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应当是有效的,而不是无效的。文章尝试从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师角色、沟通等方面对初中生物学课堂有效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生物学 课堂 有效教学
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学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整体性,时效性,动态性三个特征。有效课堂应该是使学生从中得到发展,同时也使教师得到锻炼和提高的课堂,让课堂中的参与者尤其是学生得到实实在在的收获。如何搞好生物学有效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有效的教学目标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学追求的理想,教学应该是养成学生健全人格和个性的过程。教学目标对教学行为有导向作用,对课堂教学过程及方式也有规范作用。教学目标包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目标。知识目标是指有关生物学的基本现象、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内容。能力目标要求有实验操作技能、科学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思维习惯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要求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生物学基本观点的教育、生物学价值观的教育、生物学审美观的教育、生物学爱国主义的教育、生物学科学态度与价值观。教师要按照“课标”的“三维目标”确定教学目標。
二、有效的教学方式
(一)有效的导入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有趣。”巧妙的开讲,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学习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就会全神贯注地学习。课堂导入具有启发性、兴趣性、新颖性、简洁性特点。如何挖掘教材中的导入点,应当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找到导入点、从学生有争议的问题找到导入点、从具有重大影响的环境事件找到导入点。
(二)有效的提问
提问的原则有:准确性、科学性、新颖性、启发性、迁移性、针对性、艺术性、灵活性、时效性。提问时要把握好“度”,即选择好角度、难度要适当、设计问题有坡度、设计问题有跨度、处理好广度、研究问题的精度和密度。教学提问时机的把握:第一,在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矛盾中设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第二,在相关知识的联系类比中提问;第三,在重难点问题上提问;第四,在易错易混问问题上提问;第五,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提问,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的提问,问题的设计要合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能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的设计具有开放性,拓展学生的思维;问题的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思考价值,最好能与旧知相衔接。
(三)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把感知、理解、巩固与应用融合为一体,使得学生在短时间内记忆得到强化,可以有效地促进个体主动参与知识结构不断重组的递进式学习过程。现代信息技术可以集声、文、图、像于一体,使知识信息来源丰富,且容量大,内容充实,形象生动而更有吸引力。但是,现代信息技术在科学性上无法代替科学实验;在趣味性上无法代替科学探究实验;在能力培养上无法代替科学实验。一些要靠实验才能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教师还得安排学生亲自对手做实验。例如,教学“观察植物细胞”内容时,就必须安排学生动手制作临时装片并观察临时装片。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 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四)有效的总结
课堂总结是教师在课堂任务终结阶段,引导学生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再认识、再总结、再实践、再升华的教学行为方式。它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是本课堂的总结和延伸,又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和准备。针对不同的课堂教学类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精心设计出与之匹配的结尾,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方法有首尾呼应法、讨论比较法、联络图总结法?、问题练习法。例如,学完“空中飞行的动物”一节后,用讨论比较法从身体、呼吸、运动、体温、生殖等方面对鸟类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总结。
三、有效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即学生一起学习并互相帮助,是一种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包含了五个基本要素:正相互依赖、个人责任感、检查小组交互行为、混合编组和教授合作技巧。合作学习的主要特点是小组协作学习,在小组分组上,合作学习提倡混合编组法。所谓的混合编组是指教师要按照学生的性别、智力、学习水平等因素将学生分组。使不同的学生为小组的讨论独特的见解,丰富学生的思维。探究学习即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来进行学习,使学习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它要求教师应注重为学生提供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去直接面对问题,并提供条件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机会,帮助学生实现从接受学习到探究学习的转变。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安排相应的学习方式。
四、有效的教师角色
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促进者,指导者。当学生展示问题时,为了使学生对问题有一个明去的认识,不能一味的鼓励 ,要针对问提在鼓励优点的同时,适当指明不足,在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是非观。基于以上情况,注意以下几点:问题卡壳时,给予启发式指导;问题偏向时,给予规范性制导;问题错误时,给予科学性指导;问题混乱时,给予点拔性指导;问题深入时,给予递进式、发展性指导。
五、有效的沟通
第一,要善于倾听教。师的倾听体现着对学生的接纳和重视。倾听是表达尊重的标志,是满足学生被接纳、受重视以及安全感需求的最重要途径。通过教师的倾听,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教师要善于掌握倾听的艺术和技巧,把这些技巧应用于与学生的交流中。第二,合理运用肢体语言。合理运用肢体语言有助于课堂秩序的建立。教师要用眼神接触、身体接近、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等肢体语言调控学生课堂行为,通过正面诱导形成学生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师生关系,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教师要把有效教学作为一种理念、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作为一个永恒的话题,不断探索与思考,最终达成有效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生物学 课堂 有效教学
