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创建具有乡土特色的幼儿园。笔者采用捕捉乡土素材的方式组织科学活动,鼓励幼兒利用乡土材料展开手工制作,带领幼儿在大自然中探究四季的奥秘,编撰乡土课程构筑园本体系等方法合理运用乡土资源,积极创建有乡土特色的幼儿园。
【关键词】乡土资源;教学策略;幼儿教育
乡土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幼儿教育中的宝贵资源。目前,不少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时喜欢将幼儿的活动局限在室内,这样便导致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不能促使幼儿获得全面发展。笔者作为五华地区幼儿园的教师,充分挖掘了当地的隐性教育资源,并根据这些资源设计了各种有趣的幼儿活动,编撰相关的乡土课程。这样就促使幼儿在有特色的活动中更好地提高自身的能力。
一、捕捉素材,设计科学活动
在幼儿教学中,要促使幼儿掌握各种科学知识,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笔者在教学中充分捕捉五华本地的特色,将其和有趣的科学活动结合在一起,让幼儿在有趣的活动中感受五华的丰富资源,产生热爱家乡的心情。同时,这样的活动也能让幼儿对科学产生浓浓的兴趣,能鼓励幼儿更主动地参与到各种科学活动中。
五华地区有很多特产,如有各种优良的品种鸡。班级中不少幼儿的家中都养鸡。因此,对鸡蛋也十分熟悉。笔者在教学中便利用幼儿的这个特点,组织其利用鸡蛋展开有趣的科学实验,如让幼儿参与到用醋溶解掉鸡蛋壳的小实验中。先让幼儿尝一下醋,说说醋的特点是什么,然后触摸一下鸡蛋壳,说说鸡蛋壳的特点是什么。此后再让幼儿小心地将鸡蛋壳放入醋中,若干天后再将其拿出来,并让幼儿展开触摸和对比活动,并说说自己摸到的东西和之前的鸡蛋有什么区别。笔者鼓励幼儿展开表达,如有幼儿说:“一开始是硬硬的,后来就变得软软的,好像果冻一样。”这样的小实验既选择了幼儿身边熟悉的事物,又促使幼儿对科学实验尝试了浓厚的兴趣。
要更好地构筑乡土化课程就要将乡土资源和科学技术结合在一起,在展现传统民俗的基础上体现出科学性和现代化,这样就能促使幼儿获得更全面的进步。
二、动手制作,形成良好互动
在幼儿教学中,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笔者在教学中积极组织幼儿寻找身边的乡土材料,并利用其展开手工艺品的制作活动。这样不仅能有效地利用乡土素材,更能鼓励幼儿展开互动,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五华的矿物资源比较丰富,有水晶石、石墨、云母、大理石等各种资源。笔者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尝试展开“石头堡垒”的活动,将小石头和其他的各种材料组合在一起,鼓励幼儿展开小堡垒的制作活动,看看那一位幼儿制作的堡垒又结实,又好看。幼儿积极地参与到了活动中。如,有的幼儿提出可以用水和泥巴,然后将石头一块块堆积起来,这样就能制作一个坚固的堡垒。还有的幼儿提出:“小云母块十分好看,可以将其嵌在堡垒的表面,这样就能让堡垒变得更好看。”要制作堡垒不是幼儿一人能完成的活动,需要团结合作。因此,笔者鼓励幼儿展开相互讨论,协商如何才能制作出精美的堡垒模型,在得到一致的计划后再展开行动。
在组织幼儿展开动手制作类的活动时,笔者鼓励幼儿尽量选择有五华特色的事物,将其融入到手工制作中。同时笔者还组织幼儿相互帮助,互相启发,促使幼儿能形成更良好的互动。
三、走进大自然,探究四季奥秘
为了让幼儿能增添户外活动的机会,笔者还经常带领幼儿来到大自然中,切身感受五华的自然风光。笔者鼓励幼儿积极观察一年四季四周的景物是否发生了变化。这样能让幼儿关注动植物的生长,探究自然的奥秘,让幼儿的观察力更为敏捷。
五华处于我国的南方,雨水充足,夏天和秋天比较温热,雨水很多,而冬季较短,开春比较早,适合植物生长。笔者在教学中也充分利用了当地的特色,组织幼儿走入大自然中尝试探究四季的秘密。在五华地区由于气候比较湿热,所以生长了很多菌类植物,笔者便充分利用了这一点组织幼儿展开观察,看看各种菌类植物都生长在什么地方,它们的样貌有什么不同之处,尝试用绘画的形式将自己观察到的菌类植物画下来。此外,笔者还将一些小常识介绍给幼儿,如菌类植物分成有毒和无毒两种,不能随意食用,色彩鲜艳的蘑菇一般都有毒。除此以外,笔者还组织幼儿观察枫树的变化,说说枫树的颜色是否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在这样多种形式的探究中,幼儿走入了大自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秘。
