈及未来中亚中心的工作规划,李耀明表示,目前中国科学院正在大力推进A类先导专项“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数字一带一路”等项日的开展,中亚是核心工作区域之_,未来5年中心将结合上述相关项目的开展,继续深入推进中亚、西亚地区水资源、土地资源、生态与环境研究工作,重点通过中亚水与生态协同发展研究、中西亚荒漠化治理研究等案例,推动中国全球治理理念中的绿色发展方案率先在中亚、西亚地区进行示范和推广,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生态环境监测与承载力评估、自然灾害监测与防治、水土资源与生物资源开发、矿产资源勘探与联合利用提供科技支撑。同时,如何将中国的农业技术、生物技术、污染防治技术、空间信息技术与无人机技术推广应用到中亚,也是今后5年中亚中心努力的方向。
其他文献
福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核心区之一,也是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国家开放创新平台。随着国内外形势和“一带一路”建设发展变化,重新认识和思考福建海丝核心区建设承担的历史使命和任务,完善核心区建设思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不仅关系到福建海丝核心区自身建设,对统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福建海丝核心区建设面临的新要求  国际环境深刻变化对福建海丝核心区建设
期刊
中国经济调控系统的核心是对投资和创新活动的全面刺激,国家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其基础主要由三方面组成:一是国家银行体系,它根据投资和生产增长的指示性计划产生贷款;二是交通和能源基础设施,它们是国家计划中的优先发展方向;三是集中资源发展经济科技和先进技术的开发、引进的国有企业。正如中国经济问题研究专家、前伦敦剐市长约翰·罗斯所说,国家投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私人投资也随蓿国家投资增长而不断增加
期刊
“东盟水果小镇”“红木第一城”“广西自贸区崇左片区”“友谊关”“中国南大f]”……集合这些关键词,就可以清晰定位出中国的一座边境城市——广西凭祥。  每一个关键词,都折射出凭祥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中国最靠近东盟国家的国际口岸城市,凭祥市西、南两面与越南接壤,市区距离越南首都河内市172公里,莫斯科一北京一凭祥一河内的国际联运铁路在这里交接。正因拥有如此优势地缘,凭祥口岸于1992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
期刊
在中国经济作用日渐突显、世界经济增长引擎转化为发展中经济体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建设正逐渐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同时,依托日新月异的地缘政治和区块链技术,不断推进的人民币国际化不仅符合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也符合全球民生的共同福祉。金融服务便利化的加深,让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迎来黄金十年。  人民币国际化的宏观经济背景  金融服务的深化升级是中国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必然趋势,经济和金融全球化是共建人
期刊
从埃及开罗机场驱车一个半小时,就到达了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行走在园区里,除了从两旁的植物上能看出来是到了异国他乡的非洲,更多的是熟悉感和亲切感:笔直的道路,整齐的厂房,还有一条命名为“天津路”的街道。园区门口一块绿色广告牌上用中英文写着:“中埃·泰达苏伊士工业园,中埃产能合作示范基地,合作共赢,见证发展”。  泰达苏伊土经贸合作区是中埃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园区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
期刊
白俄罗斯与中国相距近6500公里,它却是最早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  时至今日,白俄罗斯已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贯通欧亚的重要枢纽,明斯克州的“巨石”中白工业园更是被誉为“丝路明珠”,吸引了大量中资企业投资兴业。同时,两国高度的政治互信、密切的经贸往来、丰富的人文交流也为巾白双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前夕,围绕中白两同合作的成果和前景,本刊记
期刊
4月26日上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共建“一带一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顺应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了的强烈愿望。习近平主席呼吁齐心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美好未来,宣布中国将采取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举措。  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多位研究“一带一路”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们从各自的研究领
期刊
近日,意大利和中国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意大利由此成为“七国集团”(G7)中第一个正式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西方发达国家。  “意大利和中同之间应该建立起更加有效的关系,让关系好上加好。”意大利总理孔特的表态为中意双边关系增添了新的注脚。但回溯这一决定作出前的种种,显然没有这般风平浪静。就在习近平主席此次访欧之前,美国已多次向意大利施压,告诫其“谨慎”对待“一带一路”。他
期刊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认同。  新时期新时代,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追求和目标。在此背景下,只有以科技创新主导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质量,才能从根本上优化“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经济发展质量,促使“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指出,中国将科技创新和“一带一路”倡议紧密结合,作为支撑“一带一路”高质量持
期刊
2019年4月1日,第二届中阿北斗合作论坛在突尼斯共和国突尼斯市成功举办。这是北斗系统开通全球服务后,首次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举办的重要活动。论坛期间,来自中国科研院所和北斗技术应用企业的专冢学者,为来自阿拉伯同家的技术人员进行了北斗技术、产品和服务的专题培训,这也是中阿北斗/GNSS中心的第三期专题培训活动。  如今,北斗系统已经在印度尼西亚土地确权、科威特建筑施工、乌干达国土测绘、缅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