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衡哲几度开风气之先:中国第一个公派女留学生,第一位女大学教授,第一个女作家,诗人……可以说,20世纪以来中国知识女性的现代命运,都从她开始。
在绝大多数女性都看不清未来的时代,她独立、正面地规划着人生,在艰难时世中承担起历史使命;突出的才华与人格魅力,成就了她与“科学救国”倡导者任鸿隽的爱情和婚姻,而他们与胡适数十年的深厚友情,更被后世传为佳话。
造命的女性
舅舅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人,他常常对我说,世上的人对于命运有三种态度,其一是安命,其二是怨命,其三是造命。他希望我造命,他也相信我能造命,他也相信我能与恶劣的命运奋斗。
——《陈衡哲早年自传》
陈衡哲的祖上是江苏有名的士大夫书香之家,1890年出生的她是清末明初的典型名媛。小时的她是幸运的,相对宽松的家境让她不但逃掉了缠足的苦难,而且得到了不同寻常的教育。家学丰厚的父母很早就认定这个女儿聪慧过人,开蒙之后并没有让她按部就班地学习四书五经,而是直接教她读艰深的《尔雅》。尽管晦涩无趣,陈衡哲还是兢兢业业地完成每天的功课。父亲望女成才心切,把自己的地理历史笔记也拿来当课本,使得她小小年纪,便记下了一肚皮的地名,年代。后来因为二舅的一句玩笑,父亲决定培养她走“良医”之路,于是她开始啃八大册更加古奥的《黄帝内经》,她由此受益良多,以至后来到上海读医学院时,让中医老师敬佩不已。
陈衡哲13岁那年,梁启超创办《新民丛报》,把西方的新知带进了封闭的中国。陈衡哲和很多热血的年轻人一样,受其中人物和故事的感召,逐渐产生了要做一个爱国者的热烈念头。一度让她痛苦挣扎的是,到底要成为贞德,还是罗兰夫人。但很快,披坚执锐做一个女英雄的理想就离她远去了,这跟她那位亲历欧美文化浸染的三舅有直接关系。他把所看到的西洋医院、学校和各种近代文化生活情形讲给陈衡哲,鼓励她“努力去学习西洋独立的女子”,用知识和先进制度拯救积弱的国家。从这时起,陈衡哲意识到了自主选择生活道路对自己的意义,她离开父母,跟着三舅学习西学,又到上海就读中英女子医学院,从此打下了良好的英文基础。这一切,都让她不再是旧式家族那个唯父母之命是从的千金小姐,1907年,当得知父亲要为她订婚时,她以独身主义的坚定态度断然拒绝。
为了躲婚,她历尽辛苦投奔到最敬爱的常熟姑母家。1914年夏天,清华学堂开始招考“庚子赔款”女留学生,陈衡哲前去应考,结果以第二名的成绩高中,获得了全额奖学金前去美国纽约。当她和同行的其他6位女生乘坐的蒸汽机船航行在太平洋上,她不仅笃定地知道这是自己生命的转折,而且坚信中国将因为政府首次派遣女生留美而发生巨变。
陈衡哲是第一代真正接触到西方文化教育的女性,她自己的人生与前代女性不同了,也代表着自此中国女性的人生发生了历史性的逆转。
至真至诚的写作
“我既不是文学家,更不是什么小说家,我的小说不过是一种内心冲动的产品。它们既没有师承,也没有派别,它们是不中文学家的规矩绳墨的。它们存在的唯一理由,是真诚,是人类感情的共同与至诚。”
——陈衡哲《小雨点自序》
陈衡哲1917年发表的小说《一日》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它早于鲁迅的《狂人日记》一年左右。用白话写作,体现着新一代女性的思想变化,也是她们登上现代文坛的标志。作为小说家和历史学家,陈衡哲的著书立说都具有开拓意义。