幼儿的好奇心比较强,所以笔者在教学中也尽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理,让其对身边的奇特自然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再引导幼儿尝试探究其原因是什么。
四、编撰课程,建构园本体系
为了更好地利用乡土资源,笔者尝试编撰园本课程,用更系统的教学策略促使幼儿全面发展。在制定园本课程的过程中,笔者先了解幼儿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然后再结合其身心特点设计园本课程,这样制定的课程效果会更好。
为了让幼儿的活动更为积极,笔者尝试编撰了和五华地区乡土文化有关的园本课程。要想在教学中更好地利用乡土资源,首先教师本身就要对乡土资源有一定的了解。笔者尝试系统地了解五华地区的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经济情况、文化古迹、民间艺术、旅游景点等,然后将其和幼儿活动结合在一起。在园本课程中,既有结合自然资源展开的动手活动,又有参观文化古迹的室外活动,同时还有组织幼儿自主探究民间艺术的调查活动等。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下,幼儿不仅能更好地了解五华当地的资源情况,更能促使幼儿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在编撰园本课程时,笔者注重课程的系统性,不仅要包含动手能力、科学知识方面的课程,同时还要将语言训练、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训练结合在其中,这样才能让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在幼儿教学中,笔者积极使用各种乡土资源,尝试构筑乡土化的特色幼儿园。让幼儿感受到乡土文化的亲切感,进而激发其兴趣,促使其自主探究乡土文化。
参考文献:
[1]王小燕.有效利用农村乡土资源,促进幼儿园科学活动的开展[J].教师,2018(15):72-73.
[2]潘佳慧,金玛莉.农村幼儿园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12):113-114.
[3]孟楠. 挖掘乡土资源,优化幼儿园区域活动[J].新课程学习(上),2014(2):180-180.
【关键词】乡土资源;教学策略;幼儿教育
乡土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幼儿教育中的宝贵资源。目前,不少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时喜欢将幼儿的活动局限在室内,这样便导致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不能促使幼儿获得全面发展。笔者作为五华地区幼儿园的教师,充分挖掘了当地的隐性教育资源,并根据这些资源设计了各种有趣的幼儿活动,编撰相关的乡土课程。这样就促使幼儿在有特色的活动中更好地提高自身的能力。
一、捕捉素材,设计科学活动
在幼儿教学中,要促使幼儿掌握各种科学知识,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笔者在教学中充分捕捉五华本地的特色,将其和有趣的科学活动结合在一起,让幼儿在有趣的活动中感受五华的丰富资源,产生热爱家乡的心情。同时,这样的活动也能让幼儿对科学产生浓浓的兴趣,能鼓励幼儿更主动地参与到各种科学活动中。
五华地区有很多特产,如有各种优良的品种鸡。班级中不少幼儿的家中都养鸡。因此,对鸡蛋也十分熟悉。笔者在教学中便利用幼儿的这个特点,组织其利用鸡蛋展开有趣的科学实验,如让幼儿参与到用醋溶解掉鸡蛋壳的小实验中。先让幼儿尝一下醋,说说醋的特点是什么,然后触摸一下鸡蛋壳,说说鸡蛋壳的特点是什么。此后再让幼儿小心地将鸡蛋壳放入醋中,若干天后再将其拿出来,并让幼儿展开触摸和对比活动,并说说自己摸到的东西和之前的鸡蛋有什么区别。笔者鼓励幼儿展开表达,如有幼儿说:“一开始是硬硬的,后来就变得软软的,好像果冻一样。”这样的小实验既选择了幼儿身边熟悉的事物,又促使幼儿对科学实验尝试了浓厚的兴趣。
要更好地构筑乡土化课程就要将乡土资源和科学技术结合在一起,在展现传统民俗的基础上体现出科学性和现代化,这样就能促使幼儿获得更全面的进步。
二、动手制作,形成良好互动
