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不同立地类型巨桉(Eucalyptus grandis)人工林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来源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化学计量是认识植物与环境间养分循环和物质流动的重要渠道,受不同立地因子调控.为揭示不同立地和龄组对巨桉叶C、N、P含量及比值的影响并从化学计量角度筛选适宜巨桉人工林培育的优良立地类型,在四川省巨桉主要引种区选择了77个标准样地采集叶片分析其C、N、P含量及计量比.结果显示,研究区样地可划分为2个小区4个组,6个亚组,17个立地类型.四川省巨桉叶C、N和P含量分别为507.44±23.14、11.08±0.68和1.41±0.13 g/kg;C∶N、C∶P和N∶P分别为46.05±4.66、363.38±43.08和7.88±0.34.立地类型和龄组是巨桉叶化学计量特征的重要影响因素,各龄组叶C、N、P含量及C∶N、C∶P在不同立地类型间差异显著.同一龄组内,C含量和C∶N、C∶P在丘陵小区、黄壤组、坡顶台地和坡下部亚组及厚土层类型中分别高于平原小区、紫色土组、坡中上部亚组和中、薄土层类型,N、P含量反之.巨桉生长主要受N限制,且幼龄林和中龄林更严重,近熟林阶段有所缓解.综上,为提升巨桉叶C存储能力和N、P利用效率,可以“丘陵、黄壤、坡顶台地或坡下部、中等至深厚肥沃土层”立地条件为组合进行人工林培育,自幼龄林开始施N肥或引入豆科植物混交以改善土壤养分状况.
其他文献
为揭示不同轮作模式下潮土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含量变化规律,于2018-2019年在山西大同进行了田间试验.设置处理为油菜—荞麦(RB)、玉米—荞麦(CB)、马铃薯—荞麦(PB)和燕麦—荞麦(OB)4种轮作模式,荞麦—荞麦(BB)连作和休闲—休闲(FF)为对照,测量指标为土壤团聚体组成、稳定性和团聚体内有机碳分布.结果显示:与连作模式(荞麦—荞麦)相比,各轮作模式均提高了土壤大团聚体数量和稳定性;油
石砾与细土的相互作用决定着土壤骨架结构,并对土壤和植物性能产生重要影响.综述石砾含量对植物及根系生长的影响,并探索含石土、植物根系及植物生长之间的因果关系,为含石土
在煤层气中选择性吸附和捕捉甲烷分子,对提高煤矿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方法,研究了外加电场作用下P掺杂硅烯对甲烷分子的选择性吸附性能.结果表
ARFs(auxin response factors)是重要的生长素响应因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基于'大红'苋菜转录组数据,通过在线分析软件SMART和NCBI-Blastp的注释筛选苋
为研究连通水体中浮游甲壳动物的群落结构,于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对常德市柳叶湖、穿紫河和沅江常德市区河段组成的连通水体浮游甲壳动物和理化环境进行每季度一次的采样调
控制亚热带山地泥炭藓湿地中维管植物的生长可以帮助泥炭藓湿地快速恢复.以亚热带山地大泥炭藓(Sphagnum palustre L.)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覆盖遮光网控制遮光率,探究遮光对
为研究金属粉末单轴压制过程中的摩擦及力学特性,应用离散单元法建立了金属粉末单轴压制的离散元数值模型,分析了压制过程中宏观应力、微观配位数、微观滑动分数的摩擦影响机
为探究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苯丙烷类代谢途径相关基因(PAL、C4H和4CL)序列特征及其在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模式,以根、茎、叶为材料,基于转录组测序数据,采用反转录
人工灌丛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碳循环及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开展人工灌丛生态系统CO2通量特征研究对于合理评估人工灌丛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
一、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42分)1.设实数x、y、z满足.x+y/z=y+z/x=z+x/y=2.则xyz=().(A)3或7(B)1或3(C)-3或-7(D)1或-72.设正整数x、y满足√x+√2021=√xy+2021.则这样的x、y的取值().