陈衡哲的写作天分很早就显露出来了。小时候母亲教她写文言文书信,刚刚讲了头尾的格式,她就依样画葫芦地炮制出一封冠履鲜明的家书来,只不过头尾是文言体,中间却是白话加方言,这让父亲觉得很有新意。而她自己也说,童年时用白话文写信是她早期教育里唯一生动有趣的经历。
她到美国后,就读于美国“五姊妹”女子大学之一的瓦沙女子大学,主修西洋历史,副修西洋文学。1915年,受友人丁美英之托,陈衡哲把美国孟河女子大学创办人来因女士的传记译为中文,并取英文名字“莎菲”为笔名,投稿给《留美学生季报》。时任主编任鸿隽看后大加赞赏,将它当即发表在《季报》的秋季号上。紧接着,任鸿隽就向莎菲约稿,开始了他们之间的通信。
留学期间,陈衡哲结识了胡适、杨杏佛、梅光迪、朱经农、胡先等旅美精英,和他们的接触,给了陈衡哲接触当时中国最前端男性知识分子的机会,她的很多思想变化与这些碰撞密切相关。当时陈独秀在国内举起反封建文化的大旗,在美国留学的胡适积极响应,成为新文学促进派的先锋,经常组织有关新文化的讨论。陈衡哲虽不正面参与论争,却拿起笔写了很多白话散文、小说和新诗,《西风》、《波儿》、《老夫妻》、 《洛绮思的问题》等结集为《小雨点》出版,散文编作两卷《衡哲散文集》。这恰似一场及时雨,既培植了新文学运动的新苗,也让孤军奋战的胡适,得到很大鼓舞,所以他由衷地称陈衡哲为“我最早的同志”。
1918年,陈衡哲在瓦沙女子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后,又进入芝加哥大学继续学习。这位不婚主义者,在和任鸿隽恋爱四年后,终于被他三万里求婚的诚意所感动,和他订了婚。1920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开放大学女禁,率先打电话给陈衡哲,聘她为中国首位女教授。于是,她在获硕士学位后,当年夏天回国任教,秋天与任鸿隽结婚。之后历任南京东南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教授。1927年至1933年,她曾先后四次代表中国出席在美国檀香山、日本东京、中国上海,加拿大班府召开的太平洋学会的学术会议。
身为国内的首位西洋历史系专业教授,陈衡哲深感中文教材不尽如人意,所以她开始编写上、下两册《西洋史》。如果说陈衡哲的文学作品流溢着浓重的象牙塔气息的话,她的史学著作在气象上则厚重高远得多。像一个平静,优雅的静观者穿越历史的空间,将悲楚沉重和灿烂轻灵都复原其真实的存在,她以本真的心灵和湿润的笔端描摹对象,让青年受到历史启迪的同时还得到美的感悟。胡适评价这本书时说:“她确然做了一番精心结构的工夫,是中国治西史学者的一部开山之作。”
我们三个朋友
1914年陈衡哲到美国时,留学界正激荡着两股文化运动,一个是胡适为旗手的新文化运动,另一个则是任鸿隽力促的科学救国运动。她也没有想到,和这两个文化领袖“金坚玉质”的友谊会伴随她一生。
陈衡哲的一生中有两位挚友,一位是丈夫任鸿隽,一位是胡适。
20年代中期,任鸿隽是留美学生中的翘楚,与几位同学创办了科学社。他和陈衡哲结识不久,便把这位才思敏锐的女性引入社中,其后陈为社里写了科普文章《论行星轨道》。胡适接替任鸿隽出任《季报》总编后,也开始与陈有文稿往来。
陈衡哲与任胡二人的以文会友,至令仍是文坛佳话。胡适曾回忆当年通信的乐趣:“每天早上六点钟左右,我房门上的铃响一下,门下小缝里‘哧’‘哧’地一封一封的信丢进来(指邮差送信),我就跳起来,捡起地下的信,仍回到床上躺着看信。这里总有一信或一片是叔永(即任鸿隽)的,或是莎菲的。”