在幼儿教学中,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笔者在教学中积极组织幼儿寻找身边的乡土材料,并利用其展开手工艺品的制作活动。这样不仅能有效地利用乡土素材,更能鼓励幼儿展开互动,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五华的矿物资源比较丰富,有水晶石、石墨、云母、大理石等各种资源。笔者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尝试展开“石头堡垒”的活动,将小石头和其他的各种材料组合在一起,鼓励幼儿展开小堡垒的制作活动,看看那一位幼儿制作的堡垒又结实,又好看。幼儿积极地参与到了活动中。如,有的幼儿提出可以用水和泥巴,然后将石头一块块堆积起来,这样就能制作一个坚固的堡垒。还有的幼儿提出:“小云母块十分好看,可以将其嵌在堡垒的表面,这样就能让堡垒变得更好看。”要制作堡垒不是幼儿一人能完成的活动,需要团结合作。因此,笔者鼓励幼儿展开相互讨论,协商如何才能制作出精美的堡垒模型,在得到一致的计划后再展开行动。
在组织幼儿展开动手制作类的活动时,笔者鼓励幼儿尽量选择有五华特色的事物,将其融入到手工制作中。同时笔者还组织幼儿相互帮助,互相启发,促使幼儿能形成更良好的互动。
三、走进大自然,探究四季奥秘
为了让幼儿能增添户外活动的机会,笔者还经常带领幼儿来到大自然中,切身感受五华的自然风光。笔者鼓励幼儿积极观察一年四季四周的景物是否发生了变化。这样能让幼儿关注动植物的生长,探究自然的奥秘,让幼儿的观察力更为敏捷。
五华处于我国的南方,雨水充足,夏天和秋天比较温热,雨水很多,而冬季较短,开春比较早,适合植物生长。笔者在教学中也充分利用了当地的特色,组织幼儿走入大自然中尝试探究四季的秘密。在五华地区由于气候比较湿热,所以生长了很多菌类植物,笔者便充分利用了这一点组织幼儿展开观察,看看各种菌类植物都生长在什么地方,它们的样貌有什么不同之处,尝试用绘画的形式将自己观察到的菌类植物画下来。此外,笔者还将一些小常识介绍给幼儿,如菌类植物分成有毒和无毒两种,不能随意食用,色彩鲜艳的蘑菇一般都有毒。除此以外,笔者还组织幼儿观察枫树的变化,说说枫树的颜色是否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在这样多种形式的探究中,幼儿走入了大自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秘。
幼儿的好奇心比较强,所以笔者在教学中也尽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理,让其对身边的奇特自然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再引导幼儿尝试探究其原因是什么。
四、编撰课程,建构园本体系
为了更好地利用乡土资源,笔者尝试编撰园本课程,用更系统的教学策略促使幼儿全面发展。在制定园本课程的过程中,笔者先了解幼儿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然后再结合其身心特点设计园本课程,这样制定的课程效果会更好。
为了让幼儿的活动更为积极,笔者尝试编撰了和五华地区乡土文化有关的园本课程。要想在教学中更好地利用乡土资源,首先教师本身就要对乡土资源有一定的了解。笔者尝试系统地了解五华地区的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经济情况、文化古迹、民间艺术、旅游景点等,然后将其和幼儿活动结合在一起。在园本课程中,既有结合自然资源展开的动手活动,又有参观文化古迹的室外活动,同时还有组织幼儿自主探究民间艺术的调查活动等。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下,幼儿不仅能更好地了解五华当地的资源情况,更能促使幼儿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在编撰园本课程时,笔者注重课程的系统性,不仅要包含动手能力、科学知识方面的课程,同时还要将语言训练、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训练结合在其中,这样才能让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在幼儿教学中,笔者积极使用各种乡土资源,尝试构筑乡土化的特色幼儿园。让幼儿感受到乡土文化的亲切感,进而激发其兴趣,促使其自主探究乡土文化。
参考文献:
[1]王小燕.有效利用农村乡土资源,促进幼儿园科学活动的开展[J].教师,2018(15):72-73.
[2]潘佳慧,金玛莉.农村幼儿园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12):113-114.
[3]孟楠. 挖掘乡土资源,优化幼儿园区域活动[J].新课程学习(上),2014(2):180-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