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学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整体性,时效性,动态性三个特征。有效课堂应该是使学生从中得到发展,同时也使教师得到锻炼和提高的课堂,让课堂中的参与者尤其是学生得到实实在在的收获。如何搞好生物学有效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有效的教学目标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学追求的理想,教学应该是养成学生健全人格和个性的过程。教学目标对教学行为有导向作用,对课堂教学过程及方式也有规范作用。教学目标包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目标。知识目标是指有关生物学的基本现象、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内容。能力目标要求有实验操作技能、科学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思维习惯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要求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生物学基本观点的教育、生物学价值观的教育、生物学审美观的教育、生物学爱国主义的教育、生物学科学态度与价值观。教师要按照“课标”的“三维目标”确定教学目標。
二、有效的教学方式
(一)有效的导入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有趣。”巧妙的开讲,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学习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就会全神贯注地学习。课堂导入具有启发性、兴趣性、新颖性、简洁性特点。如何挖掘教材中的导入点,应当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找到导入点、从学生有争议的问题找到导入点、从具有重大影响的环境事件找到导入点。
(二)有效的提问
提问的原则有:准确性、科学性、新颖性、启发性、迁移性、针对性、艺术性、灵活性、时效性。提问时要把握好“度”,即选择好角度、难度要适当、设计问题有坡度、设计问题有跨度、处理好广度、研究问题的精度和密度。教学提问时机的把握:第一,在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矛盾中设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第二,在相关知识的联系类比中提问;第三,在重难点问题上提问;第四,在易错易混问问题上提问;第五,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提问,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的提问,问题的设计要合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能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的设计具有开放性,拓展学生的思维;问题的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思考价值,最好能与旧知相衔接。
(三)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把感知、理解、巩固与应用融合为一体,使得学生在短时间内记忆得到强化,可以有效地促进个体主动参与知识结构不断重组的递进式学习过程。现代信息技术可以集声、文、图、像于一体,使知识信息来源丰富,且容量大,内容充实,形象生动而更有吸引力。但是,现代信息技术在科学性上无法代替科学实验;在趣味性上无法代替科学探究实验;在能力培养上无法代替科学实验。一些要靠实验才能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教师还得安排学生亲自对手做实验。例如,教学“观察植物细胞”内容时,就必须安排学生动手制作临时装片并观察临时装片。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 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四)有效的总结
课堂总结是教师在课堂任务终结阶段,引导学生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再认识、再总结、再实践、再升华的教学行为方式。它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是本课堂的总结和延伸,又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和准备。针对不同的课堂教学类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精心设计出与之匹配的结尾,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方法有首尾呼应法、讨论比较法、联络图总结法?、问题练习法。例如,学完“空中飞行的动物”一节后,用讨论比较法从身体、呼吸、运动、体温、生殖等方面对鸟类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总结。
三、有效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即学生一起学习并互相帮助,是一种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包含了五个基本要素:正相互依赖、个人责任感、检查小组交互行为、混合编组和教授合作技巧。合作学习的主要特点是小组协作学习,在小组分组上,合作学习提倡混合编组法。所谓的混合编组是指教师要按照学生的性别、智力、学习水平等因素将学生分组。使不同的学生为小组的讨论独特的见解,丰富学生的思维。探究学习即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来进行学习,使学习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它要求教师应注重为学生提供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去直接面对问题,并提供条件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机会,帮助学生实现从接受学习到探究学习的转变。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安排相应的学习方式。
四、有效的教师角色
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促进者,指导者。当学生展示问题时,为了使学生对问题有一个明去的认识,不能一味的鼓励 ,要针对问提在鼓励优点的同时,适当指明不足,在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是非观。基于以上情况,注意以下几点:问题卡壳时,给予启发式指导;问题偏向时,给予规范性制导;问题错误时,给予科学性指导;问题混乱时,给予点拔性指导;问题深入时,给予递进式、发展性指导。
五、有效的沟通
第一,要善于倾听教。师的倾听体现着对学生的接纳和重视。倾听是表达尊重的标志,是满足学生被接纳、受重视以及安全感需求的最重要途径。通过教师的倾听,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教师要善于掌握倾听的艺术和技巧,把这些技巧应用于与学生的交流中。第二,合理运用肢体语言。合理运用肢体语言有助于课堂秩序的建立。教师要用眼神接触、身体接近、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等肢体语言调控学生课堂行为,通过正面诱导形成学生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师生关系,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教师要把有效教学作为一种理念、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作为一个永恒的话题,不断探索与思考,最终达成有效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