任鸿隽对陈衡哲的感情,被胡适看在眼中。有一次任对月相思,得诗一首, “不知近何事,明月殊恼人。安得驾蟾蜍,东西只转轮”。胡适把他改成:“不知近何事,见月生烦恼。可惜此时情,那人不知道。”不久,任收到陈衡哲两首新诗,其中一首也是写月的:“初月曳轻云,笑隐寒林里。不知好客光,已印清溪底。”他欣喜地把诗交与胡适看,并让他猜是何人所作。胡适点评得也快意: “足下有此情思,无此聪明,杏佛有此聪明,无此细腻,以适之逻辑度之。此新诗人其陈女士手!”二人大笑。
1920年陈任二人结婚,胡适赠联“无后为大,著书最佳”。第二年,胡适新得一女,取名“素斐”,与陈衡哲英文名“莎菲”谐音,是以西方习惯向她致敬。几年后,素斐不幸患病夭折,陈任夫妇请胡适收自己的次女“以书”为干女儿,这是以本土方式向胡适表达慰藉。可见,三人之间不仅有相知相惜的友情,还发展出一种浑似家人的亲情。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后,因为政治原因三人长期不通书信,消息全靠陈任在美国的子女代转,提到胡适时以“赫贞江上的老伯”代称。任鸿隽晚年曾任上海图书馆馆长,1960年退休,翌年11月9日去世,陈衡哲随即让子女赶快通知“赫贞江上的老伯”。时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胡适,得讯之后给任家姐弟回了一封长信,很悲伤地说“请转告你母亲, ‘赫贞江上的老朋友’在替她掉泪”。胡适还询问任鸿隽“手抄的自传稿子”写成了多少,希望能尽早读一读老友的自传。信中最后说:“三个朋友之中。我最小,如今也老了。”果然,这话说过还不到一个月,胡适即于2月24日溘然长逝。
陈衡哲于1976年1月7日病逝于上海,曾在中国现代史上叱咤风云的这“三个朋友”完全谢幕。
在绝大多数女性都看不清未来的时代,她独立、正面地规划着人生,在艰难时世中承担起历史使命;突出的才华与人格魅力,成就了她与“科学救国”倡导者任鸿隽的爱情和婚姻,而他们与胡适数十年的深厚友情,更被后世传为佳话。
造命的女性
舅舅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人,他常常对我说,世上的人对于命运有三种态度,其一是安命,其二是怨命,其三是造命。他希望我造命,他也相信我能造命,他也相信我能与恶劣的命运奋斗。
——《陈衡哲早年自传》
陈衡哲的祖上是江苏有名的士大夫书香之家,1890年出生的她是清末明初的典型名媛。小时的她是幸运的,相对宽松的家境让她不但逃掉了缠足的苦难,而且得到了不同寻常的教育。家学丰厚的父母很早就认定这个女儿聪慧过人,开蒙之后并没有让她按部就班地学习四书五经,而是直接教她读艰深的《尔雅》。尽管晦涩无趣,陈衡哲还是兢兢业业地完成每天的功课。父亲望女成才心切,把自己的地理历史笔记也拿来当课本,使得她小小年纪,便记下了一肚皮的地名,年代。后来因为二舅的一句玩笑,父亲决定培养她走“良医”之路,于是她开始啃八大册更加古奥的《黄帝内经》,她由此受益良多,以至后来到上海读医学院时,让中医老师敬佩不已。
陈衡哲13岁那年,梁启超创办《新民丛报》,把西方的新知带进了封闭的中国。陈衡哲和很多热血的年轻人一样,受其中人物和故事的感召,逐渐产生了要做一个爱国者的热烈念头。一度让她痛苦挣扎的是,到底要成为贞德,还是罗兰夫人。但很快,披坚执锐做一个女英雄的理想就离她远去了,这跟她那位亲历欧美文化浸染的三舅有直接关系。他把所看到的西洋医院、学校和各种近代文化生活情形讲给陈衡哲,鼓励她“努力去学习西洋独立的女子”,用知识和先进制度拯救积弱的国家。从这时起,陈衡哲意识到了自主选择生活道路对自己的意义,她离开父母,跟着三舅学习西学,又到上海就读中英女子医学院,从此打下了良好的英文基础。这一切,都让她不再是旧式家族那个唯父母之命是从的千金小姐,1907年,当得知父亲要为她订婚时,她以独身主义的坚定态度断然拒绝。
为了躲婚,她历尽辛苦投奔到最敬爱的常熟姑母家。1914年夏天,清华学堂开始招考“庚子赔款”女留学生,陈衡哲前去应考,结果以第二名的成绩高中,获得了全额奖学金前去美国纽约。当她和同行的其他6位女生乘坐的蒸汽机船航行在太平洋上,她不仅笃定地知道这是自己生命的转折,而且坚信中国将因为政府首次派遣女生留美而发生巨变。
陈衡哲是第一代真正接触到西方文化教育的女性,她自己的人生与前代女性不同了,也代表着自此中国女性的人生发生了历史性的逆转。
至真至诚的写作
“我既不是文学家,更不是什么小说家,我的小说不过是一种内心冲动的产品。它们既没有师承,也没有派别,它们是不中文学家的规矩绳墨的。它们存在的唯一理由,是真诚,是人类感情的共同与至诚。”
——陈衡哲《小雨点自序》
陈衡哲1917年发表的小说《一日》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它早于鲁迅的《狂人日记》一年左右。用白话写作,体现着新一代女性的思想变化,也是她们登上现代文坛的标志。作为小说家和历史学家,陈衡哲的著书立说都具有开拓意义。
陈衡哲的写作天分很早就显露出来了。小时候母亲教她写文言文书信,刚刚讲了头尾的格式,她就依样画葫芦地炮制出一封冠履鲜明的家书来,只不过头尾是文言体,中间却是白话加方言,这让父亲觉得很有新意。而她自己也说,童年时用白话文写信是她早期教育里唯一生动有趣的经历。
她到美国后,就读于美国“五姊妹”女子大学之一的瓦沙女子大学,主修西洋历史,副修西洋文学。1915年,受友人丁美英之托,陈衡哲把美国孟河女子大学创办人来因女士的传记译为中文,并取英文名字“莎菲”为笔名,投稿给《留美学生季报》。时任主编任鸿隽看后大加赞赏,将它当即发表在《季报》的秋季号上。紧接着,任鸿隽就向莎菲约稿,开始了他们之间的通信。
留学期间,陈衡哲结识了胡适、杨杏佛、梅光迪、朱经农、胡先等旅美精英,和他们的接触,给了陈衡哲接触当时中国最前端男性知识分子的机会,她的很多思想变化与这些碰撞密切相关。当时陈独秀在国内举起反封建文化的大旗,在美国留学的胡适积极响应,成为新文学促进派的先锋,经常组织有关新文化的讨论。陈衡哲虽不正面参与论争,却拿起笔写了很多白话散文、小说和新诗,《西风》、《波儿》、《老夫妻》、 《洛绮思的问题》等结集为《小雨点》出版,散文编作两卷《衡哲散文集》。这恰似一场及时雨,既培植了新文学运动的新苗,也让孤军奋战的胡适,得到很大鼓舞,所以他由衷地称陈衡哲为“我最早的同志”。
1918年,陈衡哲在瓦沙女子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后,又进入芝加哥大学继续学习。这位不婚主义者,在和任鸿隽恋爱四年后,终于被他三万里求婚的诚意所感动,和他订了婚。1920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开放大学女禁,率先打电话给陈衡哲,聘她为中国首位女教授。于是,她在获硕士学位后,当年夏天回国任教,秋天与任鸿隽结婚。之后历任南京东南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教授。1927年至1933年,她曾先后四次代表中国出席在美国檀香山、日本东京、中国上海,加拿大班府召开的太平洋学会的学术会议。
身为国内的首位西洋历史系专业教授,陈衡哲深感中文教材不尽如人意,所以她开始编写上、下两册《西洋史》。如果说陈衡哲的文学作品流溢着浓重的象牙塔气息的话,她的史学著作在气象上则厚重高远得多。像一个平静,优雅的静观者穿越历史的空间,将悲楚沉重和灿烂轻灵都复原其真实的存在,她以本真的心灵和湿润的笔端描摹对象,让青年受到历史启迪的同时还得到美的感悟。胡适评价这本书时说:“她确然做了一番精心结构的工夫,是中国治西史学者的一部开山之作。”
我们三个朋友
1914年陈衡哲到美国时,留学界正激荡着两股文化运动,一个是胡适为旗手的新文化运动,另一个则是任鸿隽力促的科学救国运动。她也没有想到,和这两个文化领袖“金坚玉质”的友谊会伴随她一生。
陈衡哲的一生中有两位挚友,一位是丈夫任鸿隽,一位是胡适。
20年代中期,任鸿隽是留美学生中的翘楚,与几位同学创办了科学社。他和陈衡哲结识不久,便把这位才思敏锐的女性引入社中,其后陈为社里写了科普文章《论行星轨道》。胡适接替任鸿隽出任《季报》总编后,也开始与陈有文稿往来。
陈衡哲与任胡二人的以文会友,至令仍是文坛佳话。胡适曾回忆当年通信的乐趣:“每天早上六点钟左右,我房门上的铃响一下,门下小缝里‘哧’‘哧’地一封一封的信丢进来(指邮差送信),我就跳起来,捡起地下的信,仍回到床上躺着看信。这里总有一信或一片是叔永(即任鸿隽)的,或是莎菲的。”
任鸿隽对陈衡哲的感情,被胡适看在眼中。有一次任对月相思,得诗一首, “不知近何事,明月殊恼人。安得驾蟾蜍,东西只转轮”。胡适把他改成:“不知近何事,见月生烦恼。可惜此时情,那人不知道。”不久,任收到陈衡哲两首新诗,其中一首也是写月的:“初月曳轻云,笑隐寒林里。不知好客光,已印清溪底。”他欣喜地把诗交与胡适看,并让他猜是何人所作。胡适点评得也快意: “足下有此情思,无此聪明,杏佛有此聪明,无此细腻,以适之逻辑度之。此新诗人其陈女士手!”二人大笑。
1920年陈任二人结婚,胡适赠联“无后为大,著书最佳”。第二年,胡适新得一女,取名“素斐”,与陈衡哲英文名“莎菲”谐音,是以西方习惯向她致敬。几年后,素斐不幸患病夭折,陈任夫妇请胡适收自己的次女“以书”为干女儿,这是以本土方式向胡适表达慰藉。可见,三人之间不仅有相知相惜的友情,还发展出一种浑似家人的亲情。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后,因为政治原因三人长期不通书信,消息全靠陈任在美国的子女代转,提到胡适时以“赫贞江上的老伯”代称。任鸿隽晚年曾任上海图书馆馆长,1960年退休,翌年11月9日去世,陈衡哲随即让子女赶快通知“赫贞江上的老伯”。时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胡适,得讯之后给任家姐弟回了一封长信,很悲伤地说“请转告你母亲, ‘赫贞江上的老朋友’在替她掉泪”。胡适还询问任鸿隽“手抄的自传稿子”写成了多少,希望能尽早读一读老友的自传。信中最后说:“三个朋友之中。我最小,如今也老了。”果然,这话说过还不到一个月,胡适即于2月24日溘然长逝。
陈衡哲于1976年1月7日病逝于上海,曾在中国现代史上叱咤风云的这“三个朋友”完全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